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而立之年,一位元產品經理的自白

人生天地之間, 若白駒之過隙, 忽然而已。 自己作為產品經理, 在互聯網行業已經浸淫了8年, 8年間輾轉反側跨了2個公司3個城市經歷了6個產品。

雖然未成大器, 但也兢兢業業, 算是摸索出了一點自有的“套路”。

雖然都是“套路”, 依然願意分享出來, 算是對而立之年的一點總結。 願能對我們產品經理的成長, 盡一份綿薄之力。 雞湯偏多, 慎喝。

一、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我們表像感知就是, 互聯網行業更青睞年輕人。 當88年就已經是中年女人時, 而立之年豈不是老年人了。 但其實這也只是表像而已。

在我看來自己能否受青睞, 主要在態度和能力。 當自己還可以食一鬥之米, 開二石之弓, 且勇於報效祖國時, 誰還敢說“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產品經理, 無論負責的產品大小, 客觀講, 就是整個產品的責任人、監護人。 相信這個觀點不是我一個人的感受。 做產品就像養孩子,

是內心深處最原始的驅動力, DNA中自帶的程式。 就像為人父母, 沒有人說做父母只是年輕人的事, 而立不惑知天命之年就不能做父母。

因此能否做好產品經理, 至少在我現在看來, 和年紀無關。 反而隨著年紀的成熟, 會有更理智更平靜的思考, 有更全域、更主動的精神。 正在做或立志做產品經理的你, 如果因為年紀問題在猶豫, 我的建議是放膽來幹。

二、上得廳堂, 下得廚房

道德經有曰:合抱之木, 生於毫末;九層之台, 起於壘土;千里之行, 始於足下。

產品經理的成長亦是如此。 凡事從細節做起, 從小事做起。 踏踏實實, 一步一個腳印。

在我工作的這8年, 身邊有太多這樣的人:大事做不了, 小事瞧不上, 做事沒耐心, 遇事不動腦。 當然, 我也是從這個樣子慢慢糾正過來的。

所以每每看到這樣的現象, 心痛不已。 也是因為這個問題, 導致自己的成長足足耽誤了兩年。

所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就是自己負責小產品, 能兢兢業業, 精細打磨, 負責大產品, 不高傲自大, 不一意孤行, 也不自帶光環。 通過每一件事情和每一個產品細節, 鍛煉和沉澱自己。 結合團隊的力量和合作夥伴的優勢, 讓自己從小廚房走向大廳堂。

好的產品經理不會因為一時的逆境, 就自暴自棄。 在逆境中才能看到自己能力的短板, 看到與強者的差距。

就我自己而言, 成長最快的這兩年, 也是在環境形勢嚴峻的情況下, 連小產品都沒有的情況下, 彌補短板, 追逐奔跑, 從細節開始, 踏實幹事, 耐心挖掘,

努力拼搏, 才逐漸打磨出了一個小小的新產品, 並慢慢成長為規模型的產品。

三、學而有思, 思則必行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

我們從小的教育就是, 有學有思, 才能會學習。 不但可以去偽存真, 還可以掌握學習的方法。

而對於工作來說, 我覺得學習和思考還好, 最重要的是行動。 這也是我所謂的思則必行。

有時候, 我們有思維慣性, 尤其是年輕的產品經理, 會出現三個問題:

喜歡一直思考, 遲遲不動手。 為自己畫餅, 卻不去通過行動來做出這個餅。 而在我看來, 馬上行動, 不但可以解決拖延症, 更能在行動中慢慢捋清思路。 因為即使思考的再久, 等到行動時, 很多思考細節也會被遺漏, 除非邊思考邊用文檔詳細記錄。 喜歡將幾件事情關聯在一起考慮,
或是等待時機一起溝通。 這個問題不但會影響工作效率, 也會在一點點的拖延中, 積累越來越多的問題, 引起連鎖反應。 舉個例子, 需要和同一個人或團隊合作溝通ABC三件事, A事情可以立即溝通或立即行動, B和C兩件事需要先確認再溝通或行動, 新人往往喜歡等B和C兩件事都確認後, 再將ABC一起去溝通和行動, 而在我看來, 正常情況下, 如果B和C不是A的前置任務, 那完全可以馬上針對A進行溝通或行動。 分不清事情輕重緩急。 這不但要求產品經理全精力投入, 也要求全域思考。 這也是最能鍛煉能力的一種方式, 就是通過多管道主動獲得消息, 然後判斷事情的輕緩。

四、眾矢之的, 有的放矢

“眾矢之的”我是想說團隊目標的問題, 而“有的放矢”就是說到工作任務目標的分解問題了。

在我工作的前兩年,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老大安排的事情。不是說這樣不好,剛入職場尚可,但隨著成長,只做老大安排的事情,不瞭解整體的產品目標,不整體考慮和制定團隊目標,不將任務進行階段性分解和打法分解,則會陷入到“混日子”的惡性循環中,失去了主人翁精神。

這也是多數新任產品經理最困惑的問題,再者,自己的愛好、特長、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也會對工作產生影響,而這些又會隨著社會發展、時間和心情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我們需要在團隊目標、團隊成長、個人目標、個人成長中找到平衡。

我覺得這會是我一直努力的要點,無論是什麼年紀。團隊沒有目標,要一起努力找,沒有成長,要以身作則帶動成長,個人沒有目標,要制定目標。並且要分解任務,制定行動計畫。

五、教之道者,貴以專耳

這原本是三字經中的說法,指教育要精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想借這個說法,表述兩方面的道理。

道理一是:我們做產品的時候,需要有持之以恆、專心致志,不受外界影響的精神。因為在我工作的這些年,看到很多人不專心於自己的工作,喜歡湊熱鬧,覺得哪裡有風就往哪裡奔。

而能否經得起大風吹的衡量標準是,一個人是否準備好了。因為被大風吹起來的的人,有準備的會平安降落,沒有準備的,則會摔的很慘。

這裡的準備好,一方面指做好手頭的工作,自己有足夠的成長,一方面是對要去的地方,有足夠的瞭解,且心裡有所準備。就像讀大學轉專業一樣:只有把本專業的學業做到很優秀,並且對要去的專業有特別的認知和興趣,才能順利轉過去。沒有地方會僅因為興趣而收留一個普通的學生。工作中也一樣,自己手頭的事情做不好,績效不夠優秀,又怎麼能指望去到別的地方且受到尊重呢。

道理二是:我們在培養人才時,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只重局部,不管整體,只管工作,不管生活。這不僅僅是因材施教的問題,這更涉及到後續的知人善用。

因為我們應該看到過,有一些年青的產品經理,被放養,他們野蠻生長,橫生枝節,不乏良好的苗子和人才。也看到一些產品經理,在能被合理安排任務的情況下,卻被胡亂的安排在他不擅長而又不喜歡的崗位上。造成了多方難以挽回的損失。當然這是多方面的問題,但在很多地方,這樣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在我看來,教之道貴以專,就是因材施教和知人善用的結合。

六、玄生萬物,九九歸一

我所說的一切,都是積累學習和成長。而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或多或少遇到順境和逆境。有時候也需要放空一切,從零開始。這就是所謂的九九歸一。尤其是在我們小有成績的時候,在我們的產品逐漸趨於良性發展甚至發展很好的時候。

逆境中不自卑,順境中不自滿。一切的過去,都是未來發展的負累。一切的現在,都是未來發展的動力。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下。

所以儀式感很重要,就像我會記錄自己生活中發生的大事,記錄工作中的每個轉變,包括每一個紀念日。希望通過當下的儀式,歸結以前的自己,並從儀式的那一刻開始,讓心情重新歸零,讓新的時間再次積累。

萬物皆空,道法統一。如果你所做的都是應該的,則你所得到的都是自然而然的。產品沒有邊界,產品經理沒有職責限定。

七、內容回顧

我的本篇自白中,內容主旨回顧如下:

產品經理在不用擔心年紀的情況下,有從細節做起的心態,有思考更要行動,不能只畫餅充饑。行動要有目標,行動要有計劃,不能盲目,不能混一天算一天。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專心致志,顯受外界影響,尤其是現在投資暴富盛行之際。最後,要有從零開始的心態,有放空自己、不因為過去的成績而自滿的心態。互聯網不看過去,只說未來。

而立之年,胡言亂語,與你共勉。

#專欄作家# 而“有的放矢”就是說到工作任務目標的分解問題了。

在我工作的前兩年,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老大安排的事情。不是說這樣不好,剛入職場尚可,但隨著成長,只做老大安排的事情,不瞭解整體的產品目標,不整體考慮和制定團隊目標,不將任務進行階段性分解和打法分解,則會陷入到“混日子”的惡性循環中,失去了主人翁精神。

這也是多數新任產品經理最困惑的問題,再者,自己的愛好、特長、發展方向到底是什麼,也會對工作產生影響,而這些又會隨著社會發展、時間和心情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我們需要在團隊目標、團隊成長、個人目標、個人成長中找到平衡。

我覺得這會是我一直努力的要點,無論是什麼年紀。團隊沒有目標,要一起努力找,沒有成長,要以身作則帶動成長,個人沒有目標,要制定目標。並且要分解任務,制定行動計畫。

五、教之道者,貴以專耳

這原本是三字經中的說法,指教育要精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想借這個說法,表述兩方面的道理。

道理一是:我們做產品的時候,需要有持之以恆、專心致志,不受外界影響的精神。因為在我工作的這些年,看到很多人不專心於自己的工作,喜歡湊熱鬧,覺得哪裡有風就往哪裡奔。

而能否經得起大風吹的衡量標準是,一個人是否準備好了。因為被大風吹起來的的人,有準備的會平安降落,沒有準備的,則會摔的很慘。

這裡的準備好,一方面指做好手頭的工作,自己有足夠的成長,一方面是對要去的地方,有足夠的瞭解,且心裡有所準備。就像讀大學轉專業一樣:只有把本專業的學業做到很優秀,並且對要去的專業有特別的認知和興趣,才能順利轉過去。沒有地方會僅因為興趣而收留一個普通的學生。工作中也一樣,自己手頭的事情做不好,績效不夠優秀,又怎麼能指望去到別的地方且受到尊重呢。

道理二是:我們在培養人才時,不能急於求成,也不能只重局部,不管整體,只管工作,不管生活。這不僅僅是因材施教的問題,這更涉及到後續的知人善用。

因為我們應該看到過,有一些年青的產品經理,被放養,他們野蠻生長,橫生枝節,不乏良好的苗子和人才。也看到一些產品經理,在能被合理安排任務的情況下,卻被胡亂的安排在他不擅長而又不喜歡的崗位上。造成了多方難以挽回的損失。當然這是多方面的問題,但在很多地方,這樣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所以在我看來,教之道貴以專,就是因材施教和知人善用的結合。

六、玄生萬物,九九歸一

我所說的一切,都是積累學習和成長。而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或多或少遇到順境和逆境。有時候也需要放空一切,從零開始。這就是所謂的九九歸一。尤其是在我們小有成績的時候,在我們的產品逐漸趨於良性發展甚至發展很好的時候。

逆境中不自卑,順境中不自滿。一切的過去,都是未來發展的負累。一切的現在,都是未來發展的動力。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活在當下。

所以儀式感很重要,就像我會記錄自己生活中發生的大事,記錄工作中的每個轉變,包括每一個紀念日。希望通過當下的儀式,歸結以前的自己,並從儀式的那一刻開始,讓心情重新歸零,讓新的時間再次積累。

萬物皆空,道法統一。如果你所做的都是應該的,則你所得到的都是自然而然的。產品沒有邊界,產品經理沒有職責限定。

七、內容回顧

我的本篇自白中,內容主旨回顧如下:

產品經理在不用擔心年紀的情況下,有從細節做起的心態,有思考更要行動,不能只畫餅充饑。行動要有目標,行動要有計劃,不能盲目,不能混一天算一天。有持之以恆的精神,專心致志,顯受外界影響,尤其是現在投資暴富盛行之際。最後,要有從零開始的心態,有放空自己、不因為過去的成績而自滿的心態。互聯網不看過去,只說未來。

而立之年,胡言亂語,與你共勉。

#專欄作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