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滿格電”的鄭剛,帶領北汽新能源“狂奔”:2025年要做全球TOP3

記得小時候考試, 成績好時, 不用家長問, 自己都會主動報喜。 反之, 則扭扭捏捏, 能拖就拖。

每年1月, 中國車市上演著類似的歡喜劇, 最新是北汽系能源。

1月9日, 北汽新能源正式對外宣佈2017年“成績單”:銷量達103,199輛, 同比增長98%, 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 這一成績, 不僅連續五年奪得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銷量桂冠, 還有望進入了2017全球前兩強。

儘管如此, 北汽新能源仍沒有順利達成2017年初制定的17-20萬輛產銷目標。 對此, 北汽新能源進行了反思。 2017年, 新能源補貼退坡, 消費者持幣待購, 北汽新能源多款主力銷售車系EV、EU都呈現疲軟態勢。

趁勢而起, 事在人為。

展望遠景,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訂了一個“大目標”——“在2025年之前確保全球前三”。

在業界和媒體面前一直以“滿格電”的正能量形象示人的鄭剛, 又要帶領北汽新能源一路“狂奔”了。

2017年是特別的一年

為突破對政府補貼的依賴, 2017年, 北汽新能源推出不依靠補貼的國民車EC系列, 售價與普通汽油車相近。

截止2017年底, 北汽新能源參與建設4.6萬個公共電樁並自建3.2萬個私人樁, 幫助用戶突破了充電里程焦慮。 另外, 2017年, 北汽新能源還推出了首款人工智慧純電小車LITE。

而在管道建設方面, 2017年北汽新能源新建235家銷售店, 總量達到300家, 建成全國最大且獨立的新能源汽車網路⋯⋯

多管齊下, 收效顯著。 在不限購的單補城市, 北汽新能源2017年銷量超過37,000輛, 占比達到36%, 實現了快速增長。 完善的產品體系和良好的業績助推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完成超過110億的B輪融資,

戴姆勒與北汽確立了加強雙方在新能源方面的戰略合作。

2018年要打產品組合拳

2018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視窗期, 也是中國純電動汽車發展迎來政策生態驅動向市場驅動的重要拐點。

雙積分政策落地、互聯網造車進駐、跨國企業開始佈局⋯⋯隨著國內比亞迪、上汽等的愈見強勢, 合資企業的產品佈局展開逐步釋放銷量, 北汽新能源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

據介紹, 2018年北汽新能源將著力打好產品組合拳。 在對私市場上, 以全新EC+全新EX 形成“國民車”組合, 重點強化三四線市場普及;以全新EU轎車+ET系列SUV “雙子星”組合, 重點進入一二線市場;另將以一款400公里以上的跨界精品,

打造新的業內爆款。

而站在整個集團層面, 徐和誼董事長更是對北汽新能源有著“1個總目標、2個世界級、3個引領”的期許。 到2025年, 北汽集團新能源汽車要實現“國內領先, 世界一流”, 確保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全國第一, 全球前三。

在業績發佈後的溝通會上, 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表示“在2025年之前確保全球前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