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民主人士北上過程完整還原

4月24日, 中國政協文史館, 大道同行——從“五一口號”到協商建國重要史事回顧展“五一口號”展區。

經毛澤東修改的“五一口號”手稿。

郭平英提供了父親郭沫若的北上詩作手稿, 周令飛捐贈了父親周海嬰當年用“祿萊”相機拍下的民主人士乘“華中輪”北上的組圖, 葉小沫、葉永和姐弟找出了爺爺葉聖陶1949年的日記手稿及“知北遊”照片, 宋京其騰出了爺爺宋雲彬北上時使用的行李箱。

這些圖片和實物,

今日在由全國政協辦公廳主辦、中國政協文史館承辦的“大道同行——從‘五一口號’到協商建國重要史事回顧展”集中亮相。

一同展出的還有近500張圖片、70件實物, 其中首次披露的近40件。 它們見證和講述著70年前大批民主人士響應“五一口號”, 衝破重重阻撓, 克服種種困難, 奔赴解放區、籌備新政協的一段波瀾壯闊歷史。

回顧展分為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民主人士從香港北上解放區、民主人士從各地奔赴解放區、籌備新政協、新中國誕生5個部分。

“民主人士從各地秘密奔赴解放區這段歷史, 以前幾乎不曾被如此完整和細緻地呈現, 此次回顧展我們進行了集中還原。 ”中國政協文史館研究員、該專案深度參與者劉仰東介紹,

對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區”這句概括式描述的來龍去脈, 加以細節化和具體化, 成為此次回顧展的一大看點。

■ 講述

與時間賽跑搶救“北上”史料

“一屆政協選舉的五位副主席為周恩來、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陳叔通, 其中四位是北上民主人士。 可見‘北上’這段歷史對新政協的召開具有重要意義, 但對這樣一段重要歷史進程的很多細節, 尚缺乏翔實和完整的記述與解讀。 ”劉仰東說。

據他介紹, 在已出版的黨史、國史讀本中, 涉及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區, 多被概括性地一提而過。

2016年10月, 中國政協文史館啟動“北上”專案, 力求通過對這段歷史的挖掘與研究, 系統收集相關史料, 用多種形式完整再現這一歷史進程。 此後一年多時間裡,

項目工作組對民主人士秘密奔赴解放區的主要路線及相關遺址遺跡進行了5次跨8省市的專項調研, 並對各地各類與“北上”相關的史料進行了深入挖掘和廣泛尋訪, 收集到包括圖片、檔案、報刊、日記、書信、回憶錄、詩作等在內的一批有價值的史料。

與此同時, 文史館在與時間賽跑。 據劉仰東介紹, “北上”當事人中健在者已寥寥可數。 項目組每到一地, 都抱著搶救一段歷史的緊迫感, 搜尋“北上”當事人或知情者, 盡可能找到當中的健在者, 留存一批口述史料。

2017年3月, 專案組在廣州採訪95歲高齡的楊奇老人。 他當年受中共香港分局所派, 護送李濟深登船北上。 楊奇向專案組詳細回顧了大量歷史細節, 並提到潘漢年向他交代工作時再三叮囑:不能有任何閃失。

2017年4月, “北上”專案工作組前往山東, 挖掘和徵集1949年3月“知北游”一行穿行山東解放區的史料。 在萊西市三裡莊見到96歲高齡、時任村婦救會長的馬俊英老人。 柳亞子夫婦曾借宿其家, 稱其為“馬大姐”。 柳亞子當年曾以“贈軍屬馬大姐”為題賦詩“兩絕”。 專案組為她作了口述史料錄影, 馬俊英詳細回憶了68年前接待柳亞子夫婦的情況, 以及柳亞子離開後寫信給她的經過。

北上民主人士後人郭平英、周令飛、葉小沫、宋京其分別參加了項目組的考察活動。 郭平英向項目組提供了父親郭沫若北上詩作的手稿;葉小沫和葉永和至今保留著爺爺葉聖陶“知北遊”時期的日記手稿和照片, 並欣然提供給項目組;宋京其特意騰出爺爺宋雲彬當年北上時使用的行李箱, 並為專案組徵集到已捐贈給海寧市檔案館的宋雲彬北上日記手稿。

這些圖片和實物,都集中陳列在回顧展中。據瞭解,此次展覽還從中央檔案館、大連檔案館、平津戰役紀念館等單位調取了共計82件檔案資料附件。

展覽從今日起在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展,將持續到今年5月31日,個人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免費參觀。

葉聖陶《北遊日記第一冊(1949年)》。

毛澤東起草的關於準備1949年召開政協會議致沈鈞儒等的電報。

■ 揭秘

70年前“五一口號”揭開“協商建國”序幕

70年前,即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提出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此前,國民黨政權撕毀重慶談判協定和政協協議,大舉進攻解放區,挑起全面內戰。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愛國民主人士以各種方式表示抗議,遭國民黨當局迫害,大批民主人士被迫轉移香港,繼續從事民主活動。

“五一口號”的發表得到包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海內外各界積極而普遍的回應。隨後,大批民主人士陸續從各地奔赴解放區,參加新政協籌備活動,其中以從香港北上為主流。

據相關資料記載,根據中共中央的決策和部署,從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中共香港分局共組織接送20多批次、350多位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解放區,其中110多人成為一屆政協代表,包括李濟深、沈鈞儒、譚平山、黃炎培、郭沫若、馬敘倫、柳亞子、陳叔通、葉聖陶、許廣平、章乃器等。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南海召開;9月21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開幕。1949年10月1日,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共同見證新中國成立。

新京報記者 何強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並為專案組徵集到已捐贈給海寧市檔案館的宋雲彬北上日記手稿。

這些圖片和實物,都集中陳列在回顧展中。據瞭解,此次展覽還從中央檔案館、大連檔案館、平津戰役紀念館等單位調取了共計82件檔案資料附件。

展覽從今日起在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展,將持續到今年5月31日,個人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免費參觀。

葉聖陶《北遊日記第一冊(1949年)》。

毛澤東起草的關於準備1949年召開政協會議致沈鈞儒等的電報。

■ 揭秘

70年前“五一口號”揭開“協商建國”序幕

70年前,即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提出迅速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此前,國民黨政權撕毀重慶談判協定和政協協議,大舉進攻解放區,挑起全面內戰。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愛國民主人士以各種方式表示抗議,遭國民黨當局迫害,大批民主人士被迫轉移香港,繼續從事民主活動。

“五一口號”的發表得到包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海內外各界積極而普遍的回應。隨後,大批民主人士陸續從各地奔赴解放區,參加新政協籌備活動,其中以從香港北上為主流。

據相關資料記載,根據中共中央的決策和部署,從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中共香港分局共組織接送20多批次、350多位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解放區,其中110多人成為一屆政協代表,包括李濟深、沈鈞儒、譚平山、黃炎培、郭沫若、馬敘倫、柳亞子、陳叔通、葉聖陶、許廣平、章乃器等。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會議在中南海召開;9月21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中南海懷仁堂開幕。1949年10月1日,各民主黨派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共同見證新中國成立。

新京報記者 何強

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