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芒果君爺爺:也談汪曾祺、陳曉卿筆下的臭鱖魚,附臭鱖魚成菜方法

臭鱖魚

文/芒果君爺爺

臭鱖魚——芒果君爺爺製作

汪曾祺先生談吃散文32篇編輯成書,

謂《五味》。

上廚下灶,調和五味,甚好。未讀其文猶有豐美珍饈猶在等待,真是令人期待。

新鮮鱖魚一條

汪先生《五味》中有“鱖魚”一文,對鱖魚之由來旁涉廣泛,深刻剖析叫人興趣盎然。文中又詳考了鱖魚稱之為“鯚花魚”的緣由,

絲絲縷縷無不清清楚楚。可見先生致力精專。

《中國菜譜》安徽卷中的“醃鮮桂魚”就是臭鱖魚

雖然汪老沒耗筆墨告知烹飪方法,但有一句話被我看出制肴端倪:“鱖魚刺少,肉厚。蒜瓣肉。”就是這蒜瓣肉三字,顯現了汪老當時品食這道鱖魚的菜名。可以肯定的說是《中國菜譜》安徽卷中的“醃鮮桂魚”。

儘管菜譜中“桂”字在此應判為錯別字,汪老曾說:“寫成“桂魚”,都無所謂,只要是那個東西。”

對鱖魚進行醃制

醃鮮鱖魚,一道經典的徽式菜。談起“醃鮮鱖魚”,非業內人士知之不多。然而說起它另一個如日中天名字“臭鱖魚”,

鮮有食客不知曉的。

2008年,我女兒求學武昌珞珈山,在武漢大學念研究生,我與太太赴漢探望,閒暇之時漫遊至武大毗鄰的東湖村,沿街飯館酒肆,家家戶戶“臭鱖魚”招示醒目,食客如過江之鯽,蜂擁而至。

一種食物飽受關注,廣泛迎合眾生口味,必定具有生命延續的本領。否之,紅極數月,必如過眼雲煙曇花一現。

肴饌的火爆,亦給墨客帶來了舞文的機會。文人竭力編撰故事,倘故紙堆裡覓得稍有星點沾邊的語句,

更是用其大做文章。

醃制三天后(醃漬發酵的最佳溫度為攝氏25度)

臭鱖魚多以二百餘年歷史為背景。不像某些菜品荒誕離奇地追溯到“鳥生魚湯”年代。臭鱖魚沒有如此延展故事,只是“史料”版本太多,令人莫衷一是。好在都發生在吳頭楚尾江淮之濱,

總之不甚離譜。

著名媒體人,《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先生,除了給億萬觀眾奉獻別俱風格的紀錄片外,還寫得一手好文章。曾著書談及十年飲啜紀事,書名即我擱放床頭每日必閱百看不厭的《至味在人間》。白岩松評價此書:“陳曉卿的美食文章比他導演的美食紀錄片更好看。”真是一語中的,鏗鏘有聲。

《至味在人間》沈宏非先生作序,其中讚賞陳總:“吃喝有道,寫字有氣……陳曉卿的地氣……醞釀于丹田,厚積於舌根,薄發於舌尖。”可以看出,沈先生撰文時的那種豪邁,執筆一氣呵成,傾情直抒胸臆,可謂大氣磅礴。但願沈先生不要戲謔吾之拙作“酸氣”。

至味文中有一篇《那條憤世嫉俗的魚》,講的就是臭鱖魚。全篇寫得詼諧幽默,看後令人忍俊不禁。文中亦探討了臭鱖魚的前世今生,在列舉了史料後,用嘲諷的口吻譏笑了杜撰者。並道:“我同意臭鱖魚來源於民間,但究竟出現於何時?待考。”寥寥數語中足以看到陳先生的嚴謹,真正不浮誇、不妄語的大家風範。

曾在其它文中提及女兒幫我在網上淘得《中國菜譜》,其中安徽卷中的臭鱖魚制做,給我提供了權威的烹飪指南。

食材製備

鱖魚制肴實在太多,僅湖北卷中收錄的網衣桂魚、五彩桂魚、白汁桂魚、梅花桂魚、繡球桂魚、銀絲桂魚、牡丹桂魚、梳子桂魚、三味桂魚,唉,還有好多呢。安徽卷中亦有火烤桂魚、白汁桂魚、網油桂魚。

鱖魚之饌甚多,但傳世延續甚少。有些只能在書頁中發揮想想像去品嘗其味。不論鄂皖,名肴日漸式微且有其名而無其實,卻是不爭的事實。

鱖魚入鍋前宰殺最為河鮮。早年我在漢口老通城用膳,老通城豆皮天下聞名,但烹飪河鮮鱖魚,卻一點都不馬虎。店員用網兜提來一條水珠淋漓的斑花鱖魚,當面過稱,半個時辰,一盤吐露鑊氣的松鼠桂魚上桌。

上述羅列的鱖魚,皆為一統之鮮魚制肴。汪老言及的蒜瓣肉不可能出現鱖魚鮮烹之中。惟有醃漬魚肌脫水緊致,方有蒜瓣肉呈現。

鱖魚去鱗、鰓、內臟,用鹽、花椒、薑絲醃漬。醃鱖魚溫度至關重要。溫度過高魚肌易腐,溫度過低鹽漬放緩,耽誤烹飪。醃漬發酵的最佳溫度為攝氏25度。

臭鱖魚能否滋生魚肌鹽漬水解後所產生的氣味,全在用鹽。用過量的鹽醃魚,似醃臘魚,魚不腐爛但產生不了臭鱖魚的特殊味道。過輕用鹽即是低溫,魚肌也易腐爛發臭,斷斷不是我們追逐的臭鱖魚的奇異之味,萬萬不可食用。因此,適量的鹽才能達到醃漬的臨界點。溫度與食鹽,是醃制鱖魚的二個品質控制點,這好像出現了申辦生產許可證時的工藝語言?

去皮五花、冬筍、青蒜切丁。徽菜譜中為切片,我以為影響成菜觀感,故由片改丁,斷不敢有歧視宗師的想法。

起油鍋,豬油菜油均可。油至七成熱鱖魚入鍋炸至雙面淡黃。瀝去油脂。

用少許炸魚油脂,煸炒肉丁、筍丁至斷生加入醬油、料酒、白糖、雞湯爾後放入鱖魚用旺火燒沸再轉小火燜燉半小時,此時湯汁收幹,撒青蒜,勾薄芡起鍋。

至於徽州臭鱖魚的成菜形態,我把陳曉卿先生的描述分享諸君:“異香撲鼻,魚肉粉潤,肉質不粉,呈蒜瓣狀,鹹鮮適口……魚肉如鮮百合一樣,層層散開。這時侯,能看到的魚肉的橫斷面,中心雪白,往邊上漸漸上色,到最邊緣,居然豔若桃花一般了。”

起鍋~上桌了(可以撒蒜苗裝盤,若沒有也可撒蔥裝盤)

至於臭鱖魚的淵源,較權威的《中國菜譜》載明:“此菜相傳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徽州地方傳統風味。”

蒜瓣肉

寫字有氣……陳曉卿的地氣……醞釀于丹田,厚積於舌根,薄發於舌尖。”可以看出,沈先生撰文時的那種豪邁,執筆一氣呵成,傾情直抒胸臆,可謂大氣磅礴。但願沈先生不要戲謔吾之拙作“酸氣”。

至味文中有一篇《那條憤世嫉俗的魚》,講的就是臭鱖魚。全篇寫得詼諧幽默,看後令人忍俊不禁。文中亦探討了臭鱖魚的前世今生,在列舉了史料後,用嘲諷的口吻譏笑了杜撰者。並道:“我同意臭鱖魚來源於民間,但究竟出現於何時?待考。”寥寥數語中足以看到陳先生的嚴謹,真正不浮誇、不妄語的大家風範。

曾在其它文中提及女兒幫我在網上淘得《中國菜譜》,其中安徽卷中的臭鱖魚制做,給我提供了權威的烹飪指南。

食材製備

鱖魚制肴實在太多,僅湖北卷中收錄的網衣桂魚、五彩桂魚、白汁桂魚、梅花桂魚、繡球桂魚、銀絲桂魚、牡丹桂魚、梳子桂魚、三味桂魚,唉,還有好多呢。安徽卷中亦有火烤桂魚、白汁桂魚、網油桂魚。

鱖魚之饌甚多,但傳世延續甚少。有些只能在書頁中發揮想想像去品嘗其味。不論鄂皖,名肴日漸式微且有其名而無其實,卻是不爭的事實。

鱖魚入鍋前宰殺最為河鮮。早年我在漢口老通城用膳,老通城豆皮天下聞名,但烹飪河鮮鱖魚,卻一點都不馬虎。店員用網兜提來一條水珠淋漓的斑花鱖魚,當面過稱,半個時辰,一盤吐露鑊氣的松鼠桂魚上桌。

上述羅列的鱖魚,皆為一統之鮮魚制肴。汪老言及的蒜瓣肉不可能出現鱖魚鮮烹之中。惟有醃漬魚肌脫水緊致,方有蒜瓣肉呈現。

鱖魚去鱗、鰓、內臟,用鹽、花椒、薑絲醃漬。醃鱖魚溫度至關重要。溫度過高魚肌易腐,溫度過低鹽漬放緩,耽誤烹飪。醃漬發酵的最佳溫度為攝氏25度。

臭鱖魚能否滋生魚肌鹽漬水解後所產生的氣味,全在用鹽。用過量的鹽醃魚,似醃臘魚,魚不腐爛但產生不了臭鱖魚的特殊味道。過輕用鹽即是低溫,魚肌也易腐爛發臭,斷斷不是我們追逐的臭鱖魚的奇異之味,萬萬不可食用。因此,適量的鹽才能達到醃漬的臨界點。溫度與食鹽,是醃制鱖魚的二個品質控制點,這好像出現了申辦生產許可證時的工藝語言?

去皮五花、冬筍、青蒜切丁。徽菜譜中為切片,我以為影響成菜觀感,故由片改丁,斷不敢有歧視宗師的想法。

起油鍋,豬油菜油均可。油至七成熱鱖魚入鍋炸至雙面淡黃。瀝去油脂。

用少許炸魚油脂,煸炒肉丁、筍丁至斷生加入醬油、料酒、白糖、雞湯爾後放入鱖魚用旺火燒沸再轉小火燜燉半小時,此時湯汁收幹,撒青蒜,勾薄芡起鍋。

至於徽州臭鱖魚的成菜形態,我把陳曉卿先生的描述分享諸君:“異香撲鼻,魚肉粉潤,肉質不粉,呈蒜瓣狀,鹹鮮適口……魚肉如鮮百合一樣,層層散開。這時侯,能看到的魚肉的橫斷面,中心雪白,往邊上漸漸上色,到最邊緣,居然豔若桃花一般了。”

起鍋~上桌了(可以撒蒜苗裝盤,若沒有也可撒蔥裝盤)

至於臭鱖魚的淵源,較權威的《中國菜譜》載明:“此菜相傳有一百多年歷史……是徽州地方傳統風味。”

蒜瓣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