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慶中小學校長談教育》丨重慶市第七中學校校長鄧宏:關注人的發展 以“適合教育”培育“未來有用之人”

編者按: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當前,我市教育系統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各中小學校長圍繞如何將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教育改革發展的全領域、全過程,結合各自學校的實際和實踐開展了深入的學習和討論。為此,市教委《重慶教育》雙微平臺聯合華龍網推出《重慶中小學校長談教育》系列報導,

走進中小學,與校長面對面,談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心得,談學生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提升的思考,談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努力,以期與更多教育同行一起分享和探討。

◆ 校長觀點:

學校教育的本質是育人。

從重分數到重素養,把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聚焦到學生身上,這是重大進步,也是教育人所期盼的。我們要注重素養的內涵,聚焦於人自身發展和社會所需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上。

問:在你看來,“核心素養”的提出對貴校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有怎樣的意義?

答:核心素養從國家戰略層面,引導我們調整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利好消息。對學校教育而言,核心素養的提出,

倒逼我們要有新的思考:學校的理念、辦學目標以及匹配的課程,還有具體的教育教學及其管理行為,是否與核心素養相互對應、協調和促進?某種程度上講,核心素養就成了學校教育教學系統構建的原點,成了系統梳理和完善學校課程(廣義)的“標的”或參照,這種意義具有戰略性和全域性。

◆ 校長觀點:

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在個人成長需求與社會發展需求間找到契合點,

給每個人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這是學校教育的要義所在。

問:一直以來,學校在“未來教育”的辦學理念下,努力實施以自主德育為核心,以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您認為這與核心素養有哪些內在的聯繫?

答:核心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的綜合概念,指向的是人,是全面發展的人,是未來的人,是未來社會需要的人。學校“為未來育人,

育未來有用之人”的辦學理念,具體到“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強健體魄、健全人格”的育人目標,再到自主德育、創新實踐等,這是對核心素養的校本化表達和校本化行動。所以,“未來教育”與核心素養,兩者在指向和內涵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是一種契合,也是一種共同價值取向。

◆ 校長觀點:

核心素養落地,要聚焦學校課程。就目前而言,學校課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載體。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孵化什麼樣的人才,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彰顯什麼樣的學校特色。

問:核心素養落地,您認為最需要關注哪幾個方面?

答:核心素養的落地,課程建設、教師培訓、管理評價等環節缺一不可。就目前而言,學校課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載體。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孵化什麼樣的人才,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彰顯什麼樣的學校特色。

學校在貫徹國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努力探索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把學校的傳統文化、特色、優勢植入到課程中去。為此,我們確立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轉化與系統構建”的理念,依託市區兩級課程創新基地,打造幸福德育、校園足球、地理基地、科技創新四張名片,著力於分層課程、選項課程、選修課程、生涯課程和統整課程等五種類型的建設。

◆ 校長觀點:

學科分層走班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現有的學習基礎上,找到最適合程度的學科課程,進而找到學習的自信和快樂,這就是我們宣導的“適合教育”。

問:在課改層面,學校又有哪些考量和舉措?

答:課改是一個漸進過程。早在2011年,我們就嘗試在高中實行學科分層走班教學,也是我們宣導的“適合教育”。其次,在體育、藝術或其它學科方面上,我們採用了選項走班或選修走班,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項目。目前來看,這個選擇方向是對的,孩子們動起來了,興趣提起來了,能力也長起來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也被倒逼起來了。

◆ 校長觀點:

學校教育必須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或社區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結合。學校辦學理應是開放的,社會參與是學校教育的必要組成,離開了社會參與,責任與擔當品質、人際與溝通能力等培育,可能將大打折扣。

問:請從核心素養與學生成長方面,談談貴校在學生多元成長上的思考?

答:學校辦學理應是開放的,社會參與是學校教育的必要組成,離開了社會參與,責任與擔當品質、人際與溝通能力等培育,可能將大打折扣。 2017年,學校兩位足球特長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個是考入清華的劉恒洋,一個是考入北大的韓雨成。他們在學校讀書時很普通,甚至都算不上優秀,但在高校不到一年,回過頭來談高中經歷時,對學校管理、指導訓練、校內外活動的參與與體驗都非常感恩與留戀。

2015年,學校成為重慶市第一批高中地理課程創新基地。創辦2年多來,基地給師生共同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在陳道華等老師的帶領下,學生開始走出課堂,走向自然,走進社會,到萬盛黑山谷、磁器口古鎮等進行實地考察、研學體驗,活動還吸引了來自南開、育才等志趣相投的師生參與。

現在,國家對高中提出了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納入必修,這個導向應該說也非常有利於促進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 校長觀點:

學校的辦學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想行穩致遠、要想長盛不衰,作為管理者、參與者的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一種清醒和冷靜,不能夠浮躁、功利和短視。

問:2018年,是重慶七中建校260周年。從書院到立校,重慶七中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校長,能否從學校的歷史傳承、辦學願景等方面談一談?

答:時光飛逝,我在七中已經工作超過10年。作為校長,對這所學校有很多期盼。學校正處於創名校發展戰略的第五個五年規劃,我們的主題是:優質多元,轉型發展。

優質,是一所百年老校和示範學校最基本的品質,也是滿足老百姓對教育資源渴盼的重要因素。考進名牌院校、高考分數高固然重要,但優質絕不只一個維度。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大批優秀學生。所以,我們宣導的是多元化、多層次的育人模式,努力培養具有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強健體魄、健全人格的未來有用之人。

教育發展日新月異,作為學校尤其是百年老校,必須與時俱進。無論是管理者、校長還是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轉變人才觀念,轉變我們的學生。就像核心素養提到的,不能只關注分數,更要關注人,關注人的發展。人的培養是教育的第一要務。

學校的辦學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想行穩致遠、要想長盛不衰,作為管理者、參與者的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一種清醒和冷靜,不能夠浮躁、功利和短視。“未來教育”的辦學理念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學校將一步一個腳印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

校長小檔案

鄧巨集,現任重慶市第七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全國優秀語文教師,重慶市基礎教育改革先進個人。1988 年,21 歲的他登上講臺,開始了自己難忘的教師生涯。從普通中學語文教師到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重慶七中校長,在近30年的時間裡,他“用生命影響生命”,一步一步走進學生們心裡,以自己的行動闡釋著“教書育人”的道理。

文丨王大倫 蒲思靜

圖丨周 濤

預告

next

下一期,為大家分享教育觀點的是——重慶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敬請期待哦!

往期精彩回顧

◆ 校長觀點:

核心素養落地,要聚焦學校課程。就目前而言,學校課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載體。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孵化什麼樣的人才,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彰顯什麼樣的學校特色。

問:核心素養落地,您認為最需要關注哪幾個方面?

答:核心素養的落地,課程建設、教師培訓、管理評價等環節缺一不可。就目前而言,學校課程是其主要抓手和重要載體。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孵化什麼樣的人才,有什麼樣的課程就能彰顯什麼樣的學校特色。

學校在貫徹國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努力探索國家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把學校的傳統文化、特色、優勢植入到課程中去。為此,我們確立了“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轉化與系統構建”的理念,依託市區兩級課程創新基地,打造幸福德育、校園足球、地理基地、科技創新四張名片,著力於分層課程、選項課程、選修課程、生涯課程和統整課程等五種類型的建設。

◆ 校長觀點:

學科分層走班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現有的學習基礎上,找到最適合程度的學科課程,進而找到學習的自信和快樂,這就是我們宣導的“適合教育”。

問:在課改層面,學校又有哪些考量和舉措?

答:課改是一個漸進過程。早在2011年,我們就嘗試在高中實行學科分層走班教學,也是我們宣導的“適合教育”。其次,在體育、藝術或其它學科方面上,我們採用了選項走班或選修走班,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項目。目前來看,這個選擇方向是對的,孩子們動起來了,興趣提起來了,能力也長起來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也被倒逼起來了。

◆ 校長觀點:

學校教育必須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或社區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結合。學校辦學理應是開放的,社會參與是學校教育的必要組成,離開了社會參與,責任與擔當品質、人際與溝通能力等培育,可能將大打折扣。

問:請從核心素養與學生成長方面,談談貴校在學生多元成長上的思考?

答:學校辦學理應是開放的,社會參與是學校教育的必要組成,離開了社會參與,責任與擔當品質、人際與溝通能力等培育,可能將大打折扣。 2017年,學校兩位足球特長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個是考入清華的劉恒洋,一個是考入北大的韓雨成。他們在學校讀書時很普通,甚至都算不上優秀,但在高校不到一年,回過頭來談高中經歷時,對學校管理、指導訓練、校內外活動的參與與體驗都非常感恩與留戀。

2015年,學校成為重慶市第一批高中地理課程創新基地。創辦2年多來,基地給師生共同發展提供了豐厚的條件。值得一提的是,在陳道華等老師的帶領下,學生開始走出課堂,走向自然,走進社會,到萬盛黑山谷、磁器口古鎮等進行實地考察、研學體驗,活動還吸引了來自南開、育才等志趣相投的師生參與。

現在,國家對高中提出了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納入必修,這個導向應該說也非常有利於促進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 校長觀點:

學校的辦學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想行穩致遠、要想長盛不衰,作為管理者、參與者的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一種清醒和冷靜,不能夠浮躁、功利和短視。

問:2018年,是重慶七中建校260周年。從書院到立校,重慶七中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作為校長,能否從學校的歷史傳承、辦學願景等方面談一談?

答:時光飛逝,我在七中已經工作超過10年。作為校長,對這所學校有很多期盼。學校正處於創名校發展戰略的第五個五年規劃,我們的主題是:優質多元,轉型發展。

優質,是一所百年老校和示範學校最基本的品質,也是滿足老百姓對教育資源渴盼的重要因素。考進名牌院校、高考分數高固然重要,但優質絕不只一個維度。多一把尺子,就會多一大批優秀學生。所以,我們宣導的是多元化、多層次的育人模式,努力培養具有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強健體魄、健全人格的未來有用之人。

教育發展日新月異,作為學校尤其是百年老校,必須與時俱進。無論是管理者、校長還是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轉變人才觀念,轉變我們的學生。就像核心素養提到的,不能只關注分數,更要關注人,關注人的發展。人的培養是教育的第一要務。

學校的辦學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想行穩致遠、要想長盛不衰,作為管理者、參與者的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一種清醒和冷靜,不能夠浮躁、功利和短視。“未來教育”的辦學理念給我們指明了方向,學校將一步一個腳印朝著這個方向去發展。

校長小檔案

鄧巨集,現任重慶市第七中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全國優秀語文教師,重慶市基礎教育改革先進個人。1988 年,21 歲的他登上講臺,開始了自己難忘的教師生涯。從普通中學語文教師到重慶市沙坪壩區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重慶七中校長,在近30年的時間裡,他“用生命影響生命”,一步一步走進學生們心裡,以自己的行動闡釋著“教書育人”的道理。

文丨王大倫 蒲思靜

圖丨周 濤

預告

next

下一期,為大家分享教育觀點的是——重慶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敬請期待哦!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