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在孔子的核心弟子裡面,窮的是顏回,富的就是子貢,各自怎麼修行

作者:子衍

學而第一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 富而無驕, 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貧而樂, 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

始可與言《詩》已矣。 告諸往而知來者。 ”

師:這段啥意思?

無餘:子貢說:“(做人如果能夠)貧窮卻不諂媚, 富有而不驕狂, 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 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快樂、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 ”子貢說:“《詩》上說,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力求上進, 精益求精)吧?”孔子說:“賜呀, 我現在可以同你談論《詩》了。 因為你能從我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的意思了。 ”

師:子貢其實沒有理解貧和窮的區別, 他把貧當成是窮了。 好, 先按照窮來說。 子貢認為人如果做到人窮而志不短(無諂), 富有而不驕狂, 應該是不錯的境界, 然後問孔子怎麼樣。

你們知道子貢說這話的時候心裡怎麼想的嗎?

(眾說紛紜。 )

師:在孔子的核心弟子裡面, 窮的是顏回, 富的就是子貢。 但是兩人的學問、修行都不錯。 子貢言外之意是顏回雖窮, 卻志不短, 自己雖富卻不驕狂, 想問問孔子自己和顏回各自的修行怎麼樣。

孔子說“貧而樂”, 就把貧的定義一語道破了。 貧其實是佈施!為什麼?貧者分錢(貝)也,

把錢分給別人可不就是佈施嗎?那佈施當然快樂了。 但子貢只看到顏回“貧而無諂”的一面, 沒有看到顏回“回也不改其樂”的一面。 所以孔子說“未若貧而樂”, 其實是暗示顏回的實際境界比子貢表面看到的要高!

那“富而無驕”確實是子貢當前的境界。 孔子說“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 暗示子貢不驕狂還不夠, 應該“好禮”也就是“達則兼濟天下”。

子貢曰:“《詩》雲,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然後子貢說怪不得《詩經》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看來自己還需要更加深入地分析、思考問題, 修行上要更加精進啊。

“子曰:‘賜也, 始可與言《詩》已矣。 告諸往而知來者。 ’”孔子接著說從此可以與子貢談詩了。 為什麼?詩講究的是意境, 子貢聽懂孔子的言外之意了,

所以孔子誇讚子貢有悟性, 能聽出話外音了。

(眾讚歎不已。 )

依正:老師, 那佈施不是得有錢嗎?沒錢怎麼佈施呢?

師:比爾蓋茨是富人不?可能你們都認為他是富豪, 但我不承認, 為啥呢?首先他有沒有錢跟我有啥關係?半毛錢關係都沒有!再者, 他如果分給我一分錢了,

他就算富, 相對我是富。 他沒給我一分錢對於我而言憑什麼說他是富人呢?能理解嗎?比如依正咱倆出去吃飯, 你花錢結的賬, 咱倆誰富?你富。 我花錢結帳, 誰富?我富。 誰花錢誰富!哪有誰花錢誰窮的道理?所以這個富與窮不在於你銀行存款的多少, 你花錢了你就是富, 你得錢了你就是窮。 所以一個人銀行存款越多越窮!因為他收了很多人的錢。 樂善好施你就是富人, 如果總是拿別人的錢, 再有錢也是窮人!所以判斷一個人窮與富不應該看銀行的存款多少而應該看當下的行為。 明白嗎?

那把錢拿出來分給大家這個行為叫做貧(佈施),和窮富無關。比如我銀行沒啥存款,但今天課堂上的大棗誰拿來的?柳丁誰拿的?雖然這棗和柳丁不值多少錢。我拿來讓大家吃我開心不?開心。這叫“貧而樂”(財佈施)。今天誰在講課?我講課給大家聽我開心不?開心。這也叫“貧而樂”(法佈施)。我盡我的能力給予大家,奉獻自己,很快樂呀!因為我幫到了別人。大家今天有來得早的同學把地拖好了、把桌子擦乾淨了,這和錢有關係沒?也沒有。雖然沒有花錢,但是幫助大家解除了環境不乾淨的煩惱,這也叫“貧而樂”(無畏佈施)。人因為付出而快樂稱為“貧而樂”!《聖經》說“施比受有福”!

(眾歡喜讚歎不已。)

那把錢拿出來分給大家這個行為叫做貧(佈施),和窮富無關。比如我銀行沒啥存款,但今天課堂上的大棗誰拿來的?柳丁誰拿的?雖然這棗和柳丁不值多少錢。我拿來讓大家吃我開心不?開心。這叫“貧而樂”(財佈施)。今天誰在講課?我講課給大家聽我開心不?開心。這也叫“貧而樂”(法佈施)。我盡我的能力給予大家,奉獻自己,很快樂呀!因為我幫到了別人。大家今天有來得早的同學把地拖好了、把桌子擦乾淨了,這和錢有關係沒?也沒有。雖然沒有花錢,但是幫助大家解除了環境不乾淨的煩惱,這也叫“貧而樂”(無畏佈施)。人因為付出而快樂稱為“貧而樂”!《聖經》說“施比受有福”!

(眾歡喜讚歎不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