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順豐業務量增速下滑;劉強東:“去中心化” 是大勢所趨

在經歷了上市之初的狂熱上漲行情後, 中國市值最高的快遞公司順豐控股(002352.SZ)在資本市場逐漸“失寵”。 這家公司的股價在2017年一季度曾摸至73.34元的高位——按照順豐控股2017年每股1.05元的盈利預測(Wind一致預期), 這一價格相當於近70倍的市盈率。 但是, 屬於順豐控股的高光時刻顯然已經過去。 在最近的一個交易日, 順豐控股收報49.38元/股, 總市值2179億元。 這一估值水準與去年股價最高時相比, 已經跌去三成多。

順豐控股似乎正陷入不“順”境地。 順豐控股並非不重視電商件, 只是在這一領域已經迷失。 電商件的本質在於成本低,

對價格敏感且服務品質要求不及商務件, 順豐控股在此方面的性價比就不高。 這也是順豐控股不得不選擇在電商件中占比較小的中高端領域的原因。

順豐控股雖然面對價格敏感度低的中高端市場, 但提價則可能意味著市場份額的繼續萎縮, 順豐控股只有忍耐才能保證現有業務規模的維持或持續增長。

近日, 劉強東在上次公開發表“第四次零售革命”相關文章以後, 再次發長文談無界零售。 他對無界零售背後的價值躍遷與生態重構(無界之“境”)進行了分享。

劉強東表示, “去中心化”幾乎是大勢所趨, 客流和流量的巨無霸將不復存在。 而流量去中心化的背後其實是商業民主化進程的步步推進——企業必須變得更加開放,

與更大的商業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