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3類車企拉鋸戰開始 核心供應商需具備火眼金睛

【新聞事件】新能源汽車投擴產項目不斷加碼。 繼小鵬汽車100億廣東肇慶建設智慧電動汽車製造基地宣佈投建一期規劃產能10萬輛後, 國機汽車也宣佈旗下80億新能源基地正式在江西贛州開工, 據稱該項目一期建成後將形成10萬台新能源車生產能力。

【GGII快評】

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GGII)聚焦重點:根據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車企投擴產規模及速度, 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格局如何演變?

從下表統計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2020年產能規劃公佈資料(截止2016年底)顯示, 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產能將近乎達到500萬輛。

但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印發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 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為200萬輛, 保有量500萬輛。 從資料層面看, 到2020年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或將出現300萬輛過剩。

GGII分析認為,

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會出現產能過剩。 市場火熱吸引大量資本湧入新能源汽車行業, 但其中不乏行業投機者, 致使某些新能源車企停在“口頭造車”階段, 缺乏實際作為;而有志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行動派”卻由於行業整體建設週期長等特性, 導致規劃產能和實際產能存在差距。

具體原因有:

一、存在投資疑雲以及空拿資質不作為者, 沒有實際產出。 新能源市場的火熱吸引不少想要“分一杯羹”的各路企業入駐, 但其中也有“裸泳者”, 主要有兩類不作為車企:一是志在圈錢而非造車的投機者;二是少數依賴政府資源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車企卻空守者。 “空喊口號”、“發發新聞、做做樣子”成為這些不作為者發力新能源汽車行業司空見慣的伎倆,

落實產能規劃也成了一張張空頭支票。

二、拿出真金白銀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實幹者要實現2020年規劃產能還面臨以下難題:

1、整車生產有門檻, 資金實力要雄厚。 GGII分析師表示, 要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初步獲得市場認可, 5萬輛生產規模是基本標準。 而整車生產是一個系統化集成的過程, 幾百個零部件的高難度組合製造行業, 除了整車生產的技術門檻, 雄厚的資金也成為不少車企造車的路障。 從樂視幾番融資造車以及上述新聞案例中動輒幾十億上百億資金規模可見一斑。

2、生產基地建設週期長。 GGII分析師表示, 汽車生產基地完整落成耗時約2-3年。 以轉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傳統車企為例,

其轉型存在週期, 從長遠計, 過渡時間一般要2-3年。 同時, 基礎設施、技術研發、人才準備等成為其產能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

3、受限於技術、人才、配套零部件等原因, 新車型準備期長, 產能釋放存在週期。 以互聯網造車為例, 從行業現狀來看, 國內這一市場從2014年開始發力, 但到目前為止, 真正能推出車型的企業少之又少。

這些車企無疑都在模仿特斯拉, 但從特斯拉本身來說, 其花費將近十年時間才得到市場認可。 對於互聯網車企來說, 沒有5-6年的行業積累, 不可能生產出成熟的產品。 依照目前進度, 預計到2018年新車型的推出才會稍顯規模。

綜上, GGII認為部分車企實際產能和規劃產能存在落差。 此外, 部分產能並不能起到作用, 如其開發車型無法獲得客戶認可,

產能利用率無法體現, 因此若簡單從車輛總產能來看, 將大於銷量目標, 但從有效產能來看還不存在過剩這一說法。

在此前提下,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不可避免:產能過剩的憂慮來自于眾多車企紛紛投擴產新能源汽車專案, 這麼多企業蜂擁而來, 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如何演變?

GGII認為, 國家政策扶持及調整、資本大量湧入, 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藍海”態勢, 諸多車企湧入均是在搶佔市場跑道。 從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格局分析來看, 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行業已從“孕育期”過渡到“入場期”: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者紛紛入場, 三股主要競爭勢力日益明晰。

第一類是由傳統燃油車轉型新能源的車企。 國內具備整車及零部件生產能力的傳統車企超過300家,國家政府又相繼出臺碳配額、油耗標準、新能源積分等多項調控政策,市場和政策驅使下,傳統燃油車企佈局新能源汽車已是大勢所趨;

第二類是外資企業。從傳統車領域而言,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佔據大半壁江山,其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虎視眈眈。以賓士為例,其已正式註冊了EQ、EQA、EQB、EQC、EQE、EQS、EQG、EQX等8個新商標,有望用於旗下電動車家族,新車預計會涵蓋緊湊型、中型、大型、SUV及皮卡等多種級別的產品,外資企業搶佔新能源市場的意圖明顯;

第三類是新進入造車企業,以傳統燃油企業出走的精英團體和互聯網造車勢力為主。前者有合眾汽車團隊,後者蔚來、車和家、小鵬汽車、樂視等個中典型。

2、汽車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長期積累,目前眾多造車者剛入場,一定會經歷發令、開跑、長跑等環節,真正考驗的時刻還遠未開始。

GGII分析師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必將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整車廠的供應商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注意區分實幹和“虛火”車企;二要針對下游需求確立明確、深入人心的長期規劃;三是切忌盲目跟風擴產。

國內具備整車及零部件生產能力的傳統車企超過300家,國家政府又相繼出臺碳配額、油耗標準、新能源積分等多項調控政策,市場和政策驅使下,傳統燃油車企佈局新能源汽車已是大勢所趨;

第二類是外資企業。從傳統車領域而言,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佔據大半壁江山,其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虎視眈眈。以賓士為例,其已正式註冊了EQ、EQA、EQB、EQC、EQE、EQS、EQG、EQX等8個新商標,有望用於旗下電動車家族,新車預計會涵蓋緊湊型、中型、大型、SUV及皮卡等多種級別的產品,外資企業搶佔新能源市場的意圖明顯;

第三類是新進入造車企業,以傳統燃油企業出走的精英團體和互聯網造車勢力為主。前者有合眾汽車團隊,後者蔚來、車和家、小鵬汽車、樂視等個中典型。

2、汽車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長期積累,目前眾多造車者剛入場,一定會經歷發令、開跑、長跑等環節,真正考驗的時刻還遠未開始。

GGII分析師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必將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整車廠的供應商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注意區分實幹和“虛火”車企;二要針對下游需求確立明確、深入人心的長期規劃;三是切忌盲目跟風擴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