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好奇嗎?為什麼美聯儲加息美元還那麼跌?再說說非農,真懂嗎?

此前大財金程智鵬老師給大家分析過, 美聯儲加息縮表的預期行情, 在去年11月份美聯儲第一次加息的時候, 市場就已經開始發酵行情了。 而在今年年初時, 對於美聯儲加息縮表的行情, 已經基本上兌現完畢, 所以我們看今年的市場行情中, 對於美聯儲加息的情況, 市場並不敏感, 而對美聯儲的態度是偏鷹還是偏鴿卻要敏感得多。

但是我們有一個問題依然值得思考, 即美聯儲加息縮表的行情提前兌現, 這個我們可以理解, 可是兌現完了, 美元跌成那個樣子, 現在基本上把從去年11月份美聯儲第一次加息以來的漲幅全部回吐出去了。

搞什麼鬼啊?雖然行情是提前兌現了, 可也不至於跌那麼狠吧?還能不能讓我們做分析的摸到一點頭腦?

這個世界上,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沒有無緣無故的上漲,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下跌啊。

其實, 如果我們觀察細節, 在一定程度上, 全球各大央行外匯儲備的變化可以很好地解釋這種怪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發佈的資料顯示, 全球各大央行外匯儲備總量達到10.9萬億美元, 較上輪統計增加1.8%。

美元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的占比自2015年開始下滑。

這意味著各大央行對美元的購買熱情逐漸退減, 有的甚至選擇拋售美元。

此前歐洲央行出售部分美元資產並購入相當於5億歐元的人民幣儲備。 當然, 我們不能說, 歐洲央行買了這5億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 就會把美元給砸下去了, 這個說法不對,

我們只能說, 這些跡象表明全球央行正在有意識地回避美元, 這是全球央行外匯儲備的實際情況表現的。

從其它貨幣的情況來看, 英鎊無疑是美元的好基友, 倆都跌得不要不要的。

自2015年第四季度開始, 英鎊在全球央行外匯儲備的占比便持續下滑。 去年英國的脫歐公投導致英鎊崩跌, 英鎊也進入一個下降通道, 低迷不振。 隨後, 全球各大央行也紛紛拋售英鎊。 與此同時, 具有避險屬性的日元則倍受青睞, 而澳元也從中獲益。

今年第一季度, 日元和澳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的占比大幅上升, 其中日元占比增長逾14%, 澳元占比也獲得超過6%的增幅。 同期, 日元和澳元價格均迎來一波反彈。 這表明日元、澳元外匯儲備與價格變化具有趨同性。 不過, 鑒於日元、澳元在今年第二季度價格有所回落, 這兩種貨幣有可能受到全球各大央行的冷落。

從更寬廣的角度來看, 近十年來全球各大央行減持歐元儲備的力度最大, 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的占比從2007年的25%下滑至目前的19%。 究其原因, 自上一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家陷入嚴重經濟危機,並拖累了歐元區經濟,因此全球各大央行對歐元的買興逐漸下降。

另外,儘管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的占比自2015年開始回落,但目前維持在64.5%的水準,與金融危機爆發前的65%相差不大。由此可見,即便美元在近兩年遭受一定程度的拋售,導致其國際地位略有下降,但目前來看依然無可撼動。而在此十年間,澳元、加元、人民幣以及部分其它貨幣吸引了全球各大央行更多的注意力。

咱們再聊聊非農吧。

本週五美國將公佈非農就業報告,雖然5月非農就業報告令人大失所望,但美聯儲仍扣動了加息扳機,此次非農報告是6月美聯儲加息之後的首份非農報告,市場萬眾矚目呀!到底該怎麼看呢?今天在大財金《大話財金》的直播節目裡,我已經給大家講過了我的觀點,簡單粗暴說結果,我認為非農會利多美元,但如何影響黃金呢?這個就得另說了。

理論上非農就業報告與黃金價格的關係

非農就業報告通過失業率和新增/減少的就業人數,來反映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增長情況,就業人數增加則表明企業增加生產,經濟步入擴張時期,是健康的經濟狀況,因而將支持美聯儲加息。

黃金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的匯率將會影響黃金價格。若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當美元升值時,黃金價格將下跌,反之亦然。因此,如果將非農資料與黃金價格相聯繫,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當非農資料好于預期時,黃金價格將下跌,反之亦然。

非農資料在每月第一個週五20:30(冬令時是21:30)公佈。由於資料沒法在剛公佈的第一時間被所有投資者獲知從而指引其投資決策。

2016年至今非農就業人數對金價的影響

咱們看看2016年至今公佈的非農就業人數的真實值與預期值的偏差,以及資料公佈後30分鐘內金價的波動狀況(以最高價和最低價為代表,因二者影響到保證金的追加)。

從以上17組資料可以就非農就業人數對金價各方面的影響加以分析:

風險控制與管理的保證金方面

可以看到,在非農報告公佈後的半小時內,黃金價格的最大漲幅為2.16%,這就要求做空黃金的交易者在非農資料公佈前至少應維持足夠讓黃金價格震盪2.16%所填補的保證金,以防止爆倉;最大跌幅為1.54%,同理也要求做多的交易者在非農資料公佈前至少應持有足夠讓金價波動1.54%的保證金,以防爆倉。

非農資料對金價走勢的影響:漲跌互現

17組資料中有10組資料顯示,在非農報告公佈後黃金價格有漲跌互現的現象(或先漲後跌、或先跌後漲),這說明了非農就業人數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並不是在30分鐘內一味的出現單邊市的現象。交易者在操作時應注意到黃金價格隨時可能出現回檔,從而做好操作策略改變的準備。

負相關理論與金價走勢實踐並不完全符合

表格中沒有彩色網底標注的10組資料滿足非農就業人數偏差值與報告公佈時黃金走勢之間的反向相關的關係,同時偏差值與半小時內金價漲跌幅也呈現負相關關係。然而,仍然有7組資料並不完全符合這一規律。

例如,標注紅色網底的兩個例子,非農就業人數均好於預期,但黃金卻出現單邊上漲(理論上是金價將下跌),同時在半小時內均錄得漲幅。但也有其他情況不符合規律:如非農就業人數均好于預期,金價先漲後跌(綠色標注);或者金價先跌後漲,但半小時內漲幅大於跌幅(灰色標注)。

而在非農就業人數差于預期時,理論上金價應該上漲,但去年12月時(黃色標注)黃金先跌後漲,半小時內錄得0.33%的跌幅,去年10月(藍色標注)卻在半小時內錄得0.26%的漲幅;去年1月時(粉色標注)金價在半小時內先漲後跌,但跌幅大於漲幅。

這其中關鍵的因素在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同時也說明了兩者的負相關關係在實戰操作中並不百分之百準確。而且,影響金價波動的因素是多個同時進行的,當非農報告公佈後,也不一定對金價走勢起主導作用,即使非農“給力”,對美元和黃金的影響很可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甚至如過山車般演化。

因此,交易者在面對非農進行黃金交易時,可以在資料公佈後重點把握市場的反應和投資者的情緒變化,根據市場波動順勢而為,在運用其偏差值進行投資時一定要慎重,不能孤注一擲,生搬硬套所謂的“規律”。與此同時,要結合其他資料和事件,結合股市和其他商品的反響等來綜合分析金價趨勢。

自上一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希臘、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家陷入嚴重經濟危機,並拖累了歐元區經濟,因此全球各大央行對歐元的買興逐漸下降。

另外,儘管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的占比自2015年開始回落,但目前維持在64.5%的水準,與金融危機爆發前的65%相差不大。由此可見,即便美元在近兩年遭受一定程度的拋售,導致其國際地位略有下降,但目前來看依然無可撼動。而在此十年間,澳元、加元、人民幣以及部分其它貨幣吸引了全球各大央行更多的注意力。

咱們再聊聊非農吧。

本週五美國將公佈非農就業報告,雖然5月非農就業報告令人大失所望,但美聯儲仍扣動了加息扳機,此次非農報告是6月美聯儲加息之後的首份非農報告,市場萬眾矚目呀!到底該怎麼看呢?今天在大財金《大話財金》的直播節目裡,我已經給大家講過了我的觀點,簡單粗暴說結果,我認為非農會利多美元,但如何影響黃金呢?這個就得另說了。

理論上非農就業報告與黃金價格的關係

非農就業報告通過失業率和新增/減少的就業人數,來反映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增長情況,就業人數增加則表明企業增加生產,經濟步入擴張時期,是健康的經濟狀況,因而將支持美聯儲加息。

黃金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的匯率將會影響黃金價格。若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當美元升值時,黃金價格將下跌,反之亦然。因此,如果將非農資料與黃金價格相聯繫,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在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當非農資料好于預期時,黃金價格將下跌,反之亦然。

非農資料在每月第一個週五20:30(冬令時是21:30)公佈。由於資料沒法在剛公佈的第一時間被所有投資者獲知從而指引其投資決策。

2016年至今非農就業人數對金價的影響

咱們看看2016年至今公佈的非農就業人數的真實值與預期值的偏差,以及資料公佈後30分鐘內金價的波動狀況(以最高價和最低價為代表,因二者影響到保證金的追加)。

從以上17組資料可以就非農就業人數對金價各方面的影響加以分析:

風險控制與管理的保證金方面

可以看到,在非農報告公佈後的半小時內,黃金價格的最大漲幅為2.16%,這就要求做空黃金的交易者在非農資料公佈前至少應維持足夠讓黃金價格震盪2.16%所填補的保證金,以防止爆倉;最大跌幅為1.54%,同理也要求做多的交易者在非農資料公佈前至少應持有足夠讓金價波動1.54%的保證金,以防爆倉。

非農資料對金價走勢的影響:漲跌互現

17組資料中有10組資料顯示,在非農報告公佈後黃金價格有漲跌互現的現象(或先漲後跌、或先跌後漲),這說明了非農就業人數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並不是在30分鐘內一味的出現單邊市的現象。交易者在操作時應注意到黃金價格隨時可能出現回檔,從而做好操作策略改變的準備。

負相關理論與金價走勢實踐並不完全符合

表格中沒有彩色網底標注的10組資料滿足非農就業人數偏差值與報告公佈時黃金走勢之間的反向相關的關係,同時偏差值與半小時內金價漲跌幅也呈現負相關關係。然而,仍然有7組資料並不完全符合這一規律。

例如,標注紅色網底的兩個例子,非農就業人數均好於預期,但黃金卻出現單邊上漲(理論上是金價將下跌),同時在半小時內均錄得漲幅。但也有其他情況不符合規律:如非農就業人數均好于預期,金價先漲後跌(綠色標注);或者金價先跌後漲,但半小時內漲幅大於跌幅(灰色標注)。

而在非農就業人數差于預期時,理論上金價應該上漲,但去年12月時(黃色標注)黃金先跌後漲,半小時內錄得0.33%的跌幅,去年10月(藍色標注)卻在半小時內錄得0.26%的漲幅;去年1月時(粉色標注)金價在半小時內先漲後跌,但跌幅大於漲幅。

這其中關鍵的因素在於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同時也說明了兩者的負相關關係在實戰操作中並不百分之百準確。而且,影響金價波動的因素是多個同時進行的,當非農報告公佈後,也不一定對金價走勢起主導作用,即使非農“給力”,對美元和黃金的影響很可能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甚至如過山車般演化。

因此,交易者在面對非農進行黃金交易時,可以在資料公佈後重點把握市場的反應和投資者的情緒變化,根據市場波動順勢而為,在運用其偏差值進行投資時一定要慎重,不能孤注一擲,生搬硬套所謂的“規律”。與此同時,要結合其他資料和事件,結合股市和其他商品的反響等來綜合分析金價趨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