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超市過期4年的食品遭哄搶,過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26日,某超市員工將一批過期食品、飲料扔進垃圾桶。不久後,這些過期食品就吸引了20多位老人前來爭搶,手快的搶了幾袋。有市民上前勸阻但老人們不為所動,還有人直接喝了起來。

知情人稱其中有的是2013年的產品。

老一輩人都比較節約、節省,捨不得浪費,這些過來保質期的食品並沒有壞掉,是完全可以吃的,對人體不會有多大的影響,再說,幾十年前也並沒有保質期、保鮮期一說。那麼,過了保質期的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過期食品對身體有何危害?

保質期不等於最後可食用時間,在保質期過後,一些食品從安全性角度仍是可以食用的,但它的品質可能有某種程度的下降。如冷凍食品過期後,致病菌可能沒有超標,煮後吃下去也沒有造成不良反應,但由於存放時間太長,風味、口感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味道不新鮮,維生素含量也有下降,脂肪可能發生輕微氧化。

食物中毒分為生物型和化學型兩大類。

生物型中毒,是指過期食物受沙門氏菌、弧形桿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甚至呼吸、迴圈衰竭等突發性疾病;此外,過期食物在受細菌感染的同時也有可能發生化學變化,產生黃麴黴素、亞硝胺、丙烯醯胺等物質,導致化學型中毒,誘發癌變、心血管疾病甚至基因突變。

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也不一定就意味著不能再食用了,這就好比機器過了保質期,

雖然也能用,但是風險加大了。但大家不要食用過期食品,因為即使在保質期內的食品由於包裝打開或者儲存不當,也可能縮短保質期,大家要格外注意。

廠家為了延長產品保質期,讓其不發生感官上的變化,可能會加入一些化學原料,比如防腐劑。人吃了會造成慢性毒害,小孩和孕婦尤甚。

不浪費過期食品並不是美德

很多人認為,食物過期後只是口感變差、風味改變、品質下降,只要沒有嚴重發黴變味,就應該盡可能吃掉,避免浪費。事實上,一些食物如水果放置時間長了,會出現部分腐爛變質,各種微生物就會不斷加快繁殖,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會向未腐爛部分繼續擴散,即便吃的是未腐爛部分,其中的毒素依然會對人體呼吸、神經等系統形成威脅。

這樣對身體會造成隱藏危害的“美德”,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