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32位新零售和創投圈大咖,這樣看2018新機遇

4月24日, 《零售老闆內參》聯合36氪舉辦的新零售創新創投峰會在深圳舉行。 專注消費零售領域的頂級投資機構、投資人, 深耕新零售一線實踐創業精英,

新消費新零售領域備受追捧的現象級產品和專案, 零售行業的權威大咖、意見領袖, 以及近1000名零售行業精英齊聚, 圍繞“新消費、新零售、新機遇”展開豐富多樣的主題演講、圓桌對話, 深入探討消費零售行業2018年的新趨勢以及新消費、新零售賽道的新機遇。

此次峰會分為四個主題環節, 包括:無人零售、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升級、技術和資料賦能, 共有12場主題演講, 4場圓桌論壇, 32位元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和參加圓桌對話。

以下為各位大咖分享內容摘錄:

- Part 1 -

全昌連(36氪副總編、零售老闆內參總裁):新零售變革蘊藏大機遇

移動互聯網對經濟和商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近兩年時間, 消費零售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新零售領域的一些創新創業項目不斷湧現, 加上資本的加持, 新消費新零售成為炙手可熱的行業風口。

零售, 這樣一個存在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商業形態, 今天走到一個新路口, 這裡充滿挑戰, 同時意味著有很多機遇。 消費零售行業就像商業的毛細血管, 新零售的變革和進化, 通過技術和大資料的改造, 它不是一天、兩天, 也不是一年兩年便能改造完成的, 這一持續的變革和轉型過程中, 蘊藏巨大的商機和機遇。 互聯網巨頭, 以及資本和技術的入場, 消費零售領域接下來的變革, 可能會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面對這樣的大變局, 大有可為的空間。

劉星(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新零售應該在用戶體驗上花更多時間

新零售的目標是什麼, 帶給客戶美好的新的體驗。 我希望大家在用戶體驗上花更多的時間打磨和思考, 是否帶給客戶美好的體驗, 這個體驗是否讓客戶感受到舒服、順暢、貼心, 這個體驗是否有新鮮感。 新零售也離不開新品牌, 在未來5-8年會有大批的新興品牌出現, 這些品牌從何而來, 除了從品類創新入手外, 更多的會源於品質提升, 同時也會出現一些在品味上帶來新體驗的。

品牌零售化和零售品牌化。 現在新零售企業非常重視本身的品牌塑造, 同時很多開始做自有品牌, 自有品牌的比例在拉升。 零售品牌化是非常明顯的趨勢。 展望未來5年, 我總結為“五化”:體驗化、智能化、品牌化、細分化和集中化。

在增量市場裡, 出現更多細分化的特色零售業態。 在存量市場上, 商超、便利店、水果零售等現有業態裡出現整合, 形成更集中化。

沈博煒(魔盒CITYBOX創始人):大勢所趨的智慧零售

2018年, 魔盒CITYBOX自稱智慧零售踐行者, 因為我們花了一年半時間琢磨硬體, 研究市場。 我們一直說智慧的才是未來的, 所以我們在智慧零售這條賽道上走的異常堅定。

可以分享下魔盒CITYBOX現階段的銷售資料, 已簽約訂單超過15000台, 遠至新疆和內蒙都開始有我們設備的投放。

圓桌對話

把脈無人零售:2018年要不要繼續加碼下注

主持人:全昌連(36氪副總編、零售老闆內參總裁)

林捷(簡24 CEO):打造完整的近場零售場景

簡24是一家類似Amazon GO的無人便利店實踐者和方案提供商。

目前我們的技術是國內第一套真正商業化的視覺+感應器方案。 今年, 我們的計畫是做部分自營50-100平米的便利店(類似樹幹), 覆蓋500米範圍。 同時開始輸出技術分別做10平米無人便利店(樹枝)和智能櫃(樹葉)覆蓋100米和10米場景。 這樣形成一個完整的近場零售場景。 簡24在樹枝和樹葉的方向作為技術和線上運營輸出方, 本身不會太參與線下運營。

付春龍(餓了麼Now無人貨架負責人):開源+節流, 回歸零售本質

2017年12月份, 餓了麼NOW無人貨架項目進行了年度複盤並調整了策略, 摒棄“跑馬圈地”思路, 轉向精細化運營, 通過“開源+節流”等多項措施打造模式標杆。

節流:通過與企業攜手減少不誠信行為、針對通過“開源+節流”等極個別物流承運人開展“掃黑行動”等舉措顯著降低貨損;通過切換蜂鳥補貨模式, 使補貨成本降低40%。

開源:通過強化品類管理,實現“千架百面”的強商品力陳列;優化補貨動線設計,減少缺貨造成的損失。同時,也嘗試廣告與流量變現,包括蒙牛、哈瑞寶等品牌的廣告與新品投放收入。

當前餓了麼NOW也在積極與阿裡巴巴體系豐富的資源進行溝通對接,在智慧設備、信用支付、商品資源、物流設施等方面有巨大的協同空間。

強調“開源+節流”,回歸零售的本質,才能讓貨架業務走得更遠更穩。

謝群(螞蟻空間創始人兼CEO):立足做智慧精選便利店

未來的零售一定是基於線下管道實現定點線上線下融合,智慧化技術做為底層基礎設施,類似今天的二維碼支付。未來進出任何零售門店體驗可以感受到全智慧化的場景,跟你在自己家一樣便捷舒適,只有這樣的體驗才能讓使用者資料與消費資料的融合,有了使用者消費資料的精准分析與效率,才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消費服務,資料是為了更好的瞭解用戶需求。

基於螞蟻空間,我們立足於做基於用戶需求滿足的便利店,我始終堅持技術是底層是工具,"工具"需要講究的是使用的成熟度與穩定性。新零售是“人、貨、場”重構的過程,螞蟻空間立足做智慧精選便利店,我們專注智慧“人、貨、場”的資訊化運營與管理打通,希望基於智慧零售的載體做線上線下智慧化運營的智慧零售管理系統用戶端,從而搭建可規模化複製的智慧零售運營能力的輸出,加速傳統便利店的品牌連鎖化發展,實現便利零售的消費性升級。

趙亮(FxBox函數空間創始人):為智慧化店面提供多種組合方案

2018年,我們公司的思路和方向很清晰,為智慧化店面提供多種組合方案,一是掃碼購,二是自助購,三是RFID智能購。我們根據不同的店面的需求定制不同的智慧化服務。同時線上上通過小程式讓店主及其客戶提供群聊、社區、促銷、優惠券等服務,形成以店面為核心的SNS關係,為店面提供與消費者新的連接方式。我認為建立店主、店員和消費者之間的智慧化關係,這才是顛覆性的東西。比如:當你去連鎖便利店、大商超時,服務人員根本不想認識你,但社區小店的店主一定認識你,這個就像小店模式的海底撈,店主認識每一個客戶,形成特殊的SNS體系和關係,這種基於SNS的銷售是無敵的。目前我們加盟店已經超過1000家,2018年目標是做成10000家店,形成新型社區關係,創造新的零售業態。

- Part 2 -

熊昊(創新工廠執行董事兼華南區總經理):消費新零售有無限機會

消費和零售領域未來的黃金10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看到幾點因素,帶來經濟與消費的擴張與重構。第一:第三波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帶來的巨大線上消費人群。第二:線上線下融合帶來的效率和體驗的提升,第三:移動支付普及帶來的Shop everywhere。在消費領域,我們認為在新的品牌,消費服務的升級,新的管道,供應鏈,新的技術等方向,有大量的投資機會。

韓銳(高榕資本副總裁、消費投資負責人):先進零售業態未必能一統天下

消費者的需求極其多元,能養活很多業態。我們看到傳統零售業態仍然充滿活力,先進零售業態難以一統天下。中國的日系便利店最發達的城市是上海,但夫妻老婆店仍然大量存在,我們也不可能看到他們在短時間內都消失。珠三角是中國水果連鎖業態最厲害的地方,但今天在市中心仍然能看到非常多的獨立水果店。

零售業態不存在最優解,也不存在終局。我們把一個無法達到的最優解叫做“機器貓模型”,試想一下每個消費者隨身都有一隻機器貓,要什麼有什麼,隨時可得,但這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是肯定做不到的。那麼,今天的問題是,什麼樣的業態可以讓零售企業無限去逼近機器貓模型?

我們認為,更先進的零售業態需要在時空上對消費者進行截流。過去的零售業態演變更側重於在空間上不斷的截流,現在資料化的線上能力有機會在直接把戰場從街頭搬到家中。今天大量小顆粒度的線下終端加上線上能力,我們認為是最接近機器貓模型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無論如何變化,具備良好創新的服務型和體驗型零售業態始終都能夠把消費者拉回線下來。

高榕資本一直非常重視線上線下和零售的結合,我們希望跟大家一起找到中國的ALDI、中國的Costco、中國的Whole Foods,但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找到並幫助中國的“中國的”。

陽光印網執行副總裁張宏山:打造“人、貨、場”精准服務

新零售如何做到降本增效,通過“人、貨、場”來看,重新構建商品使用者服務和消費場景三者之間的關係,打通供應鏈,完成閉環交易。作為新零售背後的最大推手,他們的採購服務商,我們根據這些特點打造陽光印網自己的“人、貨、場”精准服務。人,人員活動行銷管理支持;貨,行銷、設計、生產、安裝;場,新零售開店及場館搭建。陽光印網的做法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説明各位在非核心事務採購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發展壯大自己的主業。

圓桌對話

風口再起:OMO線上線下融合的最大紅利在哪裡?

主持人:湯志敏(天圖投資合夥人)

張洪良(食行生鮮CEO):用戶體驗是靠無數的細節堆起來的

零售業不變的有兩點:一是客戶體驗,食行生鮮是賣菜的,我們一直關注客戶買菜的維度,更多的選擇新鮮、價廉、準時性。

二是,關注收入結構成本的模型,零售難在資源連結,快速全國落地。我們要敬畏零售,用戶體驗是靠無數的細節堆起來的,你的收入成本結構模型、效率的提升是無數的細節堆起來的,公司賣了6年菜,在此過程中琢磨的是用戶體驗如何,品質好不好,能否滿足用戶的準時性要求,有沒有向下的空間,履約成本未來的走向如何。用戶體驗和成本之間的關係是相悖的,一定要找到平衡點。當中會有新的變化,拓展這兩個維度認知的邊界,會有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式,包括獲客、行銷、促銷類的。

殷翔(三隻松鼠總經理助理):進入線下,連接消費者和品牌

主持人提到變化,我們在進入線下後,發現有變的部分,也有不變的部分。不變的部分比如價格體系,現在線下所有產品保持和線上同款同價,這是我們能做到的;變化的部分包括服務、體驗上會有所區別。我們通過的產品品牌、服務的體系,包括喊出的每一聲主人,營造出森林系的裝修風格等,都希望給主人親切、輕鬆、愉悅的感覺,拉近與主人的心理距離。

我們從2016年開始進入線下,獲得的一點小小經驗就是,把虛擬和物理空間串聯起來,在過程中植入我們的文化和情感,從而連接人和品牌,這是比較難的,也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

陳功偉(果樂樂董事長兼CEO):未來零售有四條路可以走

我認為線上線下融合在未來的零售中無處不在,未來的零售就是四條路:

第一,傳統賣場需要升級。傳統商超盒馬鮮生出來做升級改造,這是自帶流量的,是大型社區類商業綜合體的升級。

第二,便利店升級,快速標準化連鎖。

第三,社區生鮮店的升級和變化更綜合,流量入口,品類更豐富。

第四,近場,離用戶很近,包括無人貨架以及我們發展了兩三年的O2O。

前兩類傳統賣場和便利店加線上的東西較慢,後面兩類會更深的結合。

- Part 3 -

馮衛東(天圖投資管理合夥人、首席投資官):新零售是顧客心智中的零售新品類

什麼是新零售?在天圖的投資理論中非常明確:新零售是顧客心智中的零售新品類,源於零售的品類分化,並由需求變化和技術變化兩大因素驅動。自動售貨、自動化技術以及移動支付,這些新工具的出現讓一些新的品類成為可能。但使用了新技術,不會自動形成零售新品類,現在很多菜市場用的是微信、支付寶,它依然是菜市場,並沒有成為新零售。

在零售新品類裡,哪些可以大概率成功?在我們看來,能贏得未來的零售新品類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徵:從品類的角度來看,顧客一聽就明;已經在成熟市場得到驗證;被年輕一代喜歡,年輕人願意學習新東西,他們在互聯網上有最大的聲音,得到年輕人喜歡,就能被更好的傳播;得到新技術、新商業模式賦能;從顧客利益出發而非商家利益出發。

樓軍(IDG資本董事總經理):新零售的本質沒變

把消費升級、消費降級、新零售,以及各種“無人”拋掉,看看2015年至今的三年裡發生了什麼,用三個詞語或者三個視角看這件事:第一,需求;第二,心智;第三,模式;從這三個角度看這件事,可以把這件事看的更清楚。

從這三個角度來看,可能可以看出未來兩年會發生什麼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本質一直沒變,選品、供應鏈、物流、倉儲,在整條效率上,你做的是不是比別人更高效。為什麼今天所有的新零售創新,傳統企業並沒有被他們打得特別慘或者顛覆掉,因為本質沒變,在原有的基礎上往前發展,依然是有很機會的。

劉毅然(元璟資本合夥人):線上線下融合才會形成核心能力

隨著互聯網線上流量紅利消失,我們開始關注線下流量重構帶來消費習慣改變的新機會。如今當線下和線下兩個板塊碰撞在一起,進而進行有效整合,我們認為這是需求和供給的重新匹配,目標是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好體驗的方向發展。

線上下重構這個方向上,今天講的新零售,其實是要圍繞對人服務體系來思考,線下有人流,帶來流量場景。過去,線下業態很多較為分散,難以形成線上網路效應,在今天,新技術、新機會的出現讓這些分散業態有機會被重新整合重構,對新零售產生了比較大的推動。

從需求和供給的角度,我們認為零售的發展要滿足消費者及時、個性化需求,這必須從原有零售業態提出要求。今天新零售業態展現的方向是以業務為中心,全場景、近距離、多觸點,而這是電商無法觸達的。

以往的線下形態我們認為主要解決的是供銷存的問題,後來到電商時代,線上線下分別有自己的系統,很長一段時間是互相割裂的。我們認為一定是全網融合,線上線下資料和運營管理融合起來,才會形成核心能力。

塗征輝(衣脈科技CEO):賦能更多的服裝品牌

現在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貴,流量時代的紅利過去了,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線下流量每年在減少,商場租金依然很高。服裝企業的毛利比較高,一般企業可以做到5-10倍的議價。毛利基本在70-80%。最後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可以看到,他們全年存活高大350億元,為淨利潤的7倍,很多利潤被庫存吃掉。

作為立足於服裝行業的科技公司,我們對這個模式有哪些思考,來看看消費者從新角度思考服裝。我們不是要開店,更多的把自己定位為賦能者的角色,我們希望賦能更多的服裝品牌,讓他們實現升級和改造,實現銷售的騰飛。

圓桌對話

變革與機遇:新零售該如何借力消費升級的大勢?

主持人:魏國興(天圖投資合夥人)

奈雪(奈雪的茶創始人兼首席產品研發官):消費升級核心是背後消費的這群人發生變化

從我自己的感覺,我覺得消費一直在升級,並沒有這幾年才升級。隨著年齡和認知的提升,對於很多要求在不斷的提高。從我經營品牌的感覺來說,最大的變化是消費品牌的這一群人發生本質性變化。

舉例說,幾年前創立奈雪品牌時,我是85後,我身邊有很多80後的朋友。我創業之初諮詢很多朋友,他們質疑我做奶茶會不會很Low。奈雪的客人主要是90後、95後,完全沒有文化不自信。這一群人是我喜歡什麼,它的品質符合我的預期,它的消費場景是我喜歡的,我就會消費。我認為核心是背後消費的這群人發生變化。

郭振宇(盒馬鮮生深圳公司總經理):盒馬鮮生印證了消費升級

首先,買得好是消費品質的提升。消費升級是買性價比最高的優質商品,我們有國際化的團隊在全球進行採購,專業的團隊在全國採購,整合全球供應鏈,從源頭到顧客手上。

消費升級的體現,其次是買得到,中國每年過千萬的顧客出國旅遊,現在網路資訊流暢,大家知道很多海外的東西,體驗很多新的東西。如何在國內買到,我們把商品呈現在各位眼前。我們有淘寶、天貓大資料,新零售某程度上是資料和技術驅動,我們有淘寶和天貓的後臺,我們把銷售Top的網紅產品,比如白色戀人巧克力、藍色可樂、透明奶茶放到我們的線上和線下端。

第三是買得便利,新零售很大程度上需要便利性,80後、90後需要更自由的把控時間,會把寶貴的時段放在社交、朋友聚會,但很少花在做飯、買菜上。我們提供30分鐘3公里送貨服務,顧客有很大的確定性,他知道30分鐘就可以拿到想要的商品。另外我們提供很多3R產品,比較容易吃和烹飪的產品,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

這是我們理解的新零售,也是應對現在的消費升級。

塗征輝(衣脈科技CEO):消費升級是體驗和商品升級

我理解的消費升級貨品層面的升級,客戶對於商品的感知度越來越細緻,他可以感覺到貨品的提升,這是一個大方向。另一個方向是模式和體驗的升級,盒馬鮮生提供了場內的餐飲服務、半小時內送達服務,我們服裝行業試圖傳遞C2M模式,這是體驗的升級。體驗升級和商品升級,相互是迴圈的過程。

衣服最初解決溫飽,鎧甲解決安全問題,後來解決身份問題。我認為衣服最終會是人表達自我的方式,消費者的升級是人的升級,體驗和商品在過程中反覆運算往前走的。

- Part 4 -

田榮舉(金蝶雲之家總裁):改變億萬人的工作方式

前面談得更多的是消費者的變化,金蝶一直從事專業的企業管理服務,我們在研究人的變化,我們的視角不一樣,今天簡要分享的主題是改變億萬人的工作方式。隨著90後、95後甚至00後要進入職場,員工是數位化的原住民,協助溝通方面的習慣比之前有了變化。金蝶一直以來致力於創新,全面向雲轉型,不斷適應甚至引領新的工作方式的變化。

金蝶雲之家要為企業打造安全、專業、智慧、極致體驗的一站式協同工作平臺,通過這個工作平臺,一方面解決基礎辦公問題,像會議、審批等體驗。我們要更多的連接零售、業務、系統,實現端到端的全程體驗。

每人計CEO丁曉剛:用智慧設備和工具賦能新零售

新零售非常熱,熱了很久,跟前兩年的大資料、VR、AI等熱詞一樣,非常多人往框裡裝東西。這些很好的概念、很好的應用,把所有框放進去變成無比龐大的體系。任何一個零售商考慮我們如何切入時,可能會有無所適從的感覺。我們思考如何有機會用更加落地、更加實操、更加小步快跑的方式做改進。

零售做的各種各樣的動作,是為了提升消費者體驗,途徑、技術方向,不管是互聯網技術還是物聯網、大資料的技術,最後通過電商、新零售升級、消費升級、實體店落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這一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門店可用的智慧設備和工具,説明他們達到最後的目標。

蘇春園(觀遠數據CEO):構建零售決策大腦

之所以創立觀遠資料,在服務肯德基、星巴克等公司時,他們非常資料化做運營決策。以肯德基為例,如何用資料支撐每天幾萬家店細緻到每一個商品每一步訂單的經營決策?這背後是數百人的資料處理與分析團隊,以及數千名在不同區域不同業務部門裡能看資料、解讀數據的業務與管理人員。這是它全球擴張且仍然保持競爭力的秘密武器,以極大的投入來構建數位化經營的功底。

今天談了很多“人、貨、場”,在座各位都是專家。但我們看到第四個元素越來越重要——“腦”,零售新四要素是“人、貨、場、腦”。決策大腦幹什麼?從簡單的單品單店分析、門店經營異常監控排查,到深入的銷售預測、智慧備貨等場景,這些重要、高頻的決策需要有機打通“人、貨、場”,包括POS、ERP、CRM、供應鏈等系統以及各種外部資料,形成更自動和更智慧的決策。

圓桌對話

實踐與應用:技術與資料如何賦能新零售

主持人:胡若笛(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副總裁)

無論是資料、使用者還是對行業更深的理解,服務完基礎使用者後可以沉澱出很多東西。你變得更專業,B端用戶也會更依賴你、你的護城河會越來越深,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有些工具型的產品特別容易被替代。

中國做消費的企業有很多,讓企業獨立成長出非常強的資料、AI或者能力還是不太現實的。我認為要放開心態,在市面上尋找性價比非常好的專業服務。將來買資料或者買服務就跟現在交電費、水費和廣告費類似,這是企業運營必須的服務。如果你要蓋發電廠、水電廠,這是沒必要的。這是我對技術賦能消費的粗淺的理解。

陳岳政(阿裡口碑本地生活事業部副總經理):口碑餐飲新零售與無人智慧餐廳

2018年初,口碑與百年老字型大小五芳齋合作,在杭州推出首家無人智慧餐廳。該餐廳採用“無人智慧餐廳+無人零售”模式,作為口碑餐飲新零售的首個樣本,深入運用了口碑無人餐廳技術,為餐飲商家提供包括自助點餐、智慧行銷、服務通知、智慧取餐、代扣評價、外賣外帶及24小時無人零售在內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口碑餐飲新零售方案,結合大資料能力與人工智慧支撐,將不遺餘力地推動以用戶消費者為中心,助力商家在到店行銷服務、外賣外帶、半成品/成品零售等不同場景,實現場景底層的資料互通,深度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更好地洞察消費者、理解消費者、服務消費者,從而逐步推動商家進入一體化運營,帶來明顯的經營增收提效和消費體驗升級。

劉念(碼隆科技合夥人):用AI技術提供行業解決方案

李傑(智易科技創始人兼CEO):擁抱技術是新零售不可避免的趨勢

參考前幾次技術浪潮,互聯網作為一門新技術從黑科技經過不斷發展,最終門檻降低到能為全民所應用,我相信人工智慧未來同樣會經歷這樣的歷程,而在這個進程中,一款低門檻工具的出現是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擇打造這樣一款低門檻的AI研發平臺賦能企業而不是幫企業去解決一個個問題。對於新零售的未來,我希望我們應該更多的去擁抱技術,畢竟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最近發生的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有可能讓一切基於資料的決策成本趨近於零,由此帶來的智慧化將大大提升零售運營的精細化程度,因此擁抱大資料、擁抱人工智慧在未來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王嘉萌(考拉先生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服務的商家月營業額從5萬到30萬

我們服務的是接地氣的商家,我們平臺裡有貼膜哥、奶茶妹、豬肉西施。豬肉西施是上海的商家,賣雙匯冷鮮肉。

考拉先生最早是服務社區的,社區最大的弊端是封閉、保守的,物業儘量少讓人進來,保證安全。商家要讓更多的人進來,才能做更多的生意。

豬肉西施之前每個月營業額在5萬左右,打破圍牆後,一個月營業額到30萬。他把原來不具備的傳統行銷能力變成線上能力,形成會員管理系統後,把周邊社區的消費者拉進來。

使補貨成本降低40%。

開源:通過強化品類管理,實現“千架百面”的強商品力陳列;優化補貨動線設計,減少缺貨造成的損失。同時,也嘗試廣告與流量變現,包括蒙牛、哈瑞寶等品牌的廣告與新品投放收入。

當前餓了麼NOW也在積極與阿裡巴巴體系豐富的資源進行溝通對接,在智慧設備、信用支付、商品資源、物流設施等方面有巨大的協同空間。

強調“開源+節流”,回歸零售的本質,才能讓貨架業務走得更遠更穩。

謝群(螞蟻空間創始人兼CEO):立足做智慧精選便利店

未來的零售一定是基於線下管道實現定點線上線下融合,智慧化技術做為底層基礎設施,類似今天的二維碼支付。未來進出任何零售門店體驗可以感受到全智慧化的場景,跟你在自己家一樣便捷舒適,只有這樣的體驗才能讓使用者資料與消費資料的融合,有了使用者消費資料的精准分析與效率,才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消費服務,資料是為了更好的瞭解用戶需求。

基於螞蟻空間,我們立足於做基於用戶需求滿足的便利店,我始終堅持技術是底層是工具,"工具"需要講究的是使用的成熟度與穩定性。新零售是“人、貨、場”重構的過程,螞蟻空間立足做智慧精選便利店,我們專注智慧“人、貨、場”的資訊化運營與管理打通,希望基於智慧零售的載體做線上線下智慧化運營的智慧零售管理系統用戶端,從而搭建可規模化複製的智慧零售運營能力的輸出,加速傳統便利店的品牌連鎖化發展,實現便利零售的消費性升級。

趙亮(FxBox函數空間創始人):為智慧化店面提供多種組合方案

2018年,我們公司的思路和方向很清晰,為智慧化店面提供多種組合方案,一是掃碼購,二是自助購,三是RFID智能購。我們根據不同的店面的需求定制不同的智慧化服務。同時線上上通過小程式讓店主及其客戶提供群聊、社區、促銷、優惠券等服務,形成以店面為核心的SNS關係,為店面提供與消費者新的連接方式。我認為建立店主、店員和消費者之間的智慧化關係,這才是顛覆性的東西。比如:當你去連鎖便利店、大商超時,服務人員根本不想認識你,但社區小店的店主一定認識你,這個就像小店模式的海底撈,店主認識每一個客戶,形成特殊的SNS體系和關係,這種基於SNS的銷售是無敵的。目前我們加盟店已經超過1000家,2018年目標是做成10000家店,形成新型社區關係,創造新的零售業態。

- Part 2 -

熊昊(創新工廠執行董事兼華南區總經理):消費新零售有無限機會

消費和零售領域未來的黃金10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看到幾點因素,帶來經濟與消費的擴張與重構。第一:第三波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帶來的巨大線上消費人群。第二:線上線下融合帶來的效率和體驗的提升,第三:移動支付普及帶來的Shop everywhere。在消費領域,我們認為在新的品牌,消費服務的升級,新的管道,供應鏈,新的技術等方向,有大量的投資機會。

韓銳(高榕資本副總裁、消費投資負責人):先進零售業態未必能一統天下

消費者的需求極其多元,能養活很多業態。我們看到傳統零售業態仍然充滿活力,先進零售業態難以一統天下。中國的日系便利店最發達的城市是上海,但夫妻老婆店仍然大量存在,我們也不可能看到他們在短時間內都消失。珠三角是中國水果連鎖業態最厲害的地方,但今天在市中心仍然能看到非常多的獨立水果店。

零售業態不存在最優解,也不存在終局。我們把一個無法達到的最優解叫做“機器貓模型”,試想一下每個消費者隨身都有一隻機器貓,要什麼有什麼,隨時可得,但這在可預見的時間內是肯定做不到的。那麼,今天的問題是,什麼樣的業態可以讓零售企業無限去逼近機器貓模型?

我們認為,更先進的零售業態需要在時空上對消費者進行截流。過去的零售業態演變更側重於在空間上不斷的截流,現在資料化的線上能力有機會在直接把戰場從街頭搬到家中。今天大量小顆粒度的線下終端加上線上能力,我們認為是最接近機器貓模型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無論如何變化,具備良好創新的服務型和體驗型零售業態始終都能夠把消費者拉回線下來。

高榕資本一直非常重視線上線下和零售的結合,我們希望跟大家一起找到中國的ALDI、中國的Costco、中國的Whole Foods,但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找到並幫助中國的“中國的”。

陽光印網執行副總裁張宏山:打造“人、貨、場”精准服務

新零售如何做到降本增效,通過“人、貨、場”來看,重新構建商品使用者服務和消費場景三者之間的關係,打通供應鏈,完成閉環交易。作為新零售背後的最大推手,他們的採購服務商,我們根據這些特點打造陽光印網自己的“人、貨、場”精准服務。人,人員活動行銷管理支持;貨,行銷、設計、生產、安裝;場,新零售開店及場館搭建。陽光印網的做法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説明各位在非核心事務採購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發展壯大自己的主業。

圓桌對話

風口再起:OMO線上線下融合的最大紅利在哪裡?

主持人:湯志敏(天圖投資合夥人)

張洪良(食行生鮮CEO):用戶體驗是靠無數的細節堆起來的

零售業不變的有兩點:一是客戶體驗,食行生鮮是賣菜的,我們一直關注客戶買菜的維度,更多的選擇新鮮、價廉、準時性。

二是,關注收入結構成本的模型,零售難在資源連結,快速全國落地。我們要敬畏零售,用戶體驗是靠無數的細節堆起來的,你的收入成本結構模型、效率的提升是無數的細節堆起來的,公司賣了6年菜,在此過程中琢磨的是用戶體驗如何,品質好不好,能否滿足用戶的準時性要求,有沒有向下的空間,履約成本未來的走向如何。用戶體驗和成本之間的關係是相悖的,一定要找到平衡點。當中會有新的變化,拓展這兩個維度認知的邊界,會有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式,包括獲客、行銷、促銷類的。

殷翔(三隻松鼠總經理助理):進入線下,連接消費者和品牌

主持人提到變化,我們在進入線下後,發現有變的部分,也有不變的部分。不變的部分比如價格體系,現在線下所有產品保持和線上同款同價,這是我們能做到的;變化的部分包括服務、體驗上會有所區別。我們通過的產品品牌、服務的體系,包括喊出的每一聲主人,營造出森林系的裝修風格等,都希望給主人親切、輕鬆、愉悅的感覺,拉近與主人的心理距離。

我們從2016年開始進入線下,獲得的一點小小經驗就是,把虛擬和物理空間串聯起來,在過程中植入我們的文化和情感,從而連接人和品牌,這是比較難的,也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

陳功偉(果樂樂董事長兼CEO):未來零售有四條路可以走

我認為線上線下融合在未來的零售中無處不在,未來的零售就是四條路:

第一,傳統賣場需要升級。傳統商超盒馬鮮生出來做升級改造,這是自帶流量的,是大型社區類商業綜合體的升級。

第二,便利店升級,快速標準化連鎖。

第三,社區生鮮店的升級和變化更綜合,流量入口,品類更豐富。

第四,近場,離用戶很近,包括無人貨架以及我們發展了兩三年的O2O。

前兩類傳統賣場和便利店加線上的東西較慢,後面兩類會更深的結合。

- Part 3 -

馮衛東(天圖投資管理合夥人、首席投資官):新零售是顧客心智中的零售新品類

什麼是新零售?在天圖的投資理論中非常明確:新零售是顧客心智中的零售新品類,源於零售的品類分化,並由需求變化和技術變化兩大因素驅動。自動售貨、自動化技術以及移動支付,這些新工具的出現讓一些新的品類成為可能。但使用了新技術,不會自動形成零售新品類,現在很多菜市場用的是微信、支付寶,它依然是菜市場,並沒有成為新零售。

在零售新品類裡,哪些可以大概率成功?在我們看來,能贏得未來的零售新品類需要具備以下幾個特徵:從品類的角度來看,顧客一聽就明;已經在成熟市場得到驗證;被年輕一代喜歡,年輕人願意學習新東西,他們在互聯網上有最大的聲音,得到年輕人喜歡,就能被更好的傳播;得到新技術、新商業模式賦能;從顧客利益出發而非商家利益出發。

樓軍(IDG資本董事總經理):新零售的本質沒變

把消費升級、消費降級、新零售,以及各種“無人”拋掉,看看2015年至今的三年裡發生了什麼,用三個詞語或者三個視角看這件事:第一,需求;第二,心智;第三,模式;從這三個角度看這件事,可以把這件事看的更清楚。

從這三個角度來看,可能可以看出未來兩年會發生什麼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本質一直沒變,選品、供應鏈、物流、倉儲,在整條效率上,你做的是不是比別人更高效。為什麼今天所有的新零售創新,傳統企業並沒有被他們打得特別慘或者顛覆掉,因為本質沒變,在原有的基礎上往前發展,依然是有很機會的。

劉毅然(元璟資本合夥人):線上線下融合才會形成核心能力

隨著互聯網線上流量紅利消失,我們開始關注線下流量重構帶來消費習慣改變的新機會。如今當線下和線下兩個板塊碰撞在一起,進而進行有效整合,我們認為這是需求和供給的重新匹配,目標是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好體驗的方向發展。

線上下重構這個方向上,今天講的新零售,其實是要圍繞對人服務體系來思考,線下有人流,帶來流量場景。過去,線下業態很多較為分散,難以形成線上網路效應,在今天,新技術、新機會的出現讓這些分散業態有機會被重新整合重構,對新零售產生了比較大的推動。

從需求和供給的角度,我們認為零售的發展要滿足消費者及時、個性化需求,這必須從原有零售業態提出要求。今天新零售業態展現的方向是以業務為中心,全場景、近距離、多觸點,而這是電商無法觸達的。

以往的線下形態我們認為主要解決的是供銷存的問題,後來到電商時代,線上線下分別有自己的系統,很長一段時間是互相割裂的。我們認為一定是全網融合,線上線下資料和運營管理融合起來,才會形成核心能力。

塗征輝(衣脈科技CEO):賦能更多的服裝品牌

現在線上流量成本越來越貴,流量時代的紅利過去了,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線下流量每年在減少,商場租金依然很高。服裝企業的毛利比較高,一般企業可以做到5-10倍的議價。毛利基本在70-80%。最後從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可以看到,他們全年存活高大350億元,為淨利潤的7倍,很多利潤被庫存吃掉。

作為立足於服裝行業的科技公司,我們對這個模式有哪些思考,來看看消費者從新角度思考服裝。我們不是要開店,更多的把自己定位為賦能者的角色,我們希望賦能更多的服裝品牌,讓他們實現升級和改造,實現銷售的騰飛。

圓桌對話

變革與機遇:新零售該如何借力消費升級的大勢?

主持人:魏國興(天圖投資合夥人)

奈雪(奈雪的茶創始人兼首席產品研發官):消費升級核心是背後消費的這群人發生變化

從我自己的感覺,我覺得消費一直在升級,並沒有這幾年才升級。隨著年齡和認知的提升,對於很多要求在不斷的提高。從我經營品牌的感覺來說,最大的變化是消費品牌的這一群人發生本質性變化。

舉例說,幾年前創立奈雪品牌時,我是85後,我身邊有很多80後的朋友。我創業之初諮詢很多朋友,他們質疑我做奶茶會不會很Low。奈雪的客人主要是90後、95後,完全沒有文化不自信。這一群人是我喜歡什麼,它的品質符合我的預期,它的消費場景是我喜歡的,我就會消費。我認為核心是背後消費的這群人發生變化。

郭振宇(盒馬鮮生深圳公司總經理):盒馬鮮生印證了消費升級

首先,買得好是消費品質的提升。消費升級是買性價比最高的優質商品,我們有國際化的團隊在全球進行採購,專業的團隊在全國採購,整合全球供應鏈,從源頭到顧客手上。

消費升級的體現,其次是買得到,中國每年過千萬的顧客出國旅遊,現在網路資訊流暢,大家知道很多海外的東西,體驗很多新的東西。如何在國內買到,我們把商品呈現在各位眼前。我們有淘寶、天貓大資料,新零售某程度上是資料和技術驅動,我們有淘寶和天貓的後臺,我們把銷售Top的網紅產品,比如白色戀人巧克力、藍色可樂、透明奶茶放到我們的線上和線下端。

第三是買得便利,新零售很大程度上需要便利性,80後、90後需要更自由的把控時間,會把寶貴的時段放在社交、朋友聚會,但很少花在做飯、買菜上。我們提供30分鐘3公里送貨服務,顧客有很大的確定性,他知道30分鐘就可以拿到想要的商品。另外我們提供很多3R產品,比較容易吃和烹飪的產品,節約了消費者的時間。

這是我們理解的新零售,也是應對現在的消費升級。

塗征輝(衣脈科技CEO):消費升級是體驗和商品升級

我理解的消費升級貨品層面的升級,客戶對於商品的感知度越來越細緻,他可以感覺到貨品的提升,這是一個大方向。另一個方向是模式和體驗的升級,盒馬鮮生提供了場內的餐飲服務、半小時內送達服務,我們服裝行業試圖傳遞C2M模式,這是體驗的升級。體驗升級和商品升級,相互是迴圈的過程。

衣服最初解決溫飽,鎧甲解決安全問題,後來解決身份問題。我認為衣服最終會是人表達自我的方式,消費者的升級是人的升級,體驗和商品在過程中反覆運算往前走的。

- Part 4 -

田榮舉(金蝶雲之家總裁):改變億萬人的工作方式

前面談得更多的是消費者的變化,金蝶一直從事專業的企業管理服務,我們在研究人的變化,我們的視角不一樣,今天簡要分享的主題是改變億萬人的工作方式。隨著90後、95後甚至00後要進入職場,員工是數位化的原住民,協助溝通方面的習慣比之前有了變化。金蝶一直以來致力於創新,全面向雲轉型,不斷適應甚至引領新的工作方式的變化。

金蝶雲之家要為企業打造安全、專業、智慧、極致體驗的一站式協同工作平臺,通過這個工作平臺,一方面解決基礎辦公問題,像會議、審批等體驗。我們要更多的連接零售、業務、系統,實現端到端的全程體驗。

每人計CEO丁曉剛:用智慧設備和工具賦能新零售

新零售非常熱,熱了很久,跟前兩年的大資料、VR、AI等熱詞一樣,非常多人往框裡裝東西。這些很好的概念、很好的應用,把所有框放進去變成無比龐大的體系。任何一個零售商考慮我們如何切入時,可能會有無所適從的感覺。我們思考如何有機會用更加落地、更加實操、更加小步快跑的方式做改進。

零售做的各種各樣的動作,是為了提升消費者體驗,途徑、技術方向,不管是互聯網技術還是物聯網、大資料的技術,最後通過電商、新零售升級、消費升級、實體店落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這一過程中,我們做了很多門店可用的智慧設備和工具,説明他們達到最後的目標。

蘇春園(觀遠數據CEO):構建零售決策大腦

之所以創立觀遠資料,在服務肯德基、星巴克等公司時,他們非常資料化做運營決策。以肯德基為例,如何用資料支撐每天幾萬家店細緻到每一個商品每一步訂單的經營決策?這背後是數百人的資料處理與分析團隊,以及數千名在不同區域不同業務部門裡能看資料、解讀數據的業務與管理人員。這是它全球擴張且仍然保持競爭力的秘密武器,以極大的投入來構建數位化經營的功底。

今天談了很多“人、貨、場”,在座各位都是專家。但我們看到第四個元素越來越重要——“腦”,零售新四要素是“人、貨、場、腦”。決策大腦幹什麼?從簡單的單品單店分析、門店經營異常監控排查,到深入的銷售預測、智慧備貨等場景,這些重要、高頻的決策需要有機打通“人、貨、場”,包括POS、ERP、CRM、供應鏈等系統以及各種外部資料,形成更自動和更智慧的決策。

圓桌對話

實踐與應用:技術與資料如何賦能新零售

主持人:胡若笛(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副總裁)

無論是資料、使用者還是對行業更深的理解,服務完基礎使用者後可以沉澱出很多東西。你變得更專業,B端用戶也會更依賴你、你的護城河會越來越深,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有些工具型的產品特別容易被替代。

中國做消費的企業有很多,讓企業獨立成長出非常強的資料、AI或者能力還是不太現實的。我認為要放開心態,在市面上尋找性價比非常好的專業服務。將來買資料或者買服務就跟現在交電費、水費和廣告費類似,這是企業運營必須的服務。如果你要蓋發電廠、水電廠,這是沒必要的。這是我對技術賦能消費的粗淺的理解。

陳岳政(阿裡口碑本地生活事業部副總經理):口碑餐飲新零售與無人智慧餐廳

2018年初,口碑與百年老字型大小五芳齋合作,在杭州推出首家無人智慧餐廳。該餐廳採用“無人智慧餐廳+無人零售”模式,作為口碑餐飲新零售的首個樣本,深入運用了口碑無人餐廳技術,為餐飲商家提供包括自助點餐、智慧行銷、服務通知、智慧取餐、代扣評價、外賣外帶及24小時無人零售在內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口碑餐飲新零售方案,結合大資料能力與人工智慧支撐,將不遺餘力地推動以用戶消費者為中心,助力商家在到店行銷服務、外賣外帶、半成品/成品零售等不同場景,實現場景底層的資料互通,深度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更好地洞察消費者、理解消費者、服務消費者,從而逐步推動商家進入一體化運營,帶來明顯的經營增收提效和消費體驗升級。

劉念(碼隆科技合夥人):用AI技術提供行業解決方案

李傑(智易科技創始人兼CEO):擁抱技術是新零售不可避免的趨勢

參考前幾次技術浪潮,互聯網作為一門新技術從黑科技經過不斷發展,最終門檻降低到能為全民所應用,我相信人工智慧未來同樣會經歷這樣的歷程,而在這個進程中,一款低門檻工具的出現是關鍵。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擇打造這樣一款低門檻的AI研發平臺賦能企業而不是幫企業去解決一個個問題。對於新零售的未來,我希望我們應該更多的去擁抱技術,畢竟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最近發生的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有可能讓一切基於資料的決策成本趨近於零,由此帶來的智慧化將大大提升零售運營的精細化程度,因此擁抱大資料、擁抱人工智慧在未來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王嘉萌(考拉先生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服務的商家月營業額從5萬到30萬

我們服務的是接地氣的商家,我們平臺裡有貼膜哥、奶茶妹、豬肉西施。豬肉西施是上海的商家,賣雙匯冷鮮肉。

考拉先生最早是服務社區的,社區最大的弊端是封閉、保守的,物業儘量少讓人進來,保證安全。商家要讓更多的人進來,才能做更多的生意。

豬肉西施之前每個月營業額在5萬左右,打破圍牆後,一個月營業額到30萬。他把原來不具備的傳統行銷能力變成線上能力,形成會員管理系統後,把周邊社區的消費者拉進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