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馮驥才:小小說特立獨行

小小說在中國文學得名於20世紀80年代。

那是一個具有蓬勃創造力的文學時代。 記得我當時寫過兩篇文章:《解放小說的樣式》和《面對文學試驗的時代》。 大家不僅在寫作的思想內容上積極開拓, 還追求寫作形式、樣式、文體和文本的創造。 在這樣的文學大潮中, 小小說應運而生。 1982年我寫過四五篇千字左右的小小說。 不過當時並沒有開創什麼文體的想法, 只覺得寫這樣一種很短的、別致又精巧的小說, 有很強的創作樂趣。 小小說一名最早是河南文學界提出來的, 這表明河南文學界和出版界有很高的文學見識,

而且建立了小小說的園地《百花園》和放眼全國的《小小說選刊》。 小小說的事業就這樣開始舉步了。 20世紀80年代小小說很蓬勃, 汪曾祺、王蒙都寫了一些很好的小小說。 記得80年代中末期, 鄧友梅托我為香港的亞洲文化基金會編一本《大陸小小說選》, 我在序中說:“小小說是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 它絕不是用寫中長篇的下腳料寫的, 它有獨立的欣賞價值。 ”這已經是當時我們對小小說共同的思考了。

經過鄭州人30多年的努力、執著與堅持, 小小說已經有了專屬自己而聞名全國的園地, 有了自己的隊伍, 有了一批專事小小說創作的作家, 關鍵是一些作家、評論家開始對小小說的獨特性與審美特徵進行探討。 小小說獨立的面目就愈來愈清晰。

小小說名正言順, 獨立門戶, 最終還要在理論上立足。

從小說分類上說, 小小說首先是建立在篇幅上, 它是篇幅最短的一類, 所以最早美國人稱之為“極短篇”。 但是極短篇並不是最短的短篇。 如果將《麥琪的禮物》拉長, 擴容, 它就不再具有這種“極短篇”所顯示出的魅力了。 顯然, 小小說有它獨特的不可取代的特徵, 有它獨特的取材、結構、表達的方式, 有它文本與審美的獨特性, 乃至評價體系。 它是一個獨立的文學品種。

認識它, 才能更好地把握它, 運用它, 發展它。

小, 當然是小小說首要的特點。

但小小說不是可以由短篇小說壓縮而成的。 正像一個中篇無法壓縮成一個短篇, 一個中篇也不能拉長為一個長篇。

海不能濃縮為湖。 一支鋼琴短曲也不會演化為一部交響樂。 小小說和短篇、中篇、長篇的區別, 絕不僅僅是在篇幅上。 它們是不同的文學品種, 不同的文本, 不同的特性與規律, 不同的標準, 不同的取材與創作的思維。 照我看, 長篇是海, 中篇是河流, 短篇是一灣池水, 小小說是一朵浪花。 但是, 這朵浪花不是從海裡跳出來的, 而是從生活中跳躍出來的, 是從腦袋裡跳躍出來的。

小說離不開情節。 一部中短篇小說需要很多情節, 但小小說容不得太多的情節, 它最需要的是有一個關鍵的“情節”。 這不是一般情節, 而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非凡的、絕妙的、聞所未聞的、“成敗在此一舉的”、寓意深刻或感人至深的情節。 比如《麥琪的禮物》、比如《萬卡》、比如《口技》與《鴿異》,

都有一個令人叫絕的情節, 決定著小說的“生死”。 這是金子般的情節。 小小說往往有這樣一個情節就夠了。 小小說就靠這個情節。

小說中鮮明的人物個性的表現, 往往在這個情節裡。

小說中深刻的主題, 往往也在這個情節裡。

它可以使“小小說不小”。

這種情節是小小說的“命門”。 沒有這樣的情節很難寫出好的小小說。

我以為, 小小說的情節是很難獲得的, 很難碰到的。 需要一種契機, 一種生活的恩賜, 或者是一種靈感。 所以很多大作家寫了許多中長短篇, 留下的小小說卻不多。 小小說看似很好寫, 實際是很難碰。

當我們抓到這個關鍵的情節, 就看小說怎麼結構了。 我以為, 小小說是結構出來的。 或者說, 小小說更講究結構。

汪曾祺先生認為小小說與短篇的關係, 像詩與散文。 我同意這種比喻。 詩是點上的凝練, 散文是線性的舒展。 但小小說先天篇幅很短, 一切特徵都與“短”相關。 它不能像散文那樣有太多抒情性的描述, 太隨性, 有太多的閒筆。 它必須簡要與緊湊, 環環相扣, 絲絲入扣。 所謂入扣, 就是所有筆墨都要與這個“金子般的情節”緊緊結構在一起, 最終使這個關鍵的情節發揮出效力與魅力。 這種結構應是一種“巧構”。

在成功的小小說的結構中, 往往把“金子般的情節”放在結尾部分, 好像相聲抖包袱。 這樣做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餘味”, 在小說結束後, 往往還能讓人繼續聯想, 留下回味。 小小說篇幅有限, 只有餘味可以無限。 杜甫有句詩“咫尺應須論萬里”, 這句話雖然說的是畫,但說出一個藝術共通的道理,就是藝術作品的篇幅總是有限,但意蘊深廣卻應該追求無邊無際,餘味無窮,餘音嫋嫋,繞梁三日,這是所有藝術最高的境界。

小小說不僅要把“餘味”拿來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也作為小小說自己重要的特徵。

還應該強調,小小說只靠一個關鍵情節是不行的,這樣會單薄。小小說要特別重視細節。敘事寫景與狀物的細節都要精彩、考究、點石成金。這樣的細節不僅可以使小說豐富、充盈,還會增強文學的表現力與審美內涵。

小小說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視語言為生命。

我說的是文字語言。

現在有些網路段子很不錯,也精彩。有人問,特別精彩的是不是小小說?不是。

應該說網路段子更接近民間文學——民間的故事、寓言和笑話。民間故事最大的特點是口頭語言,它含有很高的智慧,繪聲繪色,流暢生動,故事性強,甚至蘊涵著耐人尋味的哲理。但它不是文字語言,沒有文字美,沒有文字的精當、考究、意蘊與素養。

尤其我國的文學史,由於詩歌成熟在前,散文在後,小說繼之。散文受詩歌影響,非常講究方塊字的運用。這便使文字語言有很高的文學與藝術的價值,更不提每個作家還要彰顯自己的文風與才情。

小小說受篇幅短小的制約,文字必須簡潔準確,惜墨如金,講究方塊字的使用和審美蘊藉。正為此,才可能成為一種精美的文本。

無論中外古今,從魏晉小說、唐宋傳奇、聊齋故事,到歐·亨利、契訶夫、巴別爾等等,那些小說傑作告訴我們,成功的小小說都極其精緻,本身就是一種精品。它是精製而成的。寫一篇好的小小說比起寫一個好的短篇,一樣難。

我無力把小小說的特徵說透說系統,它的理論建設還需要大家共同探討。如今小小說已成為中國文壇上一個成熟和獨立的文學品種,尤其在手機養成的“短閱讀”的背景下,小小說大有施展之地。小小說的繁榮應該就在我們這個時代。

這句話雖然說的是畫,但說出一個藝術共通的道理,就是藝術作品的篇幅總是有限,但意蘊深廣卻應該追求無邊無際,餘味無窮,餘音嫋嫋,繞梁三日,這是所有藝術最高的境界。

小小說不僅要把“餘味”拿來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也作為小小說自己重要的特徵。

還應該強調,小小說只靠一個關鍵情節是不行的,這樣會單薄。小小說要特別重視細節。敘事寫景與狀物的細節都要精彩、考究、點石成金。這樣的細節不僅可以使小說豐富、充盈,還會增強文學的表現力與審美內涵。

小小說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視語言為生命。

我說的是文字語言。

現在有些網路段子很不錯,也精彩。有人問,特別精彩的是不是小小說?不是。

應該說網路段子更接近民間文學——民間的故事、寓言和笑話。民間故事最大的特點是口頭語言,它含有很高的智慧,繪聲繪色,流暢生動,故事性強,甚至蘊涵著耐人尋味的哲理。但它不是文字語言,沒有文字美,沒有文字的精當、考究、意蘊與素養。

尤其我國的文學史,由於詩歌成熟在前,散文在後,小說繼之。散文受詩歌影響,非常講究方塊字的運用。這便使文字語言有很高的文學與藝術的價值,更不提每個作家還要彰顯自己的文風與才情。

小小說受篇幅短小的制約,文字必須簡潔準確,惜墨如金,講究方塊字的使用和審美蘊藉。正為此,才可能成為一種精美的文本。

無論中外古今,從魏晉小說、唐宋傳奇、聊齋故事,到歐·亨利、契訶夫、巴別爾等等,那些小說傑作告訴我們,成功的小小說都極其精緻,本身就是一種精品。它是精製而成的。寫一篇好的小小說比起寫一個好的短篇,一樣難。

我無力把小小說的特徵說透說系統,它的理論建設還需要大家共同探討。如今小小說已成為中國文壇上一個成熟和獨立的文學品種,尤其在手機養成的“短閱讀”的背景下,小小說大有施展之地。小小說的繁榮應該就在我們這個時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