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新時代,如何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國學大師“東方藍寶石”開講啦!

中華傳統文化光輝燦爛, 歷史悠久, 一直以來從思想、行為、語言等方方面面指導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在新時代背景下, 如何在學習他國先進科技文化的同時,

加強對本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造?如何將精華和糟粕區分開,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12月23日晚, 由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金融資訊中心、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文化研究中心、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道南大學堂、上海中國書法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浦江國學論壇”在中國金融資訊中心三樓上海廳隆重舉行。

論壇邀請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國學概論教授劉傳銘, 就在新的歷史背景下, 如何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主旨演講。 上海各界領導和文化界及文化藝術愛好者約五百多位人士應邀參加了論壇。

論壇現場

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浦東新區原党工委書記趙啟正, 原全國人大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龔學平, 政協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主席蔣以任, 上海機場集團黨委書記張學兵, 原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賈樹枚,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何建華,

中國金融資訊中心董事長葉國標,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榮躍明, 道南大學堂創始人、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張耀偉, 百聯集團總裁賀濤,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校長周斌、副校長俞振偉等領導和嘉賓出席論壇。

與會人士認為, 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 重新定位傳統文化, 做到推陳出新。 同時, 要加大宣傳力度, 多方參與多種管道齊頭並進, 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論壇主持人: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何建華

以下為論壇摘編:

王守常:中國智慧的特徵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院長王守常做了題為《中國智慧的特徵》的演講, 以中國的哲學智慧, 解釋了如何以一分為三的視角看待這個世界。

“一分為三, 叩其兩端而執中”

王守常講到,還有一年多就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當時與帝國主義國家簽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當時的進步青年喪失了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於是要全盤西化,向西方學習。中國從1919年以後到六十年代,思維方式基本上固化了,“一分為二”。一分為二是兩元對立的思考,價值觀在“錯”和“對”中選擇。

站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五四運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路線,從歷史的視角去反思這個問題?

龐朴先生寫了一本書,提到了“一分為三”概念。《論語》中“中庸”是一個至德的概念,同時也是思維方法。“一分為三,叩其兩端而執中,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兩端”是指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事物,“中”是三,也是“多”的意思,意思是要從第三個角度思考問題。“執中無權”,意思是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的時候,不能不知道因事制宜,沒有權變。如果沒有權變,你就“執一”,就落在一邊了。

例如:“男女授受不親之謂大禮。嫂溺,援之以手。”男人不可以直接觸碰女人的手,那“嫂溺”呢?救是不救?時間地點變了,情況變了,就要調整思考方法,要“援之以手”,這就是權變。

“以寬濟猛,以猛濟寬,寬猛相濟,政是以和”

“政寬則民慢”,政策寬泛,下屬就會變得散漫。“慢則糾之以猛”。嚴格管理會有一個問題,“猛則殘民”,會傷害下屬積極性。沒有積極性,管理者還得恢復寬鬆,所以“殘則施之以寬”。

王守常認為,這個邏輯的問題在於,總是在“寬”“猛”兩點上思考問題,沒有第三種思考方式。應該是“以寬濟猛,以猛濟寬”,如果寬鬆了出現了問題,就要在其他條例上嚴厲一點,然後“寬猛相濟,政是以和”。“和”的概念最早出在音樂裡,五音能夠和諧,就是“和”,它本身是強調多樣性、多樣化的。

《論語》中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應有接受不同聲音的胸懷,性質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和諧共生,激發出新的生命。習主席強調的“命運共同體”,其核心概念就是“和”,“和”在中國文化裡有著重要的地位。

劉傳銘:新時代視野下的文化中國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劉傳銘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藝術史論專家劉傳銘做了題為《新時代視野下的文化中國》的主旨演講,從新時代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對絲綢之路作文化解讀兩方面闡述了思想。他表示,在新時代,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用優秀的思想和學術成果“惠我中國,以授四方”。

何尊,從此有了“中國”

劉傳銘認為,中國文化的形態特徵是“文史哲不分,真善美一體”。中國人的文化就是中國人的“宗教”。我們雖然尊重人們宗教信仰自由,但中國是一個無神論的國家。一些西方人認為,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家,基本上就是暴民的土壤。他們錯了,中華民族由老祖宗奠定了深厚的精神文明基礎,就是中國人的精神祖廟。不久前,特朗普來華訪問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請他去故宮參觀時,談到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和中華文明,而中華文明沒有“作古”,一直生生不息,悠遠綿長。中華文明經過多少次涅火重生,把我們中國各個民族捆綁在一起,團結在一起,鍛造了薪火相傳的文明和智慧。

何尊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像走馬燈一樣興衰更迭,但中華文明的脈絡沒有斷過香火。什麼時候出現了“中國”的概念呢?“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何尊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的祭器,距今約3100年。尊內鑄有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之事。

當然中國的概念不僅僅是這一件器物固定下來的,作為一個生命體系一直在不斷衍生發展。我們原來對國家的概念的認知現在要深化。“中國”的概念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地理的概念,960萬平方公里,56個民族;另一個是文化的概念。從一個中原之國,到中央之國,再到現在完整意義上的國家概念,中國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香火延續的中華文明。

絲綢之路是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生動寫照,是東西方文明互鑒,是中國與各民族各國家文明的雙向行走

劉傳銘教授曾多次探訪絲綢之路,對絲綢之路文化做了很深的研究。他介紹,提出“絲綢之路”概念的不是中國人,而是1877年一個德國籍奧地利人李希霍芬。李希霍芬當時是晚清時期德國政府派到中國考察的一個官員,回國以後用五年時間出了一套介紹中國的書,並畫了這樣一張圖,李希霍芬在紙上畫下的這條線,成了一百多年來絲綢之路道路科考、宗教史、貨運史等等的科考藍圖。

李希霍芬1887年繪製的絲綢之路地圖

總書記為什麼這個時候把這樣一個古老的話題賦予了如此重大的歷史使命和時代使命呢?很顯然,絲綢之路絕對不僅僅只是一部交通史,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說,這是中國真正通向歐洲,聯通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發展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再加上海上絲綢之路,人類文明在這裡互相碰撞融合,形成了中華文化的無比豐富的包容力,同時也為互利共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提供新思路。

劉教授指出,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包容性,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認知的出發點應以此為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的同時又絕不排斥他民族他國家的文化與智慧。在當下新的歷史時期,人們生活在一個傳播和資訊非常發達的社會環境裡,我們要用優秀的思想、學術成果惠我中華,惠我時代。劉教授強調,無傳播不文化,重視傳統文化傳播學術思想的同時,也要探索符合新時代的方法與形式。否則的話,只作為學術研究成果束之高閣就太可惜了。

劉教授最後用詩意的語言,總結了絲綢之路的內涵:

詩人說,這條路是唐詩和宋詞的吟唱,是太陽和月亮的戰爭;

軍人說,這條路是旌旗卷翻的沙漠,是鐵騎踏破的血原;

商人說,這條路是關涉洞開的集市,是金盞銀尊的盛宴;

僧侶說,這條路是信仰鮮花盛開的祭壇,是精神回家的鄉路;

我說,沒有踏上絲路,你的家就是世界;踏上絲路,世界才是你的家園、你的世界……

趙啟正: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於“和”

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浦東新區原党工委書記趙啟正發言

主旨演講結束後,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浦東新區原党工委書記趙啟正發表了精彩的評論,從十九大的文化自信、文化創新,談到文化中國和對現在世界七種文化的理解。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於“和”,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要讓國粹發光。

趙啟正講到,兩位講課老師古為今用,字字珠璣,讓人聽課時絲毫不敢走神。十九大報告中提到“文化”這個詞大概有七十多處,但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這兩句話,一個是文化自信,一個是文化創新。

文化自信方面,中國的文化自信應該沒有問題。世界到底有幾種文明,各位學者說法不一,但是至少有六七種是大家共同承認的:一個是西方文化,一個是中華文化,然後是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有學者認為東歐和俄國是東正教文化,還有拉美文化,非洲文化。非洲文化因為過多的殖民地影響,找不著太大的特點,拉美文化缺乏代表國,其他幾個文化基本上都有代表國,中華文化的代表國是中國,這一點毫無疑問。世界上公認中華文化是沒有中斷的,如今又煥發了新的光彩,所以中國的文化自信沒有問題。文化創新方面,我們的傳統文化裡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剛剛兩位老師分享的都是中華文化中的精華,讓人敬仰。

王守常教授講到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和”的智慧,今天特別值得學習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於“和”,我國的外交政策也是以“和為貴”,不搞大國主義。

趙啟正不無惋惜地講到,中國的漢語還不夠強大,“和”字的拼音HE和英語的“他”重複,不能用音譯進入外文。另外,“和”字後來被日本人用來稱呼自己。我們沒有必要因為日本借去了,自己就不能用了,這恰恰是我們文化影響力的一個證據,是我們的文化輸出。

嘉賓互動:

嘉賓互動

接著,中國金融資訊中心董事長葉國標,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榮躍明和道南大學堂創始人、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張耀偉就新時代如何弘揚傳承傳統文化做了精彩的互動交流,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何建華主持。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榮躍明

何建華:上海近期提出要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又出臺了“文創50條”政策。新時代如何響應上海市政府號召,擦亮“上海文化”這張品牌,您有怎樣的思考和建議?

榮躍明:進入新時代,上海發展要有新氣象,要在爭做改革開放排頭兵和創新發展先行者方面有新作為,就要立足上海在新時代中國發展全域中的定位,依託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良好基礎和優勢,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地打響上海服務、製造、購物和文化四張品牌。其中,打響文化品牌,對推動新時代上海全方位發展,尤具有全域性影響和引領性作用。

首先,上海是有光榮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近代以來上海即是中國連接世界的最重要城市,西方現代物質文明最先湧入上海;有志于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中國先進分子在這裡尋求救國救民的思想和實踐;上海不僅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還是有全國影響的左翼文化聚集地。上海歷史文脈和文化記憶中留存著深厚紅色基因,是上海文化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貢獻的最寶貴資源和優勢。

第二,新時代打響上海服務、製造、購物和文化四張品牌,歸根到底就是要把上海服務、製造、購物,作為上海文化的載體,通過“文化+”,進一步提升和彰顯上海作為中國全球城市的作用、品質和影響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文化確實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金名片”。

第三,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當代中華文化創新發展;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必須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因此,新時代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要有新使命和新擔當。

中國金融資訊中心董事長葉國標

何建華:今天我們所處的這棟樓被稱為“東方藍寶石”,是黃浦江畔一座熠熠發光的現代化建築。她叫“中國金融資訊中心”,但也是文化交流傳播的重要平臺。在新時代,應如何傳播文化,為文化發展做出我們當代人的貢獻?這方面我想請葉國標董事長發表他的一些思考。

葉國標:首先要感謝各位光臨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因為今天是禮拜六,也是聖誕前夕,在國外的話這時已經開始過節了,大家今天來到現場聆聽這個論壇,說明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儘管現在在科學技術、物質生活方面,比古代要先進很多、發達很多,但是我覺得,在哲學、精神、智慧層面我們的老祖宗達到了極高的高度,很多方面我們至今依然難以超越。譬如,我們老祖宗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人合一,天人相應”……這些思想和理念到現在也不過時,而且贏得全世界的認可、讚賞和學習。

前兩天,我看了著名舞蹈家黃豆豆跳的《墨舞》,舞蹈展現了中國書法的意境,含蓄、靈動、高遠,令人高山仰止、歎為觀止。元朝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畫的就是我的家鄉浙江建德富春江、新安江一帶的風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中國的書畫藝術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魅力,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現在社會上存在的很多問題,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沒有把老祖宗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學習好。比如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就是沒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每個人對待他人,能像對自己或家人一樣,很多社會問題就不存在了。

現在,國家從上到下都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學校和家庭都讓孩子們讀《三字經》、《弟子規》、《唐詩三百首》……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開始從娃娃抓起。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可喜的現象。文化傳承不光是政府、學校、媒體的事,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我們每個人平時有空的時候都要閱讀經典書籍,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提高自身修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光是為了家庭和個人的幸福和諧,也為了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道南大學堂創始人、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張耀偉

何建華:今天張耀偉院長是穿著中裝來的,同時他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將跟大家分享對他影響至深的中華傳統文化閱讀書單,下面我們歡迎張總。

張耀偉:在我的人生閱歷中,給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結交的一些老師,結交老師以後,影響最深遠的就是閱讀。2012年8月上旬,南懷瑾老師病重期間我去看望他,老師在病榻上鄭重地對我講了兩個交代:每天要讀書,每天要打坐。這就成了一位老師對我最終的教誨。

讀書的真正目的是為自己的理想,是為這個家國、這個民族有所作為,並且最終要化在每一天的點點滴滴中,學用合一,知行合一。

給大家推薦的這個書單是2006年南懷瑾老師在一次為期七天的講座上給我們開的一個書單,我也結合了我長期的學習和積累略微做了一些調整。這些書單十多年以來,對我的影響非常深刻,也非常有效,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文末附推薦書單)

觀眾提問:

觀眾提問1:“南懷瑾老先生在非常虛弱的情況下還堅持閱讀和打坐。請各位教授談一下關於對打坐和文化修養的理解,謝謝!”

張耀偉:實際上打坐並沒有那麼深奧。所謂法無定法,中國傳統文化說“生命的根本在於靜”,所以中國的儒釋道都有關於“靜定”的法門。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喧鬧的城市,高度競爭的環境,壓力很大,人就像杯中水,帶著滿杯的雜質在晃蕩。通過打坐,把身上的雜質沉澱下來,然後恢復充滿精氣神的狀態。

觀眾提問2:“現在90的年輕人對國學知之甚少,而少部分有國學愛好的人反而成了另類、老古董。想請教各位專家如何面對這一尷尬局面?”

榮躍明: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國學在社會上已經熱了一段時間,中年人的社會閱歷比較豐富,在社會上打拼了很長時間,需要追求心靈的安寧,更願意感受一下國學和傳統智慧。年輕人接受國學有一定障礙也是可以理解的,國學是幾千年積澱下來的傳統智慧,跟今天的生活方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積累傳承非常不容易,我們有使命探索如何和新媒體結合,創新傳播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更早更好地來接受中華文化,比如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就是一種現代傳播的方式,受到很多青年人的歡迎。

葉國標: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裡講“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就是要我們傳承弘揚傳統文化,不忘根本,樹立文化自信。首先,我們對於老祖宗好的東西、優秀的文化,要去學習、接觸、理解、感悟和接受。同時,我們不能孤芳自賞,故步自封,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以拿來主義的態度,去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相容並包,中西合璧。最後,我們是面向未來的,傳承不是為了傳承而傳承,傳承是為了弘揚,是為了以後走得更好,是為了中華民族更自信、更文明、更強大。

現場圖集:

原全國人大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龔學平

政協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主席蔣以任

上海機場集團黨委書記張學兵

原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賈樹枚

百聯集團總裁賀濤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校長周斌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校長俞振偉

附張耀偉推薦書單:

“快速閱讀中國文化典籍”

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集注》

二、《老子》、《莊子》

三、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四、《藝舟雙楫》、《廣藝舟雙楫》、《文字畫研究》(呂佛庭)

五、《幼學瓊林》、《古文觀止》、《龍文鞭影》

六、《增廣詩韻合璧》、《古詩源》、《宋元詩評注》、《清詩評注》、《隨園詩話》

七、《古文辭類纂》、《續古文辭類纂》、《經史百家雜鈔》

八、《群書治要》、《近思錄》、《傳習錄》

九、《古今圖書集成》

十、《綱鑒易知錄》

十一、佛學

(一)《經部》 《大般若經》 《大涅槃經》 《華嚴經》 《金剛經》 《心經》 《維摩詰經》 《楞伽經》 《解深密經》 《勝鬘夫人經》 《大寶積經》. 《法華經》 《楞嚴經》 《圓覺經》 《六祖壇經》

(二)律部 《四分律.(小乘) 《菩薩戒》(大乘)

(三)論部 《現觀莊嚴論》 《大摩訶止觀》 《宗鏡錄》 《正續指月錄》 《大智度論》 《密宗道次第論》 《瑜伽師地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十二、工具書: 《禦定康熙字典》

文字:張宏妹、杜汶錫、郭玉

攝影:趙竟皓

統籌:張宏妹

王守常講到,還有一年多就是五四運動一百周年,當時與帝國主義國家簽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讓當時的進步青年喪失了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於是要全盤西化,向西方學習。中國從1919年以後到六十年代,思維方式基本上固化了,“一分為二”。一分為二是兩元對立的思考,價值觀在“錯”和“對”中選擇。

站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五四運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路線,從歷史的視角去反思這個問題?

龐朴先生寫了一本書,提到了“一分為三”概念。《論語》中“中庸”是一個至德的概念,同時也是思維方法。“一分為三,叩其兩端而執中,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兩端”是指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事物,“中”是三,也是“多”的意思,意思是要從第三個角度思考問題。“執中無權”,意思是從第三個角度看問題的時候,不能不知道因事制宜,沒有權變。如果沒有權變,你就“執一”,就落在一邊了。

例如:“男女授受不親之謂大禮。嫂溺,援之以手。”男人不可以直接觸碰女人的手,那“嫂溺”呢?救是不救?時間地點變了,情況變了,就要調整思考方法,要“援之以手”,這就是權變。

“以寬濟猛,以猛濟寬,寬猛相濟,政是以和”

“政寬則民慢”,政策寬泛,下屬就會變得散漫。“慢則糾之以猛”。嚴格管理會有一個問題,“猛則殘民”,會傷害下屬積極性。沒有積極性,管理者還得恢復寬鬆,所以“殘則施之以寬”。

王守常認為,這個邏輯的問題在於,總是在“寬”“猛”兩點上思考問題,沒有第三種思考方式。應該是“以寬濟猛,以猛濟寬”,如果寬鬆了出現了問題,就要在其他條例上嚴厲一點,然後“寬猛相濟,政是以和”。“和”的概念最早出在音樂裡,五音能夠和諧,就是“和”,它本身是強調多樣性、多樣化的。

《論語》中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君子應有接受不同聲音的胸懷,性質不同的東西放在一起,和諧共生,激發出新的生命。習主席強調的“命運共同體”,其核心概念就是“和”,“和”在中國文化裡有著重要的地位。

劉傳銘:新時代視野下的文化中國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劉傳銘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藝術史論專家劉傳銘做了題為《新時代視野下的文化中國》的主旨演講,從新時代如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何對絲綢之路作文化解讀兩方面闡述了思想。他表示,在新時代,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用優秀的思想和學術成果“惠我中國,以授四方”。

何尊,從此有了“中國”

劉傳銘認為,中國文化的形態特徵是“文史哲不分,真善美一體”。中國人的文化就是中國人的“宗教”。我們雖然尊重人們宗教信仰自由,但中國是一個無神論的國家。一些西方人認為,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國家,基本上就是暴民的土壤。他們錯了,中華民族由老祖宗奠定了深厚的精神文明基礎,就是中國人的精神祖廟。不久前,特朗普來華訪問的時候,習近平總書記請他去故宮參觀時,談到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埃及、古希臘、古印度和中華文明,而中華文明沒有“作古”,一直生生不息,悠遠綿長。中華文明經過多少次涅火重生,把我們中國各個民族捆綁在一起,團結在一起,鍛造了薪火相傳的文明和智慧。

何尊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像走馬燈一樣興衰更迭,但中華文明的脈絡沒有斷過香火。什麼時候出現了“中國”的概念呢?“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何尊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的祭器,距今約3100年。尊內鑄有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之事。

當然中國的概念不僅僅是這一件器物固定下來的,作為一個生命體系一直在不斷衍生發展。我們原來對國家的概念的認知現在要深化。“中國”的概念有兩層意思,一個是地理的概念,960萬平方公里,56個民族;另一個是文化的概念。從一個中原之國,到中央之國,再到現在完整意義上的國家概念,中國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是香火延續的中華文明。

絲綢之路是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生動寫照,是東西方文明互鑒,是中國與各民族各國家文明的雙向行走

劉傳銘教授曾多次探訪絲綢之路,對絲綢之路文化做了很深的研究。他介紹,提出“絲綢之路”概念的不是中國人,而是1877年一個德國籍奧地利人李希霍芬。李希霍芬當時是晚清時期德國政府派到中國考察的一個官員,回國以後用五年時間出了一套介紹中國的書,並畫了這樣一張圖,李希霍芬在紙上畫下的這條線,成了一百多年來絲綢之路道路科考、宗教史、貨運史等等的科考藍圖。

李希霍芬1887年繪製的絲綢之路地圖

總書記為什麼這個時候把這樣一個古老的話題賦予了如此重大的歷史使命和時代使命呢?很顯然,絲綢之路絕對不僅僅只是一部交通史,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說,這是中國真正通向歐洲,聯通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發展之路。陸上絲綢之路再加上海上絲綢之路,人類文明在這裡互相碰撞融合,形成了中華文化的無比豐富的包容力,同時也為互利共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造提供新思路。

劉教授指出,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包容性,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認知的出發點應以此為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的同時又絕不排斥他民族他國家的文化與智慧。在當下新的歷史時期,人們生活在一個傳播和資訊非常發達的社會環境裡,我們要用優秀的思想、學術成果惠我中華,惠我時代。劉教授強調,無傳播不文化,重視傳統文化傳播學術思想的同時,也要探索符合新時代的方法與形式。否則的話,只作為學術研究成果束之高閣就太可惜了。

劉教授最後用詩意的語言,總結了絲綢之路的內涵:

詩人說,這條路是唐詩和宋詞的吟唱,是太陽和月亮的戰爭;

軍人說,這條路是旌旗卷翻的沙漠,是鐵騎踏破的血原;

商人說,這條路是關涉洞開的集市,是金盞銀尊的盛宴;

僧侶說,這條路是信仰鮮花盛開的祭壇,是精神回家的鄉路;

我說,沒有踏上絲路,你的家就是世界;踏上絲路,世界才是你的家園、你的世界……

趙啟正: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於“和”

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浦東新區原党工委書記趙啟正發言

主旨演講結束後,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浦東新區原党工委書記趙啟正發表了精彩的評論,從十九大的文化自信、文化創新,談到文化中國和對現在世界七種文化的理解。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於“和”,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要讓國粹發光。

趙啟正講到,兩位講課老師古為今用,字字珠璣,讓人聽課時絲毫不敢走神。十九大報告中提到“文化”這個詞大概有七十多處,但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這兩句話,一個是文化自信,一個是文化創新。

文化自信方面,中國的文化自信應該沒有問題。世界到底有幾種文明,各位學者說法不一,但是至少有六七種是大家共同承認的:一個是西方文化,一個是中華文化,然後是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有學者認為東歐和俄國是東正教文化,還有拉美文化,非洲文化。非洲文化因為過多的殖民地影響,找不著太大的特點,拉美文化缺乏代表國,其他幾個文化基本上都有代表國,中華文化的代表國是中國,這一點毫無疑問。世界上公認中華文化是沒有中斷的,如今又煥發了新的光彩,所以中國的文化自信沒有問題。文化創新方面,我們的傳統文化裡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剛剛兩位老師分享的都是中華文化中的精華,讓人敬仰。

王守常教授講到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和”的智慧,今天特別值得學習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在於“和”,我國的外交政策也是以“和為貴”,不搞大國主義。

趙啟正不無惋惜地講到,中國的漢語還不夠強大,“和”字的拼音HE和英語的“他”重複,不能用音譯進入外文。另外,“和”字後來被日本人用來稱呼自己。我們沒有必要因為日本借去了,自己就不能用了,這恰恰是我們文化影響力的一個證據,是我們的文化輸出。

嘉賓互動:

嘉賓互動

接著,中國金融資訊中心董事長葉國標,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榮躍明和道南大學堂創始人、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張耀偉就新時代如何弘揚傳承傳統文化做了精彩的互動交流,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何建華主持。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榮躍明

何建華:上海近期提出要全力打響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又出臺了“文創50條”政策。新時代如何響應上海市政府號召,擦亮“上海文化”這張品牌,您有怎樣的思考和建議?

榮躍明:進入新時代,上海發展要有新氣象,要在爭做改革開放排頭兵和創新發展先行者方面有新作為,就要立足上海在新時代中國發展全域中的定位,依託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良好基礎和優勢,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更加積極主動地打響上海服務、製造、購物和文化四張品牌。其中,打響文化品牌,對推動新時代上海全方位發展,尤具有全域性影響和引領性作用。

首先,上海是有光榮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近代以來上海即是中國連接世界的最重要城市,西方現代物質文明最先湧入上海;有志于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中國先進分子在這裡尋求救國救民的思想和實踐;上海不僅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還是有全國影響的左翼文化聚集地。上海歷史文脈和文化記憶中留存著深厚紅色基因,是上海文化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貢獻的最寶貴資源和優勢。

第二,新時代打響上海服務、製造、購物和文化四張品牌,歸根到底就是要把上海服務、製造、購物,作為上海文化的載體,通過“文化+”,進一步提升和彰顯上海作為中國全球城市的作用、品質和影響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文化確實是上海這座城市的“金名片”。

第三,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當代中華文化創新發展;另一方面,“一帶一路”建設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必須向世界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因此,新時代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要有新使命和新擔當。

中國金融資訊中心董事長葉國標

何建華:今天我們所處的這棟樓被稱為“東方藍寶石”,是黃浦江畔一座熠熠發光的現代化建築。她叫“中國金融資訊中心”,但也是文化交流傳播的重要平臺。在新時代,應如何傳播文化,為文化發展做出我們當代人的貢獻?這方面我想請葉國標董事長發表他的一些思考。

葉國標:首先要感謝各位光臨中國金融資訊中心,因為今天是禮拜六,也是聖誕前夕,在國外的話這時已經開始過節了,大家今天來到現場聆聽這個論壇,說明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儘管現在在科學技術、物質生活方面,比古代要先進很多、發達很多,但是我覺得,在哲學、精神、智慧層面我們的老祖宗達到了極高的高度,很多方面我們至今依然難以超越。譬如,我們老祖宗講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天人合一,天人相應”……這些思想和理念到現在也不過時,而且贏得全世界的認可、讚賞和學習。

前兩天,我看了著名舞蹈家黃豆豆跳的《墨舞》,舞蹈展現了中國書法的意境,含蓄、靈動、高遠,令人高山仰止、歎為觀止。元朝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畫的就是我的家鄉浙江建德富春江、新安江一帶的風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中國的書畫藝術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魅力,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現在社會上存在的很多問題,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沒有把老祖宗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學習好。比如商家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就是沒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每個人對待他人,能像對自己或家人一樣,很多社會問題就不存在了。

現在,國家從上到下都越來越重視傳統文化,學校和家庭都讓孩子們讀《三字經》、《弟子規》、《唐詩三百首》……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開始從娃娃抓起。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可喜的現象。文化傳承不光是政府、學校、媒體的事,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我們每個人平時有空的時候都要閱讀經典書籍,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提高自身修養,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光是為了家庭和個人的幸福和諧,也為了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

道南大學堂創始人、上海文化藝術品鑒促進會常務副會長、上海中國書法院執行院長張耀偉

何建華:今天張耀偉院長是穿著中裝來的,同時他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將跟大家分享對他影響至深的中華傳統文化閱讀書單,下面我們歡迎張總。

張耀偉:在我的人生閱歷中,給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結交的一些老師,結交老師以後,影響最深遠的就是閱讀。2012年8月上旬,南懷瑾老師病重期間我去看望他,老師在病榻上鄭重地對我講了兩個交代:每天要讀書,每天要打坐。這就成了一位老師對我最終的教誨。

讀書的真正目的是為自己的理想,是為這個家國、這個民族有所作為,並且最終要化在每一天的點點滴滴中,學用合一,知行合一。

給大家推薦的這個書單是2006年南懷瑾老師在一次為期七天的講座上給我們開的一個書單,我也結合了我長期的學習和積累略微做了一些調整。這些書單十多年以來,對我的影響非常深刻,也非常有效,想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文末附推薦書單)

觀眾提問:

觀眾提問1:“南懷瑾老先生在非常虛弱的情況下還堅持閱讀和打坐。請各位教授談一下關於對打坐和文化修養的理解,謝謝!”

張耀偉:實際上打坐並沒有那麼深奧。所謂法無定法,中國傳統文化說“生命的根本在於靜”,所以中國的儒釋道都有關於“靜定”的法門。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喧鬧的城市,高度競爭的環境,壓力很大,人就像杯中水,帶著滿杯的雜質在晃蕩。通過打坐,把身上的雜質沉澱下來,然後恢復充滿精氣神的狀態。

觀眾提問2:“現在90的年輕人對國學知之甚少,而少部分有國學愛好的人反而成了另類、老古董。想請教各位專家如何面對這一尷尬局面?”

榮躍明:我覺得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國學在社會上已經熱了一段時間,中年人的社會閱歷比較豐富,在社會上打拼了很長時間,需要追求心靈的安寧,更願意感受一下國學和傳統智慧。年輕人接受國學有一定障礙也是可以理解的,國學是幾千年積澱下來的傳統智慧,跟今天的生活方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積累傳承非常不容易,我們有使命探索如何和新媒體結合,創新傳播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更早更好地來接受中華文化,比如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就是一種現代傳播的方式,受到很多青年人的歡迎。

葉國標: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裡講“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就是要我們傳承弘揚傳統文化,不忘根本,樹立文化自信。首先,我們對於老祖宗好的東西、優秀的文化,要去學習、接觸、理解、感悟和接受。同時,我們不能孤芳自賞,故步自封,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以拿來主義的態度,去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優秀文化,相容並包,中西合璧。最後,我們是面向未來的,傳承不是為了傳承而傳承,傳承是為了弘揚,是為了以後走得更好,是為了中華民族更自信、更文明、更強大。

現場圖集:

原全國人大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龔學平

政協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主席蔣以任

上海機場集團黨委書記張學兵

原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賈樹枚

百聯集團總裁賀濤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校長周斌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副校長俞振偉

附張耀偉推薦書單:

“快速閱讀中國文化典籍”

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四書集注》

二、《老子》、《莊子》

三、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

四、《藝舟雙楫》、《廣藝舟雙楫》、《文字畫研究》(呂佛庭)

五、《幼學瓊林》、《古文觀止》、《龍文鞭影》

六、《增廣詩韻合璧》、《古詩源》、《宋元詩評注》、《清詩評注》、《隨園詩話》

七、《古文辭類纂》、《續古文辭類纂》、《經史百家雜鈔》

八、《群書治要》、《近思錄》、《傳習錄》

九、《古今圖書集成》

十、《綱鑒易知錄》

十一、佛學

(一)《經部》 《大般若經》 《大涅槃經》 《華嚴經》 《金剛經》 《心經》 《維摩詰經》 《楞伽經》 《解深密經》 《勝鬘夫人經》 《大寶積經》. 《法華經》 《楞嚴經》 《圓覺經》 《六祖壇經》

(二)律部 《四分律.(小乘) 《菩薩戒》(大乘)

(三)論部 《現觀莊嚴論》 《大摩訶止觀》 《宗鏡錄》 《正續指月錄》 《大智度論》 《密宗道次第論》 《瑜伽師地論》 《菩提道次第廣論》

十二、工具書: 《禦定康熙字典》

文字:張宏妹、杜汶錫、郭玉

攝影:趙竟皓

統籌:張宏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