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時報聚焦兩會丨肖亞慶給國企改革圈重點

兩會聚焦

(資料圖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張一鳴

3月9日,

梅地亞新聞中心迎來了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履職一年後的記者會,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與去年剛履職時不同,今年的記者會上,肖亞慶回答了媒體提出的絕大部分問題,改革重點突出,思路更加清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對記者會上透露出來的資訊進行梳理,一些備受關注的焦點改革細節浮出水面。

肖亞慶指出在鋼鐵、煤炭、重型裝備、火電等方面,不重組肯定不行。

這個表述圈定了2017年重組的重點領域,除了重型裝備外,其他三個領域與國家發改委之前確定的去產能重點領域一致,其中火電是今年去產能的新兵,鋼鐵和煤炭產業在去年已經取得可觀成績,可見去產能將與央企的重組密切結合起來。在此之前寶武鋼鐵集團董事長馬國強曾表示,寶鋼和武鋼合併後,2017年去產能的力度比2016年大幅增加。

同時肖亞慶表示,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上要進一步推動,

數量上要擴大,層級上要提升。自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確定將混合所有製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點後,2017年的混合所有制如何改便頗受外界關注。記者會上透露的資訊顯示,將在三個緯度拓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度和廣度,聯繫之前披露的一些資訊,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有望從央企的二、三級公司上升到集團公司層面。國家發改委曾明確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等6家央企列入首批混改試點。
與此同時,肖亞慶強調,並非所有的國有企業、中央企業都要搞混合所有制,不是一混就靈,混改是重要舉措,但不是唯一。適合在央企下屬企業搞混改的就在下屬公司推進,若是希望提升混改層級的可根據實踐的發展和效果來看,總之混改是要讓各個股東方和利益方都能得到利益和好處。

國有企業改革的難度和深度上將不斷強化,2016年3月12日全國兩會的記者會上,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說,當前國有企業改革面臨著挑戰、面臨著困難,遇到的難度、硬度、深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主要是改革開放30多年所積澱的矛盾和問題交織在一起,挑戰和困難錯綜複雜,所以只有抓住關鍵、精准發力。

2017年國企改革的突破點已經確定,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的記者會上。

肖亞慶再次強調,“絕對不會出現‘下崗潮’問題。”

他說,2017年國企改革將從七個方面突破:一是加強國有資產監管,要在監管的系統性、有效性、針對性上下功夫。二是要強化風險控制,改革奔著問題去,哪兒的問題多,就優先改哪兒,有什麼問題就改什麼。三是要深入推動中央企業的重組。四是推進“瘦身健體”提質增效。五是加快公司制改革。六是進一步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七是全面從嚴加強國有企業党的領導、党的建設。

2016年,中央企業的十項改革試點在集團公司層面逐深入到二級、三級再到基層,一些具體的改革實現由點到面,如企業“三供一業”剝離,在前幾年試點的基礎上,已經全面鋪開。一些重點領域和難點問題取得了很多突破和成效,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方面,有的企業董事會直接選聘總經理、副總經理,形成了成功的經驗;以寶鋼和武鋼為代表的央企重組,不僅去了產能、提升品質和效益,也優化了結構;“瘦身健體”上,中央企業法人單位減少2730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逐漸顯現,率先在鋼鐵和煤炭行業完成去產能任務。

臨近退場時,肖亞慶稍作停留,繼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肖亞慶說,“改革絕非一蹴而就,也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持續不斷地發力,才能取得成效。”2017年的國企改革會交出一份什麼樣的成績單值得期待。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七是全面從嚴加強國有企業党的領導、党的建設。

2016年,中央企業的十項改革試點在集團公司層面逐深入到二級、三級再到基層,一些具體的改革實現由點到面,如企業“三供一業”剝離,在前幾年試點的基礎上,已經全面鋪開。一些重點領域和難點問題取得了很多突破和成效,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方面,有的企業董事會直接選聘總經理、副總經理,形成了成功的經驗;以寶鋼和武鋼為代表的央企重組,不僅去了產能、提升品質和效益,也優化了結構;“瘦身健體”上,中央企業法人單位減少2730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逐漸顯現,率先在鋼鐵和煤炭行業完成去產能任務。

臨近退場時,肖亞慶稍作停留,繼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肖亞慶說,“改革絕非一蹴而就,也不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持續不斷地發力,才能取得成效。”2017年的國企改革會交出一份什麼樣的成績單值得期待。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陽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