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淡煙流水畫屏幽,無邊絲雨細如愁:讀秦觀《浣溪沙》

這是一首寫的很精緻的詞, 如同一件精美異常的藝術品, 其最顯著的特點是, 詞的字面和詞的意境與詞人所要表達的思緒和感情, 做到了極為和諧完美的統一。

作者秦觀, 江蘇高郵人, 字少遊, 一字太虛, 秦觀是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 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 在婉約感傷詞作的藝術表現方面, 展示出獨特的審美境界。

這首詞是描繪一個女性在春陰的懷抱裡, 所產生的細微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妙在處處寫人不見人, 但開端、時間、地點和節序都是通過人的感受點示的。

秦觀詞意

“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不是女主人公“上小樓”, 而是“漠漠輕寒”, 寫法可與李白《菩薩蠻》“暝色入高樓, 有人樓上愁”一比。 女主人公在樓上, 感受到了“漠漠輕寒”的襲入。 在春陰的早晨, 女主人公感到竟像深秋那樣的寒冷。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這裡還是寫人不見人, 但通過兩件閨中實物——上闕的屏風和下闋的簾鉤, 女主人公宛然若現。

“畫屏”往往在詞中伴襯著女主人公的睡夢, 如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鬢雲欲度香腮雪。 ”從陽光輝映的屏山, 引出晨夢迷離的人物, 在這裡卻濃縮為“淡煙流水畫屏幽”一個單句, 並且僅僅一幅屏上的水墨風景——“淡煙流水”, 便襯托出一座幽閨、閨中人的睡態以及她那流動渺茫的夢。

“寶簾”在詞中往往借助它的卷起或放下來表現人物的神態和心情。 詞句當中還嵌了一個“閑”字, 卻又不是閑放不捲的意思, 而是以這個副詞形容女主人公掛起簾子的神態和心情。

秦詞書法

王國維稱讚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 說“著一'鬧'字, 而境界全出。 ”這裡可這樣說, 著一“鬧”字, 也境界全出, “寶簾閑掛小銀鉤”, 女主人公這一行動細節, 寫盡了她那百無聊賴的神情和不知如何排遣是好的滿懷愁悶。

詞的中心在“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 ”女主人公在惱人的春寒中醒來,

那仍在飄動的殘夢勾起寂寞和愁緒, 詞人用比喻的手法, 把物的特點與人的感受融在一起, 將具體事物和抽象情思合成比喻, 製造了一個和諧的渾融的境界。

“寶簾閑掛小銀鉤”是倒裝句, 原來“自在飛花”、“無邊絲雨”等外景是掛簾所見, 掛簾是為了消散愁悶, 不想客觀景物與主觀情思交融合一, 愁上格外加愁, 反用比喻, 藝術效果顯現出來了。

文遊台

讀這首詞重在分析其藝術手法的使用和獨具的藝術特色, 其情景交融、素描淡寫、反用比喻等都是值得借鑒的。 如果一定再去尋覓多少思想內涵的話就有些矯情了。 今人不妨找一個春寒或深秋的日子誦讀這首詞, 或許會有一些不無新奇的感受。

還需要指出的一點是, 古代文人在治學創作上的認真刻苦, 作詩填詞無不窮盡思慮, 賈島“兩句三年得, 一吟淚雙流”以及“推敲”, 唐代詩人盧延讓“吟安一個字, 拈斷數莖須”, 杜甫“為人性癖耽佳句, 語不驚人死不休”等都是佐證, 所謂無一字沒有出處, 無一字沒有去處, 說這首詞寫得“精緻”,是精美異常的藝術品,就在於作者的煉字,幾乎每一個字都用得恰到好處,這是怎樣的學養和功夫!依照古人的榜樣,吾輩後人不應該虛心借鑒,潛心仿效嗎?

【宋代·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說這首詞寫得“精緻”,是精美異常的藝術品,就在於作者的煉字,幾乎每一個字都用得恰到好處,這是怎樣的學養和功夫!依照古人的榜樣,吾輩後人不應該虛心借鑒,潛心仿效嗎?

【宋代·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