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股市分析:股市2018年的市場走向!

最近很多人都在談論目前市場上的一些所謂的異象-“巨基頻現, 大象起舞”。 比如一言不合就漲停的萬科萬科A(SZ000002) ,近兩周拉升20%的工商銀行,7個工作日內申購資金已突破300億的興全合宜基金, 於此同時我們也遇上了每股800元、市值萬億的貴州茅臺和市盈率超過70倍, 市值逾2000億的恒瑞醫藥, 我們還遇上了不停漲、漲不停的格力電器格力電器(SZ000651) …

這很容易讓人去聯想到2007年3-4月份, 2015年的5-6月份的中國股市見頂前的狂熱狀態, 大家似有擔心頂的問題, 而對於這些所謂“異象”, 我覺得把它放到歷史估值的天平上去對照或許更有意義,

而且市場不是普漲, 而是在不斷分化, 全通教育之流的一大批不還不是跌得此恨綿綿無絕期嗎。 從估值角度而言, 目前上證平均市盈率為18PE, 深證平均市盈率為36PE,中小板42PE, 創業板48PE, 處於歷史的中低位置。 所以說此刻的位置遠談不上頂部。

而種種跡象表明, 目前市場上不缺流動性, 不差錢, 而似乎妖豔的xx燃氣之類也能時而翻騰於市場之上, 說明市場不但不乏溫度而且即便對於投機性也有比先前高很多的寬容性。

所以更需要我們關注的不是頂部問題, 而是募集中的大量資金以及後續不斷湧進的資金會流向何處, 建倉於何處呢?依然抱團于大白馬, 追逐超溢價的41PE的貴州茅臺, 71倍的江蘇恒瑞?選擇讓未來的成長去慢慢抹平估值的溢價?(似乎這類超級白馬的性價比已經不高,

畢竟已透支太多未來的成長空間)。 還是新進資金會選擇雖然漲了很多但還談不上貴的藍籌標的? 比如格力電器, 青島海爾, 雙匯發展等, 其動態估值處於18-20左右, 仍然不貴, 目前仍有資金不斷湧入, 今天的格力電器的漲停或許就是一個趨勢有不斷強化的信號吧。 手握這些估值算不上高而且有確定成長性的標的, 看來大可把屁股坐穿, 利潤都是坐出來的嘛。

那會不會大河水漲, 小河滿? 追逐確定的成長機會則已成為一種趨勢性選擇, 績優的小盤股18年會有機會, 但很難再去期望雨露均沾的行情, 腐朽的會繼續腐朽, 邊緣的會繼續被邊緣化。

從行業來講,

比如處於一致性評價推動下的不斷加速洗牌、劇變的醫藥行業, 2018會是蛻變之年, 或許真的可以化蛹成蝶, 無論在新藥領域和仿製藥領域, 會有一批企業有望加速成長, 市場似乎也願意去給這些有確定性增長預期的企業以溢價。

目前我們國家大大小小4000多家藥企, 業內普遍認為至少有1/3的藥企會因一致性評價以及目前環保高壓以藥政規範性等問題被出清, 從市場集中度角度出發, 假如我們國家的醫藥行業集中度能像歐美日市場演化, 目前全球製藥企業的百強能佔據80%份額, 美國三大醫藥商業公司佔據了美國逾90%的市場份額。 而我國醫藥工業百強佔不到40%份額, 目前商業流通領域, 國藥+華潤+上海醫藥 三大, 僅僅占了30%左右的份額。

如果這次一致性評價以及兩票制/環保/合規性等因素能夠加速市場集中, 與歐美市場一致, 那麼洗牌過後, 弱者出局, 強者恒強, 每個品類或形成寡頭競爭局面, 剩者為王, 享受溢價, 即便不考慮市場的增長, 僅靠拿走出局者的蛋糕份額, 存留龍頭企業是不是都有倍增的成長空間呢? 除了恒瑞醫藥, 市場中的複星醫藥複星醫藥(SH600196) , 華海藥業, 科倫藥業, 麗珠集團, 上海醫藥等一批醫藥股都有可以挖掘的機會。

又比如在化工行業,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西方的化工業處於頂峰回落期, 而中國的化工行業正處於崛起的視窗, 有一批具有確定性成長性預期的國內細分行業龍頭會慢慢成為世界級的化工企業,

完成從小弟到大哥的蛻變, 萬華化學, 浙江龍盛, 新和成, 桐昆股份, 榮盛石化,衛星石化…

再比如智慧製造中的大族鐳射, 亨通廣電…, OLED中的深天馬, TCL華星光電, 半導體中的生益科技, 江豐電子等等… 風起於青萍, 浪成於微瀾之間, 或許我們應該給中國製造多一些信心。

即便是大象群體, 萬科、保利以及港股的恒大, 碧桂園, 融創等早已飛龍在天, 而銀行呢, 這段時間的老大工商銀行揭竿而起, 會是曇花一現嗎, 還是僅僅拉來了一個序幕?畢竟銀行板塊躺在地上好久了, 而且作為一個大的蓄水池, 如果隨著經濟層面不斷向好以及流動性進一步充沛, 那麼今年的銀行, 無論是四大行, 還是商業銀行, 來一波價值回歸的表演又有什麼奇怪的的呢。

另外目前對於2018年的市場走向,大家仍然有分歧,這是好事,行情歷來是“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成長”,等到大家都一致了或許只能“在歡樂中死亡了”。沒有必要去跟市場比聰明,市場的趨勢來時,跟隨,應之,隨之。守著成長,收穫成長,守著價值獲取價值。2018在猶豫中成長,可守,可隨。(作者:Vidantus)

另外目前對於2018年的市場走向,大家仍然有分歧,這是好事,行情歷來是“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成長”,等到大家都一致了或許只能“在歡樂中死亡了”。沒有必要去跟市場比聰明,市場的趨勢來時,跟隨,應之,隨之。守著成長,收穫成長,守著價值獲取價值。2018在猶豫中成長,可守,可隨。(作者:Vidantu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