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東漢帝陵長啥樣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發佈三維復原圖

三維復原圖作者馬伊林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記者李岩實習生王梅竹

核心提示|東漢是漢文化形成、穩固的關鍵時期, 東漢的輝煌, 史書記載甚詳, 然而承載著當時國家正統文化、體現著王朝之正朔、制度之威儀的東漢帝陵, 卻與歷代帝陵迥然不同, 如一團迷霧, 蹤跡難覓, 形制不明, 格局更是無有定論, 困擾各方, 幾成考古空白。

生老病死, 入土為安。 中國人歷來講究墓葬形制, 看重陵墓建設, 東漢的皇帝們自然也不會例外, 但他們的陵墓究竟是何形態?

在考古人員持續超過10年的勘探發掘之後,

困擾各方多年的東漢帝陵終於開始揭開神秘面紗, 並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北邙, 這片位於如今孟津和偃師交會處洛陽漢魏故城附近的“風水寶地”, 隨著光武帝劉秀原陵、安帝劉祜恭陵、順帝劉保憲陵、沖帝劉炳懷陵、靈帝劉宏文陵共五帝五陵的考古發掘而再次揚名于世, 展露了它蘊藏的厚重文化。

這些難得的發現, 也成就了“洛陽東漢帝陵考古發掘與調查”專案於4月10日成功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4月13日,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通過大河報獨家發佈邙山東漢帝陵三維復原圖, 用翔實的考古發現證據還原了近兩千年前東漢皇帝陵寢的外貌, 並對邙山東漢帝陵考古發現進行了權威解讀。

東漢帝陵啥樣?很長時間僅限於文獻記載

史書記載, 劉秀建政東漢後, 採用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制度, 特別重視喪葬禮儀, 祭祀先祖。 為適應政治上的需要, 他還把豪族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辦法加以擴大, 運用到陵寢制度中, 從選址、佈局到地宮建制, 對西漢帝陵都有承襲之處。

在洛陽邙山東漢帝陵考古發掘和調查專案展開之前, 社會各界對東漢帝陵的認識僅局限於文獻記載中。

參與洛陽邙山東漢帝陵考古發掘的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漢魏室王鹹秋介紹, 根據史籍, 除獻帝禪陵位於焦作修武縣之外, 東漢其餘11座帝陵均位於洛陽, 其中漢魏洛陽城北兆域承擔的國家文物局專案“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為陵塚內外大量不同類別的陪葬坑。

東漢帝陵中, 就目前調查勘探的情況來看, 沒有發現與墓室分離的外藏系統, 應當是由於洞室墓的耳室、前室等取代了陪葬坑的功能。

此外, 西漢時期, 帝陵陵園皆以垣牆封閉, 而東漢自明帝開始, 垣牆普遍被行馬代替, 作為陵園的界線。 從規模上比較, 東漢陵寢也遠遠小於西漢時期。

史家珍認為, 通過長期考古發掘和調查發現的東漢帝陵的這種演變過程, 不但填補了考古學空白, 也奠定了如今國人墓葬的基本規制, 影響深遠。

對此變化,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原所長劉慶柱也認為, 東漢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春秋時期開始的文化、政治變革, 在東漢有了物質上的凝結,

以東漢帝陵為代表的制度確立, 對後代影響深遠。

“確定了東漢帝陵的墓葬朝南意義重大, 古人‘事死如事生’, ‘南面而居’的觀念到今天還在繼續。 ”他說。

由厚葬變成儉葬

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東漢帝陵的諸多演變中, 王咸秋、嚴輝在受訪時表示, 東漢時期帝陵規模大幅度縮減, 相對于秦、西漢時期的厚葬之風, 在考古圈內被稱為儉葬, 對後世影響深遠。

對此, 史家珍也表示認同。 他說, 作為全國最大的陵墓遺址、最大的國保單位之一, 邙山陵墓群有6代共計24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 朝代跨度從東周到後唐, 是中國帝陵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分佈之密集, 數量之眾多, 延續年代之長久, 堪稱中國之最。 通過長期的考古發掘和調查,

邙山陵墓群中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帝陵的變化脈絡已經基本清晰。

比如“外藏系統”, 考古人員在秦和西漢帝后陵墓之外發現了性質多樣、內涵豐富、數量眾多的陪葬坑。 以秦始皇陵為例, 除了陵墓內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 陵墓四周還分佈著200多座形制不同的陪葬坑。

“陪葬坑不僅存在於墓室外墓壙內, 在內城之內、內外城之間、陵園外城之外也大量存在, 每個陪葬坑對應一個中央機構, 是秦始皇完成構建帝國的表現。 ”史家珍說。

西漢時期, 帝陵陪葬坑數量繼續攀升, 數目從漢高祖劉邦與呂後合葬陵長陵的285座, 到漢昭帝劉弗陵平陵的1288座, 達到高峰, 然後開始減少, 到漢平帝劉衎(kàn)的康陵, 陪葬坑只有7座。到了東漢,帝陵陪葬坑被徹底拋棄。

史家珍說,考古發現證實,從秦朝、西漢到東漢、曹魏乃至後世很長一段時間,帝陵尊崇了厚葬、儉葬到薄葬的演變過程。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漢魏研究室成員、邙山陵墓群發掘者之一張鴻亮博士介紹,從儉葬到薄葬,主要表現為,到了曹魏時期,相比于東漢,帝陵規模繼續縮小,不封不樹,帝陵無地表標識,也幾無陵寢建築,雖然墓葬形制和建築方法沿用東漢,但結構簡化很多。同時,墓室規模縮小。隨葬器物方面廢除“玉衣制度”,不少隨葬品以“刻銘石牌”形式記錄,更講究形式,並非實物。

對此轉變,史家珍認為,背後有歷史原因,“秦、西漢用武力征服,到了東漢,匈奴等問題已經解決,奉行以儒治國,理念扭轉,這說明國家的文化、科技與制度都在進步”。

談及此事時,中國社科院有關專家也說,研究墓葬制度尤其是帝陵制度其實就是研究文明史,儉葬、薄葬的推行實際上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東、西兩漢陵墓的變化與漢文明的形成有關,也說明皇帝專制中央集權體制在被廣泛接受後,帝陵也就不太需要再用厚葬來證明王權的合法性了”。

陪葬坑只有7座。到了東漢,帝陵陪葬坑被徹底拋棄。

史家珍說,考古發現證實,從秦朝、西漢到東漢、曹魏乃至後世很長一段時間,帝陵尊崇了厚葬、儉葬到薄葬的演變過程。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漢魏研究室成員、邙山陵墓群發掘者之一張鴻亮博士介紹,從儉葬到薄葬,主要表現為,到了曹魏時期,相比于東漢,帝陵規模繼續縮小,不封不樹,帝陵無地表標識,也幾無陵寢建築,雖然墓葬形制和建築方法沿用東漢,但結構簡化很多。同時,墓室規模縮小。隨葬器物方面廢除“玉衣制度”,不少隨葬品以“刻銘石牌”形式記錄,更講究形式,並非實物。

對此轉變,史家珍認為,背後有歷史原因,“秦、西漢用武力征服,到了東漢,匈奴等問題已經解決,奉行以儒治國,理念扭轉,這說明國家的文化、科技與制度都在進步”。

談及此事時,中國社科院有關專家也說,研究墓葬制度尤其是帝陵制度其實就是研究文明史,儉葬、薄葬的推行實際上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東、西兩漢陵墓的變化與漢文明的形成有關,也說明皇帝專制中央集權體制在被廣泛接受後,帝陵也就不太需要再用厚葬來證明王權的合法性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