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百盛集團營收連續3年下滑 2017年擬新開第二家百盛優客廣場折扣店

每經記者 段倩倩 每經編輯 張海妮

4月12日晚間, 百盛集團(03368, HK)發佈2016年年報, 2016年百盛集團銷售所得款項下降8.3%至143.13億元。

實際上, 百盛集團營收已經連續3年出現下滑。 和多數商超一樣, 百盛集團一直在尋求破局的突破口。 比如開發APP、向購物中心等市場進軍。

百盛集團2016年年報亦稱, “變”是全年的主調。 可以看到的是, 百盛集團仍在變中突圍。 百盛集團稱, 2017年其將重新開設另外一家優客城市廣場, 這些變革能否改變其營收上的頹勢, 仍需要時間來回答。

百貨商場受衝擊更大

百盛集團2016年年報顯示, 這已經是其營收第三年出現下滑。

2013年, 百盛集團營收為174.81億元。 此後, 百盛集團營收一路下滑, 2016年僅為143.13億元。

百盛集團稱, 2016年對中國傳統零售商來說仍然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嶄新零售概念及科技革新正持續改寫已成為固態的市場形勢。

“百貨商場受到的衝擊要比超市更大一點。 超市的毛利率相對來說比較低, 且諸如糧油飲料調味品等快消品的最後一公里的物流成本很高;而百貨商場商品毛利率本來就高, 消費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從網上買到, 且最後一公里的物流成本很低, 因此商場所受到電商衝擊要更大一點。 ”尚益諮詢董事長胡春才指出。

胡春才同時指出, 在這兩個因素的疊加下, 目前國內沒有幾家商場能在電商衝擊下活得很好。

記者撥打百盛集團官網顯示的電話, 但該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多變求破局

傳統零售市場被電子商務殘食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2016年的零售市場有點不一樣——電商巨頭從市場中飽嘗甜頭的同時, 開始前往線下掘金, 頻頻向實體商超大拋橄欖枝。

如阿裡巴巴牽手三江購物, 京東擁抱沃爾瑪、永輝超市。 這只是合作成功的案例, 記者曾從華南地區一家營收規模在百億元級別的商場的電商部負責人處獲悉, 有BAT巨頭登門拜訪, 意欲與其牽手共造新零售。

除了與BAT牽手, 也有部分商場選擇搭建自有APP, 且這些APP的主要功能不是為用戶提供購物平臺, 而是增強用戶線下的購物體驗, 如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買單服務、停車服務等。

無可爭議的是, 儘管財務資料不亮眼, 但實體零售的價值卻在2016年悄然回歸, 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二春”。

在2016年年報中, 百盛集團亦稱近期市場對實體零售經營形式的前景有信心回升的跡象, 多家電子商務從業者開設或考慮開設線下零售門店, “這些變化進一步鼓舞我們的信心”。

就百盛集團本身來講, 2016年也是其多變求破局的一年。 百盛集團不僅在這一年推出APP“百盛商場”, 還增加了多種先前沒有的購物體, 2016年1月, 第一間百盛優客城市廣場於上海開幕, 該廣場為折扣城市廣場;6月, 總面積達23萬平方米的青島金獅廣場店開業, 這意味著百盛集團開始進軍購物中心產業這一細分市場;9月, 百盛開設旗下第一間百盛精選超市,

該超市主要售賣精選本土及進口產品。

百盛集團在年報中表示, 百盛優客城市廣場韓國主題門店2016年銷售額較上年有顯著增長, 在韓國主題門店及與依戀集團合營企業的基礎上, 將於2017年上半年於南昌開設第二家百盛優客城市廣場。

胡春才認為, 傳統商場的優勢在於供應鏈掌控上, 且折扣店在提供價格低廉的名牌產品的同時, 仍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 會是折扣商場很有利的競爭優勢, 也是收入的增長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