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落實總目標 我們在行動」做好調解工作 維護社區和諧

在北斗新月社區,何宗連不僅是一名社區工作者,也是一位優秀的人民調解員。為了保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扎實做好各項工作,維護社區的和諧穩定,從2012年進入社區擔任調解員開始,何宗連就開始不懈學習。

而作為社區工作者,為執行好党的惠民政策,服務好基層群眾,她天天深入居民家中,宣傳政策和法規,和居民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將黨的溫暖送到轄區每一個居民身邊。

去年11月25日,由於北斗社區一間新裝修的房屋電線佈局不合理導致發生了火災。經過撲救,火災得到了平息,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但該住戶的家中及上下樓都受到了火災的損害。

事件發生後,何宗連和其他社區工作者一道積極投身處理這一問題。他們發現,樓道裡的牆壁早已變黑,上下樓的窗戶玻璃變形破裂,但更讓居民擔心的是,單元的供電、供暖、供氣線路經過火災的傷害,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身為調解員,何宗連不僅要調解居民之間的鄰里矛盾,也要協調好居民和各服務單位之間的問題。針對居民提出了疑慮,

何宗連在社區領導的説明下,組織了居民及供電、供暖、供氣、消防,物業、律師一起召開了火災善後協調會。

會上,消防部門首先向居民通報了火災發生的原因,隨後由居民代表發言。居民提出,失火及消防滅火措施造成了窗戶玻璃破碎、地板磚突起、屋頂漏水等損失,希望能得到賠償;供電、供熱公司等單位對居民的訴求做了一一解答;社區律師結合法律規定就失火造成損失的責任問題做了具體說明。

大家的意見各不相同,都說自己有理,會議不歡而散。

看到這一結果,何宗連首先寬慰居民,讓大家不要著急,承諾社區一定會繼續跟蹤該問題。隨後,她邀約社區律師,一家一家地登門向居民解釋相關法律。經過不懈努力,居民們終於達成了統一意見,確認了責任關係並接受了賠償。而通過這件事,何宗連急人所急、耐心調解的工作態度也被居民廣泛認可。

今年,一家買房未落戶的維吾爾族新居民定居北斗社區。這個家庭有一位年輕媽媽與三個小孩,最大的孩子10歲,並患有自閉症;最小的孩子才過完一歲生日。

何宗連在入戶走訪中發現,這一家四口幾乎沒人會說普通話,她們有時不理解何宗連表達的意思,何宗連也無法得知她們在說什麼。考慮到由於語言問題不能瞭解居民困難,何宗連便邀請維吾爾族同事與自己一同入戶。有了翻譯,何宗連才知道,這個家庭早已喪失經濟來源,孩子的父親常年在外,女主人只有變賣家中各類金銀首飾,才保證四個人勉強有飯吃。

由於這戶居民的戶籍不在我市,按照克拉瑪依市的低保政策,他們不在救助範圍內,該居民為了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也不願意離開克拉瑪依。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何宗連翻閱了各類相關檔,希望能通過法律程式幫他們解決一定的生活問題。

功夫不負苦心人,何宗連最終發現,這戶居民依法可以享受原單位的部分補發工資和每月生活補助。她想辦法聯繫到了居民原單位的領導,反映了這戶居民的生活情況,並提出了補助要求。經過她的協調,該居民每個月將享受1600的生活費。

這位居民每每談到何宗連時總說:“她就是我的親人。”

今年10月,北斗25棟一位殘疾人家中因管道被堵發生漏水,由於該住戶在一樓,水全滲入了地下室。導致三樓居民存放的物品被侵泡損壞。

該棟單元長得知情況後,迅速給何宗連打電話反映。何宗連匆匆趕來,幫助殘疾居民解決了管道疏通問題。而三樓的鄰居表示,自己的物品被浸泡損壞,一樓住戶應當賠償1000元。經過現場查看、取證、協調,何宗連發現被泡壞的都是老舊物件,於是,她勸說三樓住戶適當降低賠償標準,最終以600元解決了問題,同時也沒有影響鄰里感情。

對社區工作者來說,幫助居民解決問題是他們的使命和責任。而何宗連更是把急居民所急當做了工作中的座右銘。

一天淩晨2點,何宗連剛剛到家,就接到轄區一位元老人打來的電話,老人反映家裡漏電,希望社區能協調找到漏電原因。掛電話後,何宗連立刻出門趕往老人家,幫助老人切斷電源並聯繫供電公司。直到次日早上9點,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終於查找到了隱患並解決了問題,何宗連這才放心去上班,而這個夜裡,她一刻也沒有休息。

從業以來,何宗連成功協調大小矛盾100多件,主動排查矛盾糾紛40餘件,切實做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何宗連說:“調解糾紛,除在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基礎上準確運用法律法規外,還要更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調解方法。在調解糾紛過程中,講親情、講友情、講鄉情。”無論是入冬取暖糾紛,物業糾紛,還是鄰里之間的下水道堵塞、樓上樓下漏水、居民裝修、飼養家禽家畜等的矛盾糾紛,她始終做到認真履職,堅持嚴格調解與靈活處理相結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擴大、大事不激化。經過多年社區工作的艱苦磨練,她獲得的不僅是自身調解業務素質的提高,更加值得肯定的是,她獲得了領導的高度認可,同事的尊重敬佩和社區居民的真誠讚美。

通訊員:霧山 何偉

有了翻譯,何宗連才知道,這個家庭早已喪失經濟來源,孩子的父親常年在外,女主人只有變賣家中各類金銀首飾,才保證四個人勉強有飯吃。

由於這戶居民的戶籍不在我市,按照克拉瑪依市的低保政策,他們不在救助範圍內,該居民為了讓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也不願意離開克拉瑪依。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何宗連翻閱了各類相關檔,希望能通過法律程式幫他們解決一定的生活問題。

功夫不負苦心人,何宗連最終發現,這戶居民依法可以享受原單位的部分補發工資和每月生活補助。她想辦法聯繫到了居民原單位的領導,反映了這戶居民的生活情況,並提出了補助要求。經過她的協調,該居民每個月將享受1600的生活費。

這位居民每每談到何宗連時總說:“她就是我的親人。”

今年10月,北斗25棟一位殘疾人家中因管道被堵發生漏水,由於該住戶在一樓,水全滲入了地下室。導致三樓居民存放的物品被侵泡損壞。

該棟單元長得知情況後,迅速給何宗連打電話反映。何宗連匆匆趕來,幫助殘疾居民解決了管道疏通問題。而三樓的鄰居表示,自己的物品被浸泡損壞,一樓住戶應當賠償1000元。經過現場查看、取證、協調,何宗連發現被泡壞的都是老舊物件,於是,她勸說三樓住戶適當降低賠償標準,最終以600元解決了問題,同時也沒有影響鄰里感情。

對社區工作者來說,幫助居民解決問題是他們的使命和責任。而何宗連更是把急居民所急當做了工作中的座右銘。

一天淩晨2點,何宗連剛剛到家,就接到轄區一位元老人打來的電話,老人反映家裡漏電,希望社區能協調找到漏電原因。掛電話後,何宗連立刻出門趕往老人家,幫助老人切斷電源並聯繫供電公司。直到次日早上9點,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終於查找到了隱患並解決了問題,何宗連這才放心去上班,而這個夜裡,她一刻也沒有休息。

從業以來,何宗連成功協調大小矛盾100多件,主動排查矛盾糾紛40餘件,切實做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中。

何宗連說:“調解糾紛,除在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基礎上準確運用法律法規外,還要更注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調解方法。在調解糾紛過程中,講親情、講友情、講鄉情。”無論是入冬取暖糾紛,物業糾紛,還是鄰里之間的下水道堵塞、樓上樓下漏水、居民裝修、飼養家禽家畜等的矛盾糾紛,她始終做到認真履職,堅持嚴格調解與靈活處理相結合,努力做到小事不擴大、大事不激化。經過多年社區工作的艱苦磨練,她獲得的不僅是自身調解業務素質的提高,更加值得肯定的是,她獲得了領導的高度認可,同事的尊重敬佩和社區居民的真誠讚美。

通訊員:霧山 何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