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陝西教育系統新媒體周榜(10.1

新媒體是在數位技術、網路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新媒體包括新興媒體和新型媒體。新興媒體以網路媒體、手機媒體和(互動性)電視媒體等為主要形式,

其傳播形態由傳統的一點對多點轉變為現時的多點對多點,實現了“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新型媒體則以戶外新媒體、樓宇電視和車載移動電視等為主要形式,與傳統媒體相比,其傳播形態並沒有根本性差異,但其傳播品質、傳播範圍發生了顯著變化。無論是新興媒體還是新型媒體,都愈益凸顯出其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用性、多媒體與超文字、個性化與社群化等特徵,
並迅速影響、改變著輿論生態乃至社會結構。

高校新媒體要摸准“互聯網+”規律,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對於大學內部服務資訊流的重塑和互聯網生態中權威消解、個體凸顯的趨勢,探索“服務+資訊”“服務+思政”模式,轉換網路語言體系,以“麵包+理想”“好瓶裝好酒”打造剛性服務和人文關懷兼有、主流價值和話語魅力兼具的新媒體生態。要摸准新媒體傳播規律,要主動把握態勢、整合平臺、創新技術、提升效應,

既要大雨滂沱般刷“存在感”,又要春風化雨般澆“滴灌田”,敢於應用移動直播、用戶畫像等前沿技術,善於借助好光明融媒體等平臺的傳播優勢,把握技術反覆運算背後的大眾傳播規律提升互動內涵,在各類新媒體平臺議題設置逐步趨同形成的社會輿論共振效應中堅守好大學精神。

為了能凸顯本報告的前後對比性,本期分析依舊選取前20名的教育部門微信公號和前50名高校官微作為分析物件,

分析日期為2017年10月1日至10月7日。

一、資料匯總

在總體資料表現方面,本周教育部門官微資料慘澹,這也屬於意料之中的現象。榜首位置仍舊是老面孔領跑,“陝西考試招生”繼續擔綱第一名。

此外,本期分列“陝西教育部門微信公眾號數據”2-10名的公號是:“韓城教育”“平利教育”“洋縣教育”“涇陽教育”“合陽縣教育局”“漢陰教育”“藍田縣教育局”“潼關教育”和“岐山縣教育體育局”。

在本次觀測週期中,受假期影響,排名前20的教育部門官方微信公號僅發佈文章68篇,較上周減少226篇;指數方面,兩家公號突破600。20強總閱讀量為5.5萬,較上周減少34萬;總點贊數1180次,較上周減少4000次;與此同時,有1家公號閱讀量過萬,

與上周相比減少7家。

再來看高校官方微信的相關情況,本期佔據1-10名的公號分別為:“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陝西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財經學院”“西安科技大學”和“長安大學”。

而高校官微矩陣的具體表現為:TOP50共發佈文章144篇,與上周相比減少174篇;總閱讀量36.7萬,與上周相比減少59萬;總點贊數1.09萬次,同比減少1萬餘次。此外,本周高校官微閱讀總量過萬的公號為11個,較上周相比減少17家。

二、文章分析

本周,中秋、十一等成為關鍵字,本周沒有10W+文章出現。

在經歷了最初的覆蓋式增長之後,“兩微一端”平臺矩陣逐漸進入趨於平穩的務實運營期。不斷借力新媒體,打造“服務型”教育部門、“陽光型”部門,已成為各級教育部門轉變自身職能、提升治理能力和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實踐。這是因為,基於大資料和雲計算的資料資源提取、應用技術,能夠使教育政務資訊精准抵達目標受眾、大幅提升資訊傳播效率、把握輿論生成演化方向,也能夠優化社會資源配置、降低部門施政成本、提高監管能力和水準。從這一意義上說,教育政務新媒體的應用是教育政務工作的新革命。

本周的高校官微熱文中,祖國、中秋等均成為本周榜單上的熱詞。

高校新媒體應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要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媒”把黨的主張轉化成高校師生的自覺行動,也要把善於用師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易於接受的方式反映師生創造的厚重傳統、鮮活經驗,構造廣大師生的“精神共同體”。三是要堅守教育性,把新媒體作為傳播知識、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載體,巧借新媒體的參與性、互動性,推動傳統教育優勢與資訊技術高度融合,在傳播供給側運用“新媒體+”的思維推動教育內容、教育載體、教育形式創新,不斷激發師生的潛在需求,激發師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三、數據解讀

本周,“涇陽教育”在點贊率方面成為本周最大亮點。

當前,教育政務新媒體服務功能不強。教育政務新媒體使許多服務可以在移動端“一攬子”完成,從而克服了一些部門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便,這也是未來政務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不過,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教育政務新媒體雖然宣稱具有服務功能。但是,這些服務或者並未實際運行,或者使用體驗很低效。

在高校微信矩陣中,“西安翻譯學院”點贊率成為本周亮點數據。

隨著互聯網產品的發展和反覆運算,大大降低了內容製作的技術門檻,不會用PR、AE的校園媒體人也可以採用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同樣可以做出不俗的視頻內容,內容呈現形式也隨之而豐富起來,文字+音訊、文字+視頻的形式不再新穎,校園新媒體還可以在頭條號、百家號上輸出內容,在荔枝FM、網易雲音樂上當電臺主持人,在鬥魚、映客、花椒、一直播上當主播,豐富自身新媒體形態的同時,形成自己的媒體矩陣。一些高校新媒體人甚至還推出了本校的自製劇,在網路上頗受追捧。

掃一掃分享本頁

而高校官微矩陣的具體表現為:TOP50共發佈文章144篇,與上周相比減少174篇;總閱讀量36.7萬,與上周相比減少59萬;總點贊數1.09萬次,同比減少1萬餘次。此外,本周高校官微閱讀總量過萬的公號為11個,較上周相比減少17家。

二、文章分析

本周,中秋、十一等成為關鍵字,本周沒有10W+文章出現。

在經歷了最初的覆蓋式增長之後,“兩微一端”平臺矩陣逐漸進入趨於平穩的務實運營期。不斷借力新媒體,打造“服務型”教育部門、“陽光型”部門,已成為各級教育部門轉變自身職能、提升治理能力和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實踐。這是因為,基於大資料和雲計算的資料資源提取、應用技術,能夠使教育政務資訊精准抵達目標受眾、大幅提升資訊傳播效率、把握輿論生成演化方向,也能夠優化社會資源配置、降低部門施政成本、提高監管能力和水準。從這一意義上說,教育政務新媒體的應用是教育政務工作的新革命。

本周的高校官微熱文中,祖國、中秋等均成為本周榜單上的熱詞。

高校新媒體應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要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媒”把黨的主張轉化成高校師生的自覺行動,也要把善於用師生喜聞樂見的語言、易於接受的方式反映師生創造的厚重傳統、鮮活經驗,構造廣大師生的“精神共同體”。三是要堅守教育性,把新媒體作為傳播知識、傳播正能量的重要載體,巧借新媒體的參與性、互動性,推動傳統教育優勢與資訊技術高度融合,在傳播供給側運用“新媒體+”的思維推動教育內容、教育載體、教育形式創新,不斷激發師生的潛在需求,激發師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

三、數據解讀

本周,“涇陽教育”在點贊率方面成為本周最大亮點。

當前,教育政務新媒體服務功能不強。教育政務新媒體使許多服務可以在移動端“一攬子”完成,從而克服了一些部門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便,這也是未來政務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不過,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教育政務新媒體雖然宣稱具有服務功能。但是,這些服務或者並未實際運行,或者使用體驗很低效。

在高校微信矩陣中,“西安翻譯學院”點贊率成為本周亮點數據。

隨著互聯網產品的發展和反覆運算,大大降低了內容製作的技術門檻,不會用PR、AE的校園媒體人也可以採用短視頻、直播的方式,同樣可以做出不俗的視頻內容,內容呈現形式也隨之而豐富起來,文字+音訊、文字+視頻的形式不再新穎,校園新媒體還可以在頭條號、百家號上輸出內容,在荔枝FM、網易雲音樂上當電臺主持人,在鬥魚、映客、花椒、一直播上當主播,豐富自身新媒體形態的同時,形成自己的媒體矩陣。一些高校新媒體人甚至還推出了本校的自製劇,在網路上頗受追捧。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