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倪匡——一個隱藏在古龍與金庸背後的大家

“自有人類以來, 漢字寫得最多的人”

很少人知道, 古龍與金庸有一個共同的好基友——倪匡, 倪匡是最多產、多樣化的作家, 他自稱“自有人類以來, 漢字寫得最多的人”。 (其實這是倪匡自謙, 這句話中的“漢”字大可刪去。 古今中外, 倪匡唯一可能的對手, 只有西方科幻大師艾西莫夫。 然而艾大師的英文多是由打字機或文字處理機打出來的, 所以這句話絕無人能找到反證。 )自一九五七年由內地來港後, 寫了三十年, 一個星期寫足七天, 每天寫數萬字。 最令人稱奇的, 是他可以寫三十年而靈感不斷, 題材不盡, 且是暢銷的保證。

江湖中人更戲稱他為“袋裝書大帝”。 出版界流傳一個笑話:即使倪匡寫的是無字天書, 也會迅速售清。 倪匡究竟有多厲害?看下面這張他的舊名片就知道了。

業界NO.1代筆奇俠

當年金庸在《明報》連載《天龍八部》, 連載到一半, 有緊急事情忙就找了倪匡當救火隊員。

倪匡興高采烈地接受任務啦, 然後就故意把看不順眼的阿紫姑娘寫瞎了。

結果金庸上午的飛機, 下午的連載裡阿紫就受難了......

甚至有人在懷疑阿朱也是倪匡寫死了, 真是冤枉了他, 想來也是金庸被他教壞了吧, 哈哈!



又是當年古龍寫《絕代雙驕》, 寫到小魚兒被打落山谷, 被很多高手追捕。 這時候古龍有別的緊急的事情沒法專心寫了, 於是乎倪匡又隆重登場了, 結果一口氣寫了十萬字, 真是業界良心。 結果古龍回來以後, 不知從何下手。 於是古龍就說, 小魚兒做了一個夢, 這樣一來,

那十萬字就沒有了。

“無窮的宇宙, 無盡的時空, 無限的可能, 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 從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 ”

倪匡人生閱歷豐富, 什麼苦難都嘗過。 他為人風趣幽默, 古怪興趣多, 古怪想法更多。 (曾經有一次, 在一隻小小的跳蚤身上感悟到自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 生命力原來如此脆弱, 對於惡劣環境的適應性和忍耐力, 還不及一隻構造簡單的跳蚤。 )所以他寫文章手疾眼快, 千變萬化。 倪匡自認是個很胡鬧的人, 但對於工作他是很嚴謹的。 他規定自己每天要寫八千多字, 這樣他便可以工作一個月, 然後休息一個月。 他又規定自己在黃昏前儘量把工作做好, 因為一入黑, 他的手便蠢蠢欲動, 想摸酒杯了。

他寫各種類型的小說,

如科幻, 偵探, 武俠以及愛情文藝小說, 他又寫電影劇本, 乃至抒寫個人感受的雜文和散文。 自一九五七年來港後, 他筆下出現了不少科幻, 偵探及武俠小說, 電影劇本不下幾百部, 而且在本港各報刊上他每天都發表專欄文字。 小說的數量已超過三百本。 電影劇本已超過四百部, 保證是世界記錄。

倪匡是個怪人, 做事往往出人意料, 他不懂駕駛, 但迷上研究汽車時, 曾經獨個兒把一部汽車化整為零後再裝嵌回原狀。 他至少有兩次遇鬼經驗, 堅信靈魂的存在與不滅。 早年時還經歷過“狐仙顯聖”, 因此, 至今仍然認為不同的生物在通過所謂的修練, 是可以讓身體產生結構上的變化, 就會成人成仙。 (衛斯理科幻系列《成精變人》, 就是一隻神鷹經過種種的變化,最後變成人的故事!)

“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倪匡在四十歲生日時,曾撰自壽對聯:“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麼;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

他自撰的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回過頭來看,不得不感慨那個回不來的武俠黃金時代。那時候的寫作者,文如其人,行俠仗義,至情至性。胸中裝著丘壑,隨手潑墨,就是那一出出的盛世江湖。無論如何,江湖依舊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就是一隻神鷹經過種種的變化,最後變成人的故事!)

“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倪匡在四十歲生日時,曾撰自壽對聯:“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什麼;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

他自撰的墓誌銘:“多想我生前好處,莫說我死後壞處”。


回過頭來看,不得不感慨那個回不來的武俠黃金時代。那時候的寫作者,文如其人,行俠仗義,至情至性。胸中裝著丘壑,隨手潑墨,就是那一出出的盛世江湖。無論如何,江湖依舊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