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跨境電商面臨信任危機 懸在頭上的劍何時落下

時至今日, 2016年5月開始的中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的過渡期只剩下幾個月, 過渡期後監管總體安排將依照《電子商務法》等立法及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發展情況, 根據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模式, 新的監管模式將於2018年1月1日正式實施。

經歷了“4.8稅收新政”生死劫的中國進口跨境電商, 重新煥發了生機。 然而, 去年下半年起, 業內頻頻爆出海淘假貨的問題, 監管部門對跨境電商在售進口消費品實施的線上抽查也發現, 跨境電商已成不合格產品的“重災區”。 今年315晚會又曝光了國內許多跨境電商企業違規銷售來自日本核污染地區的食品。

商品品質是人們捨近求遠、舍易取難去海淘的最主要原因, 在這個“立身之本”被動搖的時候, 跨境電商們正在面臨著一場信任危機, 這把懸在跨境電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將會落下。

近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過渡期後監管總體安排發表談話, 他指出, 為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平穩健康發展, 經國務院批准, 現階段, 保持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模式總體穩定, 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

在此基礎上, 通過強化電商企業主體責任等, 進一步優化完善監管措施, 做好品質安全風險防控。 建立風險應急處理機制, 對出現較大品質安全風險的進口商品,

進一步採取措施嚴格監管。 未來, 結合電子商務法等立法及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發展情況, 根據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模式。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 為推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 同時適當控制風險, 新的監管模式將在目前已經批准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實施, 包括杭州、天津、上海、重慶、合肥、鄭州、廣州、成都、大連、寧波、青島、深圳、蘇州、福州、平潭共15個城市。

“個人物品監管對跨境零售進口是最大利好消息。 ”國內知名互聯網專家、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 去年的“4·8新政”之所以在行業內掀起這麼大的波瀾, 並不是因為跨境電商綜合稅高了多少,

2萬元的限額也不是主要矛盾, 而是跨境進口商品按“貨物”定性, 導致其“一線”進區時需要按照一般貿易的方式來進行監管, 並出具通關單, 使得美妝、保健品等跨境“爆款”無法正常進區。

曹磊說, 商務部此次表態將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性質定義為“個人物品”, 使其不再受制於一般貿易的監管, 是最大的利好消息, 也明確了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管, 但這也意味著從檢驗檢疫這塊為進口電商打開了一道“口子”。

一位跨境電商分析師稱, 按照個人物品自用的原則, 就像旅行歸國後攜帶物品一樣, 通關時並不需要提供產品的檢驗檢疫報告, 個人物品自用模式進關的商品也無需向海關提供原產地資料。

由於部分跨境電商為迎合消費者對爆款產品的需求, 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將產品從海外運往國內, 減少通關手續縮短入關速度, 因此往往採取直郵或者其他方式, 讓產品不必通過海關系統檢查。 這讓很多商品在沒有通過檢驗檢疫的狀態下就流入國內並到達中國消費者手中。

日前央視“3·15”晚會曝光多家電商平臺銷售來自日本核污染地區的卡樂比麥片。 深圳市市場稽查局通過調查發現, 國內涉嫌銷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網上商家初步統計已達13000多家;深圳有棵樹公司9個月銷售核輻射食品“卡樂比”麥片已達24萬余包。

“跨境電商目前是作為個人自用物品接受監管, 主要實施檢疫, 重點在有無疫情疫病、有害生物傳入的風險,

並即時發佈警告提示消費者。 ”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表示, 目前對跨境電商的監管仍在過渡期, 過渡期結束後如何監管還在調研, 如果納入貨物管理, 質檢總局就要對準入、註冊、許可等方面實行全鏈條監管。

核污染食品的潛在危機自不待言, 而監管部門抽檢的不合格進口消費品, 則是跨境電商要面對的另一場品質危機。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李元平日前表示, 2016年對跨境電商食品、化妝品, 總共風險監測了26273批, 這其中檢出不合格有1210批, 不合格率是4.6%, 比正常貿易管道高5倍多。 無獨有偶, 廣東檢驗檢疫局近期發佈了一份《2016年進口消費品質量安全資訊》, 報告中提到, 在去年進口商品質量檢測中發現, 跨境電商是不合格產品的“重災區”, 通過對跨境電商在售進口消費品實施線上抽查108批次,涉及服裝、食品接觸產品、兒童用品及玩具等,7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67%,其中品質不合格12批。

除了品質問題,假貨日漸猖獗也是一大問題。協力廠商電商維權平臺中國電商研究中心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發佈的報告顯示,2016海淘十大典型投訴問題,第一位就是疑似售假。案例顯示,售假問題主要出現在化妝品、奶粉、尿不濕等日化用品和生活用品上,其中又以小紅書、豐趣海淘假貨問題比較嚴重。

有業內人士指出,化妝類產品可謂假貨的重災區。有網店或平臺打著海淘旗號,在國外下單大批訂購假貨,收到後再作為代購商品郵寄回國內的消費者;另一種是把國內的假貨運出去後,直接在國外的網站上銷售,再讓消費者海淘回來。

危機不止如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跨境電商寡頭格局已經形成,阿裡系(包括天貓國際和淘寶全球購)、京東這兩大巨頭擁有流量、用戶優勢,中小平臺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隨著蜜淘的倒閉,此種現象還會進一步惡化,一旦巨頭們發動價格戰,小平臺幾無還手之力。此外也別忘了,雖然在兩會上海關總署表態新政的過渡期會持續至2017年底,但這把達摩克斯之劍始終是跨境電商行業的最大隱患之一。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監管模式和措施還將繼續完善,對品質的監管和把控也會加強。”曹磊說,政府已在反思外貿監管政策,在跨境電商所引發的全球貿易新趨勢下要進行監管創新,仍需要時間繼續推行試點,以總結經驗,研究出一套更符合全球貿易發展趨勢的跨境電商監管制度。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秋城也表示,跨境電商監管仍需要時間。“跨境電商目前的發展更多是邊走邊調整邊學習,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的唯一依據就是需要更多的實踐經驗,試點城市從10個擴大到15個,相信可以給政府提供更成熟的實踐依據參考。”

通過對跨境電商在售進口消費品實施線上抽查108批次,涉及服裝、食品接觸產品、兒童用品及玩具等,7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67%,其中品質不合格12批。

除了品質問題,假貨日漸猖獗也是一大問題。協力廠商電商維權平臺中國電商研究中心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發佈的報告顯示,2016海淘十大典型投訴問題,第一位就是疑似售假。案例顯示,售假問題主要出現在化妝品、奶粉、尿不濕等日化用品和生活用品上,其中又以小紅書、豐趣海淘假貨問題比較嚴重。

有業內人士指出,化妝類產品可謂假貨的重災區。有網店或平臺打著海淘旗號,在國外下單大批訂購假貨,收到後再作為代購商品郵寄回國內的消費者;另一種是把國內的假貨運出去後,直接在國外的網站上銷售,再讓消費者海淘回來。

危機不止如此。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跨境電商寡頭格局已經形成,阿裡系(包括天貓國際和淘寶全球購)、京東這兩大巨頭擁有流量、用戶優勢,中小平臺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隨著蜜淘的倒閉,此種現象還會進一步惡化,一旦巨頭們發動價格戰,小平臺幾無還手之力。此外也別忘了,雖然在兩會上海關總署表態新政的過渡期會持續至2017年底,但這把達摩克斯之劍始終是跨境電商行業的最大隱患之一。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監管模式和措施還將繼續完善,對品質的監管和把控也會加強。”曹磊說,政府已在反思外貿監管政策,在跨境電商所引發的全球貿易新趨勢下要進行監管創新,仍需要時間繼續推行試點,以總結經驗,研究出一套更符合全球貿易發展趨勢的跨境電商監管制度。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秋城也表示,跨境電商監管仍需要時間。“跨境電商目前的發展更多是邊走邊調整邊學習,政府在制定政策方面的唯一依據就是需要更多的實踐經驗,試點城市從10個擴大到15個,相信可以給政府提供更成熟的實踐依據參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