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麻辣財經:又出加急“限購令”,房價會不會越限越漲?

原標題:

麻辣財經:又出加急“限購令”,房價會不會越限越漲?

穩樓市穩房價,政府手裡有4張牌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陸婭楠

3月7日,河北張家口的崇禮區發佈了升級版“樓市限購令”,不僅增加了非戶籍人口的購房條件,也提高了本地戶籍人口購房的首付比例。

不僅是崇禮,就在兩會前夕,河北涿州、淶水相繼實施限購政策。去年開始,環北京三四線城市房價暴漲。以涿州為例,2016年部分地區的房價上漲超一倍,“炒房”氣氛濃郁。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調控升級,勢在必行。然而,面對這一道道加急“限購令”,很多人感到不解:三四線城市不是庫存壓力大嗎?到底應該去庫存,還是限購?這房價是會“越限越漲”呢,還是會“泡沫破裂”呢?

您的關注,就是我們的的動力!麻辣財經採訪有關人士把脈中國樓市,為您提供參考。說提供參考並非謙詞,實在是麻辣姐心裡沒底。因為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專家,這些年對樓市的分析,

有時候還不如普通百姓看得准呢!房子這事兒,大主意您還得自己拿。

一問:樓市怎麼走,買房該不該出手?

說到樓市,老百姓最關心的莫過於房價。而這幾年的樓市行情,確實有點好萊塢大片的味道,過山車般的走勢,心臟不好的還真承受不了。

2013年末,中國二線城市5天6城集中發佈“限購令”,上演“樓市緊箍咒”的大戲。誰知,第二年中國樓市就啟動了深度調整,不少城市的房價甚至出現了 “腰斬”,

調整力度之大實為歷史罕見。在樓市大面積“趴窩”兩年之後,2016年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又迎來了新一輪☆禁☆暴漲,深圳、上海、合肥都是“領頭羊”。在賺錢效應的帶動下,甚至出現了“關廠炒房”的怪現象,令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那麼,今年的樓市會怎麼走,會不會出現“過山車”行情?

在全國政協委員、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看來,目前三四線城市庫存壓力相對比較大,

房地產調控政策繼續對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是總的基調。但中國這麼大,一二三四線城市的情況各有不同,政策也不能搞“一刀切”。因此,採取因城施策的調控措施,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去年開始,政府因城施策及時進行調控,很多熱點城市都出臺了限購、限貸、限價政策。最近政府還專門提出,這些熱點城市金融機構的資金不可以拿去買地,這些調控措施都是很有針對性的。

”許家印說。

熱點城市本來就熱,各種限制政策就是要給樓市降溫去火,防止市場過熱。接下來房價怎麼走,現在還不好說,但把“炒家”限制在市場之外,對剛需購房者還是有利的。

不少人關心,對於三四線的“冷門”城市來說,房地產市場是什麼情況,房價會不會“斷崖崩盤”?

“判斷趨勢應該看基本面。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這個基本面和房地產市場緊密相關,只要這個基本面不改變,房地產市場就不會改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說。

那麼,既然樓市沒有“斷崖崩盤”的危險,要不要現在買房投資呢?

幾乎所有代表委員都不看好“炒房子”。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就表示,“如果五年之前問我這個問題的話,我會毫不猶豫說當然要投。今天問我的話,我感覺是要根據自己的一個財務狀況。房子是用來住的,該買還是要買,但是如果你要借錢炒房子,那風險就很大了。”

二問:樓市怎麼調,政府究竟怎麼出手?

“我們正在根據中央要求,制定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這個基礎性制度長效機制出臺以後,對房地產會起到一個保障作用。”陳政高表示。

從住建部長這段話裡,麻辣姐聽到了兩個關鍵字:“平穩健康”和“長效機制”,而且這是中央的要求。以前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問題,就是不夠平穩,大漲猛漲的時候多,漲上去又調不下來。難怪有不少人抱怨,“限購令”的結果,就是越限越漲。

“穩定樓市、穩定房價,是一項緊迫的重大任務。”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中心主任張泓銘表示,樓市的激烈波動,對經濟社會乃至於全域,具有巨大的破壞作用。近10多年來,中國樓市一直在波動和調控中反復迴圈,主要是三個原因所致:一是長期以來,過分依賴房地產推動經濟、財政增長;二是投資管道狹隘,導致貨幣大量流向樓市,不斷推高房價和銷售額;三是,前兩個因素使“房價只升不降”成為民眾牢固預期,導致階段性恐慌式購買。

那麼,怎麼來穩樓市、穩房價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的調控策略還是那7個字,因城施策去庫存。啥叫因城施策?就是房子多的城市,得想辦法去庫存,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房子少的城市,就得想辦法穩房價。

那麼今年穩房價,政府都有什麼牌?

先看土地牌。土地與房價的關係,就相當於麵粉和麵包。麵粉一個勁兒地漲價,那麵包肯定便宜不了。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乃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特別是進一步規範土地市場秩序,遏制炒作土地的投機行為。

也就是說,房子不是用來炒的,土地也不是用來炒的!開發商想當“地王”可以,但是不能“囤貨居奇”。還琢磨把開發週期拖延個幾年,等著倒手賺土地差價的,趕快醒醒吧!

再看產業牌。利用產業政策,盤活存量,加大市場供應,也是穩樓市、實現住有所居的重要一環。今年將加快推動住房租賃市場立法,推進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努力構建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

最後看金融和稅收牌。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表示,本屆人大常委會已把制定房地產稅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規劃,但今年並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請常委會審議的安排。儘管房地產稅還沒有確切實施的時間表,不過代表委員對這張牌還是寄予厚望。

三問:買房續期,如何讓百姓更安心?

沒房的愁,有房的也愁。不少人剛買完房拿到房本,就開始擔心70年以後的事情了:“幾十年的積蓄買一套房,是要傳給兒孫的。這70年土地使用到期後,房子還要再續交土地費?”

“大家放心,居民購買住房,財產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兩會上的回應,真有“安神醒腦”的作用。實際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對此已提出原則性意見。對於70年到期的法律安排問題,國土部正在深入調查研究,並將積極提出有關建議。

今後,再聽到“自己買的房子70年後會被沒收”“70年後房子還要再繳土地費”這樣的傳言,您大可不必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只須把心放回肚子裡一笑而過。(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陸婭楠)

房地產市場就不會改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說。

那麼,既然樓市沒有“斷崖崩盤”的危險,要不要現在買房投資呢?

幾乎所有代表委員都不看好“炒房子”。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就表示,“如果五年之前問我這個問題的話,我會毫不猶豫說當然要投。今天問我的話,我感覺是要根據自己的一個財務狀況。房子是用來住的,該買還是要買,但是如果你要借錢炒房子,那風險就很大了。”

二問:樓市怎麼調,政府究竟怎麼出手?

“我們正在根據中央要求,制定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這個基礎性制度長效機制出臺以後,對房地產會起到一個保障作用。”陳政高表示。

從住建部長這段話裡,麻辣姐聽到了兩個關鍵字:“平穩健康”和“長效機制”,而且這是中央的要求。以前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問題,就是不夠平穩,大漲猛漲的時候多,漲上去又調不下來。難怪有不少人抱怨,“限購令”的結果,就是越限越漲。

“穩定樓市、穩定房價,是一項緊迫的重大任務。”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中心主任張泓銘表示,樓市的激烈波動,對經濟社會乃至於全域,具有巨大的破壞作用。近10多年來,中國樓市一直在波動和調控中反復迴圈,主要是三個原因所致:一是長期以來,過分依賴房地產推動經濟、財政增長;二是投資管道狹隘,導致貨幣大量流向樓市,不斷推高房價和銷售額;三是,前兩個因素使“房價只升不降”成為民眾牢固預期,導致階段性恐慌式購買。

那麼,怎麼來穩樓市、穩房價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今年的調控策略還是那7個字,因城施策去庫存。啥叫因城施策?就是房子多的城市,得想辦法去庫存,要支持居民自住和進城人員購房需求;房子少的城市,就得想辦法穩房價。

那麼今年穩房價,政府都有什麼牌?

先看土地牌。土地與房價的關係,就相當於麵粉和麵包。麵粉一個勁兒地漲價,那麵包肯定便宜不了。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乃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特別是進一步規範土地市場秩序,遏制炒作土地的投機行為。

也就是說,房子不是用來炒的,土地也不是用來炒的!開發商想當“地王”可以,但是不能“囤貨居奇”。還琢磨把開發週期拖延個幾年,等著倒手賺土地差價的,趕快醒醒吧!

再看產業牌。利用產業政策,盤活存量,加大市場供應,也是穩樓市、實現住有所居的重要一環。今年將加快推動住房租賃市場立法,推進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努力構建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

最後看金融和稅收牌。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表示,本屆人大常委會已把制定房地產稅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規劃,但今年並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請常委會審議的安排。儘管房地產稅還沒有確切實施的時間表,不過代表委員對這張牌還是寄予厚望。

三問:買房續期,如何讓百姓更安心?

沒房的愁,有房的也愁。不少人剛買完房拿到房本,就開始擔心70年以後的事情了:“幾十年的積蓄買一套房,是要傳給兒孫的。這70年土地使用到期後,房子還要再續交土地費?”

“大家放心,居民購買住房,財產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 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在兩會上的回應,真有“安神醒腦”的作用。實際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對此已提出原則性意見。對於70年到期的法律安排問題,國土部正在深入調查研究,並將積極提出有關建議。

今後,再聽到“自己買的房子70年後會被沒收”“70年後房子還要再繳土地費”這樣的傳言,您大可不必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只須把心放回肚子裡一笑而過。(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陸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