華文網

原創連載:從總帳到總監的成長之路(六)

今天是週末,王麗接到了大學同學佟梅的電話,佟梅來蘇州出差,想找老同學聚聚。剛剛加入新公司的王麗正好在感受很多有趣的變化,也很想找個人傾訴一下。

佟梅還是大學那樣的急性子,

早早地來到了飯店,並已經點好了菜。剛一坐定,王麗就興致勃勃地講起了新公司的經歷。

佟梅畢業後就在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普華工作,每年都要去十幾家企業做審計,歐美公司的財務總監也沒少見,但像Bob這樣樂於分享,在下屬培養上如此傾心傾力的還不多見。聽著聽著,也來了興趣。

佟梅:你覺得Bob為什麼這麼喜歡分享?

王麗:我也說不清。不過,我能感覺到,

Bob在講解的時候特別嗨,所謂的樂此不疲就是這種狀態。

佟梅:憑我的經驗,Bob一定找到了他的心聲。

王麗:心聲?怎樣才算找到了心聲?

佟梅:心聲就是個人特長與外在需要的交叉點。如果一個人最擅長做的,恰好又有很大的社會需求,這就是找到了心聲。

王麗:社會需求?這麼說,我成為了他的社會需求?哈哈,太好玩了。

佟梅:所以,你們倆,誰在幫誰還說不準呢。

聽佟梅這麼說,王麗心裡坦然了許多:這麼說,我可以天天用問題去轟炸他了?

佟梅:你可要小心,Bob的下屬不止你一個。

聽到這,王麗突然想到昨天方經理與她的談話,就拿這件事請教佟梅了。

佟梅仔細聽完,悠悠地說了句:你可以做的並不是你需要去做的。

王麗不懂,搖了搖頭。

佟梅繼續解釋道:Bob說,你隨時可以來討論問題,這是你“可以”做的。但你不需要這樣做,因為我們在職場上每做的一件事,都在釋放一個信號。

王麗:我這樣做有什麼信號?

佟梅:那多了去了,各種信號,任由他人解釋了。比如“你是很好學的”、“Bob樂於分享”,這些可能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被誤解為負面的信號,比如“你喜歡走上層路線”、“你眼裡沒有你的直屬上司”。

王麗覺得很無辜,這怎麼可能?

佟梅:這裡有一個perception的問題,即“被感知”的與真實的情形往往會很不一樣。而且,這種感知存在於他人的大腦裡,你還沒機會去澄清。

王麗漸漸聽明白了。看來方經理是在用委婉的方式提醒自己。

佟梅:很可能是這樣的,不信你可以試一試。我可以和你打一個賭,

不,是二個:第一,你現在開始什麼事都去找方經理,方經理一定會有意釋放她對你的好感;第二,你不去找Bob,Bob定會來找你的。

王麗對第一條能理解,對第二條,覺得有點玄乎。說道:不至於吧。

佟梅:反正是打賭唄。

王麗打心眼裡佩服佟梅的閱歷,歎了一口氣,說道:唉,看來我在台企待了這麼多年,有點浪費青春了。

佟梅:那倒不必這樣想,每段經歷都是有用的。只是如果剛工作時有個好的上司來帶領,可以有一個更高的格局。

送走佟梅,回家的路上,王麗還在想著佟梅跟她打的賭:這Bob會來找我嗎?我倒要試試看。

作者:錢自嚴(秀財網特邀專欄作家/講師)

更多財稅原創,關注秀財網

可以有一個更高的格局。

送走佟梅,回家的路上,王麗還在想著佟梅跟她打的賭:這Bob會來找我嗎?我倒要試試看。

作者:錢自嚴(秀財網特邀專欄作家/講師)

更多財稅原創,關注秀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