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艾瑪沃特森、詹尼弗安妮斯頓、凱蒂佩里、斯嘉麗詹森是你們的偶像,而她是你們偶像的偶像!

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是女性, 那麼就至少有一半的人應該認識她——格洛麗亞·斯泰納姆。

格洛麗亞·斯泰納姆活得就是個傳奇。 她是冰心和宋美齡的校友, 她與愛麗絲·沃克和貝爾·胡克斯並肩奮鬥;她66歲結婚, 成為“蝙蝠俠”克利斯蒂安·貝爾的繼母;她為寫一篇報導而去《花花公子》做臥底兔女郎;她為美國多位總統的選戰奔波……

2017年2月26日,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獲得者艾瑪·斯通作為格洛麗亞·斯泰納姆20多年來首本回憶錄, 記錄了斯泰納姆童年到2015年80年跨度中的成長故事, 以及她作為女權先鋒人物在活動組織過程中的深切感悟。

2016年, 赫敏扮演者艾瑪·沃特森建立了“我們的共用書架”, 作家J.K.羅琳、歌手泰勒·斯威夫等眾多明星加入, 第一本推薦書就是格洛麗亞·斯泰納姆的《在路上:我生活的故事》。 艾瑪·沃特森在社交網路上曬出本書後, 立刻獲贊幾十萬。

另外, 《激情的政治》作者貝爾•胡克斯、美國驚悚推理小說天王詹姆斯·派特森、老牌好萊塢女星簡•方達、美國設計師協會主席黛安·馮·芙絲汀寶等也力薦《在路上:我生活的故事》, 《人物》《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衛報》《英國獨立報》《觀察家報》《今日美國》《經濟學人》《科克斯書評》《出版人週刊》都對此書進行了大幅報導, 《出版人週刊》《時尚芭莎》《聖路易斯郵報》等甚至提名本書為“年度最佳圖書”。

斯泰納姆說, 之所以選擇“旅途”作為自己回憶錄的主題, 是因為“到現在為止, 旅途都是壓倒性的男性氣質的地盤。 男性代表了冒險, 而女性代表了爐灶和家——真的就一直是這樣……女人們旅行的時候, 她們似乎也沒有什麼好下場——從真實世界中的阿梅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到虛構的《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諷刺之處在於, 多虧了分子考古學——它其中有對古代DNA的研究, 以追蹤在時間長河裡的人類動態——我們這才知道其實男人在家待得多, 而女人才是行者。 以大洲之間的移民率來說, 女性是男性的8倍……無論是印度的嫁妝謀殺、埃及的榮譽謀殺, 或者美國的家庭暴力, 資料都顯示女人最可能在家或被她們認識的男人毆打和殺害。 從資料而言, 家庭對於女人來說,

比道路更危險。 可能對女人來說, 最具革命意義的舉動就是一個自我起願的旅行吧——並且當她回家時, 她是受到歡迎的。 ”

《在路上:我生活的故事》首先講述對斯泰納姆有深刻影響的童年, 擁有頗愛流浪並且對小女兒平等對待, 與別人家的父親“略不一樣”的父親, 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斯泰納姆走上旅途和為平等事業奮鬥一生的原因。

斯泰納姆的父親總是習慣于打破規則, 在極端的不穩定中卻保持著難得的樂觀主義, 他總是說:“如果我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明天就可能是超級美妙的啊”。 雖然斯泰納姆的母親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總是認為周圍的世界充滿威脅而深深恐懼, 但父親的“宇宙是友好的”的信念,

卻平衡了母親的不良影響, 讓光明進入了小斯泰納姆的黑暗之中。

為了逃避跟一個人品不錯但和自己不太適合的男人的訂婚, 斯泰納姆從史密斯學院畢業後就去印度住了兩年。 而正是在印度這篇古老的大地上, 斯泰納姆感受到了“圍圈談話”的力量, 從印度女性身上獲益良多。 她跟隨當地人進入因爆發種姓騷亂而被封閉的村莊, 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了“聆聽”的重要力量:“如果你想讓別人看見你, 你就得先坐下來, 跟他們對視。 ”

斯泰納姆還是馬丁·路德·金於1963年8月28日在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發表著名演講時的見證者, 斯泰納姆爆料稱, 馬丁·路德·金還是在一位女性的鼓勵下去做了“I have a dream……”這個載入史冊的演講的呢。 而50年後,

她又與著名脫口秀主持人奧普拉·溫弗莉(Oprah Winfrey)、約翰·甘迺迪總統的女兒等人參加了馬丁·路德·金演講50周年紀念儀式。 50年後的今天, 黑人和女性的地位已經大大提高。 斯泰納姆一直堅持一個理念:“人們共有的那些人類本質還有個人的獨特性比任何出生時被定下的標籤都要有價值——無論是性別、種族、階級、性向、民族身份、宗教信仰或是任何什麼別的東西。 ”

書中也描繪了鮮為人知卻有重大影響的1977年休士頓全國婦女大會, 該會議的目的是向華盛頓和州議會的領導人們表現美國女性的態度和要求, 還要為一個經典的問題得出一個民主的答案:女性想要什麼?……斯泰納姆寫道:“在休士頓會議以前, 我知道女人在小組裡面可以變得很勇敢, 也能對對方很忠誠,並尊重彼此的信仰。在休士頓會議之後,我才知道,女人在大數目的群組裡面也能做到以上那幾點,並討論非常嚴肅的話題,不管她們得橫跨多少差異的鴻溝。”

斯泰納姆還講述了計程車司機、卡車司機、空姐以及大學校園中的故事,斯泰納姆在計程車上跟友人討論《流產說唱》(Abortion Rap)這本書時,那位年長的愛爾蘭女司機在等紅綠燈的時候轉頭對她們說出了那句不朽的話:“親愛的,如果男人能懷孕的話,流產簡直會被看作是聖禮!”

作為頂尖學府的哈佛大學,曾經也充滿了性別歧視。為《在路上:我生活的故事》寫推薦序的哈佛法學院博士施奇能寫道:“在申請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時,我在哈佛最先遇到的三個人——面試官、招生辦公室負責人、備受愛戴的法學院院長——全都是女性。同樣,在美國最受尊敬的最高法院審判席上坐著的九位大法官中,也有1/3是女性。這本書卻讓我瞥到了50年前的哈佛法學院:看到一個女生比例只有7%、教授上課時經常嘲笑女性的學校;看到26歲的金斯伯格(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拿著全校第一的成績從哥倫比亞法學院畢業,卻因為自己的性別被所有律所拒之門外;看到斯泰納姆受邀去哈佛法學院演講,卻被固執保守的男教授當眾羞辱。女人、男人,學生、教授,平民、政客、社會活動家——所有人50年的奮鬥,才換來了女性地位的提高;而女性地位的提高,亦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帶來了更快的進步和更多的和平。當然,性別不平等的受害者絕不僅是法學院裡的律師精英,如上所述,那些處於社會經濟中下層的女性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性暴力和家庭暴力威脅著她們的安全,教育和工作上“看不見的天花板”阻礙著她們的進步,甚至追求其他權利(比如種族平等)的社會運動裡也充滿了對她們的忽視。”

為多位美國總統選戰奔波過的斯泰納姆也在書中表達了美國女性在政治生活中的劣勢,她寫道:“我很生氣,因為政治中的年輕男人被看作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年輕的女人卻被看作是——嗯,就只是年輕的女人。”

此外,書中還提到了斯泰納姆為了為活動籌款而與《風流醫生俏護士》的女主角賽馬、與胡志明的超現實主義瞬間、為美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候選人寫電視演講稿、暗訪拉斯維加斯的妓院等傳奇般的故事……這不僅是一個女性偉人的成長故事,更是對美國重大歷史、政治事件的驚鴻一瞥。當美國在種族關係、生育權和移民問題等令人頭疼、心痛的問題上持續掙扎時,《在路上:我生活的故事》為我們奉上的已不是一份回憶,這本書中講述的發人深省的道理,是照向未來希望的燈塔。

正如斯泰納姆所說:“擁有一種思維開放、善於觀察和“在路上”的心態,可以讓我們改變學習的方式、做事的方式,還有理解彼此的方式。”

也能對對方很忠誠,並尊重彼此的信仰。在休士頓會議之後,我才知道,女人在大數目的群組裡面也能做到以上那幾點,並討論非常嚴肅的話題,不管她們得橫跨多少差異的鴻溝。”

斯泰納姆還講述了計程車司機、卡車司機、空姐以及大學校園中的故事,斯泰納姆在計程車上跟友人討論《流產說唱》(Abortion Rap)這本書時,那位年長的愛爾蘭女司機在等紅綠燈的時候轉頭對她們說出了那句不朽的話:“親愛的,如果男人能懷孕的話,流產簡直會被看作是聖禮!”

作為頂尖學府的哈佛大學,曾經也充滿了性別歧視。為《在路上:我生活的故事》寫推薦序的哈佛法學院博士施奇能寫道:“在申請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時,我在哈佛最先遇到的三個人——面試官、招生辦公室負責人、備受愛戴的法學院院長——全都是女性。同樣,在美國最受尊敬的最高法院審判席上坐著的九位大法官中,也有1/3是女性。這本書卻讓我瞥到了50年前的哈佛法學院:看到一個女生比例只有7%、教授上課時經常嘲笑女性的學校;看到26歲的金斯伯格(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拿著全校第一的成績從哥倫比亞法學院畢業,卻因為自己的性別被所有律所拒之門外;看到斯泰納姆受邀去哈佛法學院演講,卻被固執保守的男教授當眾羞辱。女人、男人,學生、教授,平民、政客、社會活動家——所有人50年的奮鬥,才換來了女性地位的提高;而女性地位的提高,亦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帶來了更快的進步和更多的和平。當然,性別不平等的受害者絕不僅是法學院裡的律師精英,如上所述,那些處於社會經濟中下層的女性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性暴力和家庭暴力威脅著她們的安全,教育和工作上“看不見的天花板”阻礙著她們的進步,甚至追求其他權利(比如種族平等)的社會運動裡也充滿了對她們的忽視。”

為多位美國總統選戰奔波過的斯泰納姆也在書中表達了美國女性在政治生活中的劣勢,她寫道:“我很生氣,因為政治中的年輕男人被看作冉冉升起的新星,而年輕的女人卻被看作是——嗯,就只是年輕的女人。”

此外,書中還提到了斯泰納姆為了為活動籌款而與《風流醫生俏護士》的女主角賽馬、與胡志明的超現實主義瞬間、為美國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候選人寫電視演講稿、暗訪拉斯維加斯的妓院等傳奇般的故事……這不僅是一個女性偉人的成長故事,更是對美國重大歷史、政治事件的驚鴻一瞥。當美國在種族關係、生育權和移民問題等令人頭疼、心痛的問題上持續掙扎時,《在路上:我生活的故事》為我們奉上的已不是一份回憶,這本書中講述的發人深省的道理,是照向未來希望的燈塔。

正如斯泰納姆所說:“擁有一種思維開放、善於觀察和“在路上”的心態,可以讓我們改變學習的方式、做事的方式,還有理解彼此的方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