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讀書的三重境界,你知道嗎?

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 今之學者為人。 ”望文生義地解釋為:“古代學者讀書學習是為了自己, 現今的學者讀書學習是為了別人。 本意應該是, 古代學者學習的目的在於修養自己的學問道德, 現代學者的目的卻在裝飾自己, 給別人看。

這個故事意味深長, 使我想了很多:讀書不要望文生義, 不求甚解, 而要多讀多思, 力求把握古書的真義;應該端正學習態度, 努力追求古人的那種讀書境界, 莫學“今之學者”的炫才耀己;為人、為學都應坦誠, 要勇於自我批評, 做到有錯必糾……但是我想得最多的還是有關學習的目的———“自以為是”的讀者的三重境界。

何謂“讀書的三重境界”?曰:為知, 為己, 為人。

第一重境界:為知, 就是為了積累知識, 增長學問、識見和智慧。 為此, 必須多讀書, 讀好書。 只要是有利於知識積累, 有利於開慧益智的書, 用魯迅的話說:哪怕是講扶乩的書, 講婊子的書, 也不要皺眉頭, 裝出一副很憎惡的樣子;相反, 不妨翻一翻遇有和自己觀點不同的或者不適時宜的書, 也要拿過來看一看, 甚至研究研究, 以便從正反兩面獲得經驗和教訓, 增加知識和才智。 總之, 博學從而多才多藝, 這些都是“為知”的需要, 也是讀者的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第二重境界:為己, 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正己, 培養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 這是讀者的第二重境界。

中國的讀書書人向來把佔有知識視為人品、人格自然昇華的保證, 蘇東坡有“腹有詩書氣自華”詩句, 表達的就是這一意思。 事實證明, 讀書與不讀書, 讀書多與讀書少的人, 所表現出的內在氣質與素質是絕不相同的。 常言“獨善其身”, 練好“內功”, 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從而也有益於身心健康, 這是古今知識份子共同追求的讀書目標。 對於讀書完全“為知”而言, “為己”已經是大大提高了一個層次和境界。 但是光做到這一點還不夠, 從更高的層次上說, 還應該向前人學習, “為人”而讀書。

第三重境界:“為人”, 不是“今之學者”的“裝飾自己, 給別人看”的“為人”, 而是“為黎民百姓”而讀書, 或即周恩來少時所說的“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比較而言, “為己”是讀書人“能夠”做到的, “為人”則是讀書人“應該”做到的。

讀書有三重境界, 每一重境界都是一個新的邏輯起點, 而第三重境界則是最高境界, 也是我們每一個讀書人都應該重視和追求的極終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