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滬市公司2017年業績穩中向好 經營品質再上新臺階

2018年4月30日, 滬市有1417家上市公司按期對外披露2017年年報資訊。 綜觀過去一年,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進入新時代,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推進, 滬市公司順勢而為, 經營業績再上新臺階。 滬市公司主動適應國家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發展大局, 實現經營的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17年, 滬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7.97萬億元, 同比上升14.46%;共實現淨利潤約2.62萬億元, 同比上升18.55%, 增長率創近年新高, 實現了“十三五”計畫開局以來的連續增長。 綜觀業績狀況, 滬市公司在經濟發展的韌性、結構優化、新動能發展等方面呈現出八大新亮點。

一是改革深化助力實體經濟再上新臺階。 隨著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 2017年滬市實體類公司(非金融類)收入和淨利潤實現雙增長, 延續了去年的良好態勢。 實體類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98萬億元, 同比增長16.32%;實現淨利潤1.03萬億元, 同比增長39.80%。 尤為可喜的是, 實體類公司的增長品質明顯提升, 扣非後的淨利潤為0.90萬億元, 同比增長49.27%。 並且, 大型公司和中小企業齊頭並進, 代表大型龍頭藍籌的上證50和代表中小成長企業的上證380公司淨利潤分別實現了13.92%和26.99%的增長, 凸顯市場經營品質協調發展。

二是創新戰略促新興產業取得新突破。 近年, 我國堅持創新發展理念,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大力推動實施“製造強國”的宏觀戰略。

作為經濟建設的主力軍, 滬市公司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戰略, 2017年, 實體創新類公司研發投入達到2,500餘億元, 同比增長8.55%。 在創新引領下, 一系列新一代資訊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等高技術、高附加值行業公司迅速成長, 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形成“老中有新、新中更新、新老融合”多點突破的新發展局面。 第一, 高端製造業在創新驅動下, 展現新活力, 形成高品質發展趨勢。 例如亨通光電, 積極尋求智慧電網領域高端轉型升級之路, 佈局 5G/6G 未來通信技術及晶片產業, 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再創新高, 連續三年保持高增長。 再如振華重工, 自 1998 年以來一直佔據全球集裝箱起重機訂單排名的第一位, 產品已成功進入 99 個國家和地區,
報告期內淨利潤穩步增長。 第二, 資訊技術帶來技術變革, 滬市湧現出一批代表未來技術革新和發展方向的“新企業”。 例如, 恒瑞醫藥、用友網路, 對創新研發的巨大投入, 分別在醫藥和雲服務業務等方面實現了較強的競爭優勢, 業績均實現了快速增長。 第三, 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引領一批公司致力於新能源產業, 推動社會生態高品質的可持續性發展。 例如隆基股份, 長期專注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單晶太陽能發電解決方案, 多項核心技術與產品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實現在太陽能領域的發展優勢。 此外, 在創新促動下, 還出現新老經濟融合、軍民融合的新現象。 例如, 騰訊以42億元入股永輝超市,
並向永輝雲創增資, 共同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模式。 雙方通過優勢互補, 有望實現高度協同, 加速零售技術與業態的改革與創新。

三是供給側改革助推傳統產業煥發新風采。 2017年, 滬市傳統產業公司緊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 縮減低質產能、增加有效供給, 實現上中游供需關係的進一步改善。 行業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延續了上年的增長態勢, 特別是三大去產能行業表現亮眼。 黑色金屬行業、煤炭、有色金屬行業分別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501億元、7,958億元和9,555億元, 同比增長分別達32.11%、35.46%和15.96%;實現淨利潤462億元、782億元和263億元, 同比增長分別達503.93%、152.42%和138.42%。 同時, 在去杠杆政策的推動下, 傳統去產能杠杆水準持續改善, 實現了財務費用率的穩步回落,

杠杆結構得到改善, 系統性風險得到緩解。 一些公司表現突出, 例如, 寶鋼股份年報顯示, 寶武整合取得了超預期成效, 公司實現淨利潤191.7億元, 同比增長111.22%。 其中, “武鋼有限”效率大幅提升, 全年實現淨利潤5.9億元, 實現大幅增長。

四是並購重組推動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 2017年, 滬市公司並購重組在延續近年來良好態勢的基礎上, 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的主旨更加突出。 全年共完成並購重組864家次, 交易總金額9,200億元, 較上一年度分別增長45%和8%。 其中, 74家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 涉及交易金額約2,500億元, 合計增加市值約2,300億元, 新增市值超過百億公司13家。 可喜的是, 過去一年裡, 滬市並購重組在助推結構優化、動力轉換方面, 湧現出一批推動改革、示範引領的典型案例。 例如,360科技通過江南嘉捷實現重組上市,帶動實現我國網路安全技術體系自主可控,夯實我國網路強國的堅實技術基礎,成為滬市“新藍籌”行動的標誌性事件。

五是“一帶一路”助力海外發展贏得新空間。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滬市公司積極踐行國家倡議,回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努力開拓海外市場,著力提升自身實力。例如,中國建築的境外業務,全年新簽合同額2,09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5.7%;在9個新國別市場實質運營、在20個新國別進駐設點、全年新簽合同額5億元以上的海外市場達26個、30億元以上的海外市場已達15個。又如,鄭煤機收購博世旗下起動機和發電機業務,獲得啟停電機和能量回收助力系統這兩項混合和電動車型領域的重要技術,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起動機和發電機製造商。

六是混改戰略深入推動國企煥發新活力。報告期內,滬市國有公司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債轉股試點、資產證券化、專業化重組等多種方式,多點開花、全線並進,積極推動企業整合資源、提質增效,創下多個第一。國企改革整體性突破的積極態勢已經形成。其中,滬市國有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金額超過5,400億元,重大資產重組金額接近2,000億元。具體地,中國聯通引入阿裡、騰訊、百度、京東等戰略投資者,同步完成增強資本實力與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成為國企混改的“里程碑”案例。中國重工推出首單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方案,整體降低資產負債率5個百分點,開拓出國企可持續化降杠杆的新路徑,豐富了資本市場服務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和手段。

七是責任意識引導社會貢獻取得新成績。根據十九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部署要求,未來要重點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滬市公司積極回應國家號召,履行社會責任,成為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例如,中國聯通結合行業優勢,重點在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方面推進定點扶貧工作,2017年在精准扶貧方面投入扶貧資金和物資約8,400萬元,幫助1.93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在污染防治方面,滬市已有370餘家上市公司建立了環境資訊披露機制,主動披露環保相關資訊。例如,環旭電子對能耗情況進行了細緻的量化分析,還主動披露了公司在綠色管理、綠色供應鏈、綠色教育、綠色支出方面的各項進展。

八是股東回報意識推動現金分紅創新高。滬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不斷增強,現金分紅水準持續維持高位。2017年,滬市公司分紅整體比例為37.92%,高於去年約5個百分點。統計顯示,共有1,000餘家公司推出派現方案,占公司總數的74.47%,同比增加約5個百分點;合計派現8,111餘億元,同比增加約18個百分點,現金分紅金額再創歷史新高。分紅公司中,代表藍籌績優股的上證50和上證180成份公司依然是分紅主力,分別派現4,988億元和6,861億元,占滬市分紅總額的61.50%和84.59%。從公司分佈情況看,持續穩定高比例分紅公司群體已形成,單年分紅比例在50%以上的企業194家,30%以上的778家。其中,有370餘家公司連續三年分紅比例超過30%。諸如中國神華、福耀玻璃、上汽集團等公司已經成為滬市公司長期大比例分紅的典範。同時,部分企業在監管推動下,也從常年不分紅到開始實施分紅。

當然,年報也反映出,在落後產能加速出清市場環境下,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階段性經營困難或風險,70餘家公司出現虧損。這些公司普遍存在主營業務不清、歷史包袱較重、轉型方向不明等問題,未來經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投資者需高度關注相關風險。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規範運作風險。特別是,一些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在從嚴監管背景下出現信用風險,利用不同形式損害公司利益,干擾公司經營,甚至直接出現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對於這些情況,上交所需要繼續從嚴監管,防範出現重大風險。

例如,360科技通過江南嘉捷實現重組上市,帶動實現我國網路安全技術體系自主可控,夯實我國網路強國的堅實技術基礎,成為滬市“新藍籌”行動的標誌性事件。

五是“一帶一路”助力海外發展贏得新空間。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滬市公司積極踐行國家倡議,回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努力開拓海外市場,著力提升自身實力。例如,中國建築的境外業務,全年新簽合同額2,09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5.7%;在9個新國別市場實質運營、在20個新國別進駐設點、全年新簽合同額5億元以上的海外市場達26個、30億元以上的海外市場已達15個。又如,鄭煤機收購博世旗下起動機和發電機業務,獲得啟停電機和能量回收助力系統這兩項混合和電動車型領域的重要技術,逐步成為全球領先的起動機和發電機製造商。

六是混改戰略深入推動國企煥發新活力。報告期內,滬市國有公司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債轉股試點、資產證券化、專業化重組等多種方式,多點開花、全線並進,積極推動企業整合資源、提質增效,創下多個第一。國企改革整體性突破的積極態勢已經形成。其中,滬市國有上市公司並購重組金額超過5,400億元,重大資產重組金額接近2,000億元。具體地,中國聯通引入阿裡、騰訊、百度、京東等戰略投資者,同步完成增強資本實力與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成為國企混改的“里程碑”案例。中國重工推出首單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方案,整體降低資產負債率5個百分點,開拓出國企可持續化降杠杆的新路徑,豐富了資本市場服務供給側改革的思路和手段。

七是責任意識引導社會貢獻取得新成績。根據十九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部署要求,未來要重點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准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滬市公司積極回應國家號召,履行社會責任,成為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例如,中國聯通結合行業優勢,重點在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方面推進定點扶貧工作,2017年在精准扶貧方面投入扶貧資金和物資約8,400萬元,幫助1.93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在污染防治方面,滬市已有370餘家上市公司建立了環境資訊披露機制,主動披露環保相關資訊。例如,環旭電子對能耗情況進行了細緻的量化分析,還主動披露了公司在綠色管理、綠色供應鏈、綠色教育、綠色支出方面的各項進展。

八是股東回報意識推動現金分紅創新高。滬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識不斷增強,現金分紅水準持續維持高位。2017年,滬市公司分紅整體比例為37.92%,高於去年約5個百分點。統計顯示,共有1,000餘家公司推出派現方案,占公司總數的74.47%,同比增加約5個百分點;合計派現8,111餘億元,同比增加約18個百分點,現金分紅金額再創歷史新高。分紅公司中,代表藍籌績優股的上證50和上證180成份公司依然是分紅主力,分別派現4,988億元和6,861億元,占滬市分紅總額的61.50%和84.59%。從公司分佈情況看,持續穩定高比例分紅公司群體已形成,單年分紅比例在50%以上的企業194家,30%以上的778家。其中,有370餘家公司連續三年分紅比例超過30%。諸如中國神華、福耀玻璃、上汽集團等公司已經成為滬市公司長期大比例分紅的典範。同時,部分企業在監管推動下,也從常年不分紅到開始實施分紅。

當然,年報也反映出,在落後產能加速出清市場環境下,部分上市公司仍然存在階段性經營困難或風險,70餘家公司出現虧損。這些公司普遍存在主營業務不清、歷史包袱較重、轉型方向不明等問題,未來經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投資者需高度關注相關風險。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規範運作風險。特別是,一些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在從嚴監管背景下出現信用風險,利用不同形式損害公司利益,干擾公司經營,甚至直接出現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對於這些情況,上交所需要繼續從嚴監管,防範出現重大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