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錯漏百出的“普洱茶”百度百科:周武王喝過/生普變熟普/臺地茶低劣

不知道有多少人信奉著“有問題, 百度一下”, 如果你是其中一員, 可要悠著點。 特別是你要瞭解茶葉知識的時候。

近日, 茶語網工作人員無意間流覽百度百科“普洱茶”詞條的時候, 發現這個詞條解釋簡直是漏洞百出:

以偏概全的介紹、胡謅的歷史、將市場背書當作官方解釋等等, 用茶語網茶評組的話來說:“分分鐘給它找十個錯出來, 呵呵噠!”

來吧, 開始找錯!

錯誤1:關於普洱茶定義

普洱茶定義與雲南大葉種定義混用

首先, 我們必須明確地告訴大家:普洱茶是一種茶類, 而不是一種植物。

在這個百科詞條中, 普洱茶的定義與概念均被模糊化。 用雲南大葉種的釋義來替代普洱茶的釋義, 完全無視國家標準。 我們先來看看哪一些概念被模糊化了。

這是百度百科對普洱茶的名詞解釋。 根據截圖, 我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你, 它並不準確。

因為這段解釋是雲南大葉種的學術釋義, 但是雲南大葉種的含義並不能與普洱茶的含義劃等號, 兩個概念、範圍指向不同的定義, 就這麼被百度百科以偏概全地完美“糅合”在了一起。

接下來再來看其對普洱茶的名稱定義:

粗看之下, 並無大錯可言, 但卻並不精准。 要知道,

普洱茶是有國家標準的, 放著國標不引用, 卻自己費力半天編輯了一個自我標準, 倒算是做了些無用功。

下圖為現行執行有效的普洱茶國標(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地理標誌產品-普洱茶)顯示普洱茶的定義為:

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 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 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 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 普洱茶分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兩種類型。

而且國標裡對品種、類型、等級、地理、氣候等全部都有具體表述, 詳情請看下圖。

文章篇幅所限, 對於普洱茶的國家標準編輯就不一一贅述, 茶友們可到網上自行下載查看。

對於普洱茶的特徵, 由於其特殊性, 我們不能一概而論。 在這裡, 又只是提到關於雲南大葉種的形態特徵, 卻沒有解釋還有其它的:

普洱茶所用原料即雲南大葉種的形態特徵, 而且這個形態特徵也有些荒謬, 因為雲南大葉種是一種群體種, 沒辦法就此一概而論。

錯誤2:關於普洱茶歷史

將普洱茶歷史編造到周朝

比起“無錯卻模糊”的概念來說, 詞條中普洱茶的歷史方面才是真正把人往坑里拉的。

在這裡, 我們可以明確地指出, 該詞條將雲南茶葉的歷史, 嫁接到了普洱茶身上。 清朝才有明確記載的普洱茶秒變“上古神葉”, 三千多年前的周武王就喝上了普洱茶。

我就想知道,除了周武王之外,姜太公和哪吒、楊戩什麼的喝到普洱茶了嗎?

來看詞條中寫的普洱茶栽種歷史:

按照現存可查找的資料來看,普洱茶確切出現的時間是在清代。明朝萬曆年間,曾在《滇略》中出現普茶一詞,而那時的“普茶”是否是現在普洱茶的原型,還待考證。

並且,明朝以前,所有關於所謂“普洱茶”的說法,基本全是雲南茶葉歷史的說法,就更是靠不住了。

此外,上述中所出現的用李時珍《本草綱目》辯證普洱茶歷史,也是將茶葉歷史嫁接到普洱茶身上。實際上,《本草綱目》中確有提及茶葉,但並沒有普洱茶相關歷史的記載。

歷史資料顯示的是,一直到清朝才有詳細資料顯示已經有我們現在喝到的普洱茶的存在。

錯誤3:關於雲南茶葉史

將雲南茶葉歷史等同於普洱茶歷史

除了普洱茶栽種歷史的胡謅,百度百科資料更是將整個雲南茶葉的歷史當成了普洱茶灌輸給資訊受眾。

要知道,普洱茶在雲南可不是一直作為主力擔當的,畢竟還有個滇紅。

請看詞條解釋中這一段:

它專門談到了新中國成立時期,詞條在沒有任何轉折和解釋的情況下,將雲南茶葉的歷史當作普洱茶的歷史解釋。

其實那個時候的雲南茶葉是以生產滇紅為主,所以這個期間是不能作為普洱茶的歷史體系的,甚至說跟普洱茶沒什麼直接關係。

而後的文字提到了80年代關於熟普的歷史,更是簡要到一句略過。那部分茶友們就慌了:“怎麼辦,我一直相信的詞條不準確,我還怎麼借用資料啊?”

錯誤4:關於普洱茶分類

將行銷概念作為科普概念,胡亂編造普洱茶分類

詞條解釋中,還有一個惡劣的行徑,便是強行將沒有標準的一些市場背書當作官方標準來解釋。

野生茶、古樹茶……這些名詞,仔細想想,是什麼驅使百科詞條中出現此類副詞條解釋的呢?

譬如下面這一整段裡面野生茶、古樹茶等概念,目前是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出現的。

事實上,任何一個茶葉標準出現,都需要嚴謹的專業邏輯體現在裡面,這些說法都只是市場為了銷售的一些說辭。

如果說野生茶、古樹茶是因為市場大火而加入,我們也可以想得通,但是下面這些么蛾子,簡直是令人哭笑不得:

在這裡,居然有一個普洱茶的“茶葉品類”條目,而且還有圖片說明。不知道是哪位“大神”通過什麼樣的研究,發明出來的!

因為普洱茶本身有著固定的原料、固定的製作工藝,沒有所謂的普洱黃茶、普洱紅茶、普洱青茶這些亂七八糟么蛾子!

錯誤5:關於臺地茶概念

把臺地茶貶損為低質低價產品,背後目的何在

在百度百科“普洱茶”詞條中,如果說上面的都是模糊與廢話,那麼下面這些,就完全是亂來了。這樣的性質,怕是已經有“惡劣”之嫌了。

譬如這裡對普洱“臺地茶”的解釋:

請問百度百科,臺地茶也真的都是價格低品質差的代名詞嗎?並不見得吧。

就這短短兩段話,就有著兩個較大的錯誤。

第一,臺地茶不一定是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園;

第二,臺地茶可能是大規模種植,但是雲南的臺地茶裡面也有生態環境突出的生態茶園和有機茶園,所以不能說臺地茶普遍價格低廉、品質差。

還有一個就是其中提到的“原生態喬木大樹型原料”,它也只是市場上的一種說法,而且各個商家的定義還不盡相同,這個沒有統一結論。

錯誤6:關於普洱茶倉儲

亂講普洱茶倉儲條件,毫無指導意義

我們再來看它是怎麼亂說倉儲的:

實際上,普洱茶儲藏方式從來沒有“必須在幹倉陳化”這樣的說法。茶葉的倉儲是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情況而定,並且有溫度和濕度的區間標準,超出這個區間標準,茶葉都會有可能變質或影響口感。

值得一提的是,倉儲對於茶葉而言,是相當嚴謹的,並不是單憑以上幾點的存儲方式就可以有指導作用。

錯誤7:關於生熟普常識

定義生普陳化會變熟普,犯低級常識錯誤

可笑的是,熟普區別於生普的加工工藝,經過人工渥堆發酵等製作而成,並不會因為倉內溫度太高,而讓生普轉化為熟普。

並且,關於茶齡壽命的相關描述,也純粹是為了給假老茶開道。

最後,專業普及上也有著錯誤:

切記!根本沒有紅圈裡的這種說法!以後千萬別在茶席上吹牛。

並且,普洱茶蒸壓的溫度,各家有各家的操作辦法,無法一概而論。而含水率,只要符合國標規定的生茶小於或等於13%,熟茶小於或等於12.5%即可。

同樣的是,各家企業還可根據自家的要求調整含水率。

錯誤8:關於普洱茶保健功效

刻意誇大普洱茶保健功效,胡亂定義適宜人群

而詞條投機取巧的還有一條,便是其聲稱的“普洱茶保健功效”:

經過研究表示,普洱茶確實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對減少類脂、膽固醇含量有明顯作用。

但是,不等於普洱茶有降血壓、治療肥胖症等直接功效。

事實上,在茶葉能夠降脂減脂的作用下,很多人喝茶後會感到饑餓,在這個時候大多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饑餓之後你會吃更多!

這,也就是表示,長期飲用普洱茶不一定能減肥。

在百度百科“普洱茶”詞條的最後,還是很貼心地給大家提供了緊急、誤區、適宜人群等內容。但是呢,其專業性和描述都並不嚴謹,也不具體。斷章取義的一些介紹往往會讓茶友們走入誤區。

實際上,普洱茶並沒有直接提高兒童注意力的功效。普洱茶中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鹼、多糖類,所有物質也和兒童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物質沒有直接關係。

另外,詞條中對普洱茶適應人群用“一般人”皆適喝描述,太過籠統。需要說明的是,如醉酒、便秘,或患有結石、胃病等人群,都不能長期、大量品飲。

錯誤9:關於雲南大葉種種植

以偏概全地介紹雲南大葉種種植技術

本著求真的理念,百科詞條應該致力於解釋好本詞條的相關。然而,普洱茶是茶類名稱並非植物,卻在詞條解釋中出現了大量的植物栽培、繁殖等內容,讓人一頭霧水:

普洱茶不能用“一個植物”的概念去定義,而是一個有某種特定工藝製作的茶類,所以關於它的繁殖方式、栽培技術、病蟲防害這一整段大家都是可以直接忽略掉的錯誤資訊。

普洱茶所用的雲南大葉種原料裡面是有很多細小分支的,我們沒有辦法一概而論這些具體操作細節,就算要說明也需要再細的條目來理清。

除了“不該有”的出現在這裡,“可以有”的,也是偷工減料。

錯誤10:關於普洱茶青採摘

以偏概全地制定普洱茶青採摘標準,不具指導作用

本詞條中,編輯作者很“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許多周邊內容,但複雜無意義,讓人有畫蛇添足之感。譬如下面這個“教學版”的普洱茶茶青採制時間與分級標準:

以上所用的分級標準,是普洱茶製作中,最基礎的大致採摘分級標準。另外,針對普洱茶加工後的毛茶還有更詳細的分級制度。

且在此加工標準基礎上,各個茶廠還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再進行調整。所以,單單這個分級,既粗淺且也毫無教學意義。

除此之外,詞條的“貼心”沖泡方式都有些多餘之感:

其實普洱茶的沖泡,並沒有那麼複雜。

撰文: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專業支持:Sipangzi

插圖:大沐嬸

圖片來自於網路

三千多年前的周武王就喝上了普洱茶。

我就想知道,除了周武王之外,姜太公和哪吒、楊戩什麼的喝到普洱茶了嗎?

來看詞條中寫的普洱茶栽種歷史:

按照現存可查找的資料來看,普洱茶確切出現的時間是在清代。明朝萬曆年間,曾在《滇略》中出現普茶一詞,而那時的“普茶”是否是現在普洱茶的原型,還待考證。

並且,明朝以前,所有關於所謂“普洱茶”的說法,基本全是雲南茶葉歷史的說法,就更是靠不住了。

此外,上述中所出現的用李時珍《本草綱目》辯證普洱茶歷史,也是將茶葉歷史嫁接到普洱茶身上。實際上,《本草綱目》中確有提及茶葉,但並沒有普洱茶相關歷史的記載。

歷史資料顯示的是,一直到清朝才有詳細資料顯示已經有我們現在喝到的普洱茶的存在。

錯誤3:關於雲南茶葉史

將雲南茶葉歷史等同於普洱茶歷史

除了普洱茶栽種歷史的胡謅,百度百科資料更是將整個雲南茶葉的歷史當成了普洱茶灌輸給資訊受眾。

要知道,普洱茶在雲南可不是一直作為主力擔當的,畢竟還有個滇紅。

請看詞條解釋中這一段:

它專門談到了新中國成立時期,詞條在沒有任何轉折和解釋的情況下,將雲南茶葉的歷史當作普洱茶的歷史解釋。

其實那個時候的雲南茶葉是以生產滇紅為主,所以這個期間是不能作為普洱茶的歷史體系的,甚至說跟普洱茶沒什麼直接關係。

而後的文字提到了80年代關於熟普的歷史,更是簡要到一句略過。那部分茶友們就慌了:“怎麼辦,我一直相信的詞條不準確,我還怎麼借用資料啊?”

錯誤4:關於普洱茶分類

將行銷概念作為科普概念,胡亂編造普洱茶分類

詞條解釋中,還有一個惡劣的行徑,便是強行將沒有標準的一些市場背書當作官方標準來解釋。

野生茶、古樹茶……這些名詞,仔細想想,是什麼驅使百科詞條中出現此類副詞條解釋的呢?

譬如下面這一整段裡面野生茶、古樹茶等概念,目前是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出現的。

事實上,任何一個茶葉標準出現,都需要嚴謹的專業邏輯體現在裡面,這些說法都只是市場為了銷售的一些說辭。

如果說野生茶、古樹茶是因為市場大火而加入,我們也可以想得通,但是下面這些么蛾子,簡直是令人哭笑不得:

在這裡,居然有一個普洱茶的“茶葉品類”條目,而且還有圖片說明。不知道是哪位“大神”通過什麼樣的研究,發明出來的!

因為普洱茶本身有著固定的原料、固定的製作工藝,沒有所謂的普洱黃茶、普洱紅茶、普洱青茶這些亂七八糟么蛾子!

錯誤5:關於臺地茶概念

把臺地茶貶損為低質低價產品,背後目的何在

在百度百科“普洱茶”詞條中,如果說上面的都是模糊與廢話,那麼下面這些,就完全是亂來了。這樣的性質,怕是已經有“惡劣”之嫌了。

譬如這裡對普洱“臺地茶”的解釋:

請問百度百科,臺地茶也真的都是價格低品質差的代名詞嗎?並不見得吧。

就這短短兩段話,就有著兩個較大的錯誤。

第一,臺地茶不一定是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園;

第二,臺地茶可能是大規模種植,但是雲南的臺地茶裡面也有生態環境突出的生態茶園和有機茶園,所以不能說臺地茶普遍價格低廉、品質差。

還有一個就是其中提到的“原生態喬木大樹型原料”,它也只是市場上的一種說法,而且各個商家的定義還不盡相同,這個沒有統一結論。

錯誤6:關於普洱茶倉儲

亂講普洱茶倉儲條件,毫無指導意義

我們再來看它是怎麼亂說倉儲的:

實際上,普洱茶儲藏方式從來沒有“必須在幹倉陳化”這樣的說法。茶葉的倉儲是要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情況而定,並且有溫度和濕度的區間標準,超出這個區間標準,茶葉都會有可能變質或影響口感。

值得一提的是,倉儲對於茶葉而言,是相當嚴謹的,並不是單憑以上幾點的存儲方式就可以有指導作用。

錯誤7:關於生熟普常識

定義生普陳化會變熟普,犯低級常識錯誤

可笑的是,熟普區別於生普的加工工藝,經過人工渥堆發酵等製作而成,並不會因為倉內溫度太高,而讓生普轉化為熟普。

並且,關於茶齡壽命的相關描述,也純粹是為了給假老茶開道。

最後,專業普及上也有著錯誤:

切記!根本沒有紅圈裡的這種說法!以後千萬別在茶席上吹牛。

並且,普洱茶蒸壓的溫度,各家有各家的操作辦法,無法一概而論。而含水率,只要符合國標規定的生茶小於或等於13%,熟茶小於或等於12.5%即可。

同樣的是,各家企業還可根據自家的要求調整含水率。

錯誤8:關於普洱茶保健功效

刻意誇大普洱茶保健功效,胡亂定義適宜人群

而詞條投機取巧的還有一條,便是其聲稱的“普洱茶保健功效”:

經過研究表示,普洱茶確實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對減少類脂、膽固醇含量有明顯作用。

但是,不等於普洱茶有降血壓、治療肥胖症等直接功效。

事實上,在茶葉能夠降脂減脂的作用下,很多人喝茶後會感到饑餓,在這個時候大多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饑餓之後你會吃更多!

這,也就是表示,長期飲用普洱茶不一定能減肥。

在百度百科“普洱茶”詞條的最後,還是很貼心地給大家提供了緊急、誤區、適宜人群等內容。但是呢,其專業性和描述都並不嚴謹,也不具體。斷章取義的一些介紹往往會讓茶友們走入誤區。

實際上,普洱茶並沒有直接提高兒童注意力的功效。普洱茶中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鹼、多糖類,所有物質也和兒童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所必需的物質沒有直接關係。

另外,詞條中對普洱茶適應人群用“一般人”皆適喝描述,太過籠統。需要說明的是,如醉酒、便秘,或患有結石、胃病等人群,都不能長期、大量品飲。

錯誤9:關於雲南大葉種種植

以偏概全地介紹雲南大葉種種植技術

本著求真的理念,百科詞條應該致力於解釋好本詞條的相關。然而,普洱茶是茶類名稱並非植物,卻在詞條解釋中出現了大量的植物栽培、繁殖等內容,讓人一頭霧水:

普洱茶不能用“一個植物”的概念去定義,而是一個有某種特定工藝製作的茶類,所以關於它的繁殖方式、栽培技術、病蟲防害這一整段大家都是可以直接忽略掉的錯誤資訊。

普洱茶所用的雲南大葉種原料裡面是有很多細小分支的,我們沒有辦法一概而論這些具體操作細節,就算要說明也需要再細的條目來理清。

除了“不該有”的出現在這裡,“可以有”的,也是偷工減料。

錯誤10:關於普洱茶青採摘

以偏概全地制定普洱茶青採摘標準,不具指導作用

本詞條中,編輯作者很“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許多周邊內容,但複雜無意義,讓人有畫蛇添足之感。譬如下面這個“教學版”的普洱茶茶青採制時間與分級標準:

以上所用的分級標準,是普洱茶製作中,最基礎的大致採摘分級標準。另外,針對普洱茶加工後的毛茶還有更詳細的分級制度。

且在此加工標準基礎上,各個茶廠還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再進行調整。所以,單單這個分級,既粗淺且也毫無教學意義。

除此之外,詞條的“貼心”沖泡方式都有些多餘之感:

其實普洱茶的沖泡,並沒有那麼複雜。

撰文:大吉大利、今晚吃雞

專業支持:Sipangzi

插圖:大沐嬸

圖片來自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