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落實總目標 我們在行動」社區“名嘴”傳遞黨的“好聲音”

“在我們社區,提起他的名字,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社區裡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幾乎每個人都聽過他的宣講。”

黎明曙光社區的居民們常常這樣提起這樣一位“名嘴”,他就是社區居民鄭向東。

鄭向東在居民代表大會上發言

鄭向東對生活了數十年的社區有感情,對朝夕相處的老鄰居們有感情,他也在宣講中滲透了濃濃的深情,講得“接地氣”,講得“有營養”,深受社區居民們的歡迎。

自建“根據地” 聽眾一批又一批

一盞明燈,一張桌子,幾個凳子,這是鄭向東樓下的一處休息場所。這個只有幾平米的地方,也是他的宣講“根據地”。

鄭向東和宣講結緣已久。

1998年,他退休在家,賦閑的日子裡,他常常在樓下和鄰居們聊天。

這一聊不打緊,鄭向東吃了一驚。他發現有不少鄰居不喜歡讀書看報,對很多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不甚瞭解,甚至是存在曲解。“聽你們這麼瞎說,我不高興!”,一向溫厚的鄭向東激動地拍起了桌子,“黨和政府為咱們老百姓做的好事太多太多,沒有這些好政策,我不可能安安穩穩地在崗位上幹到退休……”

從那時起,身為老黨員的鄭向東就主動地當起了“宣講員”。

樓棟長與鄭向東商量活動安排

他的宣講內容並非一成不變。身邊的聽眾換了一批又一批,他的宣講內容也隨著聽眾的不同身份而進行調整。面對著抱著孩子的婦女,他講學前三年教育免費政策;面對著待業在家的青年,

他講青年創業扶持政策;面對著和自己同齡的老年人,他講自治區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政策……

講的內容又清晰明瞭,又貼近生活,鄭向東的“根據地”越來越出名。大家把他當做“新聞台”,不管是早起晨練,還是夜晚納涼,都喜歡跟他聊上幾句。有的居民家住得離他家遠,甚至會帶著問題來敲門,請他“指點迷津”。

十幾年過去,鄭向東越來越“火”,成了社區裡的“名嘴”。

他的“根據地”仍是幾步見方,聽過他宣講的人卻有數千人之多。

知行“二合一” 處處幫人解難題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想當好一名“宣講員”,不僅要“講”得漂亮,還得“做”得到位。

鄭向東是社區議事協商委員會中的一員,為了辦好今年的百家宴,他不僅發動居民積極參與,還帶領居民編排了主題為《我是黨員》的詩歌朗誦。

為了呈現好的舞臺效果,又不打擾工作隊和社區工作,鄭向東在自家騰出地方,準備好茶水、點心,打電話挨個喊大家來排練。他還讓兒女幫忙下載了有關詩歌朗誦的視頻,帶著大家對照著視頻,一遍遍地糾正動作、發音。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許下的光榮誓言,要通過努力實現。即使我已不再年輕,一言一行也要規範……”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慷慨的言語,但是鄭向東滿懷深情的朗誦還是贏得了各族居民們熱烈的掌聲。許多老黨員主動找到他:“老哥哥,你講得很感人,了不起,我們也想發揮餘熱,跟你一起當宣講員。”

鄭向東在“百家宴”活動上宣講《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鄭向東還是個名副其實的“熱心腸”,不管誰家有困難,都樂意幫上一把。

居民老謝乘涼時嗓門大,打擾到了小李休息。兩人越吵越氣,一老一少竟然大打出手。

得知此事,鄭向東顧不得吃午飯,三步並作兩步趕到事發現場。他先是做起了老謝的思想工作:“老弟,‘禮之用,和為貴’,你作為長輩,要給晚輩們做出榜樣,咱們的傳統美德可不能丟……”安撫好了老謝,鄭向東又勸說起了小李:“咱們克拉瑪依是全國文明城市,社區的文明公約是咋說的?你的一舉一動,你的孩子可看著呢。”聽到這裡,小李羞愧得滿臉通紅……

在鄭向東的“勸解加宣講”之下,兩人終於握手言和。居民們知道了,都誇他“一張巧嘴平天下”。

堅持“聽讀寫” 宣講內容腦中記

“當宣講員很光榮、很有意義,不能待在原地不動,要腦子裡有東西,要與時俱進。”鄭向東永葆“宣講”的秘訣就是讀書看報。每天一有空,他就戴上了老花鏡,拿出了筆記本。

為了吃透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各項惠民政策,鄭向東不光看電視、聽廣播,訂閱了好幾份主流報紙,還專門跑去新華書店買了七八本和政策、法律有關的書籍。

在做筆記的時候,他每一頁都劃了線,分了時政、教育、醫療等好幾類,不同的內容記到不同的格子裡。

鄭向東正在向老年居民宣傳免費體檢的相關事宜

準備好茶水、點心,打電話挨個喊大家來排練。他還讓兒女幫忙下載了有關詩歌朗誦的視頻,帶著大家對照著視頻,一遍遍地糾正動作、發音。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許下的光榮誓言,要通過努力實現。即使我已不再年輕,一言一行也要規範……”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慷慨的言語,但是鄭向東滿懷深情的朗誦還是贏得了各族居民們熱烈的掌聲。許多老黨員主動找到他:“老哥哥,你講得很感人,了不起,我們也想發揮餘熱,跟你一起當宣講員。”

鄭向東在“百家宴”活動上宣講《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鄭向東還是個名副其實的“熱心腸”,不管誰家有困難,都樂意幫上一把。

居民老謝乘涼時嗓門大,打擾到了小李休息。兩人越吵越氣,一老一少竟然大打出手。

得知此事,鄭向東顧不得吃午飯,三步並作兩步趕到事發現場。他先是做起了老謝的思想工作:“老弟,‘禮之用,和為貴’,你作為長輩,要給晚輩們做出榜樣,咱們的傳統美德可不能丟……”安撫好了老謝,鄭向東又勸說起了小李:“咱們克拉瑪依是全國文明城市,社區的文明公約是咋說的?你的一舉一動,你的孩子可看著呢。”聽到這裡,小李羞愧得滿臉通紅……

在鄭向東的“勸解加宣講”之下,兩人終於握手言和。居民們知道了,都誇他“一張巧嘴平天下”。

堅持“聽讀寫” 宣講內容腦中記

“當宣講員很光榮、很有意義,不能待在原地不動,要腦子裡有東西,要與時俱進。”鄭向東永葆“宣講”的秘訣就是讀書看報。每天一有空,他就戴上了老花鏡,拿出了筆記本。

為了吃透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各項惠民政策,鄭向東不光看電視、聽廣播,訂閱了好幾份主流報紙,還專門跑去新華書店買了七八本和政策、法律有關的書籍。

在做筆記的時候,他每一頁都劃了線,分了時政、教育、醫療等好幾類,不同的內容記到不同的格子裡。

鄭向東正在向老年居民宣傳免費體檢的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