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原創丨穀雨紛紛知多少

穀雨是春季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

清明後十五日為穀雨, 而“穀雨”顧名思義, 雨生百谷, 穀得雨而生。 穀雨前後, 天氣變暖, 降雨量急劇增加,

是播種移苗、種瓜點豆的最佳時期。

穀雨三候是哪三候?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先民智慧的結晶, 而中國古代向來有“穀雨三候”的說法。

一候萍始生。 都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可見穀雨一到, 天氣便漸漸溫暖起來。 穀雨的前一個節氣是清明, 下一個節氣便是立夏, 一般地區四月下旬的氣溫會達到20℃以上, 而華南東部地區的溫度更是偶爾會達到30℃以上, 也就是說暮春將過, 初夏來臨, 雨水豐沛, 恰是浮萍生長的好時節。

二候鳴鳩拂其羽。 在浮萍自由生長的同時, 也忙壞了布穀鳥兒, 它們揮動著翅膀鳴叫, 提示著田地裡的農民又到了播種的時節。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秧苗初插, 作物初種, 需要的是如油般珍貴的雨水的滋潤。

田間的農民們迎接著穀雨的到來, 一場場春雨承載著希望而落。 那一望無際的原野, 落下前是株株翠苗, 落下後便一眼望見了秋後的碩果金黃。

三候戴勝降于桑。 我國種桑養蠶的歷史十分悠久, 桑樹的種植也非常廣, 中國古代人在房前屋後也會種植桑樹, 所以桑梓有的時候也用來比喻故鄉。 戴勝是種很漂亮的鳥, 頭頂有非常美麗的羽冠, 她最喜歡落在桑樹之上。 也就是說穀雨時節養蠶的人也要開始忙碌起來了。 當見到戴勝立于桑樹之上時, 便是種桑養蠶的好時節。

關於穀雨有哪些民間習俗呢?

首先, 對於沿海地區的人來講, 祭海是必不可少的。 穀雨時節氣溫回升, 海水變暖, 魚兒們行至淺海地帶, 漁民們紛紛下海捕魚。

為了祈求出海平安歸來, 漁民們通常會在穀雨這一天進行祭海儀式。 將貢品抬到海邊, 然後敲鑼打鼓, 燃放鞭炮, 虔誠的向海神獻祭, 為的就是保佑家人和自己出海平安, 這一天也成為了漁民們的狂歡日。

禁殺五毒也是穀雨時節的一個重要民間習俗。 五毒是指蠍子、蛇、壁虎、蜈蚣、蟾蜍, 這五種毒物是漢族民間盛傳的一些害蟲。 穀雨時節五毒也隨之蘇醒肆虐, 開始活動繁殖。 所以為了減輕蟲害對作物及人的傷害, 農家一邊進田滅蟲, 一邊張貼穀雨貼, 進行驅凶納吉的祈禱。 這一習俗在山東、山西、陝西一帶十分流行。

另外, 在一些地區, 穀雨這天祭祀文祖倉頡也是必不可少的。 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

見鳥獸的足跡受到啟發, 分類別異, 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 被尊為“造字聖人”。 而傳說中, 因為倉頡造字, 功蓋天地, 黃帝被他所感動, 以“天降穀子雨”作為他造字的酬勞, 從此便有了“穀雨”節。 此後每年穀雨節, 附近村民都要組織廟會紀念倉頡。 而時至今日, 仍有一些地區沿襲了這個傳統。

穀雨時節如何養生?

由於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 空氣中的濕度開始變大, 而濕度過強, 容易患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濕痹症。 對於本身就患有濕痹症或神經痛的朋友來說就更加應當注意, 隨著空氣濕度的提升, 要注意養生, 平時多吃一些能夠祛除體內濕氣的食物能有效的預防病發。

而另一方面, 因為天氣原因, 百花齊放, 柳絮紛飛, 在常人看來意境無限的美景,

對於患有過敏性鼻炎和花粉症的朋友來說, 要提高警惕、多加防範了。 經過了凜冬, 萬物復蘇, 為了防止鼻炎、哮喘等疾病的發病, 患有此種病症的朋友應當在飲食上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

另外前文也提到過, 穀雨時節五毒復蘇, 蛇蟻蚊蟲的繁殖和活動也變得頻繁起來, 所以外出郊遊或在樹木雜生的環境中活動應當儘量穿長衣長褲, 噴抹驅蚊水, 以免受到叮咬。

元代詞人王惲在他的《木蘭花慢》中寫到“問東城春色, 正穀雨, 牡丹期”;清乾隆帝的《採茶歌》中也曾寫到“嫩莢新芽細撥挑, 趁忙穀雨臨明朝”;而清代詩人鄭板橋又曾寫到“正是清明連穀雨, 一杯香茗坐其間”。 可見中國古代對穀雨這個節氣還是相當重視的。

而今,又是穀雨紛紛,憶古思今之際,便也對穀雨多了幾分感悟。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而今,又是穀雨紛紛,憶古思今之際,便也對穀雨多了幾分感悟。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