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乾貨!社會心理定律大全

社會心理現象:當然也是心理現象,但有別于一般的心理現象,指在周圍社會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響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觀感覺與變化。

心理現象已經不單純是心理的活動,

而是人行為複雜性的表現,或者已經融入到人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之中,對人的行為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摘自百度百科

社會心理學主要三類問題

1 事後聰明偏差:一旦知道了某個事件的結果,人們傾向於高估自己的預測能力。

2 阿倫森第一定律:做出瘋狂舉動的人未必瘋狂,人們在解釋令人討厭的行為時,傾向於給作惡者貼上標籤,由此而將這個人從“我們這些好人”中排除。

3 從眾:由於受到來自他人或者群體的真實的或者想像的壓力,一個人的行為或意見發生了改變。出現從眾的原因有兩個,一個事他人的行為可能使我們確信自己的判斷是錯誤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可能希望在群體中逃避懲罰。所以,對於同一問題,最初的回答者的動機是希望自己作出正確的判斷,而別人的最初動機是希望贏得他人的好感。

4 從眾的減弱: 個人的私密性越大;群體成員中有一個人做出了不同於多數人的錯誤回答;引導ta事先做出表態;

5 易出現從眾現象的群體:a 由專家(權威)組成 b 其成員(無論從個人主義,還是從集群主義上意義上看)對個體是重要的(比如你的朋友) c 成員在某一方面和個體是類似的(比如大多數人都是白人)。

6 行為跟蹤:當事實本身不清晰的時候,其他人便會成為資訊的主要來源。如果我們置身於一種不確定的場合,

這是我們只能依據他人的行為去行事,那麼再隨後出現的類似的情景時候,無須暗示,我們便會重複剛剛學到的行為。

7 依從:表示一個人為了獲得獎勵或者避免懲罰而做出的某種行為。一個人的行為的持續時間與他所得到的獎勵承諾或者所面臨的懲罰威脅同樣長。

時間最短,關鍵字權利。

8 認同:表示個體希望與影響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對社會影響產生的某種反應。我們採取特定的行為方式,僅僅是因為這種行為方式能使我們與所認同的另一個(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滿意的關係。關鍵字,吸引—被認同者所具有的吸引力。

9 內化:影響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應,一旦將他人信念內化,這種信念就會與它的來源沒有任何關係,並且變得非常不容易改變。

10 依從,認同,內化的關係:當個體與最早引起依從行為的個人或群體就繼續相處做出堅定的承諾時,依從的持續時間就增加。在做出依從行為的的時候,如果我們在這種行為或者這種行為的後果中發現,即使引起依從的原因(獎勵或懲罰)不再出現,繼續這種行為也是有價值的,依從行為本身不能夠產生持久的行為,但它卻有可能為那些能夠產生產生較為持久效應的事件的出現創造條件。

11 旁觀者效應:其他的旁觀者在場會抑制人們採取行動。如果人們意識到其他人也目睹了這一事件,每個人所感受到的責任就會擴散。

12 助人: 如何提高人們助人為樂的傾向?首先,讓人們確信面臨的狀況是緊急事件。下一步,承擔個人的介入責任,當旁觀者沒有假定他人會去行動從而降低自己的責任感時,他們更可能去幫助他人。如果人們確信自己所付出的真的有用,他們就會去幫助他人。

13 媒體的情緒感染:媒體對某件負面事件的報導可能會引起類似事件的發生,這源於群眾的盲目模仿行為。儘管媒體並非有意,但是媒體對報導重點的選擇使得媒體可能決定隨後發生的事件——而不僅僅是對事件的報導。

14 說服的兩種途徑:

1)中心路徑:對觀點加以權衡,對相關的事實或資料加以考慮,在對問題進行系統的基礎上作出決定。

2)邊緣路徑:沒有經過多少思考地依據那些簡單的、往往不太相關的線索對觀點作出正確、錯誤或吸引的反應。

3)一個好的廣告,它不僅會吹捧自己的性價比、擔保,而且會利用酷斃的廣告詞進行推廣。充分運用了兩種路徑 。

15 可信性:

1)我們的意見會受到那些可靠而且值得信任的人的影響;

2)如果一個宣傳者所堅持的立場與ta的個人利益想法,可信性會增加

3)如果一個宣傳則看起來並不試圖影響我們的意見,可信性會增加

4)如果我們喜歡並且認同某人,那麼再不太重要的觀點上,我們可能會忽略正當性而受其影響;甚至我們明知對方試圖影響我們或者想從中獲利,我們仍會接受其影響

16 宣傳:

1)那些主要接受情感資訊的人,比那些主要接受邏輯資訊的人更經常投票給那些宣傳資訊中所支援的候選人

2)一個人受到來自宣傳的驚嚇越大,ta就越可能採取積極的預防行動

3)自尊心高的人最有可能被高度的恐懼所打動

4)與那些一致性的統計證據相比,個別例證更容易打動人

5)宣傳者如果提及反對者的觀點會增加可信

17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1)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2)近因效應:人們最後聽到的論證會對他們產生特別的影響

3)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相互抑制,關鍵在間隔的時間長短。不同的兩個人短時間內先後給群眾做演講,應選擇率先演講,這時首因效應大於近因效應。反之如果演講間隔幾天,應選擇第二個演講

18 選擇性注意和選擇性記憶:人們傾向於關注那些對他們有吸引力和那些成功的例子

19 認知的局限:人們總會盡力保存自己的認知力量。考慮到我們處理資訊的有限能力,我們會試圖採用複雜問題簡單化的策略。在採用這個策略時,我們活著忽略掉一些資訊,以減輕我們的認知負擔;或者“過分利用”一些資訊,以便不再去尋找更多的資訊;或者因為感到幾乎已經足夠好,而情願接受一種不太完美的選擇。

20 參照點與對比效應:所有的判斷都是相對的,物件的好壞,取決於它與什麼東西向比較。當人們將某一個認知物件與同它類似但不如它好的東西相比時,會強化該對象的評價。房產商利用一套破敗不堪的房子來讓人們對其他房子產生高的評價。

21 解釋 我們如何解釋社會事件,往往取決於我們當前所考慮的事情,以及我們理解事物所採用的信念和範疇。這些事情可以通過啟動來誘發:最近出現的或者被頻繁激發的想法更可能出現在腦海中,因而被用於解釋社會事件。

22決策的框架影響我們如何解釋世界:比如人們對損失的厭惡感的這個框架會讓他們做出一些非理性選擇。

23資訊的先後次序同樣影響人們如何解釋社會生活,我們最先對一個人的瞭解會讓我們對這個人的判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首因效應)。信息量同樣會對我們的社會認知造成影響,中性的或無關的資訊會弱化判斷或印象的趨勢(稀釋效應),比如一位不受歡迎的人可以通過一些不相關資訊來降低自己的負面印象。

24可擕式判斷:一種心理捷徑,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1) 產生條件:沒有仔細思考,信息量過剩,信息量不足,需要權衡的問題不重要

2)代表性可擕式判斷:我們會從兩個物件的相似性判斷兩個物件一樣

3) 易得性可擕式判斷:我們會根據輕易想到的實例進行判斷(偏見:我們容易想到的並不能夠代表整體的印象)

4)態度可擕式判斷:對某人的整體印象會對判斷造成影響(光環效應),幾乎我們每個人都傾向於過高估計人們在每一個問題上贊同自己的比例(錯誤一致效應)

25分類與社會定型:

1)自證預言:對某人的的預期或定型引導人們採取一定方式對待他人,使他們證實自己預期的過程

2)虛假關聯:我們常常認為兩個實體之間應該存在的某種聯繫,實際上並不存在。然而,虛假關聯大大強化了我們最初的定型,我們的定型導致了我們看到了某種關聯,而這種關聯似乎又提供了證據,證實最初的定型是正確的

3)內群體—外群體效應:人會將人群分為內群體和外群體兩部分。我們傾向於將外群體的成員,看得比我們自己的群體有更多的相似性(同質性效應);從任何維度上看都感到自己的群體更好(內群體偏愛)

26記憶:

1)重構性記憶:重建記憶的過程中,將零碎的事件加以過濾和改造。我們的記憶會受到一些具體事情的影響,引導型的問題會影響著人們對所發生的事情的記憶。

2)自傳式記憶:當記憶的內容是一些突發性事件時,它可以被重構,將與我們自身有ugande連貫一致的記憶、情感和信念結合在一起,並形成一個協調一致的整體。因此,我們的記憶以這樣一種形式被歪曲:它們會適應我們隊自己的總體印象。

3)虛假記憶綜合症:大多數人會將所植入的記憶,吸收到它們自己的經歷之中,會添油加醋地增加一些細節,而且會確信這些事真的發生過——而實際上,它並沒有發生。

27人類認知的保守性:

1)證實偏差:人們總是傾向於尋求對最初的印象或看法加以驗證。

2)事後聰明者偏差

3)人類認知傾向於保守,我們會盡力去保護已經形成的認知,去維護我們先前存在的知識、信念、態度和定型。這也有好處,它可以讓我們將所感知到的社會生活,視為一個連貫而且穩定的空間

4)如何避免認知保守性的消極後果:

a 提防那些試圖影響你對情境加以分類或界定的人

b 盡力採用多種途徑對某個人或事件加以分類和描述

c 盡力將個人以及重要的事件看作獨特的

d 在形成某種印象的時候,要考慮你犯錯誤的可能性

28社會解釋中可能出現的三種偏差

1)基本歸因錯誤:當描述和解釋社會行為的原因時,與情境和環境性因素地 影響相比,人們會過高估計人格和氣質因素的重要性。

2)行動者-觀察者偏差:行動者傾向於將他們自己的行為歸因為情境性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於將同樣的行為歸因為行動者穩定的人格因素,換句話說,我們會作對自己有利的辯解,即採用情境性原因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但是,當我對你的行為作出解釋的時候看好,就會出現基本歸因錯誤。

3)行動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環境以及過去的經歷;ta可能對導致自己行為的因素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具有特殊的體驗。相反,觀察者的注意力幾乎總是集中在行動者身上;因此,觀察者可能並不知道行動者做出某種行為的歷史和環境原因。

4)自我中心思維:大多數人傾向於更多地將自己視為事件的中心,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持自我中心思維的人在回顧以往的事件時,把自己看的就像一位主要演員,影響著事件的進程和他人的行為。

5)自利偏差:對自己的成功進行性格歸因,而對自己的失敗進行情景歸因。當一個人感覺受到威脅或者看到了獲得積極的自我形象的機會的時候,容易發生自利偏差。

29自我辯護:當人們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只要有任何可能,都會盡力讓自己(或者他人)相信所做的事情是合乎邏輯的、合理的。

30認知失調: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為了較少認知失調,人們可能會事實進行歪曲從而減少失調。

31 失調 人類做出一項決策後,尤其是那些困難的決策,或者牽涉到大量的時間、努力或者金錢的決策,人們幾乎總會體驗到某種失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所做出的選擇很少是十全十美的,而人們所拒絕的選擇很少是一無是處的。

32等門檻技術:通過要求幫小忙來促使人們同意提供更大幫助的過程。

33人際吸引可以概括為:我們喜歡那些只需付出最小代價便可以給我們帶來最大獎賞的人。

34 獎賞 假如我們不能對構成獎賞的內容做出清晰的界定,一般 獎賞—代價 理論便會喪失它的許多價值。

35 幫助 假如希望某個人喜歡自己,你就要努力去讓他提供幫助,而不是去向他提供幫助。

36出醜效應:儘管能力超群會使我們顯得更具有吸引力,但一些失誤跡象也會令我們的吸引力更上一籌。

37 糾偏 來自漂亮女性的負性評價對一個男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男性希望有機會再次交往以改變她對他們的看法 。

38 外表 一個人的外表吸引力不僅會影響到人們對ta的評價以及人們受ta影響的程度,而且還可能改變人們對那些與ta有關的人的看法。

39 安全感 那些自身具有安全感的人,不太可能去接受某個不期而遇的人主動示好。

40 好感 如果你對一個人的瞭解只是他對一些問題的看法,那麼他們和你的看法越是相似,你對這個人就越喜歡 。

41 自證預言 錯誤資訊會導致自證預言,那些被告知被人喜歡或者不被人喜歡的被試者的行為,引起他們的搭檔做出相應的行為;然而,這些搭檔實際上根本沒有對他們表現出喜歡或者不喜歡。

摘自高趣我讀

並且變得非常不容易改變。

10 依從,認同,內化的關係:當個體與最早引起依從行為的個人或群體就繼續相處做出堅定的承諾時,依從的持續時間就增加。在做出依從行為的的時候,如果我們在這種行為或者這種行為的後果中發現,即使引起依從的原因(獎勵或懲罰)不再出現,繼續這種行為也是有價值的,依從行為本身不能夠產生持久的行為,但它卻有可能為那些能夠產生產生較為持久效應的事件的出現創造條件。

11 旁觀者效應:其他的旁觀者在場會抑制人們採取行動。如果人們意識到其他人也目睹了這一事件,每個人所感受到的責任就會擴散。

12 助人: 如何提高人們助人為樂的傾向?首先,讓人們確信面臨的狀況是緊急事件。下一步,承擔個人的介入責任,當旁觀者沒有假定他人會去行動從而降低自己的責任感時,他們更可能去幫助他人。如果人們確信自己所付出的真的有用,他們就會去幫助他人。

13 媒體的情緒感染:媒體對某件負面事件的報導可能會引起類似事件的發生,這源於群眾的盲目模仿行為。儘管媒體並非有意,但是媒體對報導重點的選擇使得媒體可能決定隨後發生的事件——而不僅僅是對事件的報導。

14 說服的兩種途徑:

1)中心路徑:對觀點加以權衡,對相關的事實或資料加以考慮,在對問題進行系統的基礎上作出決定。

2)邊緣路徑:沒有經過多少思考地依據那些簡單的、往往不太相關的線索對觀點作出正確、錯誤或吸引的反應。

3)一個好的廣告,它不僅會吹捧自己的性價比、擔保,而且會利用酷斃的廣告詞進行推廣。充分運用了兩種路徑 。

15 可信性:

1)我們的意見會受到那些可靠而且值得信任的人的影響;

2)如果一個宣傳者所堅持的立場與ta的個人利益想法,可信性會增加

3)如果一個宣傳則看起來並不試圖影響我們的意見,可信性會增加

4)如果我們喜歡並且認同某人,那麼再不太重要的觀點上,我們可能會忽略正當性而受其影響;甚至我們明知對方試圖影響我們或者想從中獲利,我們仍會接受其影響

16 宣傳:

1)那些主要接受情感資訊的人,比那些主要接受邏輯資訊的人更經常投票給那些宣傳資訊中所支援的候選人

2)一個人受到來自宣傳的驚嚇越大,ta就越可能採取積極的預防行動

3)自尊心高的人最有可能被高度的恐懼所打動

4)與那些一致性的統計證據相比,個別例證更容易打動人

5)宣傳者如果提及反對者的觀點會增加可信

17 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

1)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資訊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2)近因效應:人們最後聽到的論證會對他們產生特別的影響

3)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相互抑制,關鍵在間隔的時間長短。不同的兩個人短時間內先後給群眾做演講,應選擇率先演講,這時首因效應大於近因效應。反之如果演講間隔幾天,應選擇第二個演講

18 選擇性注意和選擇性記憶:人們傾向於關注那些對他們有吸引力和那些成功的例子

19 認知的局限:人們總會盡力保存自己的認知力量。考慮到我們處理資訊的有限能力,我們會試圖採用複雜問題簡單化的策略。在採用這個策略時,我們活著忽略掉一些資訊,以減輕我們的認知負擔;或者“過分利用”一些資訊,以便不再去尋找更多的資訊;或者因為感到幾乎已經足夠好,而情願接受一種不太完美的選擇。

20 參照點與對比效應:所有的判斷都是相對的,物件的好壞,取決於它與什麼東西向比較。當人們將某一個認知物件與同它類似但不如它好的東西相比時,會強化該對象的評價。房產商利用一套破敗不堪的房子來讓人們對其他房子產生高的評價。

21 解釋 我們如何解釋社會事件,往往取決於我們當前所考慮的事情,以及我們理解事物所採用的信念和範疇。這些事情可以通過啟動來誘發:最近出現的或者被頻繁激發的想法更可能出現在腦海中,因而被用於解釋社會事件。

22決策的框架影響我們如何解釋世界:比如人們對損失的厭惡感的這個框架會讓他們做出一些非理性選擇。

23資訊的先後次序同樣影響人們如何解釋社會生活,我們最先對一個人的瞭解會讓我們對這個人的判斷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首因效應)。信息量同樣會對我們的社會認知造成影響,中性的或無關的資訊會弱化判斷或印象的趨勢(稀釋效應),比如一位不受歡迎的人可以通過一些不相關資訊來降低自己的負面印象。

24可擕式判斷:一種心理捷徑,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1) 產生條件:沒有仔細思考,信息量過剩,信息量不足,需要權衡的問題不重要

2)代表性可擕式判斷:我們會從兩個物件的相似性判斷兩個物件一樣

3) 易得性可擕式判斷:我們會根據輕易想到的實例進行判斷(偏見:我們容易想到的並不能夠代表整體的印象)

4)態度可擕式判斷:對某人的整體印象會對判斷造成影響(光環效應),幾乎我們每個人都傾向於過高估計人們在每一個問題上贊同自己的比例(錯誤一致效應)

25分類與社會定型:

1)自證預言:對某人的的預期或定型引導人們採取一定方式對待他人,使他們證實自己預期的過程

2)虛假關聯:我們常常認為兩個實體之間應該存在的某種聯繫,實際上並不存在。然而,虛假關聯大大強化了我們最初的定型,我們的定型導致了我們看到了某種關聯,而這種關聯似乎又提供了證據,證實最初的定型是正確的

3)內群體—外群體效應:人會將人群分為內群體和外群體兩部分。我們傾向於將外群體的成員,看得比我們自己的群體有更多的相似性(同質性效應);從任何維度上看都感到自己的群體更好(內群體偏愛)

26記憶:

1)重構性記憶:重建記憶的過程中,將零碎的事件加以過濾和改造。我們的記憶會受到一些具體事情的影響,引導型的問題會影響著人們對所發生的事情的記憶。

2)自傳式記憶:當記憶的內容是一些突發性事件時,它可以被重構,將與我們自身有ugande連貫一致的記憶、情感和信念結合在一起,並形成一個協調一致的整體。因此,我們的記憶以這樣一種形式被歪曲:它們會適應我們隊自己的總體印象。

3)虛假記憶綜合症:大多數人會將所植入的記憶,吸收到它們自己的經歷之中,會添油加醋地增加一些細節,而且會確信這些事真的發生過——而實際上,它並沒有發生。

27人類認知的保守性:

1)證實偏差:人們總是傾向於尋求對最初的印象或看法加以驗證。

2)事後聰明者偏差

3)人類認知傾向於保守,我們會盡力去保護已經形成的認知,去維護我們先前存在的知識、信念、態度和定型。這也有好處,它可以讓我們將所感知到的社會生活,視為一個連貫而且穩定的空間

4)如何避免認知保守性的消極後果:

a 提防那些試圖影響你對情境加以分類或界定的人

b 盡力採用多種途徑對某個人或事件加以分類和描述

c 盡力將個人以及重要的事件看作獨特的

d 在形成某種印象的時候,要考慮你犯錯誤的可能性

28社會解釋中可能出現的三種偏差

1)基本歸因錯誤:當描述和解釋社會行為的原因時,與情境和環境性因素地 影響相比,人們會過高估計人格和氣質因素的重要性。

2)行動者-觀察者偏差:行動者傾向於將他們自己的行為歸因為情境性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於將同樣的行為歸因為行動者穩定的人格因素,換句話說,我們會作對自己有利的辯解,即採用情境性原因來解釋自己的行為。但是,當我對你的行為作出解釋的時候看好,就會出現基本歸因錯誤。

3)行動者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環境以及過去的經歷;ta可能對導致自己行為的因素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行為,具有特殊的體驗。相反,觀察者的注意力幾乎總是集中在行動者身上;因此,觀察者可能並不知道行動者做出某種行為的歷史和環境原因。

4)自我中心思維:大多數人傾向於更多地將自己視為事件的中心,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持自我中心思維的人在回顧以往的事件時,把自己看的就像一位主要演員,影響著事件的進程和他人的行為。

5)自利偏差:對自己的成功進行性格歸因,而對自己的失敗進行情景歸因。當一個人感覺受到威脅或者看到了獲得積極的自我形象的機會的時候,容易發生自利偏差。

29自我辯護:當人們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只要有任何可能,都會盡力讓自己(或者他人)相信所做的事情是合乎邏輯的、合理的。

30認知失調: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為了較少認知失調,人們可能會事實進行歪曲從而減少失調。

31 失調 人類做出一項決策後,尤其是那些困難的決策,或者牽涉到大量的時間、努力或者金錢的決策,人們幾乎總會體驗到某種失調。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們所做出的選擇很少是十全十美的,而人們所拒絕的選擇很少是一無是處的。

32等門檻技術:通過要求幫小忙來促使人們同意提供更大幫助的過程。

33人際吸引可以概括為:我們喜歡那些只需付出最小代價便可以給我們帶來最大獎賞的人。

34 獎賞 假如我們不能對構成獎賞的內容做出清晰的界定,一般 獎賞—代價 理論便會喪失它的許多價值。

35 幫助 假如希望某個人喜歡自己,你就要努力去讓他提供幫助,而不是去向他提供幫助。

36出醜效應:儘管能力超群會使我們顯得更具有吸引力,但一些失誤跡象也會令我們的吸引力更上一籌。

37 糾偏 來自漂亮女性的負性評價對一個男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男性希望有機會再次交往以改變她對他們的看法 。

38 外表 一個人的外表吸引力不僅會影響到人們對ta的評價以及人們受ta影響的程度,而且還可能改變人們對那些與ta有關的人的看法。

39 安全感 那些自身具有安全感的人,不太可能去接受某個不期而遇的人主動示好。

40 好感 如果你對一個人的瞭解只是他對一些問題的看法,那麼他們和你的看法越是相似,你對這個人就越喜歡 。

41 自證預言 錯誤資訊會導致自證預言,那些被告知被人喜歡或者不被人喜歡的被試者的行為,引起他們的搭檔做出相應的行為;然而,這些搭檔實際上根本沒有對他們表現出喜歡或者不喜歡。

摘自高趣我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