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泡茶乾貨!泡茶怎麼控制置茶量才好喝?

泡茶有三要素:茶量、水溫、時間, 首先放多少茶葉, 就是泡茶三要素之一的茶量。 準確來說應該是茶水比例, 即放多少茶放多少水,

這對泡茶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一般來說, 我們平時泡茶的茶水比例大約在1:50, 如果放1克的茶葉, 那麼就加入50毫升的水, 如果放5克的茶葉, 就加入250毫升。

如果沒有電子稱如何判斷1克茶有多少呢?我們眼睛看到的茶, 跟實際上稱出來的, 真的差很遠!因為茶葉外觀不一樣, 有條索粗壯的, 有細長的, 有顆粒的, 有球狀的, 有扁型的···等等。

小編今天就教大家一個方法, 看體積取茶。

細條索茶:類似于祁紅這樣的茶, 條索非常緊細, 看起來少, 實際上量多, 而且細小的茶浸出很快, 這樣的茶大概鋪滿壺底就可以了。

顆粒形茶:鐵觀音跟臺灣的一些烏龍茶, 都是顆粒形的, 用數顆粒的方法, 大約10-20粒, 根據顆粒大小和泡茶的濃度再做調整。

扁形茶:最典型的就是龍井,

茶葉扁平規整, 鋪滿壺底的量也夠了。 其他一些稍蓬鬆的綠茶, 像黃山毛峰, 也是鋪滿壺底, 比龍井厚一些。

蓬鬆型茶:像沒有緊壓的白牡丹, 因為不炒不揉不整形, 就非常蓬鬆, 這樣的茶, 可以放到茶壺體積1/2。

粗條索茶:雲南的古樹紅茶或者古樹普洱茶, 由於滋味比較濃郁耐泡, 大概放茶壺體積1/4的茶量就可以了。 像單叢茶, 因為屬於烏龍茶類, 投茶量要稍多一些, 大約放1/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