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2000米泰山文化景觀大道將亮相泰安高鐵新區南片區

泰安大道位於泰安高鐵新區南片區中部, 毗鄰開元盛世裕園。 北起泮河大街, 南至橫三路, 總長度約2069米, 寬度為25.2米, 總用地面積5.21公頃, 共分七個段區, 每段200至300米。

第一段:封禪廣場、炎黃聯合

封禪廣場:首段北起泮河大街, 南至環一路, 長度約311米, 主題講述封禪起源, 總領整個泰山文化大道。

“上古封禪處, 三皇五帝來”入口廣場佈置石刻篆書大字, 開宗明義, 把泰山文化大道封禪的主題體現出來。

兩側高大闕樓與燈柱屹立天地之間, 大氣磅礴。 代表上古傳說中堯舜等十二個帝王曾經封禪于此, 作為文化大道的標誌形象令人注目, 指引著一個個故事由此展開。

“炎黃聯合, 龍鳳呈祥”, 上古時期, 以龍為圖騰的黃帝部落和與鳳為圖騰的炎帝部落在泰山發生戰爭,

黃帝求助於泰山玉女戰勝炎帝與蚩尤, 最終炎黃二帝聯合, 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 後輩史家將這一系列傳說稱作“炎黃聯合, 龍鳳呈祥”。 黃帝馭龍協鳳, 會鬼神于泰山, 天地為之震動, 子子孫孫, 延綿百家, 水景疊瀑串聯, 封禪起源與華夏文明原為一脈。 綠化間龍鳳雕塑振翅欲飛、龍章鳳紋勾勒出錦繡花壇, 喜慶吉祥。

第二段:秦代 祖龍登壇

秦代段:北起環一路, 南至橫一路, 長度219米。

祖龍登壇:“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始皇帝天下一統, 海內皆臣, 規制度量衡, 成為千古第一帝, 並開創了有正史記載以來帝王封禪泰山的先河。 其間, 不僅留下了五大夫松避雨(五大夫松-避雨)的遺跡傳說, 更留下“勁若虯龍飛動, 秀如出水芙蓉”的秦刻石、李斯碑書法, 讓後世人讚歎欣賞。 大道中秦代斗拱聳立、回形水道曲折, 融情入景, 好似阿房宮重現, 李斯、徐福等秦代著名人物雕塑將歷史凝結,令遊人發懷古之幽情(懷古-之幽情),景觀充分體現秦朝“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的博大胸懷。

第三段:漢代 漢武封功

兩漢段:橫一路至新站路北

漢武封功: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後世尊為漢武大帝,漢構築廣場模擬未央宮形制,樓臺相望,錯落有序,中央設置視線核心銅鼎,講述武帝得寶鼎而封禪泰山,定年號為元鼎的歷史典故;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太史公的名句意味深長,他與司馬相如以文字共同詠頌泰山,千年流芳,雕塑將人物與名句結合,相得益彰。

“撫碑無字,回思漢武”,當年登封臺上的無字碑曾代表武帝功高蓋世,字不能言,如今化為景觀,令後代仰望;綠化空間模仿漢柏院中武帝手植的參天柏樹,翠影搖曳,蕩漾池中。湧泉廣場,八柱並立,象徵漢武帝八次東巡泰山,並發出 “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等的傳世驚歎。

第四段:漢代 光武祈福 唐代 雙聖巡遊 

光武祈福,“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遇龍馬出水,背負“河圖”,應天命而登封泰山,設立鳳凰台,東漢因此繁榮興旺,才人輩出,軸線上的景觀串聯事件,開合有致,形成一道古風雅韻的風景線, “我所思兮在太山”,“神哉,五嶽專其名”。鳳凰台前,水湧泉中,張衡與曹植的名句詩文將永留泰山。

唐宋段:新站路南至萬官大街

雙聖巡遊,高宗與妻子武則天承前啟後,共造初唐治世。他們東至泰山,首次歸納出“封天禪地”的四封制度,場景展示了當年雙聖巡遊的場景。彩旗招展、隨從眾多、彰顯大唐國勢。 “帝后同封禪、敕建鴛鴦碑”以成雙成對構築的形式景觀點題,還原趣聞典故。它與的北側高宗泰山玉牒文,首尾向對,也成為大道一景。

第五段:唐代 明皇記銘

明皇記銘:“歌飛盛世、曲樂升平”。開元盛世,是為唐朝的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中心雕塑展現唐玄宗縱馬泰岳,指點江山的英武形象。“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李白、杜甫大批唐代詩人也在泰山留下了千古名句,如歌如泣,令神女癡迷,讓仙子嚮往。

“禦馬登山祭天帝”, 南端群組雕塑體現玄宗封禪馬隊浩浩蕩蕩、登臨泰山的場景,可謂五色光鮮、“遠望之如雲錦”。 洋洋灑灑的“紀泰山銘”碑刻景觀,如泰山聳立,真可謂天下大觀。

第六段:宋代 真宗尋瑞

真宗尋瑞:北宋年間社會富足,和平治世延續百年。中心景觀平臺仿照天貺殿形式層層抬升,雲柱元素兩廂排列,增加序列感與儀式感,展現真宗趙恒夢得天書,封泰山、下令繪製《啟蹕回鑾圖》的場景,蘇軾、蘇轍、辛棄疾,大道中的詩者詞人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在高聲吟頌,唱和泰山。

第七段:清代 康熙祭祀

清代段:萬官大街至橫三路

康熙祭祀:清聖祖玄燁縱馬登臨泰山,在岱頂東嶽廟祭祀泰山之神,馬踏泰石的雕塑彰顯了康熙遊牧民族的彪悍本色。康熙帝尊祟“泰山龍脈論”,泰山與華夏諸山一脈相承,中式景牆展示清代名人的泰山名句,龍行玄玉的蜿蜒水景則代表中華文化脈絡不斷,源遠流長。

乾隆賜寶:清高宗弘曆十次巡幸泰安,六登泰山,祭祀碧霞元君,設計運用新中式景觀的手法將御賜三寶轉化為景觀水景軸線,玉圭吐露噴泉,獅子玲瓏相對,福祿屏風延年,如意吉祥,尋求著中華民族可求幸福的美好願望,尾端梳理封禪歷史脈絡,總結泰安與泰山歷史,繼往開來,這也是整個中華歷史封祭泰山的篇章尾聲。

泰安大道

泰安大道為歷史文化景觀大道,是高鐵南片區的三條主軸之一,南北向打通泮河公園及高鐵運動公園,東西向與民俗商業街形成交匯,周邊毗鄰濱水居住組團、商務組團、養生組團與文教組團,以居住用地、商業用地與教育用地為主,因此,泰山文化大道在功能上不僅限於道路中的交通綠帶,更起到休閒、教育、展示作用。

主題植物:根據朝代選取代表植物:上古段銀杏、紫薇,秦代段油松、海棠,兩漢段柏樹、玉蘭,碧桃,唐代段槐樹、紫葉李、月季;宋代段紅楓、剛竹,清代段山杏,晚櫻。

泰安大道不僅與城市環境高度和諧,更將賦予新城以不同尋常的風貌與靈魂,大道將提升城市的品位,打造泰安這一中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嶄新名片。力求將複雜的歷史事件和文化現象審美化的表達出來,使市民遊客徜徉此地,享受一次精神的遊歷過程。

李斯、徐福等秦代著名人物雕塑將歷史凝結,令遊人發懷古之幽情(懷古-之幽情),景觀充分體現秦朝“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的博大胸懷。

第三段:漢代 漢武封功

兩漢段:橫一路至新站路北

漢武封功: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後世尊為漢武大帝,漢構築廣場模擬未央宮形制,樓臺相望,錯落有序,中央設置視線核心銅鼎,講述武帝得寶鼎而封禪泰山,定年號為元鼎的歷史典故;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太史公的名句意味深長,他與司馬相如以文字共同詠頌泰山,千年流芳,雕塑將人物與名句結合,相得益彰。

“撫碑無字,回思漢武”,當年登封臺上的無字碑曾代表武帝功高蓋世,字不能言,如今化為景觀,令後代仰望;綠化空間模仿漢柏院中武帝手植的參天柏樹,翠影搖曳,蕩漾池中。湧泉廣場,八柱並立,象徵漢武帝八次東巡泰山,並發出 “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等的傳世驚歎。

第四段:漢代 光武祈福 唐代 雙聖巡遊 

光武祈福,“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遇龍馬出水,背負“河圖”,應天命而登封泰山,設立鳳凰台,東漢因此繁榮興旺,才人輩出,軸線上的景觀串聯事件,開合有致,形成一道古風雅韻的風景線, “我所思兮在太山”,“神哉,五嶽專其名”。鳳凰台前,水湧泉中,張衡與曹植的名句詩文將永留泰山。

唐宋段:新站路南至萬官大街

雙聖巡遊,高宗與妻子武則天承前啟後,共造初唐治世。他們東至泰山,首次歸納出“封天禪地”的四封制度,場景展示了當年雙聖巡遊的場景。彩旗招展、隨從眾多、彰顯大唐國勢。 “帝后同封禪、敕建鴛鴦碑”以成雙成對構築的形式景觀點題,還原趣聞典故。它與的北側高宗泰山玉牒文,首尾向對,也成為大道一景。

第五段:唐代 明皇記銘

明皇記銘:“歌飛盛世、曲樂升平”。開元盛世,是為唐朝的全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中心雕塑展現唐玄宗縱馬泰岳,指點江山的英武形象。“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李白、杜甫大批唐代詩人也在泰山留下了千古名句,如歌如泣,令神女癡迷,讓仙子嚮往。

“禦馬登山祭天帝”, 南端群組雕塑體現玄宗封禪馬隊浩浩蕩蕩、登臨泰山的場景,可謂五色光鮮、“遠望之如雲錦”。 洋洋灑灑的“紀泰山銘”碑刻景觀,如泰山聳立,真可謂天下大觀。

第六段:宋代 真宗尋瑞

真宗尋瑞:北宋年間社會富足,和平治世延續百年。中心景觀平臺仿照天貺殿形式層層抬升,雲柱元素兩廂排列,增加序列感與儀式感,展現真宗趙恒夢得天書,封泰山、下令繪製《啟蹕回鑾圖》的場景,蘇軾、蘇轍、辛棄疾,大道中的詩者詞人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在高聲吟頌,唱和泰山。

第七段:清代 康熙祭祀

清代段:萬官大街至橫三路

康熙祭祀:清聖祖玄燁縱馬登臨泰山,在岱頂東嶽廟祭祀泰山之神,馬踏泰石的雕塑彰顯了康熙遊牧民族的彪悍本色。康熙帝尊祟“泰山龍脈論”,泰山與華夏諸山一脈相承,中式景牆展示清代名人的泰山名句,龍行玄玉的蜿蜒水景則代表中華文化脈絡不斷,源遠流長。

乾隆賜寶:清高宗弘曆十次巡幸泰安,六登泰山,祭祀碧霞元君,設計運用新中式景觀的手法將御賜三寶轉化為景觀水景軸線,玉圭吐露噴泉,獅子玲瓏相對,福祿屏風延年,如意吉祥,尋求著中華民族可求幸福的美好願望,尾端梳理封禪歷史脈絡,總結泰安與泰山歷史,繼往開來,這也是整個中華歷史封祭泰山的篇章尾聲。

泰安大道

泰安大道為歷史文化景觀大道,是高鐵南片區的三條主軸之一,南北向打通泮河公園及高鐵運動公園,東西向與民俗商業街形成交匯,周邊毗鄰濱水居住組團、商務組團、養生組團與文教組團,以居住用地、商業用地與教育用地為主,因此,泰山文化大道在功能上不僅限於道路中的交通綠帶,更起到休閒、教育、展示作用。

主題植物:根據朝代選取代表植物:上古段銀杏、紫薇,秦代段油松、海棠,兩漢段柏樹、玉蘭,碧桃,唐代段槐樹、紫葉李、月季;宋代段紅楓、剛竹,清代段山杏,晚櫻。

泰安大道不僅與城市環境高度和諧,更將賦予新城以不同尋常的風貌與靈魂,大道將提升城市的品位,打造泰安這一中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嶄新名片。力求將複雜的歷史事件和文化現象審美化的表達出來,使市民遊客徜徉此地,享受一次精神的遊歷過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