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教育報:“大創”扶貧,從延安出發

《中國教育報》2017年7月24日題:“大創”扶貧,從延安出發

青年鄉村創客市集,

遴選出60余個創新創業團隊專案作品進行展示,師生現場參觀並體驗。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亦是大學生創客相互交流的平臺,圖為大學生創客互相體驗創新創業成果。

參觀知青舊居,感悟艱苦奮鬥精神內涵,大學生為老一輩革命家點贊,也為當代大學生創客鼓勁。

出鏡高校: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創業專案:小滿良倉

出鏡高校:北京科技大學 創業專案:“孟子居一棵樹公益扶貧”

出鏡高校:廈門大學 創業項目:毓成優選

日前,“青年紅色築夢之旅”于延安啟動,這也是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實踐與精准扶貧工程相結合的築夢之旅……

村口拐角處,即是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交口河鎮中心小學,也是當地一所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要生源的小學;校門口,四五個老師一邊交談一邊看向大巴車駛來的方向。

標記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字樣的大巴車還未停穩,該校教育主任楊永利就大步走到車門前等待。“孩子們,你們辛苦了,歡迎你們帶專案來支持我校教育發展。

”楊永利與每位元大學生握手時都會誠摯地重複這一句話。

創新創業重在“新”和“創”。大學生創新創業,新意無限,但“創”非易事。如何使其既敢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又能戒驕戒躁矢志不渝地踏上創新創業的征程?

“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和理論聯繫實際、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作為延安精神的重要內容,富含創新創業的時代基因。”青年學子如何使個人夢與中國夢互融共生?陝西省教育廳副廳長王紫貴認為,

要從紅色文化中繼承和發揚党的優秀傳統,在延安精神引領下更好地擔當創新創業的時代使命。

尋訪梁家河,該村原村支部書記石春陽一路帶領實踐團參觀村史館,介紹該村概況、組織發展和生態建設等方面內容,還安排實踐團入住仿知青舊居式的最簡單土窯洞。

“延安於我而言,以前只是存在於課本,而今身入其中,一切都‘活了’。梁家河40餘年的滄桑巨變,正是當年革命家艱苦奮鬥使然,而這也是我們要汲取的認真守拙之精神。”中南大學學生覃瑞寒指著衣服上“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字樣,言語間滿是激情。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實踐活動,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將創新創業實踐與精准扶貧工程相結合,為創業青年提供傳承延安精神、涵養創業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的精神盛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中,大學生創客兵分3路,精准幫扶老區建設,17個專案和19個延安當地政府部門、學校、合作社及農戶簽訂43項落地合作協定,預計幫助建檔貧困戶200余戶;10余個項目與延安當地中小學、各區縣青年驛站簽訂長期支教幫扶和電商服務培訓協定。

本期聚焦3個優秀專案團隊,與讀者分享他們感人的創業故事。

農民低收入問題和農產品消費升級趨勢其實內含巨大機會,鎖定特色農產品是“小滿良倉”創立初衷。

“我們一定要做出差異化,像運營互聯網產品一樣運營‘小滿良倉’,讓消費者得到跟皇上一樣的服務。”團隊討論時的玩笑話也的確是團隊的心裡話。

“以‘年輕、健康、原生態’為品牌定位,致力於幫助西部農民脫貧致富;覆蓋陝西、甘肅、寧夏等多個地區特色農產品,為各地農戶增收創收。”目標一經制定,“小滿良倉”團隊即前往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實地踐行。

初來乍到,沒有發展必需的硬體設施和資源,專案舉步維艱。年底用工緊張,裝卸工、打包工很難招聘,加之年底採購旺季,訂單量一增加,倉庫處理不過來。整個團隊成員只好兩班倒,通宵打包發貨,用壞了80多副手套,一台電子面單印表機。就這樣,即便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團隊還是“啃下”了年底的大量訂單,實現產品上線21天銷售額即突破100萬元大關。

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中,“小滿良倉”又説明延安地區挖掘當地優質農產品、建立倉配物流體系及開展行銷打造品牌等,精准幫扶老區建設。

隨著規模不斷擴大,電商人才引進成了大難題。“沒有人才,我們自己培養,陝西這麼多高校,一定能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電商人才。”整個團隊在進行了一次大討論後,“青桃雲客”西北青年電商人才培訓計畫被提上日程,旨在促進區域性農村電商、縣域電商及電商園區等產業發展,利用電子商務的全產業鏈條,鼓勵青年返鄉創新創業,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實現農業電商精准扶貧。

“我們希望像這樣的青年電商創業團隊能成為一個一個的節點,逐步形成一張覆蓋西北地方的電商人才大網,最終促進西北地方電商發展,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陝西省高教處處長胡海寧說。

當無人機、小衛星等成為大學生炙手可熱的創新創業方向,北京科技大學大一學生楊國慶卻萌生了“孟子居一棵樹公益扶貧”的創業想法:致力於中國最原始的產業——農業。

“什麼,大學生做農業?”聽完項目介紹,很多評委老師有些詫異。“沒有技術,純靠運營的創業專案總不被看好。”楊國慶有些沮喪。

是堅持還是放棄?2015年暑假,“孟子居”團隊前往山東省鄒城市調研發現,當地紅棗、核桃等農產品特色十足,於是就想著如何結合校園市場幫其銷售。

該校每年都舉辦“校園行銷大賽”,賽事內容即是銷售大比拼。而每年大賽的主辦方都是娃哈哈、聯通等大企業。楊國慶認為“這種活動和學生創業團隊結合會更有意義”。

經過艱苦談判,“孟子居”終於從娃哈哈手中“奪”得行銷大賽舉辦權。2016年“校園行銷大賽”吸引150余名學生參賽,幫助山東省農民銷售土特產達8萬餘元。

同年暑期,“孟子居”又走進甘肅省秦安縣,根據當地蘋果和桃子特色,策劃了果樹認購公益行銷大賽,吸引了300余名學生參賽,幫助該地農民銷售果樹950棵,銷售額達19萬餘元。

大學生創新創業于熱鬧中不失方向,也需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做引領。

2017年,“孟子居”又組建8個社會實踐團,前往全國8個貧困縣實地調研,致力於策劃銷售特色農產品。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中,“孟子居”通過參觀革命老區,更深層次認識到那個時代的創新創業精神內涵,也再次對農業電商進行調研。“果樹認購結合電商的模式,讓農民從最初的對電商不信任變成能通過電商賺錢,讓農民從最初的先交貨後收錢到現在先收錢後交貨。”“孟子居”團隊認為,大學生創業為貧困地區帶去的將不僅是財富,更是知識、創意和行動。

通訊員 艾薩

“創立公司,其實是機緣巧合。”新疆紅棗是新疆特產,小夥伴都說很好吃。

紅棗雖好,但卻因南疆地區經濟落後而滯銷。小夥伴獲知後有些憤憤不平:“我們來創業,幫農戶賣棗,哪怕幫一個貧困家庭脫貧也值得。”“毓成優選”由此便走上精准扶貧之路。

2016年,陝西漢中秦嶺深處的紫柏山區蜂農銷售蜂蜜受阻,對團隊來說印象很是深刻。

“為解決蜂蜜推廣管道不足問題,我們策劃了紫柏山土蜂蜜項目。”實施過程中,團隊成員劉航毓負責將土蜂蜜原蜜採集並裝到大桶裡發往上海。與此同時,團隊成員王心成則在上海籌備蜂蜜加工和灌裝工作。因為第一次涉足蜂蜜加工過程,當時也是遇到種種難題,如標籤列印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成品儲存位置有限等,好在有上海滬郊蜂業聯合社有限公司的支持,最終順利完成了這一環節。緊接著便是在廈門的團隊成員開始籌備銷售、配送等工作。

最終,我們完成了10萬元的銷售額。”整個團隊非常激動,但卻並未因此忘掉目的——沒有聚餐和慶祝會,第一時間將貨款打給農戶。

創業路上,精彩瞬間令人歡欣鼓舞,但諸多阻礙因素也讓大學生創客沮喪,好在他們骨子裡透著一股延安精神。“這場紅色之旅,讓我們堅定青年人在創新創業的路上必須腳踏實地、認真負責。”“經過三年發展,我們意識到僅靠農業服務來實現商業價值和扶貧還存在諸多困難,而且還需要冷鏈物流等重資產投入。”目前,“毓成優選”也在啟動教育扶貧、“一帶一路”扶貧等專案,“希望我們能説明更多人,服務大西北、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

(資訊採集:張亦弛 審核:刁巧燕 )

掃一掃分享本頁

而今身入其中,一切都‘活了’。梁家河40餘年的滄桑巨變,正是當年革命家艱苦奮鬥使然,而這也是我們要汲取的認真守拙之精神。”中南大學學生覃瑞寒指著衣服上“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字樣,言語間滿是激情。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實踐活動,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將創新創業實踐與精准扶貧工程相結合,為創業青年提供傳承延安精神、涵養創業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的精神盛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青年紅色築夢之旅”中,大學生創客兵分3路,精准幫扶老區建設,17個專案和19個延安當地政府部門、學校、合作社及農戶簽訂43項落地合作協定,預計幫助建檔貧困戶200余戶;10余個項目與延安當地中小學、各區縣青年驛站簽訂長期支教幫扶和電商服務培訓協定。

本期聚焦3個優秀專案團隊,與讀者分享他們感人的創業故事。

農民低收入問題和農產品消費升級趨勢其實內含巨大機會,鎖定特色農產品是“小滿良倉”創立初衷。

“我們一定要做出差異化,像運營互聯網產品一樣運營‘小滿良倉’,讓消費者得到跟皇上一樣的服務。”團隊討論時的玩笑話也的確是團隊的心裡話。

“以‘年輕、健康、原生態’為品牌定位,致力於幫助西部農民脫貧致富;覆蓋陝西、甘肅、寧夏等多個地區特色農產品,為各地農戶增收創收。”目標一經制定,“小滿良倉”團隊即前往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實地踐行。

初來乍到,沒有發展必需的硬體設施和資源,專案舉步維艱。年底用工緊張,裝卸工、打包工很難招聘,加之年底採購旺季,訂單量一增加,倉庫處理不過來。整個團隊成員只好兩班倒,通宵打包發貨,用壞了80多副手套,一台電子面單印表機。就這樣,即便在條件簡陋的情況下,團隊還是“啃下”了年底的大量訂單,實現產品上線21天銷售額即突破100萬元大關。

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中,“小滿良倉”又説明延安地區挖掘當地優質農產品、建立倉配物流體系及開展行銷打造品牌等,精准幫扶老區建設。

隨著規模不斷擴大,電商人才引進成了大難題。“沒有人才,我們自己培養,陝西這麼多高校,一定能培養出符合企業要求的電商人才。”整個團隊在進行了一次大討論後,“青桃雲客”西北青年電商人才培訓計畫被提上日程,旨在促進區域性農村電商、縣域電商及電商園區等產業發展,利用電子商務的全產業鏈條,鼓勵青年返鄉創新創業,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實現農業電商精准扶貧。

“我們希望像這樣的青年電商創業團隊能成為一個一個的節點,逐步形成一張覆蓋西北地方的電商人才大網,最終促進西北地方電商發展,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陝西省高教處處長胡海寧說。

當無人機、小衛星等成為大學生炙手可熱的創新創業方向,北京科技大學大一學生楊國慶卻萌生了“孟子居一棵樹公益扶貧”的創業想法:致力於中國最原始的產業——農業。

“什麼,大學生做農業?”聽完項目介紹,很多評委老師有些詫異。“沒有技術,純靠運營的創業專案總不被看好。”楊國慶有些沮喪。

是堅持還是放棄?2015年暑假,“孟子居”團隊前往山東省鄒城市調研發現,當地紅棗、核桃等農產品特色十足,於是就想著如何結合校園市場幫其銷售。

該校每年都舉辦“校園行銷大賽”,賽事內容即是銷售大比拼。而每年大賽的主辦方都是娃哈哈、聯通等大企業。楊國慶認為“這種活動和學生創業團隊結合會更有意義”。

經過艱苦談判,“孟子居”終於從娃哈哈手中“奪”得行銷大賽舉辦權。2016年“校園行銷大賽”吸引150余名學生參賽,幫助山東省農民銷售土特產達8萬餘元。

同年暑期,“孟子居”又走進甘肅省秦安縣,根據當地蘋果和桃子特色,策劃了果樹認購公益行銷大賽,吸引了300余名學生參賽,幫助該地農民銷售果樹950棵,銷售額達19萬餘元。

大學生創新創業于熱鬧中不失方向,也需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做引領。

2017年,“孟子居”又組建8個社會實踐團,前往全國8個貧困縣實地調研,致力於策劃銷售特色農產品。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中,“孟子居”通過參觀革命老區,更深層次認識到那個時代的創新創業精神內涵,也再次對農業電商進行調研。“果樹認購結合電商的模式,讓農民從最初的對電商不信任變成能通過電商賺錢,讓農民從最初的先交貨後收錢到現在先收錢後交貨。”“孟子居”團隊認為,大學生創業為貧困地區帶去的將不僅是財富,更是知識、創意和行動。

通訊員 艾薩

“創立公司,其實是機緣巧合。”新疆紅棗是新疆特產,小夥伴都說很好吃。

紅棗雖好,但卻因南疆地區經濟落後而滯銷。小夥伴獲知後有些憤憤不平:“我們來創業,幫農戶賣棗,哪怕幫一個貧困家庭脫貧也值得。”“毓成優選”由此便走上精准扶貧之路。

2016年,陝西漢中秦嶺深處的紫柏山區蜂農銷售蜂蜜受阻,對團隊來說印象很是深刻。

“為解決蜂蜜推廣管道不足問題,我們策劃了紫柏山土蜂蜜項目。”實施過程中,團隊成員劉航毓負責將土蜂蜜原蜜採集並裝到大桶裡發往上海。與此同時,團隊成員王心成則在上海籌備蜂蜜加工和灌裝工作。因為第一次涉足蜂蜜加工過程,當時也是遇到種種難題,如標籤列印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成品儲存位置有限等,好在有上海滬郊蜂業聯合社有限公司的支持,最終順利完成了這一環節。緊接著便是在廈門的團隊成員開始籌備銷售、配送等工作。

最終,我們完成了10萬元的銷售額。”整個團隊非常激動,但卻並未因此忘掉目的——沒有聚餐和慶祝會,第一時間將貨款打給農戶。

創業路上,精彩瞬間令人歡欣鼓舞,但諸多阻礙因素也讓大學生創客沮喪,好在他們骨子裡透著一股延安精神。“這場紅色之旅,讓我們堅定青年人在創新創業的路上必須腳踏實地、認真負責。”“經過三年發展,我們意識到僅靠農業服務來實現商業價值和扶貧還存在諸多困難,而且還需要冷鏈物流等重資產投入。”目前,“毓成優選”也在啟動教育扶貧、“一帶一路”扶貧等專案,“希望我們能説明更多人,服務大西北、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

(資訊採集:張亦弛 審核:刁巧燕 )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