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蔚來ES8的9個問題,襯托出了比亞迪榮威們的美

【Man哥語】

這兩天朋友圈被蔚來ES8刷屏了,似乎不說點蔚來的事,就顯得很過時。

其實Man哥對自主品牌還是比較保護,一般不會說太多,點到為止就好。

但是遠端雲端看了一遍蔚來的發佈會之後,

又有太多人來問怎麼看。

說實話有點小失望,甚至不如樂視當年來的驚豔。

首先要說好的地方,比很多PPT造車還是要強的,至少是能到了快手工量產的階段,這比很多還在靠PS、PPT、Premiere的3P企業還是強不少。

至少真的是進入了正式的造車流程,而且也找了有資質的江淮做代工,這就是有證經營。

1.新能源技術到底什麼水準?

ES8首先是一輛新能源汽車,也是要顛覆傳統汽車做一番事業,

簡單說,其實就是對標特斯拉,做中國的特斯拉。

新能源技術看什麼,看看續航而不是看加速。

很多人可能被那個500公里的續航迷惑了雙眼,這就好像如果我平均倆小時吃1個饅頭,我能吃12個饅頭一樣,聽起來很能吃。

即便是用了歐洲工況的NEDC也只有350公里的續航里程。

對於一款2017年底發佈,2018年上半年才能交付車型來說,續航的短板未免太過明顯了。

而且說實話,NEDC已經是比較仁慈的工況,

與現實使用還是有一定差距,如果按照美國EPA的標準,蔚來的續航里程也就是勉強達到300公里,如果加上北方冬季寒冷造車的續航里程下降,這個數值將會更慘。

對標的特斯拉Model X 75D在EPA工況下的續航里程是417公里。

上汽榮威2017年在北京地區銷售的純電動SUV,ERX5,標稱續航是420公里,NEDC的續航里程是325公里。

2018年中要上市的榮威光之翼,續航將超過500公里,散熱隔柵也是封閉的

明年年中上汽榮威就量產上市的榮威光之翼,續航宣稱大於500公里。

實際上2017年在北京上市的各類新能源汽車續航普遍都標400公里以上了,威馬EX5更是要達到600公里。

2.電機

電機這東西吧,其實是很成熟的一個技術,也通常是各家不太多說的東西,蔚來也繼承了這一傳統,

發佈量產車的時候,強調這個雙機、四驅方案很強勁,可以提供4.4秒的百公里加速。

下一代比亞迪“唐”,4.5秒破百,對於電動機來說破百其實是件比汽車容易的事

但發佈會後的蔚來ES8實車前輪電機長啥樣,似乎還沒見過,也沒見前艙有啥空間放行李,雖然蔚來ES8的前懸明顯要比Model X長很多。

有人發現了,作為一款從零開始的純電動車,ES8卻有很大面積的散熱隔柵,作為從零設計的純電動車,無論是空氣動力學角度還是節能角度,都有些不可思議,也和概念車EVE前臉特別重視空氣動力學的設計相差很大。

唯一能解釋的是,前輪電機由於功率太大,所以散熱沒法像特斯拉或者概念車那樣做,只能回歸傳統汽車的設計思路。

3.被動安全到底如何?

碰撞成績超五星安全水準,聽起來有沒有很熟悉,超五星,怎麼好像在哪聽過?

對,是C-NCAP,贈送超五星全家桶的安全機構,而且根據蔚來安全技術工程師的介紹情況來看,蔚來針對E-NCAP和美國NHTSA的標準進行了標定,所以對國內的C-NCAP來說,超五星肯定是沒有疑問。

但從現有的資訊來看,蔚來並沒有針對美國IIHS的小面積偏置碰撞進行標定。

所以想看IIHS的成績暫時就不用想了,國內鑒於蔚來的產量,CIRI恐怕也很難買到,除非有人眾籌買一輛送給CIRI碰一下看看。

當然就國內來說,能夠達到NCAP五星標準,NHTSA五星標準,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這點對純電動汽車來說尤為重要,相信蔚來也不會在這方面馬虎。

4.自動駕駛

蔚來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自動駕駛,尤其是其中還包括了很多眼花繚亂的功能。

但是要仔細看看:自動刹車、具備行人監測的緊急制動、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盲點監測、自我調整巡航、能夠在擁堵中跟隨的自動輔助駕駛、自我調整遠光燈,自動泊車等等。

聽起來又是超級耳熟有沒有?

因為很多量產車上都有,甚至二十幾萬的車上也有這些。

當然蔚來的還是要更先進,畢竟這些技術的核心是Mobileye Eye Q4,這也是Mobileye第一次使用FD-SOI技術,但這裡有一個問題,Mobileye把Q4定位在L3級,也就是具備L3級別的處理能力,具體怎樣去處理資料,標定,還是要靠蔚來自己。

並且這個L3的自動駕駛對路況其實還是有一定要求,要求駕駛員能夠隨時介入、接手。

這更像是Mobileye在進化到第四代之後的性能提升,使用的方案是三目攝像頭,優點是視角更廣,但也達不到180度,這和搭載雷射雷達的方案比不是一個思路,性能上也會有差距。

另外對於自動駕駛來說,中國的路況複雜程度都不是歐洲和美國可以比擬,蔚來又是如何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解決呢?

根據蔚來的說法,是進行模擬測試,大量的模擬測試,每天累計幾百萬測試里程。

這聽起來確實很棒,但是又總覺得哪裡不對,畢竟中國的路況,是否有足夠的資料庫,還是個疑問。

5.可靠性

300萬公里的累計測試里程,有零有整,聽起來挺多的。Man哥仔細回想了下,國內提過類似數位的車型大概有上汽通用雪佛蘭的賽歐、一汽-大眾的上一代寶來、長城哈弗H8、上汽MG3、紳寶D50、吉利帝豪。恩,帝豪累計測了318萬公里還多了18萬公里。

至於這些車型的實際可靠性如何,也沒到出類拔萃的地步,300萬只是個數字,具體還是看小白鼠們的表現比較好。

因為從蔚來內部的標準和執行來看,供應商們並未感受到什麼寒意。

6.鋁合金車身

鋁合金車身用在汽車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主要目的也是在保持足夠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減重,所以蔚來說自己是國內第一,恐怕是會有很多車企不服的。

畢竟ES8的全鋁車身技術其實也是來自供應商諾貝麗斯,這家供應商同樣也提供捷豹路虎的全鋁車身解決方案。

所以技術上不需要質疑,供應商肯給提供支持,大方向不是問題。

鋁合金車身這麼好,為何沒能在汽車產品中大範圍普及開來?有人說是成本問題,比如國產賓士E級就把鋁合金的發動機罩換成了鋼的。

其實鋁合金在汽車應用上最大問題在於可修復性太差,導致維修成本高昂,換句話說鋁合金的車身基本就不太能修復到原來的性能。

解決方案就是直接換,這也是為什麼奧迪在全新一代A8放棄全鋁車身的原因之一,這東西說出去好聽,但不太好用。

特斯拉對鋁合金的使用量並不大,安全結構主要依靠熱成型鋼和超高強度鋼

特斯拉倒是也採用了鋁合金覆蓋件,但是白車身和底盤還是用了大量熱成型鋼來保護,這可能也是特斯拉必須要面對IIHS的緣故。

7.代工廠

蔚來為了獲取整車製造的資格,選擇與江淮合作進行生產。

江淮算是這兩年新能源領域比較火的一個車企,和大眾合資建廠,自己又賣了不少新能源車。

但與大眾合資建廠並不能代表江淮目前的造車水準,更何況,二者也沒什麼關係。

江淮從設計、製造和內部流程標準來說,都不算是一個頂級代工廠。

但就算有證經營,代工廠能做出什麼東西,也還是要看蔚來自己。

就像富士康的工廠可以產蘋果,也可以產其它品牌,但品質會差出非常多。

更何況江淮在汽車製造領域,遠趕不上富士康的地位,要知道江淮在4年前還在焦頭爛額的解決車門生銹腐蝕問題。

如今發佈會大張旗鼓開完了,但是想要交車,按照目前江淮的生產進度,基本是手工打造,2018年能交付出300輛那都是大力出奇跡。

另外有了空氣懸架,這東西是大陸的,也不算啥新技術,但說實話,從可靠性來說,並不看好空氣懸架。希望大陸的這套新產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8.換電

換電方案看上去很驚豔,但並不是啥新鮮故事。

蔚來展示的技術與特斯拉在4年前公開展示的技術非常相似,當然蔚來說是自己的技術,應該是有原創的地方。

換電方案在近10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中,一直是被討論著、實踐著、又失敗著的案例,能持續運營下去的案例少之又少,曾經被奉為經典的BetterPlace在3年前破產。

另外按照蔚來ES8這麼大的電池,如果換電頻繁,如何保證車體強度與電池固定,其實也是門學問。

當然這麼大投資下去,終歸還是能見到點效果,畢竟沒有4S店的負擔,可以把錢都投在怎麼解決充電問題這事上。

但是以北京、上海這類寸土寸金、人力成本高昂的地方,如果不能與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這類大咖合作,那建換電站的所耗費的時間與資金成本,將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不過以蔚來拉風投的能力,想必已經有一套嚴格計算的公式說服投資人,就不需要我們杞人憂天。

9.金融政策

畢竟蔚來的投資者都是在中國市場摸爬滾打很久的人,對國內市場的喜好還是比較清楚的。

因此蔚來針對換電這個方案的金融政策就比較有意思了,如果採用電池租賃方案,每個月只要1280元,車價減掉10萬元,也就是34.8萬元。

但是看上去不錯,但實際上卻可能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電池租賃是否還能拿到新能源的國家和地方補貼?這都要到明年交車之後才會知道了。

不是說蔚來就沒機會,畢竟蔚來有著國內車企裡算是最強的行銷團隊之一,管理層在打造品牌、製造熱點上也是經驗非常豐富,對於中國這種很容易受輿論影響的消費者來說,這也是蔚來汽車的一大優勢,別管網上、業內是如何看好還是不看好,終究都還是要市場來說話。

從汽車角度,蔚來ES8肯定達不到90分,但至少也是個及格線以上了。

安全性能雖還不能說是頂級,但是在同價位車裡從設計與配置來說也能達到了中上游。

可靠性如果那300萬公里真是嚴格按照合資主機廠的標準來跑,沒注水,加上純電動本來就比汽油車構造簡單,品控稍微懂點,那也能達到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中上游。

加上那些科技配置比如自動駕駛可能會帶來的震撼效果,應該也會讓一批不差錢的人去做小白鼠,好歹這些投資人面子還是要給的不是?

投資人們自己一人來一輛2018年的產能估計就已經是滿負荷了。

作為業外闖入汽車業的角度,能把車造成這樣已經不錯,只是在2018年,蔚來面對的競爭著實不少,需要彌補的短板也還有很多。

從某種程度上說,蔚來ES8的正式亮相,反而讓國內榮威、比亞迪們也跟著高大上起來,這些在市場上打拼了有一段時間的車企,似乎也沒那麼弱,尤其是榮威比亞迪們的新車明年一上市,中國汽車市場就會更熱鬧了。

本文為AutoMan原創,歡迎小夥伴分享,媒體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處,謝絕微信路況抄襲、謝絕30秒懂車以任何形式的抄襲,謝絕其它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為視頻、音訊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

前輪電機由於功率太大,所以散熱沒法像特斯拉或者概念車那樣做,只能回歸傳統汽車的設計思路。

3.被動安全到底如何?

碰撞成績超五星安全水準,聽起來有沒有很熟悉,超五星,怎麼好像在哪聽過?

對,是C-NCAP,贈送超五星全家桶的安全機構,而且根據蔚來安全技術工程師的介紹情況來看,蔚來針對E-NCAP和美國NHTSA的標準進行了標定,所以對國內的C-NCAP來說,超五星肯定是沒有疑問。

但從現有的資訊來看,蔚來並沒有針對美國IIHS的小面積偏置碰撞進行標定。

所以想看IIHS的成績暫時就不用想了,國內鑒於蔚來的產量,CIRI恐怕也很難買到,除非有人眾籌買一輛送給CIRI碰一下看看。

當然就國內來說,能夠達到NCAP五星標準,NHTSA五星標準,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這點對純電動汽車來說尤為重要,相信蔚來也不會在這方面馬虎。

4.自動駕駛

蔚來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自動駕駛,尤其是其中還包括了很多眼花繚亂的功能。

但是要仔細看看:自動刹車、具備行人監測的緊急制動、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盲點監測、自我調整巡航、能夠在擁堵中跟隨的自動輔助駕駛、自我調整遠光燈,自動泊車等等。

聽起來又是超級耳熟有沒有?

因為很多量產車上都有,甚至二十幾萬的車上也有這些。

當然蔚來的還是要更先進,畢竟這些技術的核心是Mobileye Eye Q4,這也是Mobileye第一次使用FD-SOI技術,但這裡有一個問題,Mobileye把Q4定位在L3級,也就是具備L3級別的處理能力,具體怎樣去處理資料,標定,還是要靠蔚來自己。

並且這個L3的自動駕駛對路況其實還是有一定要求,要求駕駛員能夠隨時介入、接手。

這更像是Mobileye在進化到第四代之後的性能提升,使用的方案是三目攝像頭,優點是視角更廣,但也達不到180度,這和搭載雷射雷達的方案比不是一個思路,性能上也會有差距。

另外對於自動駕駛來說,中國的路況複雜程度都不是歐洲和美國可以比擬,蔚來又是如何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解決呢?

根據蔚來的說法,是進行模擬測試,大量的模擬測試,每天累計幾百萬測試里程。

這聽起來確實很棒,但是又總覺得哪裡不對,畢竟中國的路況,是否有足夠的資料庫,還是個疑問。

5.可靠性

300萬公里的累計測試里程,有零有整,聽起來挺多的。Man哥仔細回想了下,國內提過類似數位的車型大概有上汽通用雪佛蘭的賽歐、一汽-大眾的上一代寶來、長城哈弗H8、上汽MG3、紳寶D50、吉利帝豪。恩,帝豪累計測了318萬公里還多了18萬公里。

至於這些車型的實際可靠性如何,也沒到出類拔萃的地步,300萬只是個數字,具體還是看小白鼠們的表現比較好。

因為從蔚來內部的標準和執行來看,供應商們並未感受到什麼寒意。

6.鋁合金車身

鋁合金車身用在汽車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主要目的也是在保持足夠強度的前提下盡可能減重,所以蔚來說自己是國內第一,恐怕是會有很多車企不服的。

畢竟ES8的全鋁車身技術其實也是來自供應商諾貝麗斯,這家供應商同樣也提供捷豹路虎的全鋁車身解決方案。

所以技術上不需要質疑,供應商肯給提供支持,大方向不是問題。

鋁合金車身這麼好,為何沒能在汽車產品中大範圍普及開來?有人說是成本問題,比如國產賓士E級就把鋁合金的發動機罩換成了鋼的。

其實鋁合金在汽車應用上最大問題在於可修復性太差,導致維修成本高昂,換句話說鋁合金的車身基本就不太能修復到原來的性能。

解決方案就是直接換,這也是為什麼奧迪在全新一代A8放棄全鋁車身的原因之一,這東西說出去好聽,但不太好用。

特斯拉對鋁合金的使用量並不大,安全結構主要依靠熱成型鋼和超高強度鋼

特斯拉倒是也採用了鋁合金覆蓋件,但是白車身和底盤還是用了大量熱成型鋼來保護,這可能也是特斯拉必須要面對IIHS的緣故。

7.代工廠

蔚來為了獲取整車製造的資格,選擇與江淮合作進行生產。

江淮算是這兩年新能源領域比較火的一個車企,和大眾合資建廠,自己又賣了不少新能源車。

但與大眾合資建廠並不能代表江淮目前的造車水準,更何況,二者也沒什麼關係。

江淮從設計、製造和內部流程標準來說,都不算是一個頂級代工廠。

但就算有證經營,代工廠能做出什麼東西,也還是要看蔚來自己。

就像富士康的工廠可以產蘋果,也可以產其它品牌,但品質會差出非常多。

更何況江淮在汽車製造領域,遠趕不上富士康的地位,要知道江淮在4年前還在焦頭爛額的解決車門生銹腐蝕問題。

如今發佈會大張旗鼓開完了,但是想要交車,按照目前江淮的生產進度,基本是手工打造,2018年能交付出300輛那都是大力出奇跡。

另外有了空氣懸架,這東西是大陸的,也不算啥新技術,但說實話,從可靠性來說,並不看好空氣懸架。希望大陸的這套新產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8.換電

換電方案看上去很驚豔,但並不是啥新鮮故事。

蔚來展示的技術與特斯拉在4年前公開展示的技術非常相似,當然蔚來說是自己的技術,應該是有原創的地方。

換電方案在近10年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中,一直是被討論著、實踐著、又失敗著的案例,能持續運營下去的案例少之又少,曾經被奉為經典的BetterPlace在3年前破產。

另外按照蔚來ES8這麼大的電池,如果換電頻繁,如何保證車體強度與電池固定,其實也是門學問。

當然這麼大投資下去,終歸還是能見到點效果,畢竟沒有4S店的負擔,可以把錢都投在怎麼解決充電問題這事上。

但是以北京、上海這類寸土寸金、人力成本高昂的地方,如果不能與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這類大咖合作,那建換電站的所耗費的時間與資金成本,將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不過以蔚來拉風投的能力,想必已經有一套嚴格計算的公式說服投資人,就不需要我們杞人憂天。

9.金融政策

畢竟蔚來的投資者都是在中國市場摸爬滾打很久的人,對國內市場的喜好還是比較清楚的。

因此蔚來針對換電這個方案的金融政策就比較有意思了,如果採用電池租賃方案,每個月只要1280元,車價減掉10萬元,也就是34.8萬元。

但是看上去不錯,但實際上卻可能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電池租賃是否還能拿到新能源的國家和地方補貼?這都要到明年交車之後才會知道了。

不是說蔚來就沒機會,畢竟蔚來有著國內車企裡算是最強的行銷團隊之一,管理層在打造品牌、製造熱點上也是經驗非常豐富,對於中國這種很容易受輿論影響的消費者來說,這也是蔚來汽車的一大優勢,別管網上、業內是如何看好還是不看好,終究都還是要市場來說話。

從汽車角度,蔚來ES8肯定達不到90分,但至少也是個及格線以上了。

安全性能雖還不能說是頂級,但是在同價位車裡從設計與配置來說也能達到了中上游。

可靠性如果那300萬公里真是嚴格按照合資主機廠的標準來跑,沒注水,加上純電動本來就比汽油車構造簡單,品控稍微懂點,那也能達到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中上游。

加上那些科技配置比如自動駕駛可能會帶來的震撼效果,應該也會讓一批不差錢的人去做小白鼠,好歹這些投資人面子還是要給的不是?

投資人們自己一人來一輛2018年的產能估計就已經是滿負荷了。

作為業外闖入汽車業的角度,能把車造成這樣已經不錯,只是在2018年,蔚來面對的競爭著實不少,需要彌補的短板也還有很多。

從某種程度上說,蔚來ES8的正式亮相,反而讓國內榮威、比亞迪們也跟著高大上起來,這些在市場上打拼了有一段時間的車企,似乎也沒那麼弱,尤其是榮威比亞迪們的新車明年一上市,中國汽車市場就會更熱鬧了。

本文為AutoMan原創,歡迎小夥伴分享,媒體如需轉載請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處,謝絕微信路況抄襲、謝絕30秒懂車以任何形式的抄襲,謝絕其它任何媒體、自媒體以此文任何內容製作為視頻、音訊腳本,違者將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