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落實總目標 我們在行動」日記裝在兜裡 百姓放在心中

日記裝在兜裡 百姓放在心中

——記克拉瑪依區市政公用管理局駐國光光華工作隊隊長、社區第一書記羅強勇

在社區居民的眼裡,克拉瑪依區市政公用管理局駐國光光華社區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羅強勇是一位面容和藹可親、辦事乾脆利索的人。

他總是隨手帶著一個本子、一支筆,隨時記錄著居民的困難、需求。

這個不起眼的“日記本”,書寫著羅強勇對工作的責任和擔當。

加強黨建催生“和諧之音”

初到社區,羅強勇發現,社區在支部管理中目標不夠明確,思路不夠清楚,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發揮得不明顯。

為解決這個問題,他結合社區情況,採用“四建”工作法,即加強支部制度建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民主組織建設,加強社區服務建設。

通過“四管齊下”,全面加強社區支部建設,

夯實社區基層基礎。

工作隊隊長羅強勇給社區居民講黨課

為進一步加強社區幹部修養,羅強勇邀請了聯點單位書記楊克軍圍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讓大家明白如何做一名合格黨員。

羅強勇還組織收看了黨建宣傳片,

學習黨章、黨規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學習,讓大家對黨的瞭解和認識逐漸加深。經過持續不斷的學習,很多社區工作人員對黨員的使命和責任有了深刻理解,願意入黨的人越來越多。目前,支部共收到入黨申請書13份,發展入黨積極分子1人、預備黨員1人,支部後備力量得到極大充實。

羅強勇收集居民訴求

為進一步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羅強勇充分統籌發揮“大黨委”力量,充分發揮轄區單位的優點和特色,組織開展了安全知識講座,敬老愛老服務、舞蹈相聲表演等活動,使基層群眾享受到了多方面的實惠。

在羅強勇的帶領下,社區“兩委”班子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工作人員為民服務的意識和水準大幅提高,

黨群關係日益和諧,受到了基層群眾的交口稱讚。

一心為民點亮“希望之光”

羅強勇的“日記本”記錄著為民排憂解難的的點點滴滴。

“我的生活就像在走夜路,看不到光亮和方向。”艾山江說。他沒有工作,生活十分困難。面對家庭重擔,他的思想愈發消極。

羅強勇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多次入戶走訪,耐心做好艾山江心理疏導工作,告訴他為了家人也為了自己,要敞開心扉,主動融入社會。

羅強勇調解矛盾糾紛

同時,結合艾山江的個人特長,羅強勇聯繫融匯城市生態環境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和西部綠洲等,為艾山江尋求工作機會。

功夫不負苦心人,最終,在融匯城市生態環境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羅強勇為艾山江找到了一份綠化工工作。

有了“飯碗”的艾山江精神狀態好了,臉上終於有了自信的笑容。

上班的第一天,艾山江激動地給羅強勇打來電話:“我能靠雙手養活一家人了,您的恩情我永遠都不會忘!”

羅強勇中秋節節日慰問各族居民

駐村以來,羅強勇解決的民生難題還有很多。有居民家的下水道堵了,他自掏腰包找來工人疏通;有居民生病了無人照料,他帶著慰問品常常前往家中探望……

這些事情,全被記錄在了羅強勇的日記本中。

記這麼細緻是為了表功嗎?不是的。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頁日記本就是一張“進度表”,一份“承諾書”,他要一件一件地記下來,想辦法解決,及時地回饋,不讓百姓的期待落空。

羅強勇走訪民族團結對子

羅強勇的“日記本”越來越厚實了,這個“日記本”也記錄下他和工作隊的辛苦和成長。他常說:“我來到社區,就是想實實在在為居民辦點實事,辦點好事。”

羅強勇說到了,也做到了。他把日記本裝在兜裡,百姓放在心中,用實際行動拉近黨和政府與居民群眾的感情距離,提升了居民群眾對社區服務的認同感和滿意度。

羅強勇調解矛盾糾紛

同時,結合艾山江的個人特長,羅強勇聯繫融匯城市生態環境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和西部綠洲等,為艾山江尋求工作機會。

功夫不負苦心人,最終,在融匯城市生態環境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羅強勇為艾山江找到了一份綠化工工作。

有了“飯碗”的艾山江精神狀態好了,臉上終於有了自信的笑容。

上班的第一天,艾山江激動地給羅強勇打來電話:“我能靠雙手養活一家人了,您的恩情我永遠都不會忘!”

羅強勇中秋節節日慰問各族居民

駐村以來,羅強勇解決的民生難題還有很多。有居民家的下水道堵了,他自掏腰包找來工人疏通;有居民生病了無人照料,他帶著慰問品常常前往家中探望……

這些事情,全被記錄在了羅強勇的日記本中。

記這麼細緻是為了表功嗎?不是的。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一頁日記本就是一張“進度表”,一份“承諾書”,他要一件一件地記下來,想辦法解決,及時地回饋,不讓百姓的期待落空。

羅強勇走訪民族團結對子

羅強勇的“日記本”越來越厚實了,這個“日記本”也記錄下他和工作隊的辛苦和成長。他常說:“我來到社區,就是想實實在在為居民辦點實事,辦點好事。”

羅強勇說到了,也做到了。他把日記本裝在兜裡,百姓放在心中,用實際行動拉近黨和政府與居民群眾的感情距離,提升了居民群眾對社區服務的認同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