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阿裡研究院:新零售研究報告解讀馬雲核心戰略

馬雲去年提出了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的“五新”戰略, 其中的“新零售”特別受關注, 也引發了很多討論。 前不久, 阿裡研究院發佈了一份《新零售研究報告》,

首次對新零售進行了系統化的解讀。 下面我們從五個方面來看看這份報告都說了什麼。

第一,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 到底什麼是新零售?報告裡給新零售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 簡單說, 新零售就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資料驅動的泛零售形態”。 而新零售的核心價值, 是將最大程度地提升全社會流通零售業運轉效率。

報告指出, 新零售和過去任何一次零售變革都不一樣, 新零售將通過資料與商業邏輯的深度結合, 真正實現消費方式逆向牽引生產變革。 它將為傳統零售業態插上資料的翅膀, 優化資產配置, 孵化新型零售物種, 重塑價值鏈, 創造高效企業, 引領消費升級, 催生新型服務商並形成零售新生態,

是中國零售大發展的新契機。

第二, 報告還描述了新零售的三大特徵, 分別是:以心為本、零售二重性和零售物種大爆發。

“以心為本”指的是掌握資料就是掌握消費者需求。 未來技術帶來的創造力, 將會無限逼近消費者內心的需求。 圍繞消費者的需求, 提供全管道、全天候、無縫融合的消費體驗以及服務, 最終實現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 這就是“以心為本”。

“零售二重性”指的是任何零售主體、消費者、商品既是物理的, 也是數位化的, 我們要從這兩個角度去思考新零售。 消費者不再受區域、時段、店面的限制, 商品不再受內容形式、種類和數量的限制, 消費者體驗和商品交付形式也不再受物理形態的制約。

同時, 基於數理邏輯, 企業內部與企業間流通損耗最終可以達到近於無的理想狀態, 最終實現價值鏈重塑。 這是“零售二重性”的意思。

“零售物種大爆發”指的是零售的形態、物種會更加多元。 報告認為, 未來, 借助數位技術, 物流業、餐飲業等很多業態都會延伸出零售的形態, 而更多零售物種, 也就是交易主體, 將大量出現, 任何人都可能成為零售商。 這就是“零售物種大爆發”。

第三, 這種新零售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呢?報告指出, 新零售的產生, 主要受到三個因素的影響, 分別是技術、消費者和行業。 從技術層面來看, 新商業所需的基礎設施初具規模, 大資料、雲計算、移動互聯端等都漸漸成熟;從消費者層面來看, 很多研究顯示,

消費者的數位化程度、與互聯網的緊密程度, 都在不斷提高;從行業層面來看, 目前全球實體零售發展都在放緩, 需要找到新的增長動力, 中國實體零售發展處於初級階段, 發展不均衡, 也要解決盈利模式存在的問題。 所以上面這三方面就成為了新零售出現的重要因素。

第四, 除了分析新零售的出現條件, 報告還首次發佈了新零售的知識框架, 從新零售的前臺、中台和後臺三個維度, 分析了新零售模式。

以前臺舉例, 報告從場景、消費者、商品三個角度分析了新零售的前臺。 報告認為, 新零售將帶來“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 商場、網店、直播, 都是消費的場景。 在消費者端, 大資料讓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瞭解人們都買了些什麼。

同時, 商品的要求也在發生變化, 消費者不再僅僅追求商品和服務, 而是有了更多個性化的要求。 總之, 新零售將重構“人、貨、場”這三個要素, 原來在傳統零售條件下, 品牌商按照經驗進行供貨, 線上線下割裂, 而在新零售下, 消費者是誰已經很清楚了, 並且能按照他們的需求進行供貨, 再加上無所不在的消費場景, 使過去的“貨-場-人”轉變為“人-貨-場”。

第五, 報告指出, 新零售的出現, 為中國零售業提供了跨越式發展的奇跡。 中國實體零售業整體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 發展相對緩慢, 還沒有出現“頂級”的實體零售品牌商。 未來, 在數位技術和互聯網的幫助下, 中國零售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進入更高級的新零售階段。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科技有溫度,點擊下方,關注「 酷玩兒 」帶您發現新奇、好玩的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