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信證券營收再登頂 淨利潤不敵華泰證券

近日, A股上市券商以及其他上市公司證券業務2017年12月業績報告已全部披露, 2017年度券商的業績排名已露出端倪。 根據Choice統計資料,

在上市券商中, 去年累計營收超過百億元的上市券商有9家, 分別為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申萬宏源、國信證券以及中國銀河。

中信證券重回營收排名第一的位置, 營業收入實現214.6億元, 其次為199.2億元的華泰證券與196.9億元的國泰君安。 累計淨利潤排名上, 華泰證券為唯一一家突破百億的上市券商, 達到103.7億元, 中信證券與國泰君安分別以90.8億元、89.2億元緊隨其後。

在2017年12月“收官之戰”中, 中信證券的龍頭位子受到華泰證券的挑戰, 華泰證券在業績報告中強調相關財務資料大幅變動的主要原因, 是變更了其江蘇銀行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方法, 2017年淨利潤超過了中信證券。 但從整體的經營資料來看,

中信證券的龍頭地位似乎仍難以撼動。

營收第一淨利潤第二

徐飛2016年9月從大學畢業, 在經過4家營業部的3輪面試後, 成為中信證券北京某營業部的營業員。 看到2017年中信證券的成績, 她知道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畢業之前就將中信證券設立為就業目標, 券商中最大的一家, 這裡的工作經歷都是最有優勢的”。

“考核最重要的標準就是創收。 ”徐飛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在她完成入職後, 領到了一張積分卡, 積分卡從開戶指標數、存量客戶與資產量、創收三個維度記錄她的工作情況, 以此確定每個月的收入。

“一個營業部可以完成整個任務鏈, 獨立承接IPO、公司債等項目。 只要能拉到, 業務就能做, 就能賺到錢。 ”儘管徐飛所在營業部的高淨值客戶較多,

但她每天在辦公室裡待的時間不長, 多數時間要出去跑。

據中信證券2017年三季度報, 目前擁有27家分公司, 213家證券營業部。 中信證券董事長與總經理楊明輝到任後, 提出要“加強營業部管理”, 推進“以客戶為中心”的組織架構變革。

“兩位管理者看似很低調, 但實際各項業務表現上都是具有狼性的團隊。 ”深圳一家私募機構人士在談及中信證券時向時代週報記者評價。

自2006年成為券商淨利潤第一名, 中信證券連續10年蟬聯券商業績冠軍, 但是這種領先優勢在2016年大幅收窄, 淨利潤出現明顯下滑, 2015年中信證券實現淨利潤約為198億元, 但2016年這一數值銳減至約103億元, 下滑幅度超過47%。 相比之下, 國泰君安當年淨利潤下滑幅度就要小得多。

2016年年報顯示, 當年國泰君安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8億元, 同比減少37%。

2017年中信證券實現了“多項第一”的優異業績。 據Wind資料, 中信證券在投行業務總體的市占率從2016年的8.2%提升至2017年上半年的9.13%, 重回行業第一;在經紀業務中, 中信證券已在2017 年前三季度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 62.71 億元。

2017 年股基交易量出現了大幅下降。 Wind資料顯示, 行業前半年經紀業務收入跌幅超過 25%, 而中信下降幅度僅是行業跌幅的一半, 2016 年至今單季度經紀業務淨收入保持在 19億-25 億元區間。

華安證券在研報中分析認為, 中信證券占比較高的機構客戶是主要影響因素。 中信證券2017年半年報顯示, 其機構客戶占比達到 43.9%。 據記者統計, 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廣發證券2017年上半年的機構客戶比例分別為22.59%、25.85%、18.33%,

而上市券商平均的機構客戶代理買賣證券款占比為僅19.71%。

“機構戶對傭金率的敏感度低於個人客戶, 且資金量大, 可以深挖的附加值高。 高機構戶占比帶來高溢價, 使得中信證券傭金率高於行業平均。 ”上述深圳私募機構人士分析。

在管理層穩定的環境下, 2017年5月其公佈了《關於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公告》, 風險評級也在2017年8月重回AA級。

“作為最高評級的券商, 中信證券的債務融資成本等方面在券商行業有顯著優勢, 2018年就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上述深圳某私募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不過, 根據Choice統計資料, 作為唯一一家突破百億的上市券商, 華泰證券2017年全年淨利潤超過中信證券近13億元, 而根據2017年三季度報告,華泰證券淨利潤為47.1億元,而中信證券則高達79.3億元。

華泰證券在去年12月業績報告解釋稱,相關財務資料大幅變動的主要原因是變更了江蘇銀行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方法,由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調整為長期股權投資。

“強者恒強”效應

經紀業務與投行業務的實力增強,在券商收入結構調整轉型的大背景下,中信證券也在順勢而動,行業呈現出“強者恒強”的局面。

徐飛作為中信證券相對基層的員工,在產品銷售時也對上層公司的多次快速調整和前瞻佈局感到吃驚。“這也是中信證券的優勢,對政策監管和市場的風向把握比較准,在推新產品時,別人一聽是中信的,都挺樂意見面。”

天風證券研報分析,中信證券2017年投行等傳統優勢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回升,IPO 的常規化利好項目品質高的中信;衍生品業務能夠在低波動率市場賺取穩定利潤。

中信證券在股權類衍生品業務發展較為成熟,從2017年半年報期間,中信證券股權管理類業務規模排名同業第一。上述的深圳私募機構人士說:“中信證券在股權類業務大概占市率達到40%,一是在對員工激勵和重視程度更好,重要的是這類業務對券商的要求很高,目前中信證券在這點上處於領先地位。”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由於券商能夠同時使用多種工具進行產品的複製和合成,多客戶之間存在自然對沖效應,同時高息票據等海外成熟產品尚未在國內起步,中信證券未來在銷售交易業務的增長空間較為顯著,當前處於爆發前夜。

對於此類衍生品業務,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現在股票期權股票期貨類衍生品推出還為時過早。目前國內這類衍生品風險小的品種在規模和交易量上依舊保守,還不能發揮出風險管理的作用,遠遠沒有達到制度設計的初衷。

董登新建議:“現在的問題不是急於去拓展新的品種,而是把已有的品種規範,來完善市場機制。”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在中信證券2016年、2017年每期的報告中,幾乎都提及了“繼續貫徹‘全產品覆蓋’業務策略,加大對國際業務開發力度,努力提升綜合競爭優勢”。

中信證券已完成券商業務的全產業鏈佈局,擁有 134 家參控股公司,涉及期貨、另類投資、基金、資產管理、股權交易中心等領域,現有主要子公司 6家,主要參股公司 2 家,其中全資子公司就包括了中信證券國際。

作為中信證券國際化業務的重要落腳點,中信證券國際的發展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2016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國際出現了2.4億元的虧損,為扭轉中信國際的虧損局面,中信證券進行和里昂證券的整合,逐步關停了在盈利困難地區的業務。這樣的整合在2017年見效了,中信國際在2017年上半年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9219 萬元。

2017年3月,張佑君在香港舉行的業績發佈會上透露,整合在2017年年中完成,中信證券將打造為“成為全球客戶最為信賴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中國投資銀行”。

與此同時,同處於第一梯隊的券商也在紛紛追趕中信證券國際化的腳步。廣發證券通過間接全資持股的子公司廣發全球資本搭建了境外FICC投資平臺,資產配置覆蓋了亞洲、歐洲、美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海通國際、國泰君安均表示,將繼續推進海外業務。

對於目前的券商國際化,董登新表示:“中信證券做海外的業務,只能說在國內競爭中有優勢,但尚未形成品牌效應或國際影響。國內沒有券商在海外佈局當中取得實質性的成效,都是處於起步階段。”

過去的2017年,對於券商來說是個“監管年”。監管層對多項制度的修訂,在一系列新規和從嚴監管的綜合影響下,券商也在從追求高速增長向高品質增長而轉變。

董登新表示:“十九大後金融業的監管大方向將是脫虛向實,防範過度創新、防範過度杠杆化,所以券商只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去做金融創新和嘗試,風險是可控的就可以。”

時代週報記者 羅仙仙 發自深圳、廣州

編輯:蔡駿

▼▼其他讀者正在看▼▼

☛中國GDP首破80萬億,但房地產黃金時代是真的過去了☛誰在村裡替BAT刷牆?

☛7年前他發了一封郵件,沒想到從此改變了中國

☛墨鏡帽子大金鏈!馬化騰年會變嘻哈Boy,今年怎麼玩老闆~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時代一起前進

但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布留索夫

而根據2017年三季度報告,華泰證券淨利潤為47.1億元,而中信證券則高達79.3億元。

華泰證券在去年12月業績報告解釋稱,相關財務資料大幅變動的主要原因是變更了江蘇銀行股權投資的會計核算方法,由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調整為長期股權投資。

“強者恒強”效應

經紀業務與投行業務的實力增強,在券商收入結構調整轉型的大背景下,中信證券也在順勢而動,行業呈現出“強者恒強”的局面。

徐飛作為中信證券相對基層的員工,在產品銷售時也對上層公司的多次快速調整和前瞻佈局感到吃驚。“這也是中信證券的優勢,對政策監管和市場的風向把握比較准,在推新產品時,別人一聽是中信的,都挺樂意見面。”

天風證券研報分析,中信證券2017年投行等傳統優勢業務的市場佔有率回升,IPO 的常規化利好項目品質高的中信;衍生品業務能夠在低波動率市場賺取穩定利潤。

中信證券在股權類衍生品業務發展較為成熟,從2017年半年報期間,中信證券股權管理類業務規模排名同業第一。上述的深圳私募機構人士說:“中信證券在股權類業務大概占市率達到40%,一是在對員工激勵和重視程度更好,重要的是這類業務對券商的要求很高,目前中信證券在這點上處於領先地位。”

天風證券研報表示,由於券商能夠同時使用多種工具進行產品的複製和合成,多客戶之間存在自然對沖效應,同時高息票據等海外成熟產品尚未在國內起步,中信證券未來在銷售交易業務的增長空間較為顯著,當前處於爆發前夜。

對於此類衍生品業務,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現在股票期權股票期貨類衍生品推出還為時過早。目前國內這類衍生品風險小的品種在規模和交易量上依舊保守,還不能發揮出風險管理的作用,遠遠沒有達到制度設計的初衷。

董登新建議:“現在的問題不是急於去拓展新的品種,而是把已有的品種規範,來完善市場機制。”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在中信證券2016年、2017年每期的報告中,幾乎都提及了“繼續貫徹‘全產品覆蓋’業務策略,加大對國際業務開發力度,努力提升綜合競爭優勢”。

中信證券已完成券商業務的全產業鏈佈局,擁有 134 家參控股公司,涉及期貨、另類投資、基金、資產管理、股權交易中心等領域,現有主要子公司 6家,主要參股公司 2 家,其中全資子公司就包括了中信證券國際。

作為中信證券國際化業務的重要落腳點,中信證券國際的發展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2016年上半年中信證券國際出現了2.4億元的虧損,為扭轉中信國際的虧損局面,中信證券進行和里昂證券的整合,逐步關停了在盈利困難地區的業務。這樣的整合在2017年見效了,中信國際在2017年上半年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9219 萬元。

2017年3月,張佑君在香港舉行的業績發佈會上透露,整合在2017年年中完成,中信證券將打造為“成為全球客戶最為信賴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中國投資銀行”。

與此同時,同處於第一梯隊的券商也在紛紛追趕中信證券國際化的腳步。廣發證券通過間接全資持股的子公司廣發全球資本搭建了境外FICC投資平臺,資產配置覆蓋了亞洲、歐洲、美國等18個國家和地區;海通國際、國泰君安均表示,將繼續推進海外業務。

對於目前的券商國際化,董登新表示:“中信證券做海外的業務,只能說在國內競爭中有優勢,但尚未形成品牌效應或國際影響。國內沒有券商在海外佈局當中取得實質性的成效,都是處於起步階段。”

過去的2017年,對於券商來說是個“監管年”。監管層對多項制度的修訂,在一系列新規和從嚴監管的綜合影響下,券商也在從追求高速增長向高品質增長而轉變。

董登新表示:“十九大後金融業的監管大方向將是脫虛向實,防範過度創新、防範過度杠杆化,所以券商只要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去做金融創新和嘗試,風險是可控的就可以。”

時代週報記者 羅仙仙 發自深圳、廣州

編輯:蔡駿

▼▼其他讀者正在看▼▼

☛中國GDP首破80萬億,但房地產黃金時代是真的過去了☛誰在村裡替BAT刷牆?

☛7年前他發了一封郵件,沒想到從此改變了中國

☛墨鏡帽子大金鏈!馬化騰年會變嘻哈Boy,今年怎麼玩老闆~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時代一起前進

但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布留索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