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方旭繼續改編老舍作品,《老舍趕集》透視生活

晨報記者 邱儷華

六篇關於現實的嬉笑怒駡, 六則關於理想的生活意見, 改編自老舍六篇短篇作品的話劇《老舍趕集》將登陸2018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 於5月5日、6日在藝海劇院上演。 一次機緣巧合, 方旭把老舍的《我這一輩子》 改編成一出“獨角戲”, 這也觸動了他內心深處對老舍的那股執著勁兒。 這些年來, 從獨角戲《我這一輩子》到話劇《貓城記》《老李對愛的幻想》《老舍五則》《離婚》和《二馬》, 方旭被業內譽為“老舍專業戶”, 《老舍趕集》是方旭首次改編老舍的短篇小說, 並沿用了《二馬》全男班的表演形式。

晨報記者對話方旭 談新戲“六則意見”具有現實意義

新聞晨報:為什麼取名“趕集”?

方旭:因為該劇改編了老舍先生六則短篇, 這也是首次嘗試將老舍短篇小說改編成話劇, 《趕集》恰巧是老舍先生的首部短篇小說集。

《老舍趕集》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六部短篇小說:《觀眾須知二十則》《創造病》《犧牲》《黑白李》《鄰居們》《我的理想家庭》, 六篇小說各自獨立。 《話劇觀眾須知二十則》是辛辣筆調寫就的民國觀戲守則;《創造病》講述了一對小夫妻的“月光”生活;《犧牲》 講述了1930年代海歸博士的假意犧牲;《黑白李》 描繪了黑李、白李兄弟二人對於愛的爭奪與奉獻;《鄰居們》刻畫了明先生、明太太和宋先生、宋太太兩對夫婦間的生活瑣事;《我的理想家庭》 則直陳“希望一切無奈落去,

希望一切理想成真”的美好願望。 這些由老舍先生在1930年代創作的作品, 至今仍有強烈的現實意味, 我們現在的煩惱, 他80多年前就想到了。 如今將這些作品搬上戲劇舞臺, 用一種幽默的方式, 為當代觀眾帶來人生思考。

新聞晨報:這次的舞臺呈現有什麼特色?

方旭:在尊重老舍先生文本的基礎上, 以當代視覺進行重新解讀, 在音樂、舞美、服裝等視覺層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用四個竹編門簾作為貫穿全劇的元素, 通過門簾的開合、翻轉營造出觀感迥異的視覺空間。 在服裝上, 用充滿實驗感的非常規材料打造出具有寫意感的舞臺服裝。 在演員選擇上, 除了我繼續擔綱主演之外, 更邀請劉欣然、蘇小玎、秦楓、馬馭崧、景松濤五位青年演員,

組成“全男班”陣容。

新聞晨報:全男班的演繹與傳統話劇表演相比, 你認為優點在哪裡?

方旭:全男班的方式可以增強全劇的扮演感, 讓演員和角色之間多一層評判和審視, 讓表演更加豐富, 整個戲的遊戲感更強, 更好玩。

談老舍 在作品中與讀者反思生活

新聞晨報:改編了這麼多老舍先生的作品, 你對老舍先生有什麼新的體悟嗎?老舍先生的作品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裡?

方旭:老舍先生的作品是非常豐富的, 從內容到主題都很廣泛, 而且可以有不同的、更豐富的改編和呈現方式。 老舍先生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語言的幽默, 這種幽默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 可以讓大家在一種相對輕鬆、愉悅的狀態下對社會、對人生、對生命有一些思考。

新聞晨報:經典要如何改編才能讓現在的觀眾接受並喜愛呢, 這些年改編的心得是什麼?

方旭:改編經典的過程中, 首先要提取它的思想內涵和精神養分, 然後找到一種更適合當今觀眾理解的表達方式, 這個連接點是非常重要的。 觀眾如果在臺上看到一個和自己毫無關係的故事, 那確實是無趣的, 所以, 戲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新聞晨報:都說你是“老舍專業戶”,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和老舍先生有什麼共通之處?

方旭:有句老話叫“讀經千遍, 其義自見”。 我覺得隨著我和老舍先生作品的接觸時間不斷增加, 不論在思想上還是情感上, 我和老舍先生的交流越來越透徹、深入和通暢。

新聞晨報:你認為老舍作品的精髓是什麼?

方旭:“看生命, 領略生命, 解釋生命, 你的作品才有生命。 ”這是老舍先生的一句話。 從這句話中, 可以充分看出老舍先生作為一位作家, 想在他的作品中跟大家交流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語概括, 我覺得應該是“反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