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中小學校長談教育》丨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校校長尹厚霖:以科學和人文為兩翼,讓學生擁有更多教育獲得感

編者按: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當前,我市教育系統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各中小學校長圍繞如何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教育改革發展的全領域、全過程,結合各自學校的實際和實踐開展了深入的學習和討論。為此,市教委《重慶教育》雙微平臺聯合華龍網推出《重慶中小學校長談教育》系列報導,

走進中小學,與校長面對面,談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心得,談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提升的思考,談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努力,以期與更多教育同行一起分享和探討。

◆ 校長觀點:

我們培養的學生,不僅要求科學之真,還要修人文之善。科學精神是崇尚真理,信守理性,求真務實;人文精神是健全人格,塑造心靈,尚美修善。

問:《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頒佈後,學校對其作了哪些思考?

答:學校對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解讀,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

針對珊瑚中學的學生實際,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進行校本化表達。以“多彩少年”為育人目標,培養“有品質、會學習、善參與”的珊中學子,促進每位學生全面、優質、多元發展。

自2012年南岸區推進課程領導力建設至今,學校切實加強課程改革,構建了“多元生態”課程體系和“基於學生需求的學習型組織建設”的六大系統。樹立全面品質觀和科學育人觀,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發現發展學生興趣特長。

我們結合學校校情,主張以科學和人文為兩翼,為學生未來的人生和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為此,學校根據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系,將課程結構分為基礎課程、興趣課程和特長課程三個層次,實現了基礎課程全面落實,興趣課程優質多元,特長課程自主選擇,滿足學生主體需求和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

◆ 校長觀點:

學校努力打造優秀教師隊伍,構築高水準創新平臺,將優質的學科資源轉化為育人資源,給予孩子們更多的獲得感、成就感。

問:核心素養要落地校園,教師是其關鍵執行者。請介紹一下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答:核心素養落地,關鍵還是老師,這個觀點我非常贊同。在執行過程中,老師從內容到形式,都需要花功夫,這其中包括校本化的培訓和提升,育人觀念和育人形式的改變等。

學校現有重慶市名師及骨幹教師16人,高級教師68人,區級骨幹教師48人,區學科帶頭人9人,校級骨幹21人。建成了重慶市、南岸區以及學校三級架構的優秀教師、名教師、骨幹教師隊伍。

此外,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政策。近三年來,專家、學者(市教研員以上)來校指導講學120人次,外派學習240餘人次,2016年選派骨幹教師53人在清華大學學習,2017年60人在華師大學習。同全國及市區30餘所學校進行同課異構80餘節次。

當然,老師們的進取精神也非常值得肯定,近三年我校教師獲市級及以上優質課大賽一等獎10余人,區級二等獎以上20餘人,一師一優課僅2016-2017學年獲8個部優,3個省級優秀。論文獲獎70餘篇,發表20餘篇。

◆ 校長觀點:

學校辦學27年,教育教學開放周至今已舉辦17屆,每屆都是名師薈萃,專家雲集,每屆都有創新設計,每屆都是碩果累累。

問:去年11月,珊瑚中學第十七屆教育教學開放周落下帷幕,一周的時間內,吸引了全國各省市及區內教師、學生家長近三千人觀摩。請談一談學校對開放辦學的認識。

答: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一直以來是學校非常重視的“盛會”。每一年的活動都會做相當詳細的工作安排和過程展示,每一年的主題都不一樣,2016年是品質提升主題年,2017年是教師發展主題年。這一屆我們以“德厚道尊育素養 教學相長展示範”為主題,以展示學校“德厚才高,光彩照人”的教師風範,展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改革成果和素養培育效果,促進家校共育,踐行“多彩珊瑚,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培育基礎寬厚、人格健全、適應發展的珊中學子,彰顯珊瑚中學優質示範的辦學品質。

2017年的開放周,我們邀請了上海、遼寧、四川、貴州等五省兩市的優秀教師同課異構,其中還安排了青年教師賽課、骨幹教師獻課等,學校提供一個寬闊的平臺,吸引全國、全市、南岸區的教師同仁,共同探討教育教學的藝術。

開放周期間,我校三個校區同步開放,家長們可以隨時進校觀摩,這樣的開放辦學更有利於家長們對學校教育的理解與支持。為了讓開放周更加具有學術性,我們還邀請了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院長龔春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張延明、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默等做主題講座,分享他們的所學所思所想。

除教育教學開放周外,學校在辦學上一直秉承著開放的心態。近三年接待各類跟崗學習影子研修20餘個團隊1000餘人,接待參觀交流50餘個團2300餘人次,三年來涉外交流100餘人,簽訂合作互助共建協議學校4個。

◆ 校長觀點: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與核心素養有關,但教育不是趕時髦,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變通。

問:你認為核心素養的落地最需要關注哪幾個方面,誤區在哪裡?難點在哪裡?

答:在核心素養落地過程中,很多人容易把它當成一個筐,什麼都往裡裝。我們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培養學生素養,不能因為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就與過去所做的工作相對立、相割裂。教育不是趕時髦,我們不能對過去全盤否定,而是要根據學生的需要來變通和調整。

在落實過程中,要加強減負提質的行動研究。落實教育部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是學校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學校要通過政策引導、過程監管、專題研究等路徑,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避免減負輕質現象發生,全域探索基於學生素養培育的新路徑。

針對教師,我們建立了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機制。評價方式採取教師自評、學生評價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的形式,落實評價內容多維度,評價過程多角度,改變單純的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升學成績來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業績。並將專案組課程開展的情況與教師的考核掛鉤,納入教師的績效、評優、評先、晉職、晉級之中,有效地推動學校特色課程的開展。

◆ 校長觀點:

到2020年,學校將形成一校三點、和諧發展、同質異彩、多元生態,並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優質初中教育集團。

問:現在學校已有三個校區,請談一談學校集團化辦學的情況?

答:以2015年7月全面整合學院附中為標誌,重慶珊瑚中學正式進入集團化辦學新階段。今年9月,魯能校區正式招生,三個校區全面建成後,珊瑚中學會是一個占地超百畝,規模達120個教學班的現代化優質初中教育集團。

我們根據不同校區的情況,將集團三校區的功能定位都作了詳細分析,步行街校區是區域課程改革創新示範中心,明佳校區是課程創造與創客中心,魯能校區是智慧校園與資源集成中心。到2020年,學校將形成一校三點、和諧發展、同質異彩、多元生態,並具有國際視野的教育集團。

2017年,是珊瑚中學繼續深化課改、不斷向前發展的一年,學校將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進一步加快推進三個校區文化建設、魯能校區施光南音樂廳建設、明佳校區創客空間建設。積極探索辦學體制、機制的改革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珊中品牌,增強珊瑚中學教育集團的品牌影響力和輻射力。

校長小檔案

尹厚霖,現任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管理碩士,重慶師範大學客座教授,重慶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教師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第20期(2012)全國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學員,中新(重慶)卓越校長培訓工程學員。先後參與編寫《理念引領與學校發展》《研究性☆禁☆學習的教師評價體系》《重慶市高中地理學習目標與評價》《區域地理整合教程》等,主研、主持市級以上課題四項,發表論文近20篇,多次擔任校長國培影子研修導師等。

文丨李卓君、王 靜

圖丨李曉慧

預告

next

下一期,為大家分享教育觀點的是——重慶市徐悲鴻中學校校長黃先進,敬請期待哦!

往期精彩回顧

老師從內容到形式,都需要花功夫,這其中包括校本化的培訓和提升,育人觀念和育人形式的改變等。

學校現有重慶市名師及骨幹教師16人,高級教師68人,區級骨幹教師48人,區學科帶頭人9人,校級骨幹21人。建成了重慶市、南岸區以及學校三級架構的優秀教師、名教師、骨幹教師隊伍。

此外,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的政策。近三年來,專家、學者(市教研員以上)來校指導講學120人次,外派學習240餘人次,2016年選派骨幹教師53人在清華大學學習,2017年60人在華師大學習。同全國及市區30餘所學校進行同課異構80餘節次。

當然,老師們的進取精神也非常值得肯定,近三年我校教師獲市級及以上優質課大賽一等獎10余人,區級二等獎以上20餘人,一師一優課僅2016-2017學年獲8個部優,3個省級優秀。論文獲獎70餘篇,發表20餘篇。

◆ 校長觀點:

學校辦學27年,教育教學開放周至今已舉辦17屆,每屆都是名師薈萃,專家雲集,每屆都有創新設計,每屆都是碩果累累。

問:去年11月,珊瑚中學第十七屆教育教學開放周落下帷幕,一周的時間內,吸引了全國各省市及區內教師、學生家長近三千人觀摩。請談一談學校對開放辦學的認識。

答: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一直以來是學校非常重視的“盛會”。每一年的活動都會做相當詳細的工作安排和過程展示,每一年的主題都不一樣,2016年是品質提升主題年,2017年是教師發展主題年。這一屆我們以“德厚道尊育素養 教學相長展示範”為主題,以展示學校“德厚才高,光彩照人”的教師風範,展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改革成果和素養培育效果,促進家校共育,踐行“多彩珊瑚,精彩人生”的辦學理念,培育基礎寬厚、人格健全、適應發展的珊中學子,彰顯珊瑚中學優質示範的辦學品質。

2017年的開放周,我們邀請了上海、遼寧、四川、貴州等五省兩市的優秀教師同課異構,其中還安排了青年教師賽課、骨幹教師獻課等,學校提供一個寬闊的平臺,吸引全國、全市、南岸區的教師同仁,共同探討教育教學的藝術。

開放周期間,我校三個校區同步開放,家長們可以隨時進校觀摩,這樣的開放辦學更有利於家長們對學校教育的理解與支持。為了讓開放周更加具有學術性,我們還邀請了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院長龔春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張延明、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默等做主題講座,分享他們的所學所思所想。

除教育教學開放周外,學校在辦學上一直秉承著開放的心態。近三年接待各類跟崗學習影子研修20餘個團隊1000餘人,接待參觀交流50餘個團2300餘人次,三年來涉外交流100餘人,簽訂合作互助共建協議學校4個。

◆ 校長觀點:

在學校教育中,我們做的任何事情都與核心素養有關,但教育不是趕時髦,要根據學生的需求來變通。

問:你認為核心素養的落地最需要關注哪幾個方面,誤區在哪裡?難點在哪裡?

答:在核心素養落地過程中,很多人容易把它當成一個筐,什麼都往裡裝。我們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培養學生素養,不能因為出現了一個新的詞彙,就與過去所做的工作相對立、相割裂。教育不是趕時髦,我們不能對過去全盤否定,而是要根據學生的需要來變通和調整。

在落實過程中,要加強減負提質的行動研究。落實教育部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升教育教學品質是學校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學校要通過政策引導、過程監管、專題研究等路徑,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避免減負輕質現象發生,全域探索基於學生素養培育的新路徑。

針對教師,我們建立了教師教育教學評價機制。評價方式採取教師自評、學生評價與專家評審相結合的形式,落實評價內容多維度,評價過程多角度,改變單純的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升學成績來評價教師的教育教學業績。並將專案組課程開展的情況與教師的考核掛鉤,納入教師的績效、評優、評先、晉職、晉級之中,有效地推動學校特色課程的開展。

◆ 校長觀點:

到2020年,學校將形成一校三點、和諧發展、同質異彩、多元生態,並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優質初中教育集團。

問:現在學校已有三個校區,請談一談學校集團化辦學的情況?

答:以2015年7月全面整合學院附中為標誌,重慶珊瑚中學正式進入集團化辦學新階段。今年9月,魯能校區正式招生,三個校區全面建成後,珊瑚中學會是一個占地超百畝,規模達120個教學班的現代化優質初中教育集團。

我們根據不同校區的情況,將集團三校區的功能定位都作了詳細分析,步行街校區是區域課程改革創新示範中心,明佳校區是課程創造與創客中心,魯能校區是智慧校園與資源集成中心。到2020年,學校將形成一校三點、和諧發展、同質異彩、多元生態,並具有國際視野的教育集團。

2017年,是珊瑚中學繼續深化課改、不斷向前發展的一年,學校將在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進一步加快推進三個校區文化建設、魯能校區施光南音樂廳建設、明佳校區創客空間建設。積極探索辦學體制、機制的改革發展,進一步做大做強珊中品牌,增強珊瑚中學教育集團的品牌影響力和輻射力。

校長小檔案

尹厚霖,現任重慶市珊瑚初級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管理碩士,重慶師範大學客座教授,重慶教育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教師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第20期(2012)全國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學員,中新(重慶)卓越校長培訓工程學員。先後參與編寫《理念引領與學校發展》《研究性☆禁☆學習的教師評價體系》《重慶市高中地理學習目標與評價》《區域地理整合教程》等,主研、主持市級以上課題四項,發表論文近20篇,多次擔任校長國培影子研修導師等。

文丨李卓君、王 靜

圖丨李曉慧

預告

next

下一期,為大家分享教育觀點的是——重慶市徐悲鴻中學校校長黃先進,敬請期待哦!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