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後市場幹到懷疑人生!2018你還要堅持嗎?

上週末和一行業好友聊天, 問他今年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什麼?他說, 在某行業群裡, 一後市場創業者說:“後市場幹到懷疑人生!”。

想必這是很多後市場創業者的心聲, 熬到現在, 真的不容易。 其實, 苦不怕, 怕的是無數次試錯後的無助。 這種無助, 在後市場來的更持久、更猛烈些。

後市場創業為什麼那麼難?

換個角度去想, 這樣的行業壁壘才高。

比如, 滴滴在中國收購了Uber, 並沒阻止神州、首汽等的持續進入, 壁壘太低。 規模但無強網路效應, 原因是業務太簡單。

相反, 現在值錢的公司騰訊和阿裡, 都是因為起步極其複雜, 比如微信, 在擁有QQ如此大用戶量下, 依然反覆運算幾十版, 才找到中國人移動互聯網聊天的痛點, 語音、附近的人、搖一搖。 而且在這之後, 不停的組合拳跟上, 構建起極深的壁壘, 最終形成壟斷性的網路效應。

淘寶也是如此, 剛開始就要面對, 交易、信任、支付、物流等眾多複雜場景,

所以起步是很慢。 一直到2007年才出具規模, 如果沒有SARS, 也許淘寶還要晚兩年。 但這種網路效應建立起來以後, 壁壘極高。

而滴滴就沒有如此複雜的縱深壁壘, 只能靠不停的橫向延伸品類, 專車、租車、順風車, 客群不同、網路效應很小, 可替代性強。

從這個角度, 後市場是幸運的, 因為構建後市場的網路效應壁壘很高。 意味著一旦構建完, 壁壘很高。

從一個謠言看, 為什麼後市場單業務型公司價值不大?

一個盛傳了幾年的“謠言”:4S店賣車不賺錢, 靠售後賺錢。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新車銷售是有潮汐的, 個別品牌和個別時間的賣車不賺錢策略, 被誇大到4S店賣車不賺錢, 只靠售後賺錢了。

背後的原因, 我分析可能是,

13、14年後市場資本熱時, 大家為了給後市場革命一個合理性理由。

放大了4S店的被動局面。 事實上, 4S店體系, 只是從躺著賺錢, 改為坐著賺錢而已。 不得不承認, 擺在後市場創新面前的, 還是過去十幾年近乎壟斷的主機廠-4S店體系。

主機廠-4S店反擊已經開始, 4S店過去很多用戶流失是因為還在躺著掙錢。

機制決定了, 賺更好賺的錢, 拿更高溢價的利潤。 因此繼續死撐自己的原廠配件價格, 但不代表4S店不能跪著賺錢。 已經有主機廠和4S店同時約定開始降低配件價格和服務價格。 而且重點在3年後的過保用戶。

4S店的服務除了“價格高”這個缺點很明顯外, 其他的並沒有多大硬傷。 因此, 汽車品牌專修, 尤其是豪華車專修連鎖受到的衝擊會很大。

在中國, 後市場環境要複雜很多, 因為汽配、汽服、保險(和後市場直接相關業務)、互聯網都同時存在且碎片化, 且未形成集中化。 因此, 需要的具備的技能和整合能力一定要更強。

因此, 針對這樣的市場環境, 單一業務型公司價值都不大。 比如, 汽服連鎖、車險代理、甚至汽配連鎖。 汽配連鎖對標美國的價值大, 不是因為其只是汽配連鎖, 而是因為汽配掛汽服, 形成了一個綜合商業體。

靠單業務去抗衡一個壟斷市場成功概率極小, 因此後市場能夠出現的商業形態, 必然是一個比4S店體系更龐大的綜合體。

這個綜合體其複雜程度之高, 用傳統組織和管理方式已經無解, 還好我們擁有了互聯網讓複雜協同和海量資料智慧化處理成為可能。

什麼品質才能撐起100億$的公司?

獸性

“失去人性, 失去很多, 失去獸性, 失去一切。 ”--《三體》維德

從事後市場這幾年, 對後市場整體感受, 缺乏狠勁!獸性不足, 幹這樣一個接地氣的行業, 沒有獸性是肯定不行的。 行業屬性決定了, 創業團隊要既上的了講堂, 又耍的了流氓。

今年對我印象比較深的獸性有兩個:

某廣州本土汽服連鎖企業, 店面只有幾十家, 其供應鏈談判風格異常霸道。 用他們老闆的話說:因為過去從事的家電行業, 我們要賬期從來沒按行業規矩出牌, 在這方面沒有心理障礙。 第一次去總部的印象是, 從公司大門口幾十米就能聽到老闆罵人的聲音。

某汽配連鎖企業, 目標市場3、4線城市。 在管道加盟商搭建過程中, 對加盟商的管理帶著濃厚的狼性特徵。用他和加盟商的一個玩笑:

加盟商:“老大,為了擴充SKU,我已經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借遍了。”

老闆:“不是還有一、二、三、四、五、六嗎?”

讓我驚訝的同樣是,玩笑開的那麼沒有心理障礙。

“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三體》維德

哲學

周亞輝有個觀點:

1億美金公司的CEO,靠BD和銷售;

10億美金公司的CEO,靠產品和技術;

未來30年,能做到100億美金公司的CEO都是科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的思考能力足夠深,認知邊界足夠廣。

不管壁壘如何高,但後市場是個百億美元規模的市場毋庸置疑。回應文章開頭兄弟的那句玩笑話,“後市場感到懷疑人生。”從另外一個角度,懷疑的也許還不夠。

一面是哲學家,一面是野獸,這矛盾嗎?不矛盾嗎?

對加盟商的管理帶著濃厚的狼性特徵。用他和加盟商的一個玩笑:

加盟商:“老大,為了擴充SKU,我已經把七大姑八大姨都借遍了。”

老闆:“不是還有一、二、三、四、五、六嗎?”

讓我驚訝的同樣是,玩笑開的那麼沒有心理障礙。

“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三體》維德

哲學

周亞輝有個觀點:

1億美金公司的CEO,靠BD和銷售;

10億美金公司的CEO,靠產品和技術;

未來30年,能做到100億美金公司的CEO都是科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的思考能力足夠深,認知邊界足夠廣。

不管壁壘如何高,但後市場是個百億美元規模的市場毋庸置疑。回應文章開頭兄弟的那句玩笑話,“後市場感到懷疑人生。”從另外一個角度,懷疑的也許還不夠。

一面是哲學家,一面是野獸,這矛盾嗎?不矛盾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