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穩向左,拼搏向右,科技行業中你躲不掉的“中年危機”

在千禧一代的父輩中,職業就像婚姻一般——終生效忠於一家公司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

在勞動力經濟不甚景氣的年代,不管業績好壞,不論經濟環境如何,只有退休才能將企業與員工分開。而員工的職業生涯,就像乘坐自動扶梯一樣,只要循規蹈矩,未來就能按部就班地晉升。

而創業公司的興起和現代企業股份制度改變了這種情況。在風雲萬變的互聯網行業,裁員、頻繁跳槽幾乎是一種常態。

為什麼中產危機的故事會刷屏?是因為人們心中有深深的恐懼——對中年危機的恐懼。

第一種恐懼是對失去的恐懼:你的青春換來了什麼?你換來的東西會不會瞬間被剝奪?

第二種恐懼是對未來的恐懼:人生就這樣了嗎?就在自己並不滿意的工作和生活裡,等退休嗎?

金柱2015年時39歲,他從那時開始思考未來20年做什麼。

從履歷上看,他應該被劃在那群最不應該焦慮的科技行業工作者裡面:北京大學畢業,

在華為和阿裡巴巴分別有過長時間的工作經驗,是一名中層管理者。

但是他在看完《互聯網科技公司員工的中年危機:過了40歲該去哪裡?》後,卻在寫給新浪科技的“讀後感”中表示:“我無法想像50歲的時候,還要早起去和一群20-30歲的人競爭,站在公司的角度,對我的投入明顯不值得。”

可那些“虎視眈眈”的競爭者,心裡面也不見得輕鬆。

80後王鑫(化名)從從事程式師的第一份工作開始,就有了擔憂。

他害怕年紀大了,會被年輕的程式師取代。

王鑫在“千團大戰”中找到了第一份程式員工作,給一家團購網站做開發。隨後的故事基本上按照時代的劇本按部就班:他所在的公司沒有成為美團,失敗之後轉型去做技術外包。王鑫留在公司裡繼續提升技能,2年之後,跳槽去了一家更知名的公司。

換工作是王鑫和同行們常用的解決方案,可問題是,現有的崗位看不到未來,

怎麼尋找自己的位置是個更難解決的心病。無奈之下重複“IT民工”的勞動,成了王鑫和周圍同行們頭頂上的天花板。

想要突破,似乎只能“Push(推)自己一下,哪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麼。”Push的方法還是換工作:招聘季,王鑫重新開始投簡歷,想著去更好的公司面試工作。目前普遍的互聯網行業的年輕人都會覺得換份工作自己才會有進步,才會有成長的空間。

“他們覺得這才似乎是唯一出路,

一旦他們發現不會每個人到中年自動成為這樣的人,他們就陷入了焦慮。”劉新征覺得這是一種病態:這一代人活在人類史未見的高增長時代,於是認為這是一種常態,認為互聯網造富神話會一直持續下去,沒有在40歲實現財務自由就是失敗。

在人力資源專家的眼裡,與其將這種無力感和焦慮稱為“中年危機“,倒不如正視它們的本來面貌:”職業生涯平原“與”職業耗竭“。

所謂“職業生涯平原”指的是一個人在較長時期內徘徊在一種相對穩定的職業狀態之中,既無進一步晉升的機會,也無進一步提升的動力,整個職業生涯處於一種平淡的維持狀態。

而如果這種狀態持續過長時間,則會產生另外一種更危機化的傾向:職業耗竭,在這種狀態下,人既不能超越過去,也不能通過重新安排生活或者更多的培訓和發展來使自己的能力有所突破,通常的表現是疲勞、急躁,並常會感覺到未被欣賞以及過度操勞,這些也都可以說是人們焦慮不安的根源。

實際上,忙碌但不焦慮的人也有,比如UI設計師劉欣(化名)。和王鑫身邊的程式師差不多,由於長期高強度工作帶來的飲食不規律,她的腸胃也非常不好。公司的產品快速反覆運算,意味著UI設計師也要不斷輸出安卓、蘋果用戶端、網頁、甚至H5的設計稿。開不完的會,加不完的班就成了劉欣的日常狀態。

不過,她說“看到自己做的東西得到認同,那種感覺真的很棒,我很迷戀那種感覺。”在劉欣眼裡,更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因為她太愛創造出這些美麗的事物了。

而金柱在慎重考慮之後,40歲時決定創業,做一家服務中老年人群的互聯網公司。40歲對他來說是一個獨立的最好年齡:人生觀和世界觀都已經固定,家庭和財務也打下了基礎,而周圍的親友也陸續進入了各個領域的中高層,可以互相支持。

他唯一擔心的,是45歲之後創業的成功概率會小得多得多。40歲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不過回頭看,他絕不比做出決定之前更加彷徨:“我在阿裡巴巴經歷過技術、產品、運營、客服的專家和管理崗位,除了商家線和後臺沒有去摸過,其他我都摸過,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經歷。”

“如果這一代人覺得自己好慘,請想一下90後們,他們一畢業一入職,單位裡就是一群經驗豐富的中年人,你會的,這些老傢伙們都會,你唯一的優勢是比他們價錢便宜,但他們當年買房的價格比你現在租房的價格還低,你要想晉升,就只能一步步從他們身邊超過去……這麼想想,如果你還焦慮,你還有中年危機,這些90後怎麼活?”

馬克 · 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 22 歲時用一句很有名的話總結了矽谷的態度,他告訴斯坦福大學的聽眾,“年輕人就是更聰明。”其實,年輕人未必更聰明,只是沒有人能夠永遠跑在技術浪潮的前面。

所謂“職業生涯平原”指的是一個人在較長時期內徘徊在一種相對穩定的職業狀態之中,既無進一步晉升的機會,也無進一步提升的動力,整個職業生涯處於一種平淡的維持狀態。

而如果這種狀態持續過長時間,則會產生另外一種更危機化的傾向:職業耗竭,在這種狀態下,人既不能超越過去,也不能通過重新安排生活或者更多的培訓和發展來使自己的能力有所突破,通常的表現是疲勞、急躁,並常會感覺到未被欣賞以及過度操勞,這些也都可以說是人們焦慮不安的根源。

實際上,忙碌但不焦慮的人也有,比如UI設計師劉欣(化名)。和王鑫身邊的程式師差不多,由於長期高強度工作帶來的飲食不規律,她的腸胃也非常不好。公司的產品快速反覆運算,意味著UI設計師也要不斷輸出安卓、蘋果用戶端、網頁、甚至H5的設計稿。開不完的會,加不完的班就成了劉欣的日常狀態。

不過,她說“看到自己做的東西得到認同,那種感覺真的很棒,我很迷戀那種感覺。”在劉欣眼裡,更重要的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因為她太愛創造出這些美麗的事物了。

而金柱在慎重考慮之後,40歲時決定創業,做一家服務中老年人群的互聯網公司。40歲對他來說是一個獨立的最好年齡:人生觀和世界觀都已經固定,家庭和財務也打下了基礎,而周圍的親友也陸續進入了各個領域的中高層,可以互相支持。

他唯一擔心的,是45歲之後創業的成功概率會小得多得多。40歲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不過回頭看,他絕不比做出決定之前更加彷徨:“我在阿裡巴巴經歷過技術、產品、運營、客服的專家和管理崗位,除了商家線和後臺沒有去摸過,其他我都摸過,這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經歷。”

“如果這一代人覺得自己好慘,請想一下90後們,他們一畢業一入職,單位裡就是一群經驗豐富的中年人,你會的,這些老傢伙們都會,你唯一的優勢是比他們價錢便宜,但他們當年買房的價格比你現在租房的價格還低,你要想晉升,就只能一步步從他們身邊超過去……這麼想想,如果你還焦慮,你還有中年危機,這些90後怎麼活?”

馬克 · 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 22 歲時用一句很有名的話總結了矽谷的態度,他告訴斯坦福大學的聽眾,“年輕人就是更聰明。”其實,年輕人未必更聰明,只是沒有人能夠永遠跑在技術浪潮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