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茶博會專稿 l 胡靜:一片綠葉的前世今生(3)

三、湄潭翠芽

民國中央實驗茶場生產出的茶葉, 轉運駝峰航線, 為抗戰贏得了大批物資, 也為湄潭培養出了自己的茶葉專門人才。 1941年, 貴州省立實用職業學校創辦的下半年秋天, 浙江大學應屆畢業生壽宇、李成章、曹景熹、林世成、陳汝基、張書德、章瑞華、許學勤等8名學生, 在農學院院長蔡邦華博士的推薦下, 到中央實驗茶場工作, 成為中央實驗茶場專業技術人才。 其中曹景熹、壽宇很快就出了成果:曹景熹編著了《世界茶樹害蟲一覽》;壽宇當年採集的標本還保存於茶科所,

廣泛應用於茶葉科研中。 1946年, 牟應書經過三年的學習後, 和他的同學們熟練地掌握了茶樹的栽培、病蟲害控制、茶葉加工等等茶葉知識, 並留在湄潭實驗茶場工作, 成長為湄潭茶業的中堅。 除了牟應書以外, 湄潭還湧現出了馮紹隆、劉其志、汪桓武、孫繼海等茶葉專家……這些人不但燦爛了湄潭茶業的天空, 也為湄潭茶成長為湄潭翠芽埋下了深遠的伏筆。

茶場落戶湄潭, 改變了湄潭傳統的茶樹種植及採摘加工方式。 民國年間, 湄潭的茶園基本上是大富人家所有, 但也僅限於在土地的邊角種植, 供自家食用, 因為當時土地耕作力低下,

吃飯才是第一大事, 用成片的土地來種植茶樹是奢侈之舉。 茶場高價收購茶青, 有利可圖後, 部分人家才開始在土地上種茶。 茶商也應運而生, 大廟場、帝臥壩的幾個茶商將收購的茶青賣到實驗茶場, 粗茶葉則採取“溜板”的方法, 滾細後賣到遵義火燒舟(今新舟)。

1940年到1949年, 湄潭的茶園面積逐步擴大。 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 湄潭農村在國家大種經濟作物的號召下, 各人民公社在山坡上大量開荒種茶和油桐, 永興茅壩公社還專門墾殖了衛星茶園, 社辦茶場比比皆是。 農村大量開墾茶園, 湄潭茶場也不甘落後,

除了擴大象山、囤子岩的茶園外, 還在永興開墾了近萬畝茶園, 至今仍是中國最大的連片茶園。 湄江茶和茶場的工夫紅茶、紅碎茶成為貴州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 產品供不應求, 催貨的電報不斷發來。

制茶機具也有了革新, 出現了以水為動力, 同時帶動幾台揉撚機的大平車, 沒有水源的地方, 採用牲口為動力。 40年代, 民國中央實驗茶場在湄潭建立後, 為研製工夫紅茶, 採用三桶式木質人推揉撚機制茶。 至今, 紅茶機械化生產線完整無損, 保存在後來建立的貴州茶工業機具館裡。 1953年, 貴州省湄潭茶葉試驗站科研人員設計了木鐵結構的滾筒殺青機炒幹機投入使用。 50年代末, 湄潭茶場開始使用木制的紅茶生產線。 隨後發生的動亂,一度讓湄潭的茶葉生產與研究中斷,但部分摯愛茶葉的科研人員,仍然悄悄持續著這項工作。1972到1978年,貴州省茶科所在湄潭進行雙鍋殺青機和黔安“40”型揉撚機引用與試驗測定。1974至1978年,貴州省茶科所科研人員研製6CD-9型多功能滾筒炒茶機。1985年用全滾工藝製成的炒青綠茶,工藝品質符合外銷出口綠茶的品質規格要求。1987年炒青綠茶初制全滾工藝定為貴州省地方標準,在全省範圍內實施。

改革開放後,一些飽受糧食短缺,從大災荒中九死一生逃出來的農民,挖掉責任地的茶樹,種上了糧食,致使湄潭茶園一度凋零縮減。然而,上世紀九十年代,核桃壩的村民在支書何殿倫的領導下,不但沒有挖掉茶樹,反而在責任地上種上了茶苗。核桃壩的農民種茶富裕了,也為湄潭茶業的振興吹響了號角。鄰近的村寨,開始仿效核桃壩種茶。農民們嘗到甜頭後,範圍慢慢擴大,短短幾年時間,種茶重新成為湄潭農民脫貧致富的途徑。

茶園恢復,茶業興旺,加上歷屆湄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的發展,不斷出臺優惠政策,著力打造茶葉品牌。全縣的茶園面積從10萬畝、20萬畝、到現在的32萬餘畝。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湄江翠片的基礎上,研製出名茶湄潭翠芽就是水道渠成的事了。

不同於西湖龍井的一芽一葉、一芽兩葉,湄潭翠芽茶如其名,用的是極致的獨芽,經過殺青、理條、作型、提香程式,散發出類似蘭花的香味時才能出鍋。因為炒茶程式複雜繁瑣。就算功力高深的炒茶人,一天也僅能炒制出幾斤茶葉。湄潭翠芽被縣茶業協會確認為湄潭扁形綠茶的統一品牌,湄潭茶業協會為其申請了貴州省茶葉地方標準,由協會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管理。2011年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並先後榮獲國家級金獎48次,2015年8月還在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上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2016年品牌價值達16.38億元。

當年的“湄紅”也蛻變成了名震天下的“遵義紅”。遵義紅外形條索緊,湯色紅豔亮,香氣甜香高,滋味鮮爽醇,葉底嫩勻紅,先後46次斬獲“中茶杯”、“中綠杯”、國際名優茶評比等國家級金獎。

這"一紅一綠"成為湄潭茶行業的公共品牌,貴州茶“三綠一紅”的代表,被一代一代的茶人傳承。也因了這"一紅一綠",湄潭茶業成為春天的產業,絢爛的陽光催生了遵義毛峰、貴州銀芽、龍泉劍茗、湄潭銀峰……

如今的湄潭,擁有全國聞名的大型茶場和星羅棋佈的農村茶園,成為貴州第一大、全國第二大產茶縣。

(胡靜)

隨後發生的動亂,一度讓湄潭的茶葉生產與研究中斷,但部分摯愛茶葉的科研人員,仍然悄悄持續著這項工作。1972到1978年,貴州省茶科所在湄潭進行雙鍋殺青機和黔安“40”型揉撚機引用與試驗測定。1974至1978年,貴州省茶科所科研人員研製6CD-9型多功能滾筒炒茶機。1985年用全滾工藝製成的炒青綠茶,工藝品質符合外銷出口綠茶的品質規格要求。1987年炒青綠茶初制全滾工藝定為貴州省地方標準,在全省範圍內實施。

改革開放後,一些飽受糧食短缺,從大災荒中九死一生逃出來的農民,挖掉責任地的茶樹,種上了糧食,致使湄潭茶園一度凋零縮減。然而,上世紀九十年代,核桃壩的村民在支書何殿倫的領導下,不但沒有挖掉茶樹,反而在責任地上種上了茶苗。核桃壩的農民種茶富裕了,也為湄潭茶業的振興吹響了號角。鄰近的村寨,開始仿效核桃壩種茶。農民們嘗到甜頭後,範圍慢慢擴大,短短幾年時間,種茶重新成為湄潭農民脫貧致富的途徑。

茶園恢復,茶業興旺,加上歷屆湄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茶產業的發展,不斷出臺優惠政策,著力打造茶葉品牌。全縣的茶園面積從10萬畝、20萬畝、到現在的32萬餘畝。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湄江翠片的基礎上,研製出名茶湄潭翠芽就是水道渠成的事了。

不同於西湖龍井的一芽一葉、一芽兩葉,湄潭翠芽茶如其名,用的是極致的獨芽,經過殺青、理條、作型、提香程式,散發出類似蘭花的香味時才能出鍋。因為炒茶程式複雜繁瑣。就算功力高深的炒茶人,一天也僅能炒制出幾斤茶葉。湄潭翠芽被縣茶業協會確認為湄潭扁形綠茶的統一品牌,湄潭茶業協會為其申請了貴州省茶葉地方標準,由協會統一生產標準、統一管理。2011年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並先後榮獲國家級金獎48次,2015年8月還在義大利米蘭世博會上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獎”,2016年品牌價值達16.38億元。

當年的“湄紅”也蛻變成了名震天下的“遵義紅”。遵義紅外形條索緊,湯色紅豔亮,香氣甜香高,滋味鮮爽醇,葉底嫩勻紅,先後46次斬獲“中茶杯”、“中綠杯”、國際名優茶評比等國家級金獎。

這"一紅一綠"成為湄潭茶行業的公共品牌,貴州茶“三綠一紅”的代表,被一代一代的茶人傳承。也因了這"一紅一綠",湄潭茶業成為春天的產業,絢爛的陽光催生了遵義毛峰、貴州銀芽、龍泉劍茗、湄潭銀峰……

如今的湄潭,擁有全國聞名的大型茶場和星羅棋佈的農村茶園,成為貴州第一大、全國第二大產茶縣。

(胡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