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六堡茶如何沖泡?(粗老葉篇)

六堡茶如何沖泡?(粗老葉篇)

茶如何沖泡,並無必定之法則,六堡茶也一樣。一般認為,無論採用怎樣的手法,以好水把茶沖泡好,自己覺得好便好。

眾所周知,黑茶不嫌粗老,而且,有一定中葉粗葉的黑茶,

其品感層次更豐富。六堡茶中也有一些粗老茶葉的品類,如老茶婆和中葉茶,這類粗老原料的六堡茶沖泡,就必須注意一下如何沖泡了,原因我們不妨先從黑茶的氟超標及相關研究說起。

粗老茶葉的沖泡,有些細節你不能不知道。

氟,沒有不行,多了也不行

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對人體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意義。人體的各種組織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氟,其主要集中在骨骼、牙齒、指甲和毛髮中,尤其以牙釉質中含量最多。氟對骨骼和牙齒的生長與形成以及對鈣、磷的代謝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預防齲齒和老年骨質疏鬆症。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氟還有加速傷口癒合、促進鐵的吸收等多種功效。

(據華南農業大學茶學系張大春、王登良、郭勤的論文《關於黑茶降氟的幾點看法》)同樣,這篇論文提到:人體對氟的日需要量為1.5mg~3.5mg。氟攝入過多會引發氟中毒,繼而造成食欲不振、智力低下、精神反常,嚴重時可能造成癱瘓等不治之症。衛生部1986年頒佈的“初級衛生保健計畫”規定成年人每人每天氟總攝入量不能超過4mg.

眾所周知,茶樹是自然界中的富集氟的植物。一般而言,

茶樹根部從土壤攝入氟,而富集到茶樹葉子上,特別是一些老葉子中。因此,在原料粗老的邊銷黑茶中,由於為了降低價格,原料大多是使用等級最低的粗枝大葉,往往會出現含氟量偏高的情況。

據長期從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研究的白學信2000年發表在《茶葉科學》的文章《磚茶高氟的原因調查》研究表明,不同部位的含氟量差異很大,“老葉與嫩葉之間的差異達12-36倍,莖梗中的含氟量較低。

新萌發的一芽二葉新梢含氟量也很低,甚至測不出。”“茶樹梗葉種的氟含量是隨著老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的”因此,原料粗老是導致黑茶高氟的重要原因。

黑茶中的粗老葉子其含氟量會高於嫩葉。

煮飲調飲習慣直接影響氟的溶出量

《關於黑茶降氟的幾點看法》一文認為,

黑茶含氟量較高,因此適當飲用對補充人體所需的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由於受飲茶習慣、食物結構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藏胞往往因飲茶過多而出現氟中毒的現象。並且,國內對少數民族地區出現的這種氟中毒的現象進行過深入研究,也有不少論文提及對這種現象的調查及預防,除了減少種植、生產環節的氟污染(過去很多茶葉生產廠以煤作為熱源,會一定程度地增加氟污染的可能)有些論文更針對“磚茶”的降氟措施研究、提高飲用安全等進行了研究。

藏族人民的飲茶習慣更加大了氟的浸出量。

《關於黑茶降氟的幾點看法》一文中說到飲茶習慣對氟浸出率的影響。

研究表明,藏、蒙、哈薩克等少數民族飲用黑茶的時候,往往採用熬煮後飲用,或在茶磚熬煮後加入奶、青稞調飲。而且邊區少數民族大多沒有洗茶的習慣,同時,加奶加鹽的習慣也使得氟的溶出量大大增加。不良的煮飲習慣會極大地影響著沖泡時氟的溶出及攝入。

少數民族的加奶加鹽的調飲方法,也會一定程度地增加氟的析出。

中葉茶及老茶婆,是六堡茶中一種極具特色的品種,其原料主要是六堡茶樹中較為粗老的葉子,正因為不同的泡飲方式會對茶葉中的氟溶出產生不同的影響,我們就要必要針對粗老葉原料的中葉茶、老茶婆的沖泡方法加以研究,通過合理、科學的沖泡飲用方式,降低在喝茶過程中氟的攝入,防止氟中毒。

科學沖泡可大大減少氟浸出

在這篇《關於黑茶降氟的幾點看法》文章中,最後提到了“提倡科學的飲茶方式”,裡面就專門闡述到這個問題:茶葉中氟的浸出率受浸提時間、浸提方式、沖泡次數等因素影響。

在1991年施嘉潘等人的《降低黑茶含氟量的研究》表明,藏胞傳統的熬煮飲茶法,隨著時間的延長,氟的浸出率達98%,而採用沖泡法,則僅僅是56%的浸出率。

採用沖泡法,而且科學地洗茶潤茶,可以大大減低氟的浸出率。

而且,據陳巧玲《湖南省磚茶中氟的飲用安全性研究》論文裡面提到,“羅淑華的研究發現,茶水比與氟浸出率成反比,無論是煮熬還是沖泡,第一遍茶湯中氟的浸出量占到了氟總浸出量的50%以上。”“當茶水比減少時,水中氟呈現下降趨勢,然後浸出量和浸出率均增高,第一泡的氟的浸出量占總氟的65%,且前三泡基本把氟全浸出。以上研究結果表明,邊疆少數民族長期習慣將磚茶于水中熬煮30分鐘左右,這也是他們攝入過多氟的原因之一,而且他們極少捨棄第一遍茶湯。”

由此,我們便可以找到一個降低粗老茶葉氟浸出和攝入的沖泡技巧,這點對於健康、科學地品飲這類粗老茶葉原料的六堡老茶婆、中葉茶,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粗老茶該如何沖泡?

綜上說述,回歸到我們的話題“粗老茶該如何沖泡?”,如何才能儘量減低氟的攝入?如何沖泡好粗老的茶,利於身體健康?

針對氟浸出的規律,本人總結出兩點粗老茶的沖泡技巧,與大家探討研究。

第一,粗老茶必須充分洗茶潤茶。而且,據“從室溫到80℃,隨著水溫升高,氟浸出率增加”這個特點,我們還必須採用比較高溫的水,進行洗茶潤茶。而且,由於粗老茶的有效物質溶出也相對較慢些,我們洗茶潤茶的時間相對也可以略為延長,讓茶葉充分濕潤、浸泡。部分有灰塵的、更為粗老的,不妨多洗一道。這樣的一個步驟,可以基本把茶中的總氟減少50%以上(見羅淑華等《磚茶中氟的浸出規律研究》)。

第二,多採用沖泡,避免經常熬煮粗老茶,即使煮茶,時間也不要過長。這樣也可以大大減少氟的浸出率。相同的時間條件下,煮熬法的氟浸出量高於沖泡法15個百分點以上。而且不要把奶、鹽等與粗老茶一同熬煮和飲用(陳巧玲《湖南省磚茶中氟的飲用安全性研究》表明鹽、奶等組合會促進茶湯中氟的釋放)。不過,這點在漢人區域內“清飲”的喝茶氛圍下,基本不成問題。

洗茶潤茶和合理的沖泡方法可以降低氟的浸出量。

會一定程度地增加氟污染的可能)有些論文更針對“磚茶”的降氟措施研究、提高飲用安全等進行了研究。

藏族人民的飲茶習慣更加大了氟的浸出量。

《關於黑茶降氟的幾點看法》一文中說到飲茶習慣對氟浸出率的影響。

研究表明,藏、蒙、哈薩克等少數民族飲用黑茶的時候,往往採用熬煮後飲用,或在茶磚熬煮後加入奶、青稞調飲。而且邊區少數民族大多沒有洗茶的習慣,同時,加奶加鹽的習慣也使得氟的溶出量大大增加。不良的煮飲習慣會極大地影響著沖泡時氟的溶出及攝入。

少數民族的加奶加鹽的調飲方法,也會一定程度地增加氟的析出。

中葉茶及老茶婆,是六堡茶中一種極具特色的品種,其原料主要是六堡茶樹中較為粗老的葉子,正因為不同的泡飲方式會對茶葉中的氟溶出產生不同的影響,我們就要必要針對粗老葉原料的中葉茶、老茶婆的沖泡方法加以研究,通過合理、科學的沖泡飲用方式,降低在喝茶過程中氟的攝入,防止氟中毒。

科學沖泡可大大減少氟浸出

在這篇《關於黑茶降氟的幾點看法》文章中,最後提到了“提倡科學的飲茶方式”,裡面就專門闡述到這個問題:茶葉中氟的浸出率受浸提時間、浸提方式、沖泡次數等因素影響。

在1991年施嘉潘等人的《降低黑茶含氟量的研究》表明,藏胞傳統的熬煮飲茶法,隨著時間的延長,氟的浸出率達98%,而採用沖泡法,則僅僅是56%的浸出率。

採用沖泡法,而且科學地洗茶潤茶,可以大大減低氟的浸出率。

而且,據陳巧玲《湖南省磚茶中氟的飲用安全性研究》論文裡面提到,“羅淑華的研究發現,茶水比與氟浸出率成反比,無論是煮熬還是沖泡,第一遍茶湯中氟的浸出量占到了氟總浸出量的50%以上。”“當茶水比減少時,水中氟呈現下降趨勢,然後浸出量和浸出率均增高,第一泡的氟的浸出量占總氟的65%,且前三泡基本把氟全浸出。以上研究結果表明,邊疆少數民族長期習慣將磚茶于水中熬煮30分鐘左右,這也是他們攝入過多氟的原因之一,而且他們極少捨棄第一遍茶湯。”

由此,我們便可以找到一個降低粗老茶葉氟浸出和攝入的沖泡技巧,這點對於健康、科學地品飲這類粗老茶葉原料的六堡老茶婆、中葉茶,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粗老茶該如何沖泡?

綜上說述,回歸到我們的話題“粗老茶該如何沖泡?”,如何才能儘量減低氟的攝入?如何沖泡好粗老的茶,利於身體健康?

針對氟浸出的規律,本人總結出兩點粗老茶的沖泡技巧,與大家探討研究。

第一,粗老茶必須充分洗茶潤茶。而且,據“從室溫到80℃,隨著水溫升高,氟浸出率增加”這個特點,我們還必須採用比較高溫的水,進行洗茶潤茶。而且,由於粗老茶的有效物質溶出也相對較慢些,我們洗茶潤茶的時間相對也可以略為延長,讓茶葉充分濕潤、浸泡。部分有灰塵的、更為粗老的,不妨多洗一道。這樣的一個步驟,可以基本把茶中的總氟減少50%以上(見羅淑華等《磚茶中氟的浸出規律研究》)。

第二,多採用沖泡,避免經常熬煮粗老茶,即使煮茶,時間也不要過長。這樣也可以大大減少氟的浸出率。相同的時間條件下,煮熬法的氟浸出量高於沖泡法15個百分點以上。而且不要把奶、鹽等與粗老茶一同熬煮和飲用(陳巧玲《湖南省磚茶中氟的飲用安全性研究》表明鹽、奶等組合會促進茶湯中氟的釋放)。不過,這點在漢人區域內“清飲”的喝茶氛圍下,基本不成問題。

洗茶潤茶和合理的沖泡方法可以降低氟的浸出量。