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利率市場化先鋒:大額存單或將替代理財

近期, 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上浮幅度都在40%以上, 中小銀行多超過50%, 大部分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有所抬升。 華創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明表示, 在資管新規的要求下, 預計今年銀行理財會繼續萎縮, 大額存單則很可能成為替代工具。

利率市場化下的銀行

利率市場化正在快速推進。 央行行長易綱4月11日在博鼇論壇宣佈繼續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 近期商業銀行存貸款定價已經出現明顯變化。 首當其衝的是大額存單利率已經明顯上浮, 有的中小銀行上浮比例已經超過50%, 而此前是40%。 商業銀行負債主要來源的存款利率也有所上浮, 但是變動相對較小。 按照改革方向, 未來將使存貸款基準利率和貨幣市場利率逐漸統一並軌。 在此背景下, 商業銀行也需加強定價能力的管理。

同日, 華創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明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大額存單近來受到追捧,

將來還有很大的空間。 在資管新規的要求下, 預計今年銀行理財會繼續萎縮, 大額存單則很可能成為替代工具。

某國有大行的一位業務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現在銀行發行大額存單的動力很大, 但是成本也不小。 “我們行去年試行了一段時間, 利率是上浮了42%, 後來總行領導考慮營業成本比較高, 就取消了, 今年又要開始推出了。 ”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24日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金融監管的大思路就是銀行表外回表, 目前來看, 表外投放部分回表了, 但是表外負債回表不顯著, 造成銀行表內貸款需求旺盛但表內存款不足, 中小行負債壓力大, 提高存款利率的動力也大。

近期央行降准以及可能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動作, 均是為了緩解表內負債的壓力。

中小行利率上浮達55%

4月24日,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研了包括四大行、股份行以及城商行等在內的十多家銀行大額存單的當前執行利率。 結果顯示, 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幾家大行20萬起投的一年期大額存單的利率多為2.1%, 即在央行基準利率1.5%基礎上上浮40%;30萬起投的利率則多為2.175%, 即上浮幅度為45%。

股份行及城商行等中小銀行的上浮幅度則更高, 比如20萬起投的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浦發銀行上浮42%, 中信銀行上浮47%,上海銀行上浮52%, 長沙銀行上浮55%。

另外, 縱向來看, 多家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上浮幅度較去年有所提高。 比如上海銀行20萬起投的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去年4月份左右為2.13%,

現在則提升至2.28%, 上浮幅度由42%提高到了52%;中信銀行2017年8月份發行的20萬起投一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為2.1%, 當前的同類產品執行利率則提高至2.205%, 上浮幅度自40%提高到47%。

在資產回表的大背景下, 大額存單顯然已經成為銀行拉存款的“利器”。 4月11日, 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鼇論壇期間也表示, 雖然我們有基準利率作為指導, 但是在未來, 借款和存款利率也將會主要由市場來決定。 利率市場化似乎再度提上議程。

此後, 外媒報導稱, 中國央行將允許商業銀行適當提高存款利率的浮動上限, 按銀行的規模分批進行。

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早在2015年央行已經將存款利率的上下限放開, 不過行業價格會對存款利率上浮的上限有要求為:大行是基準利率的1.3倍,

中小銀行是1.4倍。 業內預計未來大行的存款基準會上浮到1.4倍, 中小銀行1.5倍, 各類銀行分步推進。

事實上在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 大額存單即充當著“排頭兵”的角色。 據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 銀行存款利率受到自律委員會約束, 必要的時候, 銀行往往是通過一些手段繞過這一約束來, 比如提高大額存單上浮比例。

或替代理財

2017年以來, 金融監管不斷收緊, 尤其是對於非標的監管趨嚴, 表內和表外投資的非標資產都需補提資本金, 銀行面臨的資本壓力驟增。 雖然從平均水準看, 目前銀行業整體的資本充足率壓力不大, 但是大行與中小行差異明顯, 部分中小行的資本情況不容樂觀。

海通證券研究所的一份研報指出,在對截至2017年底的資料進行測算後顯示,銀行由於表內非標監管穿透和表外非標回表將分別新增5.3萬億和3.4萬億共計8.7萬億的風險加權資產,在其統計的123家銀行中有54家存在達標壓力。

由於收益率更高的保本理財的分流、銀行資產已經明顯回表的情況下,負債回表難度更大。

張明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按照目前資管新規徵求意稿裡的要求,保本理財要麼轉型為類似公募基金的淨值型產品,要麼按照信託產品的監管方式予以監管。不管怎樣,資管新規落地後,現在的銀行保本理財將會逐步沒落,取而代之的則很可能是大額存單。

“尤其是,如果將來大額存單的二級市場建立起來(流動性更好),大額存單會出現比較大規模的發展。監管的角度也願意放開,讓銀行通過這種方式去做,減少表外需求。”張明說。

21世紀經濟報導 方海平 上海報導

部分中小行的資本情況不容樂觀。

海通證券研究所的一份研報指出,在對截至2017年底的資料進行測算後顯示,銀行由於表內非標監管穿透和表外非標回表將分別新增5.3萬億和3.4萬億共計8.7萬億的風險加權資產,在其統計的123家銀行中有54家存在達標壓力。

由於收益率更高的保本理財的分流、銀行資產已經明顯回表的情況下,負債回表難度更大。

張明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按照目前資管新規徵求意稿裡的要求,保本理財要麼轉型為類似公募基金的淨值型產品,要麼按照信託產品的監管方式予以監管。不管怎樣,資管新規落地後,現在的銀行保本理財將會逐步沒落,取而代之的則很可能是大額存單。

“尤其是,如果將來大額存單的二級市場建立起來(流動性更好),大額存單會出現比較大規模的發展。監管的角度也願意放開,讓銀行通過這種方式去做,減少表外需求。”張明說。

21世紀經濟報導 方海平 上海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