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那些美翻的七夕詩詞

七夕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發源於中國, 是傳統民間重要的節日之一。

又是一年七夕至, 七夕是文學創作的熱點話題, 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與之相關的絕妙佳句, 讀起來琅琅上口, 又有豐富的情感內涵。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 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 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 相去複幾許!

盈盈一水間, 脈脈不得語。

《迢迢牽牛星》是產生於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 是《古詩十九首》之一。 此詩借神話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阻隔而不得會面的悲劇, 抒發了女子離別相思之情, 寫出了人間夫妻不得團聚的悲哀。 字裡行間, 蘊藏著一定的不滿和反抗意識。 詩人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神話相關的物象, 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歎的心態, 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全詩想像豐富, 感情纏綿, 用語婉麗, 境界奇特, 是相思懷遠詩中的新格高調。

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 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 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 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 爾獨何辜限河梁?

曹丕的《燕歌行》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詩。 全詩句句押韻, 為鮑照等人的七言詩創作, 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燕歌行》敘述了一位女子對丈夫的思念。

筆致委婉, 語言清麗, 感情纏綿。 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的巧妙交融。

詩歌的開頭展示了一幅秋色圖:秋風蕭瑟, 草木零落, 白露為霜, 候鳥南飛……。 這蕭條的景色牽出思婦的懷人之情, 映照出她內心的寂寞;最後幾句以清冷的月色來渲染深閨的寂寞, 以牽牛星與織女星的“限河梁”來表現思婦的哀怒, 都獲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詩歌在描述思婦的內心活動時, 筆法極盡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寫丈夫“思歸戀故鄉”;繼而設想他為何“淹留寄他方”, 遲遲不歸;再轉為寫自己“憂來思君不敢忘”, 整日裡在相思中過活;苦悶極了, 想借琴歌排遣, 卻又“短歌微吟不能長”, 只好望月興歎了。 如此娓娓敘來, 幾經掩抑往復,

寫出了這位女子內心不絕如縷的柔情。

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

落日隱櫩楹, 升月照簾櫳。 團團滿葉露, 析析振條風。

蹀足循廣除, 瞬目矖曾穹。 雲漢有靈匹, 彌年闕相從。

遐川阻昵愛, 修渚曠清容。 弄杼不成藻, 聳轡騖前蹤。

昔離秋已兩, 今聚夕無雙。 傾河易回斡, 欵情難久悰。

沃若靈駕旋, 寂寥雲幄空。 留情顧華寢, 遙心逐奔龍。

沉吟為爾感, 情深意彌重。

《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是南北朝詩人謝惠連所做的詩詞之一。全詩在結構上對仗精工,首尾、中間內容安排巧妙,在虛實之間產生深情綿邈的藝術效果。中間“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兩句更是將牛郎與織女的相思之苦、感情之深描繪的淋漓盡致。詩人在曼妙的遐想中,表達對日常生活美好愛情的真摯祝福。

七夕穿針

代馬秋不歸,緇紈無複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

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

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 

七夕穿針是中國歲時風俗。此詩的人物描寫,堪稱細膩。隨著時光的推移,由夜晚到中宵再到殘夜,或是穿針縫衣的舉止,或是顰眉含愁的神情外貌,或寫幽清環境,或狀嗟傷心緒,移步換形,內涵充實。

七夕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出自唐代權德輿的《七夕》。該詩寫出唐人的七夕情結與習俗,“應非脈脈與迢迢”句,是對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恭賀,後兩句則真實反映出古代七夕節的情狀,“竟喜”和“拜”字,將戀人的喜悅交代得多麼生動。

七夕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是唐代詩人徐凝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 聽著織女的佩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不那麼明顯。

《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是南北朝詩人謝惠連所做的詩詞之一。全詩在結構上對仗精工,首尾、中間內容安排巧妙,在虛實之間產生深情綿邈的藝術效果。中間“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兩句更是將牛郎與織女的相思之苦、感情之深描繪的淋漓盡致。詩人在曼妙的遐想中,表達對日常生活美好愛情的真摯祝福。

七夕穿針

代馬秋不歸,緇紈無複緒。

迎寒理衣縫,映月抽纖縷。

的皪愁睇光,連娟思眉聚。

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

流陰稍已多,餘光亦難取。 

七夕穿針是中國歲時風俗。此詩的人物描寫,堪稱細膩。隨著時光的推移,由夜晚到中宵再到殘夜,或是穿針縫衣的舉止,或是顰眉含愁的神情外貌,或寫幽清環境,或狀嗟傷心緒,移步換形,內涵充實。

七夕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出自唐代權德輿的《七夕》。該詩寫出唐人的七夕情結與習俗,“應非脈脈與迢迢”句,是對牛郎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恭賀,後兩句則真實反映出古代七夕節的情狀,“竟喜”和“拜”字,將戀人的喜悅交代得多麼生動。

七夕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是唐代詩人徐凝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 聽著織女的佩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不那麼明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