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經典|儒釋道經典30句:修身,養心,知命

儒家經典10句——入世境界

1、喜怒哀樂之未發, 謂之中;發而皆中節, 謂之和。 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 天地位焉,

萬物育焉。 ——《中庸》

大意: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 叫做“中”;表現出來以後符合節度, 叫做“和”。

“中”, 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 是大家遵循的原則。 達到“中和”的境界, 天地便各在其位了, 萬物便生長繁育了。

2、博學之, 審問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篤行之。 ——《中庸》

大意:廣泛地學習知識, 仔細地詢問, 慎重地思考, 明辨是非, 然後踏實去做。

3、好學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恥近乎勇。 ——《中庸》

大意:好學就接近明智, 努力行善就接近仁義, 有羞恥之心就是勇敢。

4、所謂誠其意者, 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 如好好色, 此之謂自謙。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大學》

大意:真誠, 首先不能欺騙自己。 就像厭惡臭味, 喜歡美女, 一切發自內心, 所以, 君子哪怕獨處也會小心謹慎, 不逾越規矩。

這就是對自己誠實。

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竭盡全力了嗎?和朋友交往真誠守信嗎?老師傳授知識認真實踐了嗎?

6、知者樂水, 仁者樂山。 知者動, 仁者靜。 知者樂, 仁者壽。 ——《論語》

大意:有智慧的人喜愛水, 有仁德的人喜愛山。 智慧的人活躍, 仁德的人沉靜。 智慧的人快樂, 仁德的人長壽。

7、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孟子》

大意:同情心是仁的開始;羞恥心是義的開始;謙讓心是禮的開始;是非心是智的開始。

8、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大意:上天要把重任交給某人, 一定會先磨練他, 讓他筋骨勞累, 忍受饑餓, 讓他事事不如意, 以此來磨練他, 激勵他, 讓他性格堅韌, 變得強大起來。

9、富貴不能淫, 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大意:金錢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 貧苦窮因、地位低下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 權勢武力不能讓自己屈服變節, 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10、玩人喪德, 玩物喪志。 ——《尚書》

大意:以算計人、玩弄人為樂, 會敗壞品德;沉溺器物小道, 會讓人失去志向抱負。

佛家經典10句——出世境界

1、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即非菩薩。 ——《金剛經》

如果菩薩執迷自我, 太注意自己、對身邊的人區別對待、對佛和眾生有分別心、對每個人的命根還念念不忘, 那就不是菩薩。

2、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則見如來。 ——《金剛經》

凡是有相的都是假的, 你覺得自己到了什麼境界了, 有了境界的想法, 那你修的就是假的佛法。 凡是你修得出來的, 不修就沒有了。 只有認識到諸相非相, 你就見到佛了,

見到佛的法身了。

3、法尚應舍, 何況非法。 ——《金剛經》

悟到了佛法的含義, 就像過了河的船, 都要丟掉。 何況那些假的佛法呢?

4、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世間一切事都像夢一樣, 是假像, 是朝夕之間的幻影。

5、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六祖壇經》

菩提比喻智慧, 明鏡比喻清淨心, 人心本來清淨, 又哪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6、人有南北, 佛性無南北。 ——《六祖壇經》

人無論高低貴賤, 南北東西, 都有佛家的慧根, 眾生生來就有佛性。

7、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仁者心動。 ——《六祖壇經》

心如果動了, 那就著相了。

8、迷人口說, 智者心行。 ——《六祖壇經》

佛法不是口裡念的, 是用來修證的。

9、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心經》

南懷瑾:色一個字,不單是代表五蘊,連外面宇宙萬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內。這內外兩種色,都是因緣生,無自性,無實體,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現下雖是幻有,畢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並不是色之外另有個空。

10、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經》

南懷瑾:諸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相,諸法的實相亦是空相,諸法未曾離開空相,故雲是諸法空相……一切法的實相是空,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道家經典10句——超世境界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2、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收斂鋒芒,消磨銳氣,消解紛擾,調和光輝,和塵土混跡在一起。看似人畜無害,沒什麼高超的能力,卻是韜光養晦,修身養性最好的法門。

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道德經》

大意:想關掉,就得先打開;想削弱,首先要強化;想要廢除,就要先興旺,想要奪取,就得先給予。事物總是在兩極來回迴圈,給予不一定是好事,剝奪也未必是壞事,好的會變成壞的,壞的會變成好的。

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人間世》

大意:知道是不能改變的,就當作命運一樣去接受,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6、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莊子·逍遙游》

大意:所有人稱讚他也不感到得意,所有人非議他也不感到沮喪。真正的高人,從不活在別人眼裡。

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間世》

大意:樹木有用,可以建房,所以被砍伐。油脂因為可以燃燒照明而被熔煎,桂皮因為芳香所以被砍伐,樹漆能漆刷傢俱所以被割裂採集,大家都知道有用的東西,卻不知道有時候,無用,才是大用。

8、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大宗師》

大意:泉水幹了,魚兒困在陸地,彼此用唾液濕潤以求生存,倒不如彼此不相識,各自暢遊於江湖。

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夠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

10、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天下》

大意:能獨自與天地精神往來,卻不傲視萬物,不說是非,與世俗和諧相處。這才是真正得道的人。

——《心經》

南懷瑾:色一個字,不單是代表五蘊,連外面宇宙萬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內。這內外兩種色,都是因緣生,無自性,無實體,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現下雖是幻有,畢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並不是色之外另有個空。

10、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心經》

南懷瑾:諸法的本來面目就是空相,諸法的實相亦是空相,諸法未曾離開空相,故雲是諸法空相……一切法的實相是空,是故一切法從本以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道家經典10句——超世境界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純任自然。

2、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

大意:收斂鋒芒,消磨銳氣,消解紛擾,調和光輝,和塵土混跡在一起。看似人畜無害,沒什麼高超的能力,卻是韜光養晦,修身養性最好的法門。

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道德經》

大意:想關掉,就得先打開;想削弱,首先要強化;想要廢除,就要先興旺,想要奪取,就得先給予。事物總是在兩極來回迴圈,給予不一定是好事,剝奪也未必是壞事,好的會變成壞的,壞的會變成好的。

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大意: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人間世》

大意:知道是不能改變的,就當作命運一樣去接受,這就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6、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莊子·逍遙游》

大意:所有人稱讚他也不感到得意,所有人非議他也不感到沮喪。真正的高人,從不活在別人眼裡。

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莊子•人間世》

大意:樹木有用,可以建房,所以被砍伐。油脂因為可以燃燒照明而被熔煎,桂皮因為芳香所以被砍伐,樹漆能漆刷傢俱所以被割裂採集,大家都知道有用的東西,卻不知道有時候,無用,才是大用。

8、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莊子•大宗師》

大意:泉水幹了,魚兒困在陸地,彼此用唾液濕潤以求生存,倒不如彼此不相識,各自暢遊於江湖。

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莊子•駢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夠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

10、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天下》

大意:能獨自與天地精神往來,卻不傲視萬物,不說是非,與世俗和諧相處。這才是真正得道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