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西部6省區“點沙成金”

日前, 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6省(區)聯合舉辦了全國首屆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 篩選出沙產業優秀項目和成果, 挖掘出沙產業創新創業人才, 為沙產業發展融資融智

初冬時節, 巴丹吉林、騰格裡、烏蘭布和三大沙漠包圍的巴彥浩特褪盡了最後一片綠色。 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6省(區)日前在此舉辦了全國首屆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 通過融資融智, 給方興未艾的沙產業帶來了勃勃生機。

搭建首個沙產業科研平臺

11月10日, 沙產業綜合科研中心落成儀式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舉行, 這是我國搭建的首個沙產業綜合科研平臺。

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最西端, 沙漠占全盟面積接近三分之一。 近年來, 阿拉善盟加快沙產業基地建設, 出臺鼓勵農牧民種植梭梭林和發展沙產業優惠政策, 對梭梭林種植戶給予適當獎勵性補貼, 並建立科技特派員制度,

實行沙產業片負責制。 通過政策扶持, 阿拉善盟先後在阿左旗巴彥浩特、吉蘭泰、烏力吉等9個蘇木啟動百萬畝梭梭蓯蓉產業基地建設工程。 他們與中科院合作開展沙生資源植物產業研發工作, 與上海綠地集團、維維集團等35家企業達成合作協定, 引資達671億元。 全盟目前已形成肉蓯蓉、鎖陽、黑果枸杞、沙地葡萄等多個沙產業基地, 兼具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特色沙產業正在阿拉善大漠崛起。

沙產業綜合科研中心位於阿拉善沙產業健康科技創業園, 由阿左旗人民政府出資建設, 是阿拉善盟沙產業佈局中重點打造的科技支撐平臺。 該中心包括沙產業展覽體驗館、綜合研發區和科普教育基地三大功能區域。 其中, 綜合研發區域具備公共研發、成果交易、創業孵化等多種功能, 可提供行政、管理、研發於一體的綜合服務。

沙產業外延不斷拓展

在首屆全國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期間, 來自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內蒙古沙產業的新技術、新成果彙聚阿拉善沙產業綜合科研中心。

來自北京、重慶、福建等地的科研單位帶來了防沙治沙用沙的新技術。 “我們迴圈利用電廠的廢棄物粉煤灰, 製作出固沙保水添加劑, 實現了沙地的農業化利用。 ”北京君子津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陳繼飛說, “在科爾沁沙地中試驗, 成功地把80畝沙地改造成農田。 種植的西瓜、葵花, 品質非常優秀。 ”

沙漠擁有充沛的光能, 引起了北京北極風科技有限公司的興趣。 總經理張大川介紹, 公司立足於物聯網領域, 以照明應用場景為突破口, 建立企業區塊和社區區塊合作共贏機制, 重要的環節就是開發沙漠新能源。

除了沙生植物, 沙生動物也進入了沙產業領域。 阿左旗在承辦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間隙, 舉辦了阿拉善駱駝文化那達慕。 阿拉善左旗委書記王旺盛告訴記者, “駱駝產業是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全域旅遊具有重大促進作用。 近年來, 阿拉善左旗在駱駝文化傳承、物種保護、產品研發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 著力推動駱駝產業與沙產業融合發展。 駱駝文化那達慕,不僅提升了‘中國駝鄉’的旅遊知名度,還將舉辦駝奶、駝絨等駝產品展示展銷活動”。

新技術打造大漠“沙穀”

發端于甘肅、成長于內蒙古的沙產業,迅速在西部地區發展壯大,並初步走出了一條生態治理與經濟效益雙贏之路。內蒙古在烏蘭布和沙漠建設了沙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立志打造中國沙漠治理及沙產業高新技術“沙穀”。甘肅圍繞“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發展思路,2016年沙產業產值達到153億元;陝西沙區以紅棗為核心的經濟林面積達380萬畝,沙柳工業原料基地500萬畝;寧夏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土地沙化趨勢的整體逆轉,青海沙區種植枸杞形成了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機制;新疆憑藉科研優勢,向西部地區“輸出”專家學者指導蓯蓉等沙生植物的生產。

科技支撐產業升級。寧夏已在肉蓯蓉寄生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並開始開發沙生植物甘草治療皮膚病。青海成功生產出沙地枸杞有機鮮果並進軍特種糖業。內蒙古先後開發出沙棘、蓯蓉、鎖陽、葡萄的食用、藥用產品,成功推出“沙漠越野英雄會”。此外,甘肅的“乾旱荒漠區中鹽鹼地改良及造林植草技術”,福建的“菌草防沙治沙關鍵技術”,內蒙古的“風蝕荒漠化監測技術”、陝西的“沙地紅棗產業化技術”和“沙區飼草資源利用技術”,北京的“鎖陽提取抗衰老藥物技術”,頻頻在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上推介。

據瞭解,本屆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共有178支隊伍報名。初評後共有33家企業專案和32個科研團隊專案闖入複賽。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鄧小明告訴記者,本屆賽事的舉辦,一是進一步明確沙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即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科技創新,點沙成金,建設美麗中國。二是通過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篩選出一批能夠儘快推廣、造福人類的優秀沙產業專案和成果。三是通過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能夠交流總結一批防沙治沙的創新發展模式,為未來我國在防沙治沙和沙產業發展方面提供可供複製和借鑒的成功經驗。四是通過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發現一批沙產業創新創業人才。

駱駝文化那達慕,不僅提升了‘中國駝鄉’的旅遊知名度,還將舉辦駝奶、駝絨等駝產品展示展銷活動”。

新技術打造大漠“沙穀”

發端于甘肅、成長于內蒙古的沙產業,迅速在西部地區發展壯大,並初步走出了一條生態治理與經濟效益雙贏之路。內蒙古在烏蘭布和沙漠建設了沙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立志打造中國沙漠治理及沙產業高新技術“沙穀”。甘肅圍繞“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發展思路,2016年沙產業產值達到153億元;陝西沙區以紅棗為核心的經濟林面積達380萬畝,沙柳工業原料基地500萬畝;寧夏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土地沙化趨勢的整體逆轉,青海沙區種植枸杞形成了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良性互動機制;新疆憑藉科研優勢,向西部地區“輸出”專家學者指導蓯蓉等沙生植物的生產。

科技支撐產業升級。寧夏已在肉蓯蓉寄生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並開始開發沙生植物甘草治療皮膚病。青海成功生產出沙地枸杞有機鮮果並進軍特種糖業。內蒙古先後開發出沙棘、蓯蓉、鎖陽、葡萄的食用、藥用產品,成功推出“沙漠越野英雄會”。此外,甘肅的“乾旱荒漠區中鹽鹼地改良及造林植草技術”,福建的“菌草防沙治沙關鍵技術”,內蒙古的“風蝕荒漠化監測技術”、陝西的“沙地紅棗產業化技術”和“沙區飼草資源利用技術”,北京的“鎖陽提取抗衰老藥物技術”,頻頻在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上推介。

據瞭解,本屆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共有178支隊伍報名。初評後共有33家企業專案和32個科研團隊專案闖入複賽。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副司長鄧小明告訴記者,本屆賽事的舉辦,一是進一步明確沙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即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堅持科技創新,點沙成金,建設美麗中國。二是通過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篩選出一批能夠儘快推廣、造福人類的優秀沙產業專案和成果。三是通過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能夠交流總結一批防沙治沙的創新發展模式,為未來我國在防沙治沙和沙產業發展方面提供可供複製和借鑒的成功經驗。四是通過沙產業創新創業大賽發現一批沙產業創新創業人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