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SO國際標準下中藥材重金屬污染現狀與分析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 中藥類保健產品如雨後春筍般湧入市場, 很多藥食同源的中藥材走進千家萬戶, 成為人們日常保健養生的必備。 然而在中藥行業發展欣欣向榮的同時, 中藥材重金屬污染問題也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中藥材重金屬超標事件時有曝光。 此類事件的曝光給中藥行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阻礙了中藥的國際化進程。

目前, 關於中藥重金屬問題, 中國科研工作者們已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如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新藥創制”關鍵技術子課題任務書“中藥材重金屬安全限量標準研究”、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中藥材土壤農殘和重金屬的綜合控制”等諸多課題就此展開了研究。

2001年和2005年, 中國頒佈了《藥用植物及製劑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和《藥用植物及製劑外經貿綠色行業標準》, 其中對中藥材重金屬限量已有明確規定(兩項標準對中藥材重金屬限量設定值相同)。 2015版《中國藥典》分別對黃芪、海藻、丹參等在內的11種植物藥, 牡蠣、阿膠、蜂等在內的10種動物藥和滑石粉、冰片等在內的6種礦物藥制訂了重金屬限量值。 此外, 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均制定了中藥材重金屬相關標準。 但各國對中藥材中重金屬種類和限量的要求差異較大。 2015年, 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牽頭制定的ISO 國際標準《ISO18664: 2015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herbal medicine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正式頒佈實施,
這是ISO第一個中藥材重金屬標準。

此前, 已有韓小麗、趙連華、洪薇等以《藥用植物及製劑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以下簡稱綠色標準)為依據, 分別對中國中藥重金屬污染現狀進行了統計分析。 然而, 按照《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ISO國際標準所給出的限量範圍, 中國中藥材的重金屬污染情況還未可知。 就此, 本研究對2000—2016年有關中藥重金屬的文獻進行整理, 統計分析了在《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ISO國際標準下中藥重金屬污染情況, 並將統計結果與2008年韓小麗等的統計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以瞭解在新的ISO重金屬國際標準下中國中藥材的重金屬污染情況以及兩項標準下中國中藥材污染情況的異同之處,

希望為中藥材的監督管理及標準研究提供參考。

資料來源與分析方法

資料來源

分別以“微量元素”、“重金屬”、“中藥”等為關鍵字在中國知網等資料庫中進行搜索, 並對文獻中相關資料進行整理, 分析中藥材重金屬鉛、砷、鎘、汞的污染情況。 本研究共收集相關文獻364篇, 涉及中藥材425種, 包括不同產地不同藥材共3026項(ISO國際標準中未對銅(Cu)進行限制, 因此ISO國際標準下中藥材中Cu的超標率為0)。

分析方法

利用SPSS 20.0分析軟體對資料進行分析, 主要包括4種重金屬的單項分析, 不同藥材及不同藥用部位重金屬污染情況分析。 並以《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ISO國際標準提供參考值(表1中ISO項)為依據統計各重金屬元素在中藥材中的污染情況。

結果

部分國家及地區重金屬限量標準

當前, 國際上包括美國、德國、韓國和日本在內的多個國家及地區制定了中藥材重金屬相關標準, 具體內容見表1。

由表1可知, 各國對中藥材重金屬限量值的設定差異較大, 對設定重金屬的種類也略有差異。

總體來說, 近年來各國重金屬限量標準未做大幅度修改。

中藥材重金屬超標率

對文獻記錄的中藥材中鉛、砷、鎘、汞4種重金屬含量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計算中藥材4種重金屬各自的總體超標率, 結果見表2。

統計結果表明, 中藥材中鉛(Pb)平均含量為3.94 mg/kg, 超標率為3.46%。 其中鉛含量最高的為未知產地的藿香(2222.00 mg/kg), 其次為未知產地地黃(1050.00 mg/kg), 山東平邑的金銀花(215.50 mg/kg), 山東費縣的金銀花(135.80 mg/kg), 其餘藥材中鉛的含量均在100 mg/kg 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 金銀花在此項的統計結果中超標情況較突出, 鉛超標排名前20的藥材中, 金銀花占了10項, 產地涉及山東、安徽、河南等地。 此外涉及鉛超標的還有龍骨、黃連、白芷、連翹、山藥等40種藥材。 多批產自貴州的白及與天麻中鉛的含量低於檢出限, 其次多批產自四川的羌活中有痕量鉛的檢出。

砷(As)平均含量為1.23 mg/kg,超標率為4.03%。其中含量最高的為3批未知產地的海藻,砷含量在81.34~82.55 mg/kg;其次為9 批分別來自山東、安徽和河南的金銀花(30.80~73.35 mg/kg),吉林撫松的北細辛(33.82 mg/kg),湖北神農架的華細辛(28.91 mg/kg),四川巫溪的北細辛(26.39 mg/kg)。此外涉及砷超標的還有白芷、黨參、地黃等32種藥材。砷含量最低的為未知產地的白芍和人參各一批,鉛含量均為0.001 mg/kg。

汞(Hg)含量平均為0.19 mg/kg,超標率為1.41%。其中汞含量較高的為未知產地的枇杷葉(26.90 mg/kg),其次為福建福州的五味子(23.80 mg/kg),甘肅靈台的龍骨(17.90mg/kg),未知產地蟬蛻(14.80 mg/kg)。其餘藥材汞含量均小於10.00 mg/kg。此外涉及汞超標的還有黃芪、紅花、金銀花等19種藥材。多批產自四川的川明參、貴州的白及未有汞的檢出。

鎘(Cd)含量平均為0.33 mg/kg,超標率為2.9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四川的白芷(23.35 mg/kg),其次為河南的金銀花(18.40 mg/kg),廣西的桂枝(11.10 mg/kg),其餘藥材鎘含量小於10 mg/kg。此外涉及鎘超標的還有白花蛇舌草、白芷、白及、莪術等29種藥材。多批產自四川的白及和貴州的天麻中鎘的含量低於檢出限。

不同藥用部位中藥材重金屬污染情況

中藥材根據藥用部位的不同可分為根及根莖類、花類、葉類、全草類等10大類,研究表明,重金屬在植物體不同部位的分佈情況不同。孫連喜等在對黃連植株中重金屬鎘進行研究時發現,在黃連植株中,鬚根中鎘含量最高,葉中次之,根莖中最小。本文將中藥材按不同藥用部位進行分類統計重金屬超標率,以瞭解不同藥用部位藥材中重金屬污染情況(表3)。

總體來看,4種重金屬均為動物類超標最高,另外,花、葉、全草所含重金屬超標率較高;根和根莖類、莖木類次之,重金屬超標率最小的為果實和種子類。其原因可能在於動物類因處於食物鏈相對頂端的位置,因此更易受重金屬富集作用的影響,從而導致重金屬污染率較高;其次,葉作為吸收器官,在外較長的暴露時間,是導致其重金屬超標的一個重要原因。謝曉梅、陳文德等經研究發現,植物中由於葉片為吸收部位,故更易受重金屬污染。而由於重金屬要到達可食用的種子及果實中要經過許多細胞壁及細胞膜阻礙,故此類部位中重金屬污染率較小。

鉛(Pb)超標率最高的一類藥材為動物藥,平均值為10.04 mg/kg,超標率為33.33%。其中,以陝西、甘肅、山西等地的龍骨鉛超標率最高,鉛含量為10.00~80.00mg/kg,其次為牡蠣(18.18mg/kg),石決明(14.35mg/kg),龜板(13.68 mg/kg),烏賊骨(10.47 mg/kg),其餘動物類藥材未存在鉛超標情況;莖木類藥材,鉛平均值為6.02mg/kg,超標率為15.38%。其中鉛含量最高的藥材為產自貴州的兩批黑骨藤(31.37、27.67 mg/kg),其次為貴州的鉤藤(24.7 mg/kg),未知產地鬼箭羽(24.03 mg/kg),其他莖木類藥材鉛含量不超標。此外其他類藥材鉛超標率均小於10%。

砷(As)超標率最高的一類藥材為動物類藥材,平均值為2.08 mg/kg,超標率為16.67%。其中未知產地地龍含砷最高(17.84 mg/kg),以下依次為水蛭兩批(8.81、5.80 mg/kg),未知產地地龍(4.55 mg/kg)及龍骨(4.09 mg/kg),其餘動物類藥材砷不超標。藻、菌、地衣類砷含量平均值為11.77mg/kg,超標率為13.64%,其中砷含量最高的為海藻,砷含量為81.34~82.55 mg/kg。葉類藥材砷含量平均值為1.10mg/kg,超標率為10.71%,涉及超標的藥材為3批廣西產側柏葉,砷含量平均值為4.87 mg/kg。其他類中藥材砷超標率均在10%以下。

汞(Hg)超標率最高的為動物藥,平均值含量為1.82 mg/kg,超標率為12.00%,其中以甘肅靈台龍骨最高(17.90 mg/kg),其次為未知產地蟬蛻(14.80 mg/kg),山西夏縣龍骨(3.80 mg/kg)。葉類中藥汞平均含量為1.68 mg/kg,超標率為10.53%。超標藥材為未知產地枇杷葉(26.90 mg/kg)和貴州的紅蓼(3.94 mg/kg)。其他類中藥材汞超標率均在10%以下,皮類及藻、菌、地衣類中藥在本研究中不存在汞超標現象。

鎘(Cd)超標率最高的為動物類中藥,動物類中藥材中鎘含量平均值為1.19mg/kg,超標率為28%,其中以未知產地牡蠣鎘含量最高(4.52 mg/kg),其次為烏賊骨(4.13 mg/kg),石決明(3.94 mg/kg),3 批地龍(2.64~3.04 mg/kg)及龜板(2.55 mg/kg),其餘動物類藥材鎘含量均合格。莖木類藥材鎘平均含量為1.15 mg/kg,超標率為13.16%,涉及超標的藥材有內蒙的文冠木(7.72 mg/kg),山西的桑枝(2.51 mg/kg)及未知產地鬼箭羽(2.30 mg/kg)。其他類中藥材鎘的超標率均小於10%,且葉類、果實及種子類、藻類及皮類中藥在本研究中未有鎘超標現象報導。

不同中藥材重金屬污染情況

為具體瞭解不同中藥材重金屬污染情況,本研究根據所搜集文獻統計了樣本數在10及10以上(至少其中1種重金屬樣本數不小於10)的56種常用中藥材重金屬超標情況,見表4。

由表4可知,本表所列的56種中藥材重金屬鉛、砷、汞、鎘平均超標率分別為3.96%、3.67%、0.63%、2.60%。涉及的藥材數分別為56、55、55、56種,這與表2中統計結果基本一致。在統計藥材中,金銀花是唯一一種重金屬4項均存在超標現象的藥材,超標率分別為21.57%、35.71%、13.64%、23.91%。此外涉及3種重金屬同時超標的藥材有白芷、莪術2種,其中白芷存在鉛、砷、鎘同時超標的現象,超標率分別為28.57%、27.27%、25.93%;莪術存在鉛、砷、鎘3種重金屬同時超標現象,超標率分別為6.25%、7.69%、38.46%;存在2種重金屬同時超標現象的藥材有丹參、桔梗、菊花、連翹、龍膽和龍骨,其所超標的2種重金屬種類各異。此外,龍骨的鉛超標率達72.73%,鉛含量平均值為25.22mg/kg,大於鉛限量值,應予以重視(在統計同時超標率時,只選取各重金屬項下樣本數大於等於10的藥材)。西洋參、郁金、葛根、白芍和白芷5種藥材在本研究中未有重金超標現象報導。

討論

頒佈國際標準對中藥材重金屬問題的影響

韓小麗等根據綠色行業標準統計的中藥材重金屬污染情況結果為銅、鉛、砷、鎘、汞超標率分別為21.0%、12.0%、9.7%、28.5%、6.9%,而新標準下,中藥材重金屬超標率下降至本研究統計的0、3.46%、4.03%、2.91%、1.41%,5種重金屬超標率平均降低13.26%。銅作為多種組織酶的活性中心,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多個國家和地區權威機構建議除去藥材中銅元素的限制,因此ISO中藥材重金屬國際標準中未對銅進行限量,在ISO國際標準下,中藥材中銅的超標率為0。

國際標準的頒佈,顯著降低了中藥材重金屬超標率,大大減少了中國中藥材進出口貿易損失。僅以2014年為例,中國中藥材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1.42億元,理論上可減少因重金屬超標導致的中藥材貿易退貨或銷毀損失約1.5億美元;當年國際植物貿易總額約300億美元,可減少國際貿易損失約40億美元。

深入研究超標中藥材的重金屬問題

與韓小麗統計的中藥材重金屬超標情況相比,依舊存在重金屬超標的藥材有莪術、黃連、桔梗、龍膽及龍骨。而此前報導的超標率較為嚴重的山藥、三七、人參和羌活等藥材在ISO國際標準下基本不存在或者只存在重金屬輕微超標現象。而之前沒有重金屬超標報導的金銀花在本標準下重金屬超標情況較為嚴重,存在4種重金屬同時超標現象。

通過對兩項標準統計情況的對比可知,此前中藥材重金屬超標率較大的原因很可能為重金屬限量標準過嚴造成的。而對於在ISO國際標準下重金屬含量依舊超標的藥材,應做好植物自身蓄積特性和背景污染等方面的研究,確定造成藥材重金屬污染的根本原因,並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措施,以減輕此類藥材的重金屬污染問題。

加快開展動物藥重金屬標準問題的研究

由於重金屬具有積累性、食物鏈傳遞性和不易降解性,所以動物類藥材重金屬超標率較其他類中藥材更高。由表1可知,目前,包括ISO國際標準在內的各國家和地區的中藥重金屬限量標準都是一種統一標準,主要根據植物類藥材設定,而每種動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態環境,因此以植物藥中重金屬的限量標準來評價動物藥的重金屬污染是不合理的,動物類藥材的重金屬問題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並制定出符合動物類藥材實際情況的重金屬污染評價方法,為動物藥的安全使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結論

通過文獻收集並整理了中藥材中重金屬鉛、砷、鎘、汞的含量數據,以《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ISO國際標準為依據,分析了中藥材中4種重金屬元素的污染情況。結果顯示,4種重金屬的超標率分別為3.46%、4.03%、2.91%、1.41%。4種重金屬均為動物類超標最高,另外,花、葉、全草所含重金屬超標率較高;根和根莖類、莖木類次之,果實和種子類重金屬超標率最小。在ISO國際標準下,中藥材重金屬污染率由韓小麗等統計的銅、鉛、砷、鎘、汞超標率分別為21.0%、12.0%、9.7%、28.5%、6.9%下降到0、3.46%、4.03%、2.91%、1.41%,5種重金屬超標率平均降低13.26%,得出《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ISO國際標準對重金屬超標情況的估測更符合實際。分析發現目前各國家和地區的重金屬限量標準主要根據植物類藥材設定,還未有針對動物類藥材制定的重金屬限量標準,因此建議加快對動物類中藥材重金屬的研究及標準制定工作。(責任編輯 田恬)

本文作者:

郭蘭萍,周利,王升,康傳志,郝慶秀,楊婉珍,周良雲,李振浩,馬忠華,黃璐琦。

作者簡介

郭蘭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藥資源生態學。

注:本文發表在2017年第11期《科技導報》,歡迎關注。

其次多批產自四川的羌活中有痕量鉛的檢出。

砷(As)平均含量為1.23 mg/kg,超標率為4.03%。其中含量最高的為3批未知產地的海藻,砷含量在81.34~82.55 mg/kg;其次為9 批分別來自山東、安徽和河南的金銀花(30.80~73.35 mg/kg),吉林撫松的北細辛(33.82 mg/kg),湖北神農架的華細辛(28.91 mg/kg),四川巫溪的北細辛(26.39 mg/kg)。此外涉及砷超標的還有白芷、黨參、地黃等32種藥材。砷含量最低的為未知產地的白芍和人參各一批,鉛含量均為0.001 mg/kg。

汞(Hg)含量平均為0.19 mg/kg,超標率為1.41%。其中汞含量較高的為未知產地的枇杷葉(26.90 mg/kg),其次為福建福州的五味子(23.80 mg/kg),甘肅靈台的龍骨(17.90mg/kg),未知產地蟬蛻(14.80 mg/kg)。其餘藥材汞含量均小於10.00 mg/kg。此外涉及汞超標的還有黃芪、紅花、金銀花等19種藥材。多批產自四川的川明參、貴州的白及未有汞的檢出。

鎘(Cd)含量平均為0.33 mg/kg,超標率為2.9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四川的白芷(23.35 mg/kg),其次為河南的金銀花(18.40 mg/kg),廣西的桂枝(11.10 mg/kg),其餘藥材鎘含量小於10 mg/kg。此外涉及鎘超標的還有白花蛇舌草、白芷、白及、莪術等29種藥材。多批產自四川的白及和貴州的天麻中鎘的含量低於檢出限。

不同藥用部位中藥材重金屬污染情況

中藥材根據藥用部位的不同可分為根及根莖類、花類、葉類、全草類等10大類,研究表明,重金屬在植物體不同部位的分佈情況不同。孫連喜等在對黃連植株中重金屬鎘進行研究時發現,在黃連植株中,鬚根中鎘含量最高,葉中次之,根莖中最小。本文將中藥材按不同藥用部位進行分類統計重金屬超標率,以瞭解不同藥用部位藥材中重金屬污染情況(表3)。

總體來看,4種重金屬均為動物類超標最高,另外,花、葉、全草所含重金屬超標率較高;根和根莖類、莖木類次之,重金屬超標率最小的為果實和種子類。其原因可能在於動物類因處於食物鏈相對頂端的位置,因此更易受重金屬富集作用的影響,從而導致重金屬污染率較高;其次,葉作為吸收器官,在外較長的暴露時間,是導致其重金屬超標的一個重要原因。謝曉梅、陳文德等經研究發現,植物中由於葉片為吸收部位,故更易受重金屬污染。而由於重金屬要到達可食用的種子及果實中要經過許多細胞壁及細胞膜阻礙,故此類部位中重金屬污染率較小。

鉛(Pb)超標率最高的一類藥材為動物藥,平均值為10.04 mg/kg,超標率為33.33%。其中,以陝西、甘肅、山西等地的龍骨鉛超標率最高,鉛含量為10.00~80.00mg/kg,其次為牡蠣(18.18mg/kg),石決明(14.35mg/kg),龜板(13.68 mg/kg),烏賊骨(10.47 mg/kg),其餘動物類藥材未存在鉛超標情況;莖木類藥材,鉛平均值為6.02mg/kg,超標率為15.38%。其中鉛含量最高的藥材為產自貴州的兩批黑骨藤(31.37、27.67 mg/kg),其次為貴州的鉤藤(24.7 mg/kg),未知產地鬼箭羽(24.03 mg/kg),其他莖木類藥材鉛含量不超標。此外其他類藥材鉛超標率均小於10%。

砷(As)超標率最高的一類藥材為動物類藥材,平均值為2.08 mg/kg,超標率為16.67%。其中未知產地地龍含砷最高(17.84 mg/kg),以下依次為水蛭兩批(8.81、5.80 mg/kg),未知產地地龍(4.55 mg/kg)及龍骨(4.09 mg/kg),其餘動物類藥材砷不超標。藻、菌、地衣類砷含量平均值為11.77mg/kg,超標率為13.64%,其中砷含量最高的為海藻,砷含量為81.34~82.55 mg/kg。葉類藥材砷含量平均值為1.10mg/kg,超標率為10.71%,涉及超標的藥材為3批廣西產側柏葉,砷含量平均值為4.87 mg/kg。其他類中藥材砷超標率均在10%以下。

汞(Hg)超標率最高的為動物藥,平均值含量為1.82 mg/kg,超標率為12.00%,其中以甘肅靈台龍骨最高(17.90 mg/kg),其次為未知產地蟬蛻(14.80 mg/kg),山西夏縣龍骨(3.80 mg/kg)。葉類中藥汞平均含量為1.68 mg/kg,超標率為10.53%。超標藥材為未知產地枇杷葉(26.90 mg/kg)和貴州的紅蓼(3.94 mg/kg)。其他類中藥材汞超標率均在10%以下,皮類及藻、菌、地衣類中藥在本研究中不存在汞超標現象。

鎘(Cd)超標率最高的為動物類中藥,動物類中藥材中鎘含量平均值為1.19mg/kg,超標率為28%,其中以未知產地牡蠣鎘含量最高(4.52 mg/kg),其次為烏賊骨(4.13 mg/kg),石決明(3.94 mg/kg),3 批地龍(2.64~3.04 mg/kg)及龜板(2.55 mg/kg),其餘動物類藥材鎘含量均合格。莖木類藥材鎘平均含量為1.15 mg/kg,超標率為13.16%,涉及超標的藥材有內蒙的文冠木(7.72 mg/kg),山西的桑枝(2.51 mg/kg)及未知產地鬼箭羽(2.30 mg/kg)。其他類中藥材鎘的超標率均小於10%,且葉類、果實及種子類、藻類及皮類中藥在本研究中未有鎘超標現象報導。

不同中藥材重金屬污染情況

為具體瞭解不同中藥材重金屬污染情況,本研究根據所搜集文獻統計了樣本數在10及10以上(至少其中1種重金屬樣本數不小於10)的56種常用中藥材重金屬超標情況,見表4。

由表4可知,本表所列的56種中藥材重金屬鉛、砷、汞、鎘平均超標率分別為3.96%、3.67%、0.63%、2.60%。涉及的藥材數分別為56、55、55、56種,這與表2中統計結果基本一致。在統計藥材中,金銀花是唯一一種重金屬4項均存在超標現象的藥材,超標率分別為21.57%、35.71%、13.64%、23.91%。此外涉及3種重金屬同時超標的藥材有白芷、莪術2種,其中白芷存在鉛、砷、鎘同時超標的現象,超標率分別為28.57%、27.27%、25.93%;莪術存在鉛、砷、鎘3種重金屬同時超標現象,超標率分別為6.25%、7.69%、38.46%;存在2種重金屬同時超標現象的藥材有丹參、桔梗、菊花、連翹、龍膽和龍骨,其所超標的2種重金屬種類各異。此外,龍骨的鉛超標率達72.73%,鉛含量平均值為25.22mg/kg,大於鉛限量值,應予以重視(在統計同時超標率時,只選取各重金屬項下樣本數大於等於10的藥材)。西洋參、郁金、葛根、白芍和白芷5種藥材在本研究中未有重金超標現象報導。

討論

頒佈國際標準對中藥材重金屬問題的影響

韓小麗等根據綠色行業標準統計的中藥材重金屬污染情況結果為銅、鉛、砷、鎘、汞超標率分別為21.0%、12.0%、9.7%、28.5%、6.9%,而新標準下,中藥材重金屬超標率下降至本研究統計的0、3.46%、4.03%、2.91%、1.41%,5種重金屬超標率平均降低13.26%。銅作為多種組織酶的活性中心,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多個國家和地區權威機構建議除去藥材中銅元素的限制,因此ISO中藥材重金屬國際標準中未對銅進行限量,在ISO國際標準下,中藥材中銅的超標率為0。

國際標準的頒佈,顯著降低了中藥材重金屬超標率,大大減少了中國中藥材進出口貿易損失。僅以2014年為例,中國中藥材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1.42億元,理論上可減少因重金屬超標導致的中藥材貿易退貨或銷毀損失約1.5億美元;當年國際植物貿易總額約300億美元,可減少國際貿易損失約40億美元。

深入研究超標中藥材的重金屬問題

與韓小麗統計的中藥材重金屬超標情況相比,依舊存在重金屬超標的藥材有莪術、黃連、桔梗、龍膽及龍骨。而此前報導的超標率較為嚴重的山藥、三七、人參和羌活等藥材在ISO國際標準下基本不存在或者只存在重金屬輕微超標現象。而之前沒有重金屬超標報導的金銀花在本標準下重金屬超標情況較為嚴重,存在4種重金屬同時超標現象。

通過對兩項標準統計情況的對比可知,此前中藥材重金屬超標率較大的原因很可能為重金屬限量標準過嚴造成的。而對於在ISO國際標準下重金屬含量依舊超標的藥材,應做好植物自身蓄積特性和背景污染等方面的研究,確定造成藥材重金屬污染的根本原因,並根據實際情況採取相應措施,以減輕此類藥材的重金屬污染問題。

加快開展動物藥重金屬標準問題的研究

由於重金屬具有積累性、食物鏈傳遞性和不易降解性,所以動物類藥材重金屬超標率較其他類中藥材更高。由表1可知,目前,包括ISO國際標準在內的各國家和地區的中藥重金屬限量標準都是一種統一標準,主要根據植物類藥材設定,而每種動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態環境,因此以植物藥中重金屬的限量標準來評價動物藥的重金屬污染是不合理的,動物類藥材的重金屬問題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並制定出符合動物類藥材實際情況的重金屬污染評價方法,為動物藥的安全使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結論

通過文獻收集並整理了中藥材中重金屬鉛、砷、鎘、汞的含量數據,以《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ISO國際標準為依據,分析了中藥材中4種重金屬元素的污染情況。結果顯示,4種重金屬的超標率分別為3.46%、4.03%、2.91%、1.41%。4種重金屬均為動物類超標最高,另外,花、葉、全草所含重金屬超標率較高;根和根莖類、莖木類次之,果實和種子類重金屬超標率最小。在ISO國際標準下,中藥材重金屬污染率由韓小麗等統計的銅、鉛、砷、鎘、汞超標率分別為21.0%、12.0%、9.7%、28.5%、6.9%下降到0、3.46%、4.03%、2.91%、1.41%,5種重金屬超標率平均降低13.26%,得出《中醫藥-中藥材重金屬限量》ISO國際標準對重金屬超標情況的估測更符合實際。分析發現目前各國家和地區的重金屬限量標準主要根據植物類藥材設定,還未有針對動物類藥材制定的重金屬限量標準,因此建議加快對動物類中藥材重金屬的研究及標準制定工作。(責任編輯 田恬)

本文作者:

郭蘭萍,周利,王升,康傳志,郝慶秀,楊婉珍,周良雲,李振浩,馬忠華,黃璐琦。

作者簡介

郭蘭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藥資源生態學。

注:本文發表在2017年第11期《科技導報》,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