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六小齡童:我與美猴王

編者按:不久前,六小齡童憑藉“美猴王”這一經典角色獲得2017國劇盛典終身成就獎。 近些年,六小齡童一直致力於西游文化和西遊精神的傳播,即將播出的紀錄片《一帶一路重走玄奘路》中,六小齡童出任總製片人、總導演並飾演玄奘,開啟重走西游之路。 美猴王的經典角色深入人心,經典之所以經典,不僅在於他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為此,本期口述紀事版採訪了六小齡童老師,請他講述美猴王孫悟空這一經典角色的塑造與西游文化的傳播和普及。

86版《西遊記》中六小齡童飾演的美猴王孫悟空

《西遊記》的故事在中國喜聞樂見。 小到學齡前兒童,大到八九十歲的老人,可以說,幾乎人人都熟悉唐僧師徒西天取經這一故事,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對於美猴王孫悟空這一經典形象的塑造,其實是一個長期積累和薰陶的過程。

這要從我曾祖父“活猴章”章廷椿的故事開始談起。 我祖籍在浙江紹興上虞,從曾祖父開始,當時的章氏猴戲就在民間小有名氣,於是得美名為“活猴章”,但真正把紹興的猴戲發揚光大的是人稱“賽活猴”的祖父章益生。 到了父親六齡童這一輩,父親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成為當時紹興大班裡的小童星了;隨後,父親又學習了猴戲,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不僅對各個劇種、流派的猴戲都有所借鑒,博採眾長,還將紹興本地的風土人情融入其中,通過對臉譜、服裝等的加工和改進,並將生活中對猴子習性、動作以及神態的觀察融合進去,形成紹劇猴戲;在《猴王出世》《漂海學藝》《大鬧天宮》的不斷實踐、不斷豐滿下自成一家,在上世紀60年代轟動全國,因此被尊稱為“南派猴王”。
猴戲傳至我輩,猴王的形象也深深紮根於全國人民的心中。

章氏猴戲創立於1947年,這一年我伯父七齡童第一次作為編劇和導演執導了紹劇舞臺上的孫悟空的戲,我們稱為美猴戲。 1947年,父親六齡童和伯父七齡童將《西遊記》的故事進行了新編,共36本,猴戲開始出現在紹劇的舞臺上。 新中國成立後,章氏猴戲便正式確立。 紹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劇種,原名“紹興亂彈”,俗稱“紹興大班”,魯迅先生筆下的社戲也就是“紹興大班”的前身,它源於秦腔,1950年定名為紹劇。 紹劇已有300多年歷史,擁有400多個劇碼,在浙江地區,除了紹劇,還有一大劇種——越劇。 紹興在古代稱為越國,紹戲被稱為紹興的武戲,而越劇稱為紹興的文戲,統稱叫紹興戲。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上世紀50年代初,祖父因為在一次演出中不慎摔傷了腿,便再也沒有登臺,卻做起了戲業生意,帶著社戲的班子到了上海,開了四家大戲院。

1960年,父親和伯父七齡童出演了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根據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攝的彩色戲曲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父親飾演孫悟空,伯父飾演豬八戒,發行七十二個國家,從而蜚聲海內外,在第二屆電影“百花獎”評選中,獲最佳戲曲片獎。 可以說,這是中國戲曲電影在海內外影響最大的一次,因為有些戲曲影片也很出色,但故事內容可能不是觀眾耳熟能詳的,而《西遊記》的故事確實大家都熟悉,因此,這部電影在當時成為戲曲電影中票房最高、放映場次最多的一部,紅極一時。

因此,紹劇猴戲也成為了浙江紹劇團的標誌性劇碼。 去年,正值章氏猴戲創立70周年,我們在上海六小齡童藝術館舉辦了紀念活動,一是作為紀念,二是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我們應該接力下去。

章氏猴戲到我輩已是第四代,我總是感歎自己遇上了一個好時代。 父親的時代向人們展示的是戲曲中的猴戲,他是戲曲演員中最幸運的。 到了我輩,趕上了拍電影、電視的時代,被觀眾所熟識、所認可,也使猴戲得以傳承。

六小齡童飾演的玄奘大師

孫悟空的形象是每一輩都想挑戰的角色。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電視臺決定拍攝電視劇《西遊記》,楊潔導演和劇組主創人員就開始了尋找孫悟空的合適人選。經過父親的舉薦,我得以成為楊潔導演的後備人選。

在劇組面試之前,父親還對我進行了更加嚴苛的訓練。父親帶我去公園看猴子,瞭解真的猴子的生活習性和日常行為及動作;給我講解孫悟空身上的人、神、猴的三種屬性,並如何相互融合在一起;還對我講解了紹劇《西遊記》裡連臺本戲的故事,這是他演過的,如數家珍。父親還帶我拜訪了國畫大師程十發先生,中國動畫創始人、奠基人、藝術大師、《大鬧天宮》的導演萬籟鳴先生,中國連環畫鼻祖趙宏本先生,《三毛流浪記》的作者、著名漫畫大師張樂平先生等藝術界的前輩,從各個藝術領域全面獲取教益,汲取養分。

在面試的那一天,我們在北京所住的招待所變成了考場,《西遊記》劇組的主創人員是面試官,以至於上臺前我十分緊張,父親就跟我說:“別緊張,平時怎麼練現在就怎麼演,我給你敲鑼打鼓。”因為演的是紹劇,現場沒有鑼鼓,父親就給我當“伴奏”,用嘴“敲”出了鑼鼓點。畢竟,戲曲表演和影視表演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戲曲表演講究程式化,而影視表演更注重生活化,於是導演又讓我在沒有任何鑼鼓點的情況下,隨意表演一個小品。於是,我就“隨意”表演了一個猴子偷桃的動作,令在場考官忍俊不禁;接著又和七小齡童配合演了一出。演出結束,導演就讓我們等通知。沒過多久,通知就來了,由我來演孫悟空,那一刻如釋重負,像是完成了一種使命,可是我內心隱約感覺到,這條路才剛剛開始。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便有了自己的藝名“六小齡童”。

在拍攝當中,導演不但安排我們去體驗生活,還要我們熟悉佛道之學,要求對孫悟空所經歷的都要在現實生活中“經歷”體驗一番。我雖然對《西遊記》的故事已爛熟於心,但是電視劇的拍攝還是有很多處理和紹劇不一樣。於是,我便將吳承恩的原著找來,一點一點地做功課,進行深入的分析,對唐玄奘和作者的生平事蹟進行研究,甚至將當時所有有關《西遊記》、孫悟空的演出、電視劇等都拿來觀看、觀摩,反復推敲學習;我還從連環畫中、動畫片上以及民間的皮影戲裡找尋與孫悟空、《西遊記》有關的藝術呈現。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形成了這樣一種理念:我的孫悟空應該是取百家之長又獨立於百家之外的,不能完全拋開戲曲去表演,因為孫悟空有很多動作也是需要通過程式化的表演來展現的,特別是美的方面的呈現。比如,孫悟空最經典的動作——抓耳撓腮,如果亂抓,就失去了美的效果;如果慢抓或表情跟不上,又失去了猴子的靈性,所以孫悟空的每個動作都具有程式化,這與戲曲表演是相互融合的。

我曾說過:要想演好“美猴王”孫悟空,演員必須要接受中國傳統戲曲的薰陶。我從小學習戲曲,戲曲對我的影響是深刻的。在中國戲曲藝術中,前輩創造的猴戲藝術可謂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李少春先生演的《大鬧天宮》,我父親六齡童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及李萬春先生的《美猴王》等,都是戲曲中“美猴王”的片段,而我有幸出演了一個完整的美猴王。在拍攝的第一集,孫悟空是一個小猴子的狀態,於是我跟中國武術家、猴拳猴棍的創始人肖應鵬先生學習了武術,展現了猴子靈動又無拘無束的狀態;大鬧天宮的戲我也借鑒了李少春先生的《大鬧天宮》,到了孫悟空跟著唐僧成為師徒西天取經,一路上所經歷的事件,我又觀察了父親所扮演的“猴的形象、人的性格”的美猴王片段。所以,南派猴王的風格如果用中國畫來比喻那就是工筆劃,而北派猴王的風格更偏重於寫意畫,它追求的是猴王展現出來的內在氣質,但是父親所飾演的一舉一動都像猴子。得益于前輩們的開拓,才有了我塑造出來的這樣一個“孫悟空”。

演孫悟空,我自己也經歷了一個蛻變的過程:一開始我覺得這是詮釋經典、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到後來愛上角色,並用積極的心態完成它,願意將自己與角色合二為一,再到有責任和義務將章氏猴戲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

我們現在提倡講好中國故事,在我看來,那些能打動人心的、具有中國文化魅力、人們能普遍理解且震撼人心的故事都是好故事。所以,我的前半生為傳承猴戲藝術而努力,下半生致力於傳承中國猴文化,我一直說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六小齡童和上海的小學生們在一起

《西遊記》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不畏艱險、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這種精神不僅貫穿著經典藝術本身,它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西遊記》才能一代代傳下去,才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

近年來,我也一直在小學、中學甚至海內外的大學校園做一些公益講座,講《西遊記》中的精神和西游文化,告訴同學們孫悟空這一角色為何深入人心,同時還講玄奘大師的故事和事蹟,讓學生們從對《西遊記》故事的熟知到對其文化、精神內涵的深入瞭解,從而正確引導他們。1月12日我出任總製片人、總導演的紀錄片《一帶一路重走玄奘路》點映禮在上海舉辦,我飾演了玄奘大師,這是從徒弟到師父的一個角色轉變,但玄奘身上的那種對理想、對信念確定後百折不回、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我想它告訴了我們:一生做好、做精、做成一件事,就是了不起的。因此,我也在積極做經典普及和文化傳承這件事,在我面對老百姓的時候,我才真正理解了堅持做這件事的意義。

記得前年在河南簽售我出的書,老百姓一聽我要去,“小到剛會走,大到九十九”,都來看我,不會走的小朋友被家長抱著去,甚至懷著孕的女子也都到了現場。因為前年是猴年,那個孕婦跟我說:“老師,我懷著小猴子,我買您的書,等他出生了我讀給他聽,等他長大了我給他看,您給我寫一句話行嗎?”聽了這句話,我當時就被感動了。因為孫悟空、因為《西遊記》,被人們接受,受人民愛戴,這是我的榮幸,所以我才要盡己之力把這種文化和精神傳遞下去,將最好的奉獻給人民。

普及經典,我們不僅要普及它的故事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普及故事中蘊含的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思想以及內在的文化精神。

就拿《西遊記》中的師徒關係來說,孫悟空有兩個老師,一個是教他武藝的菩提祖師,一個是救他性命的唐僧。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能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唯獨在師父的面前知禮數、有尊卑。這就是中國的尊師傳統和文化精神。

玄奘大師是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推崇的精神性人物。習總書記曾多次高度評價:“中國唐代玄奘西行取經,歷盡磨難,體現的是中國人學習域外文化的堅韌精神。”以前我們知道唐僧的多,瞭解玄奘的少,正是有了玄奘大師的傳奇經歷才有了《西遊記》這部經典巨著,正是有了這部經典巨著,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活靈活現”的唐僧師徒的銀屏形象。

2014年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我也一直在努力貫徹文藝工作座談會的精神,積極傳播我們的中國文化和經典藝術,比如正在籌備的中美合拍的三部3D電影《敢問路在何方》。我們就是想,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猴戲藝術的精髓和文化內涵傳播出去,把猴戲藝術繼續推上一個臺階,使全世界的人們感受到經典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

六小齡童飾演的玄奘大師

孫悟空的形象是每一輩都想挑戰的角色。在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電視臺決定拍攝電視劇《西遊記》,楊潔導演和劇組主創人員就開始了尋找孫悟空的合適人選。經過父親的舉薦,我得以成為楊潔導演的後備人選。

在劇組面試之前,父親還對我進行了更加嚴苛的訓練。父親帶我去公園看猴子,瞭解真的猴子的生活習性和日常行為及動作;給我講解孫悟空身上的人、神、猴的三種屬性,並如何相互融合在一起;還對我講解了紹劇《西遊記》裡連臺本戲的故事,這是他演過的,如數家珍。父親還帶我拜訪了國畫大師程十發先生,中國動畫創始人、奠基人、藝術大師、《大鬧天宮》的導演萬籟鳴先生,中國連環畫鼻祖趙宏本先生,《三毛流浪記》的作者、著名漫畫大師張樂平先生等藝術界的前輩,從各個藝術領域全面獲取教益,汲取養分。

在面試的那一天,我們在北京所住的招待所變成了考場,《西遊記》劇組的主創人員是面試官,以至於上臺前我十分緊張,父親就跟我說:“別緊張,平時怎麼練現在就怎麼演,我給你敲鑼打鼓。”因為演的是紹劇,現場沒有鑼鼓,父親就給我當“伴奏”,用嘴“敲”出了鑼鼓點。畢竟,戲曲表演和影視表演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戲曲表演講究程式化,而影視表演更注重生活化,於是導演又讓我在沒有任何鑼鼓點的情況下,隨意表演一個小品。於是,我就“隨意”表演了一個猴子偷桃的動作,令在場考官忍俊不禁;接著又和七小齡童配合演了一出。演出結束,導演就讓我們等通知。沒過多久,通知就來了,由我來演孫悟空,那一刻如釋重負,像是完成了一種使命,可是我內心隱約感覺到,這條路才剛剛開始。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便有了自己的藝名“六小齡童”。

在拍攝當中,導演不但安排我們去體驗生活,還要我們熟悉佛道之學,要求對孫悟空所經歷的都要在現實生活中“經歷”體驗一番。我雖然對《西遊記》的故事已爛熟於心,但是電視劇的拍攝還是有很多處理和紹劇不一樣。於是,我便將吳承恩的原著找來,一點一點地做功課,進行深入的分析,對唐玄奘和作者的生平事蹟進行研究,甚至將當時所有有關《西遊記》、孫悟空的演出、電視劇等都拿來觀看、觀摩,反復推敲學習;我還從連環畫中、動畫片上以及民間的皮影戲裡找尋與孫悟空、《西遊記》有關的藝術呈現。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形成了這樣一種理念:我的孫悟空應該是取百家之長又獨立於百家之外的,不能完全拋開戲曲去表演,因為孫悟空有很多動作也是需要通過程式化的表演來展現的,特別是美的方面的呈現。比如,孫悟空最經典的動作——抓耳撓腮,如果亂抓,就失去了美的效果;如果慢抓或表情跟不上,又失去了猴子的靈性,所以孫悟空的每個動作都具有程式化,這與戲曲表演是相互融合的。

我曾說過:要想演好“美猴王”孫悟空,演員必須要接受中國傳統戲曲的薰陶。我從小學習戲曲,戲曲對我的影響是深刻的。在中國戲曲藝術中,前輩創造的猴戲藝術可謂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李少春先生演的《大鬧天宮》,我父親六齡童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以及李萬春先生的《美猴王》等,都是戲曲中“美猴王”的片段,而我有幸出演了一個完整的美猴王。在拍攝的第一集,孫悟空是一個小猴子的狀態,於是我跟中國武術家、猴拳猴棍的創始人肖應鵬先生學習了武術,展現了猴子靈動又無拘無束的狀態;大鬧天宮的戲我也借鑒了李少春先生的《大鬧天宮》,到了孫悟空跟著唐僧成為師徒西天取經,一路上所經歷的事件,我又觀察了父親所扮演的“猴的形象、人的性格”的美猴王片段。所以,南派猴王的風格如果用中國畫來比喻那就是工筆劃,而北派猴王的風格更偏重於寫意畫,它追求的是猴王展現出來的內在氣質,但是父親所飾演的一舉一動都像猴子。得益于前輩們的開拓,才有了我塑造出來的這樣一個“孫悟空”。

演孫悟空,我自己也經歷了一個蛻變的過程:一開始我覺得這是詮釋經典、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到後來愛上角色,並用積極的心態完成它,願意將自己與角色合二為一,再到有責任和義務將章氏猴戲得以傳承並發揚光大。

我們現在提倡講好中國故事,在我看來,那些能打動人心的、具有中國文化魅力、人們能普遍理解且震撼人心的故事都是好故事。所以,我的前半生為傳承猴戲藝術而努力,下半生致力於傳承中國猴文化,我一直說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六小齡童和上海的小學生們在一起

《西遊記》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不畏艱險、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這種精神不僅貫穿著經典藝術本身,它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精神。正是這種精神,《西遊記》才能一代代傳下去,才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經典。

近年來,我也一直在小學、中學甚至海內外的大學校園做一些公益講座,講《西遊記》中的精神和西游文化,告訴同學們孫悟空這一角色為何深入人心,同時還講玄奘大師的故事和事蹟,讓學生們從對《西遊記》故事的熟知到對其文化、精神內涵的深入瞭解,從而正確引導他們。1月12日我出任總製片人、總導演的紀錄片《一帶一路重走玄奘路》點映禮在上海舉辦,我飾演了玄奘大師,這是從徒弟到師父的一個角色轉變,但玄奘身上的那種對理想、對信念確定後百折不回、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我想它告訴了我們:一生做好、做精、做成一件事,就是了不起的。因此,我也在積極做經典普及和文化傳承這件事,在我面對老百姓的時候,我才真正理解了堅持做這件事的意義。

記得前年在河南簽售我出的書,老百姓一聽我要去,“小到剛會走,大到九十九”,都來看我,不會走的小朋友被家長抱著去,甚至懷著孕的女子也都到了現場。因為前年是猴年,那個孕婦跟我說:“老師,我懷著小猴子,我買您的書,等他出生了我讀給他聽,等他長大了我給他看,您給我寫一句話行嗎?”聽了這句話,我當時就被感動了。因為孫悟空、因為《西遊記》,被人們接受,受人民愛戴,這是我的榮幸,所以我才要盡己之力把這種文化和精神傳遞下去,將最好的奉獻給人民。

普及經典,我們不僅要普及它的故事和內容,更重要的是普及故事中蘊含的正能量、積極向上的思想以及內在的文化精神。

就拿《西遊記》中的師徒關係來說,孫悟空有兩個老師,一個是教他武藝的菩提祖師,一個是救他性命的唐僧。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能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唯獨在師父的面前知禮數、有尊卑。這就是中國的尊師傳統和文化精神。

玄奘大師是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推崇的精神性人物。習總書記曾多次高度評價:“中國唐代玄奘西行取經,歷盡磨難,體現的是中國人學習域外文化的堅韌精神。”以前我們知道唐僧的多,瞭解玄奘的少,正是有了玄奘大師的傳奇經歷才有了《西遊記》這部經典巨著,正是有了這部經典巨著,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活靈活現”的唐僧師徒的銀屏形象。

2014年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我也一直在努力貫徹文藝工作座談會的精神,積極傳播我們的中國文化和經典藝術,比如正在籌備的中美合拍的三部3D電影《敢問路在何方》。我們就是想,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將猴戲藝術的精髓和文化內涵傳播出去,把猴戲藝術繼續推上一個臺階,使全世界的人們感受到經典的力量和文化的魅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